title
stringclasses
718 values
description
stringclasses
718 values
image
imagewidth (px)
100
2.05k
馬祖國家風景區-北竿遊客中心
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沙灘旁的北竿遊客中心。北竿遊客中心提供摺頁索取、旅遊諮詢,還能欣賞以北竿聚落為主題拍攝的介紹影片,以便迅速補充北竿的觀光訊息。 北竿鄉(福州語平話字:Báe̤k-găng-hiŏng,閩南語白話字:Pak-kan-hiong,莆仙語興化平話字:Bah-gang-hio̤ng)位於閩江口外東海中,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為該縣第二大鄉。北竿鄉轄區包括人口聚居的主要島嶼北竿島,及高登島、亮島、大坵島等大小島嶼十餘座,均屬於馬祖列島的一部分。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島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島活動。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至宋元世代則確知已有人長期定居。北宋中期,福建長樂、連江等縣已有沿海居民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謀生,到元末時聚落發展已初有規模。 明朝初年,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將南北竿塘居民全數遷徙至大陸,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直到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才又得以發展。迨至明末時,又已村落稠密。清代初期政府則實施更嚴厲的遷界令,復將人民悉徙內地,並焚毀島上所有房舍田園。至康熙後期開始,長樂、連江等縣沿海貧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 1869年隨著北竿塘漁業的興盛,而對鹽的配置產生許多糾紛。總督為了進行漁戶重新配鹽,於塘岐、橋仔設置閩浙總督配鹽勒石告示碑,遂通行告示禁止。 1935年馬祖列島始設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塘岐鹽倉(今塘岐國小),後以轄地過廣,再劃分成竿塘、西洋兩保,在當時北竿是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進駐,先是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接著實施戰地政務,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馬祖的政經中心逐漸轉移至南竿。馬祖地區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次年開放觀光,但同時國軍也開始逐年自馬祖撤軍,至今北竿駐軍人數僅約千人,與昔日的「北高師」一萬餘名駐軍,不可同日而語,北竿長期依賴軍方消費的經濟型態,也大幅改變,造成民生經濟重大衝擊,引發另一波人口外流。 1994年1月,島上的北竿機場啟用,再度開啟北竿興盛的契機,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長,在2003年1月南竿機場落成後,北竿不再是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門戶。不過,由於南、北竿只有十分鐘航程,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觀光軟硬體建設下,現已漸轉型為南竿的「後花園」。 北竿鄉包括北竿島、高登、大坵、小坵、亮島以及眾多無人島礁。位居福建省閩江口外東海中,遠眺中國大陸連江縣黃岐灣。北竿島處於馬祖列島中心位置,和南竿島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最近距離不到三千公尺。北竿與南竿以西海域通稱竿塘洋。 本鄉全境總面積9.3平方公里,係第二大鄉。北竿島的主要岩體是花崗岩與花崗閃長岩,島上有壁山標高291.7公尺,是本縣第一高山,另有芹山標高234.7公尺,位居第三高山。 根據連江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北竿鄉戶數計有910戶,人口約3.1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317人,是連江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塘岐村與白沙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327人與160人。 北竿鄉通行馬祖話,是閩東語的一種在地方言。北竿通行的馬祖話與長樂區、連江縣的長樂話、連江話比較接近,但有一定區別。橋仔、塘岐一帶存在一些莆田和泉州的移民村落,他們中老一輩移民操莆仙語或閩南語,並且同時能夠使用馬祖話;但年輕一輩大多數只會說馬祖話。 北竿鄉公所是北竿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北竿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連江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北竿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2室等5個內部單位。 北竿鄉民代表會是北竿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北竿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北竿鄉民代表會共有5位鄉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5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北竿鄉為連江縣議會第二選區,在連江縣議會9席縣議員中,北竿鄉共選出2席縣議員。 北竿鄉共下轄六個村里,分別如下:
馬祖國家風景區-北竿遊客中心
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沙灘旁的北竿遊客中心。北竿遊客中心提供摺頁索取、旅遊諮詢,還能欣賞以北竿聚落為主題拍攝的介紹影片,以便迅速補充北竿的觀光訊息。 北竿鄉(福州語平話字:Báe̤k-găng-hiŏng,閩南語白話字:Pak-kan-hiong,莆仙語興化平話字:Bah-gang-hio̤ng)位於閩江口外東海中,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為該縣第二大鄉。北竿鄉轄區包括人口聚居的主要島嶼北竿島,及高登島、亮島、大坵島等大小島嶼十餘座,均屬於馬祖列島的一部分。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島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島活動。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至宋元世代則確知已有人長期定居。北宋中期,福建長樂、連江等縣已有沿海居民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謀生,到元末時聚落發展已初有規模。 明朝初年,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將南北竿塘居民全數遷徙至大陸,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直到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才又得以發展。迨至明末時,又已村落稠密。清代初期政府則實施更嚴厲的遷界令,復將人民悉徙內地,並焚毀島上所有房舍田園。至康熙後期開始,長樂、連江等縣沿海貧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 1869年隨著北竿塘漁業的興盛,而對鹽的配置產生許多糾紛。總督為了進行漁戶重新配鹽,於塘岐、橋仔設置閩浙總督配鹽勒石告示碑,遂通行告示禁止。 1935年馬祖列島始設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塘岐鹽倉(今塘岐國小),後以轄地過廣,再劃分成竿塘、西洋兩保,在當時北竿是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進駐,先是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接著實施戰地政務,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馬祖的政經中心逐漸轉移至南竿。馬祖地區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次年開放觀光,但同時國軍也開始逐年自馬祖撤軍,至今北竿駐軍人數僅約千人,與昔日的「北高師」一萬餘名駐軍,不可同日而語,北竿長期依賴軍方消費的經濟型態,也大幅改變,造成民生經濟重大衝擊,引發另一波人口外流。 1994年1月,島上的北竿機場啟用,再度開啟北竿興盛的契機,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長,在2003年1月南竿機場落成後,北竿不再是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門戶。不過,由於南、北竿只有十分鐘航程,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觀光軟硬體建設下,現已漸轉型為南竿的「後花園」。 北竿鄉包括北竿島、高登、大坵、小坵、亮島以及眾多無人島礁。位居福建省閩江口外東海中,遠眺中國大陸連江縣黃岐灣。北竿島處於馬祖列島中心位置,和南竿島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最近距離不到三千公尺。北竿與南竿以西海域通稱竿塘洋。 本鄉全境總面積9.3平方公里,係第二大鄉。北竿島的主要岩體是花崗岩與花崗閃長岩,島上有壁山標高291.7公尺,是本縣第一高山,另有芹山標高234.7公尺,位居第三高山。 根據連江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北竿鄉戶數計有910戶,人口約3.1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317人,是連江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塘岐村與白沙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327人與160人。 北竿鄉通行馬祖話,是閩東語的一種在地方言。北竿通行的馬祖話與長樂區、連江縣的長樂話、連江話比較接近,但有一定區別。橋仔、塘岐一帶存在一些莆田和泉州的移民村落,他們中老一輩移民操莆仙語或閩南語,並且同時能夠使用馬祖話;但年輕一輩大多數只會說馬祖話。 北竿鄉公所是北竿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北竿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連江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北竿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2室等5個內部單位。 北竿鄉民代表會是北竿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北竿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北竿鄉民代表會共有5位鄉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5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北竿鄉為連江縣議會第二選區,在連江縣議會9席縣議員中,北竿鄉共選出2席縣議員。 北竿鄉共下轄六個村里,分別如下:
馬祖國家風景區-北竿遊客中心
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沙灘旁的北竿遊客中心。北竿遊客中心提供摺頁索取、旅遊諮詢,還能欣賞以北竿聚落為主題拍攝的介紹影片,以便迅速補充北竿的觀光訊息。 北竿鄉(福州語平話字:Báe̤k-găng-hiŏng,閩南語白話字:Pak-kan-hiong,莆仙語興化平話字:Bah-gang-hio̤ng)位於閩江口外東海中,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為該縣第二大鄉。北竿鄉轄區包括人口聚居的主要島嶼北竿島,及高登島、亮島、大坵島等大小島嶼十餘座,均屬於馬祖列島的一部分。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島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島活動。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至宋元世代則確知已有人長期定居。北宋中期,福建長樂、連江等縣已有沿海居民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謀生,到元末時聚落發展已初有規模。 明朝初年,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將南北竿塘居民全數遷徙至大陸,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直到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才又得以發展。迨至明末時,又已村落稠密。清代初期政府則實施更嚴厲的遷界令,復將人民悉徙內地,並焚毀島上所有房舍田園。至康熙後期開始,長樂、連江等縣沿海貧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 1869年隨著北竿塘漁業的興盛,而對鹽的配置產生許多糾紛。總督為了進行漁戶重新配鹽,於塘岐、橋仔設置閩浙總督配鹽勒石告示碑,遂通行告示禁止。 1935年馬祖列島始設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塘岐鹽倉(今塘岐國小),後以轄地過廣,再劃分成竿塘、西洋兩保,在當時北竿是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進駐,先是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接著實施戰地政務,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馬祖的政經中心逐漸轉移至南竿。馬祖地區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次年開放觀光,但同時國軍也開始逐年自馬祖撤軍,至今北竿駐軍人數僅約千人,與昔日的「北高師」一萬餘名駐軍,不可同日而語,北竿長期依賴軍方消費的經濟型態,也大幅改變,造成民生經濟重大衝擊,引發另一波人口外流。 1994年1月,島上的北竿機場啟用,再度開啟北竿興盛的契機,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長,在2003年1月南竿機場落成後,北竿不再是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門戶。不過,由於南、北竿只有十分鐘航程,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觀光軟硬體建設下,現已漸轉型為南竿的「後花園」。 北竿鄉包括北竿島、高登、大坵、小坵、亮島以及眾多無人島礁。位居福建省閩江口外東海中,遠眺中國大陸連江縣黃岐灣。北竿島處於馬祖列島中心位置,和南竿島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最近距離不到三千公尺。北竿與南竿以西海域通稱竿塘洋。 本鄉全境總面積9.3平方公里,係第二大鄉。北竿島的主要岩體是花崗岩與花崗閃長岩,島上有壁山標高291.7公尺,是本縣第一高山,另有芹山標高234.7公尺,位居第三高山。 根據連江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北竿鄉戶數計有910戶,人口約3.1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317人,是連江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塘岐村與白沙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327人與160人。 北竿鄉通行馬祖話,是閩東語的一種在地方言。北竿通行的馬祖話與長樂區、連江縣的長樂話、連江話比較接近,但有一定區別。橋仔、塘岐一帶存在一些莆田和泉州的移民村落,他們中老一輩移民操莆仙語或閩南語,並且同時能夠使用馬祖話;但年輕一輩大多數只會說馬祖話。 北竿鄉公所是北竿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北竿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連江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北竿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2室等5個內部單位。 北竿鄉民代表會是北竿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北竿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北竿鄉民代表會共有5位鄉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5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北竿鄉為連江縣議會第二選區,在連江縣議會9席縣議員中,北竿鄉共選出2席縣議員。 北竿鄉共下轄六個村里,分別如下:
馬祖國家風景區-北竿遊客中心
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沙灘旁的北竿遊客中心。北竿遊客中心提供摺頁索取、旅遊諮詢,還能欣賞以北竿聚落為主題拍攝的介紹影片,以便迅速補充北竿的觀光訊息。 北竿鄉(福州語平話字:Báe̤k-găng-hiŏng,閩南語白話字:Pak-kan-hiong,莆仙語興化平話字:Bah-gang-hio̤ng)位於閩江口外東海中,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為該縣第二大鄉。北竿鄉轄區包括人口聚居的主要島嶼北竿島,及高登島、亮島、大坵島等大小島嶼十餘座,均屬於馬祖列島的一部分。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島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島活動。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至宋元世代則確知已有人長期定居。北宋中期,福建長樂、連江等縣已有沿海居民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謀生,到元末時聚落發展已初有規模。 明朝初年,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將南北竿塘居民全數遷徙至大陸,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直到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才又得以發展。迨至明末時,又已村落稠密。清代初期政府則實施更嚴厲的遷界令,復將人民悉徙內地,並焚毀島上所有房舍田園。至康熙後期開始,長樂、連江等縣沿海貧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 1869年隨著北竿塘漁業的興盛,而對鹽的配置產生許多糾紛。總督為了進行漁戶重新配鹽,於塘岐、橋仔設置閩浙總督配鹽勒石告示碑,遂通行告示禁止。 1935年馬祖列島始設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塘岐鹽倉(今塘岐國小),後以轄地過廣,再劃分成竿塘、西洋兩保,在當時北竿是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進駐,先是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接著實施戰地政務,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馬祖的政經中心逐漸轉移至南竿。馬祖地區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次年開放觀光,但同時國軍也開始逐年自馬祖撤軍,至今北竿駐軍人數僅約千人,與昔日的「北高師」一萬餘名駐軍,不可同日而語,北竿長期依賴軍方消費的經濟型態,也大幅改變,造成民生經濟重大衝擊,引發另一波人口外流。 1994年1月,島上的北竿機場啟用,再度開啟北竿興盛的契機,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長,在2003年1月南竿機場落成後,北竿不再是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門戶。不過,由於南、北竿只有十分鐘航程,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觀光軟硬體建設下,現已漸轉型為南竿的「後花園」。 北竿鄉包括北竿島、高登、大坵、小坵、亮島以及眾多無人島礁。位居福建省閩江口外東海中,遠眺中國大陸連江縣黃岐灣。北竿島處於馬祖列島中心位置,和南竿島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最近距離不到三千公尺。北竿與南竿以西海域通稱竿塘洋。 本鄉全境總面積9.3平方公里,係第二大鄉。北竿島的主要岩體是花崗岩與花崗閃長岩,島上有壁山標高291.7公尺,是本縣第一高山,另有芹山標高234.7公尺,位居第三高山。 根據連江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北竿鄉戶數計有910戶,人口約3.1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317人,是連江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塘岐村與白沙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327人與160人。 北竿鄉通行馬祖話,是閩東語的一種在地方言。北竿通行的馬祖話與長樂區、連江縣的長樂話、連江話比較接近,但有一定區別。橋仔、塘岐一帶存在一些莆田和泉州的移民村落,他們中老一輩移民操莆仙語或閩南語,並且同時能夠使用馬祖話;但年輕一輩大多數只會說馬祖話。 北竿鄉公所是北竿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北竿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連江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北竿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2室等5個內部單位。 北竿鄉民代表會是北竿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北竿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北竿鄉民代表會共有5位鄉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5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北竿鄉為連江縣議會第二選區,在連江縣議會9席縣議員中,北竿鄉共選出2席縣議員。 北竿鄉共下轄六個村里,分別如下:
馬祖國家風景區-北竿遊客中心
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沙灘旁的北竿遊客中心。北竿遊客中心提供摺頁索取、旅遊諮詢,還能欣賞以北竿聚落為主題拍攝的介紹影片,以便迅速補充北竿的觀光訊息。 北竿鄉(福州語平話字:Báe̤k-găng-hiŏng,閩南語白話字:Pak-kan-hiong,莆仙語興化平話字:Bah-gang-hio̤ng)位於閩江口外東海中,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為該縣第二大鄉。北竿鄉轄區包括人口聚居的主要島嶼北竿島,及高登島、亮島、大坵島等大小島嶼十餘座,均屬於馬祖列島的一部分。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島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島活動。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至宋元世代則確知已有人長期定居。北宋中期,福建長樂、連江等縣已有沿海居民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謀生,到元末時聚落發展已初有規模。 明朝初年,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將南北竿塘居民全數遷徙至大陸,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直到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才又得以發展。迨至明末時,又已村落稠密。清代初期政府則實施更嚴厲的遷界令,復將人民悉徙內地,並焚毀島上所有房舍田園。至康熙後期開始,長樂、連江等縣沿海貧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 1869年隨著北竿塘漁業的興盛,而對鹽的配置產生許多糾紛。總督為了進行漁戶重新配鹽,於塘岐、橋仔設置閩浙總督配鹽勒石告示碑,遂通行告示禁止。 1935年馬祖列島始設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塘岐鹽倉(今塘岐國小),後以轄地過廣,再劃分成竿塘、西洋兩保,在當時北竿是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進駐,先是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接著實施戰地政務,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馬祖的政經中心逐漸轉移至南竿。馬祖地區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次年開放觀光,但同時國軍也開始逐年自馬祖撤軍,至今北竿駐軍人數僅約千人,與昔日的「北高師」一萬餘名駐軍,不可同日而語,北竿長期依賴軍方消費的經濟型態,也大幅改變,造成民生經濟重大衝擊,引發另一波人口外流。 1994年1月,島上的北竿機場啟用,再度開啟北竿興盛的契機,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長,在2003年1月南竿機場落成後,北竿不再是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門戶。不過,由於南、北竿只有十分鐘航程,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觀光軟硬體建設下,現已漸轉型為南竿的「後花園」。 北竿鄉包括北竿島、高登、大坵、小坵、亮島以及眾多無人島礁。位居福建省閩江口外東海中,遠眺中國大陸連江縣黃岐灣。北竿島處於馬祖列島中心位置,和南竿島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最近距離不到三千公尺。北竿與南竿以西海域通稱竿塘洋。 本鄉全境總面積9.3平方公里,係第二大鄉。北竿島的主要岩體是花崗岩與花崗閃長岩,島上有壁山標高291.7公尺,是本縣第一高山,另有芹山標高234.7公尺,位居第三高山。 根據連江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北竿鄉戶數計有910戶,人口約3.1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317人,是連江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塘岐村與白沙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327人與160人。 北竿鄉通行馬祖話,是閩東語的一種在地方言。北竿通行的馬祖話與長樂區、連江縣的長樂話、連江話比較接近,但有一定區別。橋仔、塘岐一帶存在一些莆田和泉州的移民村落,他們中老一輩移民操莆仙語或閩南語,並且同時能夠使用馬祖話;但年輕一輩大多數只會說馬祖話。 北竿鄉公所是北竿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北竿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連江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北竿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2室等5個內部單位。 北竿鄉民代表會是北竿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北竿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北竿鄉民代表會共有5位鄉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5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北竿鄉為連江縣議會第二選區,在連江縣議會9席縣議員中,北竿鄉共選出2席縣議員。 北竿鄉共下轄六個村里,分別如下:
馬祖國家風景區-北竿遊客中心
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沙灘旁的北竿遊客中心。北竿遊客中心提供摺頁索取、旅遊諮詢,還能欣賞以北竿聚落為主題拍攝的介紹影片,以便迅速補充北竿的觀光訊息。 北竿鄉(福州語平話字:Báe̤k-găng-hiŏng,閩南語白話字:Pak-kan-hiong,莆仙語興化平話字:Bah-gang-hio̤ng)位於閩江口外東海中,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為該縣第二大鄉。北竿鄉轄區包括人口聚居的主要島嶼北竿島,及高登島、亮島、大坵島等大小島嶼十餘座,均屬於馬祖列島的一部分。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島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島活動。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至宋元世代則確知已有人長期定居。北宋中期,福建長樂、連江等縣已有沿海居民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謀生,到元末時聚落發展已初有規模。 明朝初年,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將南北竿塘居民全數遷徙至大陸,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直到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才又得以發展。迨至明末時,又已村落稠密。清代初期政府則實施更嚴厲的遷界令,復將人民悉徙內地,並焚毀島上所有房舍田園。至康熙後期開始,長樂、連江等縣沿海貧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 1869年隨著北竿塘漁業的興盛,而對鹽的配置產生許多糾紛。總督為了進行漁戶重新配鹽,於塘岐、橋仔設置閩浙總督配鹽勒石告示碑,遂通行告示禁止。 1935年馬祖列島始設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塘岐鹽倉(今塘岐國小),後以轄地過廣,再劃分成竿塘、西洋兩保,在當時北竿是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進駐,先是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接著實施戰地政務,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馬祖的政經中心逐漸轉移至南竿。馬祖地區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次年開放觀光,但同時國軍也開始逐年自馬祖撤軍,至今北竿駐軍人數僅約千人,與昔日的「北高師」一萬餘名駐軍,不可同日而語,北竿長期依賴軍方消費的經濟型態,也大幅改變,造成民生經濟重大衝擊,引發另一波人口外流。 1994年1月,島上的北竿機場啟用,再度開啟北竿興盛的契機,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長,在2003年1月南竿機場落成後,北竿不再是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門戶。不過,由於南、北竿只有十分鐘航程,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觀光軟硬體建設下,現已漸轉型為南竿的「後花園」。 北竿鄉包括北竿島、高登、大坵、小坵、亮島以及眾多無人島礁。位居福建省閩江口外東海中,遠眺中國大陸連江縣黃岐灣。北竿島處於馬祖列島中心位置,和南竿島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最近距離不到三千公尺。北竿與南竿以西海域通稱竿塘洋。 本鄉全境總面積9.3平方公里,係第二大鄉。北竿島的主要岩體是花崗岩與花崗閃長岩,島上有壁山標高291.7公尺,是本縣第一高山,另有芹山標高234.7公尺,位居第三高山。 根據連江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北竿鄉戶數計有910戶,人口約3.1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317人,是連江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塘岐村與白沙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327人與160人。 北竿鄉通行馬祖話,是閩東語的一種在地方言。北竿通行的馬祖話與長樂區、連江縣的長樂話、連江話比較接近,但有一定區別。橋仔、塘岐一帶存在一些莆田和泉州的移民村落,他們中老一輩移民操莆仙語或閩南語,並且同時能夠使用馬祖話;但年輕一輩大多數只會說馬祖話。 北竿鄉公所是北竿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北竿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連江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北竿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2室等5個內部單位。 北竿鄉民代表會是北竿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北竿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北竿鄉民代表會共有5位鄉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5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北竿鄉為連江縣議會第二選區,在連江縣議會9席縣議員中,北竿鄉共選出2席縣議員。 北竿鄉共下轄六個村里,分別如下:
馬祖國家風景區-北竿遊客中心
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沙灘旁的北竿遊客中心。北竿遊客中心提供摺頁索取、旅遊諮詢,還能欣賞以北竿聚落為主題拍攝的介紹影片,以便迅速補充北竿的觀光訊息。 北竿鄉(福州語平話字:Báe̤k-găng-hiŏng,閩南語白話字:Pak-kan-hiong,莆仙語興化平話字:Bah-gang-hio̤ng)位於閩江口外東海中,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為該縣第二大鄉。北竿鄉轄區包括人口聚居的主要島嶼北竿島,及高登島、亮島、大坵島等大小島嶼十餘座,均屬於馬祖列島的一部分。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島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島活動。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至宋元世代則確知已有人長期定居。北宋中期,福建長樂、連江等縣已有沿海居民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謀生,到元末時聚落發展已初有規模。 明朝初年,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將南北竿塘居民全數遷徙至大陸,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直到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才又得以發展。迨至明末時,又已村落稠密。清代初期政府則實施更嚴厲的遷界令,復將人民悉徙內地,並焚毀島上所有房舍田園。至康熙後期開始,長樂、連江等縣沿海貧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 1869年隨著北竿塘漁業的興盛,而對鹽的配置產生許多糾紛。總督為了進行漁戶重新配鹽,於塘岐、橋仔設置閩浙總督配鹽勒石告示碑,遂通行告示禁止。 1935年馬祖列島始設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塘岐鹽倉(今塘岐國小),後以轄地過廣,再劃分成竿塘、西洋兩保,在當時北竿是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進駐,先是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接著實施戰地政務,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馬祖的政經中心逐漸轉移至南竿。馬祖地區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次年開放觀光,但同時國軍也開始逐年自馬祖撤軍,至今北竿駐軍人數僅約千人,與昔日的「北高師」一萬餘名駐軍,不可同日而語,北竿長期依賴軍方消費的經濟型態,也大幅改變,造成民生經濟重大衝擊,引發另一波人口外流。 1994年1月,島上的北竿機場啟用,再度開啟北竿興盛的契機,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長,在2003年1月南竿機場落成後,北竿不再是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門戶。不過,由於南、北竿只有十分鐘航程,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觀光軟硬體建設下,現已漸轉型為南竿的「後花園」。 北竿鄉包括北竿島、高登、大坵、小坵、亮島以及眾多無人島礁。位居福建省閩江口外東海中,遠眺中國大陸連江縣黃岐灣。北竿島處於馬祖列島中心位置,和南竿島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最近距離不到三千公尺。北竿與南竿以西海域通稱竿塘洋。 本鄉全境總面積9.3平方公里,係第二大鄉。北竿島的主要岩體是花崗岩與花崗閃長岩,島上有壁山標高291.7公尺,是本縣第一高山,另有芹山標高234.7公尺,位居第三高山。 根據連江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北竿鄉戶數計有910戶,人口約3.1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317人,是連江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塘岐村與白沙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327人與160人。 北竿鄉通行馬祖話,是閩東語的一種在地方言。北竿通行的馬祖話與長樂區、連江縣的長樂話、連江話比較接近,但有一定區別。橋仔、塘岐一帶存在一些莆田和泉州的移民村落,他們中老一輩移民操莆仙語或閩南語,並且同時能夠使用馬祖話;但年輕一輩大多數只會說馬祖話。 北竿鄉公所是北竿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北竿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連江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北竿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2室等5個內部單位。 北竿鄉民代表會是北竿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北竿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北竿鄉民代表會共有5位鄉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5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北竿鄉為連江縣議會第二選區,在連江縣議會9席縣議員中,北竿鄉共選出2席縣議員。 北竿鄉共下轄六個村里,分別如下:
馬祖國家風景區-北竿遊客中心
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沙灘旁的北竿遊客中心。北竿遊客中心提供摺頁索取、旅遊諮詢,還能欣賞以北竿聚落為主題拍攝的介紹影片,以便迅速補充北竿的觀光訊息。 北竿鄉(福州語平話字:Báe̤k-găng-hiŏng,閩南語白話字:Pak-kan-hiong,莆仙語興化平話字:Bah-gang-hio̤ng)位於閩江口外東海中,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為該縣第二大鄉。北竿鄉轄區包括人口聚居的主要島嶼北竿島,及高登島、亮島、大坵島等大小島嶼十餘座,均屬於馬祖列島的一部分。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島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島活動。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至宋元世代則確知已有人長期定居。北宋中期,福建長樂、連江等縣已有沿海居民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謀生,到元末時聚落發展已初有規模。 明朝初年,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將南北竿塘居民全數遷徙至大陸,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直到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才又得以發展。迨至明末時,又已村落稠密。清代初期政府則實施更嚴厲的遷界令,復將人民悉徙內地,並焚毀島上所有房舍田園。至康熙後期開始,長樂、連江等縣沿海貧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 1869年隨著北竿塘漁業的興盛,而對鹽的配置產生許多糾紛。總督為了進行漁戶重新配鹽,於塘岐、橋仔設置閩浙總督配鹽勒石告示碑,遂通行告示禁止。 1935年馬祖列島始設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塘岐鹽倉(今塘岐國小),後以轄地過廣,再劃分成竿塘、西洋兩保,在當時北竿是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進駐,先是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接著實施戰地政務,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馬祖的政經中心逐漸轉移至南竿。馬祖地區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次年開放觀光,但同時國軍也開始逐年自馬祖撤軍,至今北竿駐軍人數僅約千人,與昔日的「北高師」一萬餘名駐軍,不可同日而語,北竿長期依賴軍方消費的經濟型態,也大幅改變,造成民生經濟重大衝擊,引發另一波人口外流。 1994年1月,島上的北竿機場啟用,再度開啟北竿興盛的契機,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長,在2003年1月南竿機場落成後,北竿不再是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門戶。不過,由於南、北竿只有十分鐘航程,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觀光軟硬體建設下,現已漸轉型為南竿的「後花園」。 北竿鄉包括北竿島、高登、大坵、小坵、亮島以及眾多無人島礁。位居福建省閩江口外東海中,遠眺中國大陸連江縣黃岐灣。北竿島處於馬祖列島中心位置,和南竿島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最近距離不到三千公尺。北竿與南竿以西海域通稱竿塘洋。 本鄉全境總面積9.3平方公里,係第二大鄉。北竿島的主要岩體是花崗岩與花崗閃長岩,島上有壁山標高291.7公尺,是本縣第一高山,另有芹山標高234.7公尺,位居第三高山。 根據連江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北竿鄉戶數計有910戶,人口約3.1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317人,是連江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塘岐村與白沙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327人與160人。 北竿鄉通行馬祖話,是閩東語的一種在地方言。北竿通行的馬祖話與長樂區、連江縣的長樂話、連江話比較接近,但有一定區別。橋仔、塘岐一帶存在一些莆田和泉州的移民村落,他們中老一輩移民操莆仙語或閩南語,並且同時能夠使用馬祖話;但年輕一輩大多數只會說馬祖話。 北竿鄉公所是北竿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北竿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連江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北竿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2室等5個內部單位。 北竿鄉民代表會是北竿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北竿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北竿鄉民代表會共有5位鄉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5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北竿鄉為連江縣議會第二選區,在連江縣議會9席縣議員中,北竿鄉共選出2席縣議員。 北竿鄉共下轄六個村里,分別如下:
馬祖國家風景區-北竿遊客中心
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沙灘旁的北竿遊客中心。北竿遊客中心提供摺頁索取、旅遊諮詢,還能欣賞以北竿聚落為主題拍攝的介紹影片,以便迅速補充北竿的觀光訊息。 北竿鄉(福州語平話字:Báe̤k-găng-hiŏng,閩南語白話字:Pak-kan-hiong,莆仙語興化平話字:Bah-gang-hio̤ng)位於閩江口外東海中,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為該縣第二大鄉。北竿鄉轄區包括人口聚居的主要島嶼北竿島,及高登島、亮島、大坵島等大小島嶼十餘座,均屬於馬祖列島的一部分。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島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島活動。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至宋元世代則確知已有人長期定居。北宋中期,福建長樂、連江等縣已有沿海居民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謀生,到元末時聚落發展已初有規模。 明朝初年,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將南北竿塘居民全數遷徙至大陸,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直到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才又得以發展。迨至明末時,又已村落稠密。清代初期政府則實施更嚴厲的遷界令,復將人民悉徙內地,並焚毀島上所有房舍田園。至康熙後期開始,長樂、連江等縣沿海貧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 1869年隨著北竿塘漁業的興盛,而對鹽的配置產生許多糾紛。總督為了進行漁戶重新配鹽,於塘岐、橋仔設置閩浙總督配鹽勒石告示碑,遂通行告示禁止。 1935年馬祖列島始設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塘岐鹽倉(今塘岐國小),後以轄地過廣,再劃分成竿塘、西洋兩保,在當時北竿是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進駐,先是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接著實施戰地政務,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馬祖的政經中心逐漸轉移至南竿。馬祖地區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次年開放觀光,但同時國軍也開始逐年自馬祖撤軍,至今北竿駐軍人數僅約千人,與昔日的「北高師」一萬餘名駐軍,不可同日而語,北竿長期依賴軍方消費的經濟型態,也大幅改變,造成民生經濟重大衝擊,引發另一波人口外流。 1994年1月,島上的北竿機場啟用,再度開啟北竿興盛的契機,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長,在2003年1月南竿機場落成後,北竿不再是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門戶。不過,由於南、北竿只有十分鐘航程,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觀光軟硬體建設下,現已漸轉型為南竿的「後花園」。 北竿鄉包括北竿島、高登、大坵、小坵、亮島以及眾多無人島礁。位居福建省閩江口外東海中,遠眺中國大陸連江縣黃岐灣。北竿島處於馬祖列島中心位置,和南竿島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最近距離不到三千公尺。北竿與南竿以西海域通稱竿塘洋。 本鄉全境總面積9.3平方公里,係第二大鄉。北竿島的主要岩體是花崗岩與花崗閃長岩,島上有壁山標高291.7公尺,是本縣第一高山,另有芹山標高234.7公尺,位居第三高山。 根據連江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北竿鄉戶數計有910戶,人口約3.1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317人,是連江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塘岐村與白沙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327人與160人。 北竿鄉通行馬祖話,是閩東語的一種在地方言。北竿通行的馬祖話與長樂區、連江縣的長樂話、連江話比較接近,但有一定區別。橋仔、塘岐一帶存在一些莆田和泉州的移民村落,他們中老一輩移民操莆仙語或閩南語,並且同時能夠使用馬祖話;但年輕一輩大多數只會說馬祖話。 北竿鄉公所是北竿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北竿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連江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北竿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2室等5個內部單位。 北竿鄉民代表會是北竿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北竿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北竿鄉民代表會共有5位鄉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5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北竿鄉為連江縣議會第二選區,在連江縣議會9席縣議員中,北竿鄉共選出2席縣議員。 北竿鄉共下轄六個村里,分別如下:
馬祖國家風景區-北竿遊客中心
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沙灘旁的北竿遊客中心。北竿遊客中心提供摺頁索取、旅遊諮詢,還能欣賞以北竿聚落為主題拍攝的介紹影片,以便迅速補充北竿的觀光訊息。 北竿鄉(福州語平話字:Báe̤k-găng-hiŏng,閩南語白話字:Pak-kan-hiong,莆仙語興化平話字:Bah-gang-hio̤ng)位於閩江口外東海中,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為該縣第二大鄉。北竿鄉轄區包括人口聚居的主要島嶼北竿島,及高登島、亮島、大坵島等大小島嶼十餘座,均屬於馬祖列島的一部分。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島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島活動。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至宋元世代則確知已有人長期定居。北宋中期,福建長樂、連江等縣已有沿海居民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謀生,到元末時聚落發展已初有規模。 明朝初年,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將南北竿塘居民全數遷徙至大陸,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直到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才又得以發展。迨至明末時,又已村落稠密。清代初期政府則實施更嚴厲的遷界令,復將人民悉徙內地,並焚毀島上所有房舍田園。至康熙後期開始,長樂、連江等縣沿海貧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 1869年隨著北竿塘漁業的興盛,而對鹽的配置產生許多糾紛。總督為了進行漁戶重新配鹽,於塘岐、橋仔設置閩浙總督配鹽勒石告示碑,遂通行告示禁止。 1935年馬祖列島始設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塘岐鹽倉(今塘岐國小),後以轄地過廣,再劃分成竿塘、西洋兩保,在當時北竿是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進駐,先是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接著實施戰地政務,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馬祖的政經中心逐漸轉移至南竿。馬祖地區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次年開放觀光,但同時國軍也開始逐年自馬祖撤軍,至今北竿駐軍人數僅約千人,與昔日的「北高師」一萬餘名駐軍,不可同日而語,北竿長期依賴軍方消費的經濟型態,也大幅改變,造成民生經濟重大衝擊,引發另一波人口外流。 1994年1月,島上的北竿機場啟用,再度開啟北竿興盛的契機,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長,在2003年1月南竿機場落成後,北竿不再是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門戶。不過,由於南、北竿只有十分鐘航程,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觀光軟硬體建設下,現已漸轉型為南竿的「後花園」。 北竿鄉包括北竿島、高登、大坵、小坵、亮島以及眾多無人島礁。位居福建省閩江口外東海中,遠眺中國大陸連江縣黃岐灣。北竿島處於馬祖列島中心位置,和南竿島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最近距離不到三千公尺。北竿與南竿以西海域通稱竿塘洋。 本鄉全境總面積9.3平方公里,係第二大鄉。北竿島的主要岩體是花崗岩與花崗閃長岩,島上有壁山標高291.7公尺,是本縣第一高山,另有芹山標高234.7公尺,位居第三高山。 根據連江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北竿鄉戶數計有910戶,人口約3.1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317人,是連江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塘岐村與白沙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327人與160人。 北竿鄉通行馬祖話,是閩東語的一種在地方言。北竿通行的馬祖話與長樂區、連江縣的長樂話、連江話比較接近,但有一定區別。橋仔、塘岐一帶存在一些莆田和泉州的移民村落,他們中老一輩移民操莆仙語或閩南語,並且同時能夠使用馬祖話;但年輕一輩大多數只會說馬祖話。 北竿鄉公所是北竿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北竿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連江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北竿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2室等5個內部單位。 北竿鄉民代表會是北竿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北竿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北竿鄉民代表會共有5位鄉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5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北竿鄉為連江縣議會第二選區,在連江縣議會9席縣議員中,北竿鄉共選出2席縣議員。 北竿鄉共下轄六個村里,分別如下:
馬祖國家風景區-北竿遊客中心
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沙灘旁的北竿遊客中心。北竿遊客中心提供摺頁索取、旅遊諮詢,還能欣賞以北竿聚落為主題拍攝的介紹影片,以便迅速補充北竿的觀光訊息。 北竿鄉(福州語平話字:Báe̤k-găng-hiŏng,閩南語白話字:Pak-kan-hiong,莆仙語興化平話字:Bah-gang-hio̤ng)位於閩江口外東海中,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為該縣第二大鄉。北竿鄉轄區包括人口聚居的主要島嶼北竿島,及高登島、亮島、大坵島等大小島嶼十餘座,均屬於馬祖列島的一部分。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島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島活動。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至宋元世代則確知已有人長期定居。北宋中期,福建長樂、連江等縣已有沿海居民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謀生,到元末時聚落發展已初有規模。 明朝初年,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將南北竿塘居民全數遷徙至大陸,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直到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才又得以發展。迨至明末時,又已村落稠密。清代初期政府則實施更嚴厲的遷界令,復將人民悉徙內地,並焚毀島上所有房舍田園。至康熙後期開始,長樂、連江等縣沿海貧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 1869年隨著北竿塘漁業的興盛,而對鹽的配置產生許多糾紛。總督為了進行漁戶重新配鹽,於塘岐、橋仔設置閩浙總督配鹽勒石告示碑,遂通行告示禁止。 1935年馬祖列島始設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塘岐鹽倉(今塘岐國小),後以轄地過廣,再劃分成竿塘、西洋兩保,在當時北竿是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進駐,先是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接著實施戰地政務,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馬祖的政經中心逐漸轉移至南竿。馬祖地區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次年開放觀光,但同時國軍也開始逐年自馬祖撤軍,至今北竿駐軍人數僅約千人,與昔日的「北高師」一萬餘名駐軍,不可同日而語,北竿長期依賴軍方消費的經濟型態,也大幅改變,造成民生經濟重大衝擊,引發另一波人口外流。 1994年1月,島上的北竿機場啟用,再度開啟北竿興盛的契機,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長,在2003年1月南竿機場落成後,北竿不再是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門戶。不過,由於南、北竿只有十分鐘航程,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觀光軟硬體建設下,現已漸轉型為南竿的「後花園」。 北竿鄉包括北竿島、高登、大坵、小坵、亮島以及眾多無人島礁。位居福建省閩江口外東海中,遠眺中國大陸連江縣黃岐灣。北竿島處於馬祖列島中心位置,和南竿島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最近距離不到三千公尺。北竿與南竿以西海域通稱竿塘洋。 本鄉全境總面積9.3平方公里,係第二大鄉。北竿島的主要岩體是花崗岩與花崗閃長岩,島上有壁山標高291.7公尺,是本縣第一高山,另有芹山標高234.7公尺,位居第三高山。 根據連江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北竿鄉戶數計有910戶,人口約3.1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317人,是連江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塘岐村與白沙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327人與160人。 北竿鄉通行馬祖話,是閩東語的一種在地方言。北竿通行的馬祖話與長樂區、連江縣的長樂話、連江話比較接近,但有一定區別。橋仔、塘岐一帶存在一些莆田和泉州的移民村落,他們中老一輩移民操莆仙語或閩南語,並且同時能夠使用馬祖話;但年輕一輩大多數只會說馬祖話。 北竿鄉公所是北竿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北竿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連江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北竿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2室等5個內部單位。 北竿鄉民代表會是北竿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北竿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北竿鄉民代表會共有5位鄉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5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北竿鄉為連江縣議會第二選區,在連江縣議會9席縣議員中,北竿鄉共選出2席縣議員。 北竿鄉共下轄六個村里,分別如下:
馬祖國家風景區-北竿遊客中心
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沙灘旁的北竿遊客中心。北竿遊客中心提供摺頁索取、旅遊諮詢,還能欣賞以北竿聚落為主題拍攝的介紹影片,以便迅速補充北竿的觀光訊息。 北竿鄉(福州語平話字:Báe̤k-găng-hiŏng,閩南語白話字:Pak-kan-hiong,莆仙語興化平話字:Bah-gang-hio̤ng)位於閩江口外東海中,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為該縣第二大鄉。北竿鄉轄區包括人口聚居的主要島嶼北竿島,及高登島、亮島、大坵島等大小島嶼十餘座,均屬於馬祖列島的一部分。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島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島活動。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至宋元世代則確知已有人長期定居。北宋中期,福建長樂、連江等縣已有沿海居民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謀生,到元末時聚落發展已初有規模。 明朝初年,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將南北竿塘居民全數遷徙至大陸,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直到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才又得以發展。迨至明末時,又已村落稠密。清代初期政府則實施更嚴厲的遷界令,復將人民悉徙內地,並焚毀島上所有房舍田園。至康熙後期開始,長樂、連江等縣沿海貧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 1869年隨著北竿塘漁業的興盛,而對鹽的配置產生許多糾紛。總督為了進行漁戶重新配鹽,於塘岐、橋仔設置閩浙總督配鹽勒石告示碑,遂通行告示禁止。 1935年馬祖列島始設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塘岐鹽倉(今塘岐國小),後以轄地過廣,再劃分成竿塘、西洋兩保,在當時北竿是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進駐,先是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接著實施戰地政務,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馬祖的政經中心逐漸轉移至南竿。馬祖地區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次年開放觀光,但同時國軍也開始逐年自馬祖撤軍,至今北竿駐軍人數僅約千人,與昔日的「北高師」一萬餘名駐軍,不可同日而語,北竿長期依賴軍方消費的經濟型態,也大幅改變,造成民生經濟重大衝擊,引發另一波人口外流。 1994年1月,島上的北竿機場啟用,再度開啟北竿興盛的契機,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長,在2003年1月南竿機場落成後,北竿不再是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門戶。不過,由於南、北竿只有十分鐘航程,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觀光軟硬體建設下,現已漸轉型為南竿的「後花園」。 北竿鄉包括北竿島、高登、大坵、小坵、亮島以及眾多無人島礁。位居福建省閩江口外東海中,遠眺中國大陸連江縣黃岐灣。北竿島處於馬祖列島中心位置,和南竿島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最近距離不到三千公尺。北竿與南竿以西海域通稱竿塘洋。 本鄉全境總面積9.3平方公里,係第二大鄉。北竿島的主要岩體是花崗岩與花崗閃長岩,島上有壁山標高291.7公尺,是本縣第一高山,另有芹山標高234.7公尺,位居第三高山。 根據連江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北竿鄉戶數計有910戶,人口約3.1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317人,是連江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塘岐村與白沙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327人與160人。 北竿鄉通行馬祖話,是閩東語的一種在地方言。北竿通行的馬祖話與長樂區、連江縣的長樂話、連江話比較接近,但有一定區別。橋仔、塘岐一帶存在一些莆田和泉州的移民村落,他們中老一輩移民操莆仙語或閩南語,並且同時能夠使用馬祖話;但年輕一輩大多數只會說馬祖話。 北竿鄉公所是北竿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北竿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連江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北竿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2室等5個內部單位。 北竿鄉民代表會是北竿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北竿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北竿鄉民代表會共有5位鄉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5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北竿鄉為連江縣議會第二選區,在連江縣議會9席縣議員中,北竿鄉共選出2席縣議員。 北竿鄉共下轄六個村里,分別如下:
馬祖國家風景區-北竿遊客中心
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沙灘旁的北竿遊客中心。北竿遊客中心提供摺頁索取、旅遊諮詢,還能欣賞以北竿聚落為主題拍攝的介紹影片,以便迅速補充北竿的觀光訊息。 北竿鄉(福州語平話字:Báe̤k-găng-hiŏng,閩南語白話字:Pak-kan-hiong,莆仙語興化平話字:Bah-gang-hio̤ng)位於閩江口外東海中,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為該縣第二大鄉。北竿鄉轄區包括人口聚居的主要島嶼北竿島,及高登島、亮島、大坵島等大小島嶼十餘座,均屬於馬祖列島的一部分。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島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島活動。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至宋元世代則確知已有人長期定居。北宋中期,福建長樂、連江等縣已有沿海居民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謀生,到元末時聚落發展已初有規模。 明朝初年,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將南北竿塘居民全數遷徙至大陸,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直到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才又得以發展。迨至明末時,又已村落稠密。清代初期政府則實施更嚴厲的遷界令,復將人民悉徙內地,並焚毀島上所有房舍田園。至康熙後期開始,長樂、連江等縣沿海貧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 1869年隨著北竿塘漁業的興盛,而對鹽的配置產生許多糾紛。總督為了進行漁戶重新配鹽,於塘岐、橋仔設置閩浙總督配鹽勒石告示碑,遂通行告示禁止。 1935年馬祖列島始設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塘岐鹽倉(今塘岐國小),後以轄地過廣,再劃分成竿塘、西洋兩保,在當時北竿是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進駐,先是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接著實施戰地政務,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馬祖的政經中心逐漸轉移至南竿。馬祖地區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次年開放觀光,但同時國軍也開始逐年自馬祖撤軍,至今北竿駐軍人數僅約千人,與昔日的「北高師」一萬餘名駐軍,不可同日而語,北竿長期依賴軍方消費的經濟型態,也大幅改變,造成民生經濟重大衝擊,引發另一波人口外流。 1994年1月,島上的北竿機場啟用,再度開啟北竿興盛的契機,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長,在2003年1月南竿機場落成後,北竿不再是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門戶。不過,由於南、北竿只有十分鐘航程,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觀光軟硬體建設下,現已漸轉型為南竿的「後花園」。 北竿鄉包括北竿島、高登、大坵、小坵、亮島以及眾多無人島礁。位居福建省閩江口外東海中,遠眺中國大陸連江縣黃岐灣。北竿島處於馬祖列島中心位置,和南竿島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最近距離不到三千公尺。北竿與南竿以西海域通稱竿塘洋。 本鄉全境總面積9.3平方公里,係第二大鄉。北竿島的主要岩體是花崗岩與花崗閃長岩,島上有壁山標高291.7公尺,是本縣第一高山,另有芹山標高234.7公尺,位居第三高山。 根據連江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北竿鄉戶數計有910戶,人口約3.1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317人,是連江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塘岐村與白沙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327人與160人。 北竿鄉通行馬祖話,是閩東語的一種在地方言。北竿通行的馬祖話與長樂區、連江縣的長樂話、連江話比較接近,但有一定區別。橋仔、塘岐一帶存在一些莆田和泉州的移民村落,他們中老一輩移民操莆仙語或閩南語,並且同時能夠使用馬祖話;但年輕一輩大多數只會說馬祖話。 北竿鄉公所是北竿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北竿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連江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北竿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2室等5個內部單位。 北竿鄉民代表會是北竿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北竿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北竿鄉民代表會共有5位鄉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5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北竿鄉為連江縣議會第二選區,在連江縣議會9席縣議員中,北竿鄉共選出2席縣議員。 北竿鄉共下轄六個村里,分別如下:
古龍頭振威第
振威第本名「提督衙」,是清水師提督李光顯的故居,因其平海寇有功,卒後追諡為振威將軍,故又稱「振威第」,距今約有200年歷史。宅第屋後牆角立有三座「石敢當」碑是其最大特色。石敢當是古時設於路衝處鎮煞避邪之物,有雕以獸形,或書以「泰山石敢當」與「石敢當」。振威第的三座石敢當,其二僅於花崗岩上書刻石敢當三字並嵌入牆面,另一則以石座立於屋角,碑頭有獅頭浮雕,其下為泰山石敢當銘刻,造型尤其罕見。振威第已闢設為文物展示館,展示古寧頭的常民生活文物,高甲戲服及李光顯蠟像和事蹟之介紹等等。 李光顯故居及墓園,又名古龍頭振威第,是位於中華民國金門縣金寧鄉古寧村的歷史建築,為清朝廣東水師提督李光顯的故宅和墓地,是金門縣縣定古蹟。 「古龍頭」為「古寧頭」之舊名,宋代曾氏最先入墾,元末張氏、李氏相繼遷入,當地居民大多數為李姓,明清時期武將輩出,其中最知名的為振威第的主人、廣東水師提督李光顯,李光顯乃金門俗諺「九里三提督,百步一總兵」中的三位提督之一。 乾隆二十四年(1777年)李光顯投身軍旅,於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升澎湖協右營把總。乾隆五十一年年底(1787年1月)臺灣發生林爽文起義,李光顯遂從澎湖被調到臺灣支援,駐守打鼓汛,莊大田攻陷鳳山縣城後轉攻打鼓汛,但為李光顯所敗。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李光顯與遊擊鄭嵩攻下竹仔港,因戰功擢署閩安協右營千總,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補澎湖協右營千總,乾隆五十九年(1790年)調福建水師督標右營千總,在此期間與其兄台灣安平守備李光輝、弟金門右營守備李光寬在故鄉修建宅第。 嘉慶元年(1795年)七月,李光顯隨參將李長庚到浙江石浦洋追剿海盜蔡牽等人,後於嘉慶三年(1798年)三月升福建督標水師營中軍守備。嘉慶九年(1804年)調升廣東平海營參將,隔年(1805年)六月因剿蔡牽之黨有功,調升臺灣水師協副將。同年九月調往廣東順德,仍擔任協副將。嘉慶十四年(1809年)六月,擢浙江溫州鎮總兵。 嘉慶十六年(1811年)二月,李光顯署浙江提督,三月時又兼定海鎮總兵,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升任廣東水師提督,任內以耿介廉潔著稱,兩廣總督阮元贈「海邦著績」匾。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卒於任上,追贈振威將軍,歸葬於故宅之後。 古龍頭振威第大約興建於乾隆五十四到五十九年(1789-1794年),雖為李光顯故居,但實際興建者是李光顯兄弟三人,由於李光顯長期在外,宅第大多為其兄弟家族所居。建築是三落大厝,由金門常見的花崗岩、蚵灰和紅磚等材料建築而成,屋頂為曲綫平緩的單脊式翹脊,正門入口為石質,門的左右側和左右山墻用磚組成花式圖案,前兩進是四房二櫸頭,後落是二房二櫸頭,第二進的正堂屋山墻高聳,燕尾翹脊,而在第三進的虎邊有一座「突歸」,突歸的右後角外有一座金門全島形制最大的石敢當風獅爺。 民國七十七年(1988年)11月11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古龍頭振威第為第三級古蹟,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訂,改為金門縣縣定古蹟,民國一百零一年(2012年)9月28日將李光顯墓園納入,指定公告名稱修正為「李光顯故居及墓園」。 古龍頭振威第一度由於兵災和年久失修而損毀嚴重,列入第三級古蹟後屢經修復,現為金門縣鄉土文化展覽地,宅第內規劃了水源館、鄉史館、漁蚵舘、提督館等十餘個展館,展出李光顯生平事蹟,古龍頭振威第重建過程、明清生活器皿、古代農漁牧器物等。
古龍頭振威第
振威第本名「提督衙」,是清水師提督李光顯的故居,因其平海寇有功,卒後追諡為振威將軍,故又稱「振威第」,距今約有200年歷史。宅第屋後牆角立有三座「石敢當」碑是其最大特色。石敢當是古時設於路衝處鎮煞避邪之物,有雕以獸形,或書以「泰山石敢當」與「石敢當」。振威第的三座石敢當,其二僅於花崗岩上書刻石敢當三字並嵌入牆面,另一則以石座立於屋角,碑頭有獅頭浮雕,其下為泰山石敢當銘刻,造型尤其罕見。振威第已闢設為文物展示館,展示古寧頭的常民生活文物,高甲戲服及李光顯蠟像和事蹟之介紹等等。 李光顯故居及墓園,又名古龍頭振威第,是位於中華民國金門縣金寧鄉古寧村的歷史建築,為清朝廣東水師提督李光顯的故宅和墓地,是金門縣縣定古蹟。 「古龍頭」為「古寧頭」之舊名,宋代曾氏最先入墾,元末張氏、李氏相繼遷入,當地居民大多數為李姓,明清時期武將輩出,其中最知名的為振威第的主人、廣東水師提督李光顯,李光顯乃金門俗諺「九里三提督,百步一總兵」中的三位提督之一。 乾隆二十四年(1777年)李光顯投身軍旅,於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升澎湖協右營把總。乾隆五十一年年底(1787年1月)臺灣發生林爽文起義,李光顯遂從澎湖被調到臺灣支援,駐守打鼓汛,莊大田攻陷鳳山縣城後轉攻打鼓汛,但為李光顯所敗。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李光顯與遊擊鄭嵩攻下竹仔港,因戰功擢署閩安協右營千總,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補澎湖協右營千總,乾隆五十九年(1790年)調福建水師督標右營千總,在此期間與其兄台灣安平守備李光輝、弟金門右營守備李光寬在故鄉修建宅第。 嘉慶元年(1795年)七月,李光顯隨參將李長庚到浙江石浦洋追剿海盜蔡牽等人,後於嘉慶三年(1798年)三月升福建督標水師營中軍守備。嘉慶九年(1804年)調升廣東平海營參將,隔年(1805年)六月因剿蔡牽之黨有功,調升臺灣水師協副將。同年九月調往廣東順德,仍擔任協副將。嘉慶十四年(1809年)六月,擢浙江溫州鎮總兵。 嘉慶十六年(1811年)二月,李光顯署浙江提督,三月時又兼定海鎮總兵,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升任廣東水師提督,任內以耿介廉潔著稱,兩廣總督阮元贈「海邦著績」匾。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卒於任上,追贈振威將軍,歸葬於故宅之後。 古龍頭振威第大約興建於乾隆五十四到五十九年(1789-1794年),雖為李光顯故居,但實際興建者是李光顯兄弟三人,由於李光顯長期在外,宅第大多為其兄弟家族所居。建築是三落大厝,由金門常見的花崗岩、蚵灰和紅磚等材料建築而成,屋頂為曲綫平緩的單脊式翹脊,正門入口為石質,門的左右側和左右山墻用磚組成花式圖案,前兩進是四房二櫸頭,後落是二房二櫸頭,第二進的正堂屋山墻高聳,燕尾翹脊,而在第三進的虎邊有一座「突歸」,突歸的右後角外有一座金門全島形制最大的石敢當風獅爺。 民國七十七年(1988年)11月11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古龍頭振威第為第三級古蹟,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訂,改為金門縣縣定古蹟,民國一百零一年(2012年)9月28日將李光顯墓園納入,指定公告名稱修正為「李光顯故居及墓園」。 古龍頭振威第一度由於兵災和年久失修而損毀嚴重,列入第三級古蹟後屢經修復,現為金門縣鄉土文化展覽地,宅第內規劃了水源館、鄉史館、漁蚵舘、提督館等十餘個展館,展出李光顯生平事蹟,古龍頭振威第重建過程、明清生活器皿、古代農漁牧器物等。
古龍頭振威第
振威第本名「提督衙」,是清水師提督李光顯的故居,因其平海寇有功,卒後追諡為振威將軍,故又稱「振威第」,距今約有200年歷史。宅第屋後牆角立有三座「石敢當」碑是其最大特色。石敢當是古時設於路衝處鎮煞避邪之物,有雕以獸形,或書以「泰山石敢當」與「石敢當」。振威第的三座石敢當,其二僅於花崗岩上書刻石敢當三字並嵌入牆面,另一則以石座立於屋角,碑頭有獅頭浮雕,其下為泰山石敢當銘刻,造型尤其罕見。振威第已闢設為文物展示館,展示古寧頭的常民生活文物,高甲戲服及李光顯蠟像和事蹟之介紹等等。 李光顯故居及墓園,又名古龍頭振威第,是位於中華民國金門縣金寧鄉古寧村的歷史建築,為清朝廣東水師提督李光顯的故宅和墓地,是金門縣縣定古蹟。 「古龍頭」為「古寧頭」之舊名,宋代曾氏最先入墾,元末張氏、李氏相繼遷入,當地居民大多數為李姓,明清時期武將輩出,其中最知名的為振威第的主人、廣東水師提督李光顯,李光顯乃金門俗諺「九里三提督,百步一總兵」中的三位提督之一。 乾隆二十四年(1777年)李光顯投身軍旅,於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升澎湖協右營把總。乾隆五十一年年底(1787年1月)臺灣發生林爽文起義,李光顯遂從澎湖被調到臺灣支援,駐守打鼓汛,莊大田攻陷鳳山縣城後轉攻打鼓汛,但為李光顯所敗。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李光顯與遊擊鄭嵩攻下竹仔港,因戰功擢署閩安協右營千總,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補澎湖協右營千總,乾隆五十九年(1790年)調福建水師督標右營千總,在此期間與其兄台灣安平守備李光輝、弟金門右營守備李光寬在故鄉修建宅第。 嘉慶元年(1795年)七月,李光顯隨參將李長庚到浙江石浦洋追剿海盜蔡牽等人,後於嘉慶三年(1798年)三月升福建督標水師營中軍守備。嘉慶九年(1804年)調升廣東平海營參將,隔年(1805年)六月因剿蔡牽之黨有功,調升臺灣水師協副將。同年九月調往廣東順德,仍擔任協副將。嘉慶十四年(1809年)六月,擢浙江溫州鎮總兵。 嘉慶十六年(1811年)二月,李光顯署浙江提督,三月時又兼定海鎮總兵,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升任廣東水師提督,任內以耿介廉潔著稱,兩廣總督阮元贈「海邦著績」匾。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卒於任上,追贈振威將軍,歸葬於故宅之後。 古龍頭振威第大約興建於乾隆五十四到五十九年(1789-1794年),雖為李光顯故居,但實際興建者是李光顯兄弟三人,由於李光顯長期在外,宅第大多為其兄弟家族所居。建築是三落大厝,由金門常見的花崗岩、蚵灰和紅磚等材料建築而成,屋頂為曲綫平緩的單脊式翹脊,正門入口為石質,門的左右側和左右山墻用磚組成花式圖案,前兩進是四房二櫸頭,後落是二房二櫸頭,第二進的正堂屋山墻高聳,燕尾翹脊,而在第三進的虎邊有一座「突歸」,突歸的右後角外有一座金門全島形制最大的石敢當風獅爺。 民國七十七年(1988年)11月11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古龍頭振威第為第三級古蹟,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訂,改為金門縣縣定古蹟,民國一百零一年(2012年)9月28日將李光顯墓園納入,指定公告名稱修正為「李光顯故居及墓園」。 古龍頭振威第一度由於兵災和年久失修而損毀嚴重,列入第三級古蹟後屢經修復,現為金門縣鄉土文化展覽地,宅第內規劃了水源館、鄉史館、漁蚵舘、提督館等十餘個展館,展出李光顯生平事蹟,古龍頭振威第重建過程、明清生活器皿、古代農漁牧器物等。
影像博物館
有樂館建於西元1933年,為全臺第一座具有冷氣設備的戲院,座位約五百人。其建築形式融合古羅馬與阿拉伯建築風味,是日本殖民政府展示國力的豪華型公共建築之一。西元1944年於二次大戰中遭到轟炸,二樓毀損了約三分之一。民國35年(西元1946年)日本戰敗後,有樂館改名為國民大戲院,收歸政府經營。除播放電影外,並舉辦音樂會及入伍徵召等活動,每遇佳片上映必車水馬龍。在休閒方式單純的農業社會中,成為承載市民生活記憶的鮮明地標。1980年代新竹縣市分家後,營運面臨了縣市財產的糾葛;同時期錄影帶出租業興起,娛樂媒體不斷推陳出新,戲院逐漸經不起市場考驗,終於在民國80年(西元1991年)停業。民國85年(西元1996年)文建會「全國文藝季」,新竹市立文化中心在荒廢閒置的國民戲院廣場,舉辦「風城情波」系列活動,成功召喚了市民的記憶與情感。在多位地方賢達及電影學者奔走規劃下,委託國家電影資料館提出「影像博物館」的藍圖。民國87年(西元1998年)由文建會撥款,公開競圖,甄選出林志成建築師負責「歷史建築再利用」整建計劃,於民國88年(西元1999年)3月8日開工,民國89年(西元2000年)5月21日落成啟用。民國89年(西元2000年)開館營運之後,以傳承國民戲院之歷史文化經驗,形塑市民共有、共享的影像空間為宗旨。除了非主流電影、懷舊電影的推廣、放映外,兼具電影文物典藏、展示、研究及教育等功能。 新竹市文化局影像博物館(英語:Image Museum of Hsinchu City)位於台灣新竹市,於1933年啟用時名為「新竹市有樂館」,為當時新竹市首座擁有換氣設備的公共建築戲院。在新竹市市長蔡仁堅任內規劃建設,並於2000年重新啟用與定名為「新竹市文化局影像博物館」,目前做為電影文物典藏、展示、播放、研究及教育推廣等用途。 2022年1月22日,由在地藝文團體鴻梅文創以「或者光盒子」為名重新開幕,正式重新成為電影院,保留部分博物館展覽,並設有書店、餐酒館等設施。 其建築形式融合古羅馬與阿拉伯建築風味,並已有防火巷、防火梯之設計,為日治時代台灣僅有三家現代化劇場之一,也是日本殖民政府展示國力的豪華型公共建築之一。以不同層次形狀之屋面改變一般RC建築的呆滯規則外型,塑造出優美的天空線,入口區設計為閩南風味的曲折、迴廊及庭院景觀,全棟結構採用剪力牆設計,故內部空間看不到一根柱子存在。 館內設施有多功能視聽室、影像文物展示區、國民電影廳、大廳玄關、露天放映機。
影像博物館
有樂館建於西元1933年,為全臺第一座具有冷氣設備的戲院,座位約五百人。其建築形式融合古羅馬與阿拉伯建築風味,是日本殖民政府展示國力的豪華型公共建築之一。西元1944年於二次大戰中遭到轟炸,二樓毀損了約三分之一。民國35年(西元1946年)日本戰敗後,有樂館改名為國民大戲院,收歸政府經營。除播放電影外,並舉辦音樂會及入伍徵召等活動,每遇佳片上映必車水馬龍。在休閒方式單純的農業社會中,成為承載市民生活記憶的鮮明地標。1980年代新竹縣市分家後,營運面臨了縣市財產的糾葛;同時期錄影帶出租業興起,娛樂媒體不斷推陳出新,戲院逐漸經不起市場考驗,終於在民國80年(西元1991年)停業。民國85年(西元1996年)文建會「全國文藝季」,新竹市立文化中心在荒廢閒置的國民戲院廣場,舉辦「風城情波」系列活動,成功召喚了市民的記憶與情感。在多位地方賢達及電影學者奔走規劃下,委託國家電影資料館提出「影像博物館」的藍圖。民國87年(西元1998年)由文建會撥款,公開競圖,甄選出林志成建築師負責「歷史建築再利用」整建計劃,於民國88年(西元1999年)3月8日開工,民國89年(西元2000年)5月21日落成啟用。民國89年(西元2000年)開館營運之後,以傳承國民戲院之歷史文化經驗,形塑市民共有、共享的影像空間為宗旨。除了非主流電影、懷舊電影的推廣、放映外,兼具電影文物典藏、展示、研究及教育等功能。 新竹市文化局影像博物館(英語:Image Museum of Hsinchu City)位於台灣新竹市,於1933年啟用時名為「新竹市有樂館」,為當時新竹市首座擁有換氣設備的公共建築戲院。在新竹市市長蔡仁堅任內規劃建設,並於2000年重新啟用與定名為「新竹市文化局影像博物館」,目前做為電影文物典藏、展示、播放、研究及教育推廣等用途。 2022年1月22日,由在地藝文團體鴻梅文創以「或者光盒子」為名重新開幕,正式重新成為電影院,保留部分博物館展覽,並設有書店、餐酒館等設施。 其建築形式融合古羅馬與阿拉伯建築風味,並已有防火巷、防火梯之設計,為日治時代台灣僅有三家現代化劇場之一,也是日本殖民政府展示國力的豪華型公共建築之一。以不同層次形狀之屋面改變一般RC建築的呆滯規則外型,塑造出優美的天空線,入口區設計為閩南風味的曲折、迴廊及庭院景觀,全棟結構採用剪力牆設計,故內部空間看不到一根柱子存在。 館內設施有多功能視聽室、影像文物展示區、國民電影廳、大廳玄關、露天放映機。
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原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現址為台東縣綠島鄉公館村將軍岩20號,土地面積約32公頃,位於綠島東北角。園區內歷經火燒島浮浪者收容所、新生訓導處、綠洲山莊等不同時期的監獄文化,為威權政府實施重大人權侵害發生地。整個園區的建築群、自然、生態景觀表現長期人群與自然互動的過程,將各種型態的文化資產及地景結合成一文化景觀。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為軍事、政治、治安案件之羈押的場所;前身分別是1951年至1970年間之新生訓導處時期,1972年至1987年間之綠洲山莊時期(國防部感訓監獄時期),其中綠洲山莊乃因應1970年泰源事件而興建之高牆封閉式監獄,與新生訓導處時期之空間型態差異大。「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在台灣人民爭取人權發展的歷史中,具有特殊意義。※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是臺灣白色恐怖時期關押政治犯的監獄,在民主化之後被保留下來並改建為展覽空間,隸屬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園區位於綠島監獄旁,曾經許多著名的政治受難者皆在此被拘禁過。園區包含景觀保護區(海岸、燕子洞)、地質保護區(新生訓導處隘口鬼門關)、保護區(新生訓導處公墓、流麻溝)、公園用地(人權紀念碑)和機關用地(綠洲山莊、新生訓導處、綠島技能訓練所)。 1951年,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在綠島成立「新生訓導處」,監管、改造思想或政治上有問題的犯人 。1970年2月8日泰源事件後,當局在綠島新生訓導處舊址西側興建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稱「綠洲山莊」,復於1972年將泰源監獄和各地軍事監獄的政治犯集中送到綠島監禁。 1997年,當時的立法委員施明德等16人向行政院提案,要求將綠洲山莊改為史蹟館或紀念館。1999年3月29日,行政院核定將綠洲山莊規劃成立史蹟館或紀念館。2000年11月,綠島綠洲山莊由法務部移交交通部觀光局接辦,2001年2月23日行政院核定名稱改為「綠島人權紀念園區」,範圍從綠洲山莊擴充至莊敬營區、國防部醫務所、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岸巡及安檢兵力駐用廳舍、人權紀念碑、公館漁港及週邊海岸地區。 區內犯人蠟像姿態,是根據當時政治犯歐陽劍華所繪的人體素描所製作。 2002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綠島人權紀念園區正式啟用。2006年1月1日,綠島人權紀念園區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移交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年並更名為「綠島文化園區」。2009年6月與景美文化園區同時第三次更名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2014年1月27日,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登錄為文化景觀類文化資產。2018年5月17日,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行「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揭牌儀式。 園區共分為三個區域,分別為不同時期所興建的建築,包括1950年代最早興建的新生訓導處、1970年代擴建的綠洲山莊以及解嚴後所設置的人權紀念碑空間。 在進入兩側設有監視碉堡與傳令室嚴密監控的「新生之家」大門後,就是當時島上的監獄內部。新生之家,意味著「新生」到此開始進行思想改造後,將如獲新生,並在刑期屆滿考核通過後自另一個出入口 「革命之門」走出。1950~1960年代,臺灣約有一千多名政治犯被移送到此處,當時由12個男性囚犯所組成一個中隊(每個中隊約有數十位成員);其中有些人被監禁,也有些人則是被外放並在監視下從事「勞動改造」,但大都居住於數間木房搭建而成的牢舍內。 「新生訓導處」有關當局曾驅使其男性囚犯至附近海岸搬運石塊回單位所在地,建築圍牆與簡易屋舍,其獄友也因此曾自我謔稱「自己蓋自己的監獄」;此後,當局亦曾驅使其囚犯從事農耕及食品加工活動,以達自給自足之目標。當時,新生訓導處大多犯人持續維持不主動探詢他人罪刑內容的默契。 現今新生訓導處內設有全區模型館,並保留了當年政治受難者的牢房以及福利社、開放式廚灶等空間,並有配有專業的解說和體驗教程。 至1970年代,新生訓導處空間逐漸容不下日益增加的政治犯,因此當局在北側擴建了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別稱綠洲山莊。綠洲山莊的主體建築為呈十字狀的監獄,形狀看似八卦陣,因此又稱作八卦樓。1970~1980年代的政治受難者大都關押於此處,牢房內密不通風,且西曬嚴重,平均一間牢房約有10人左右,僅有一處無遮蔽的蹲式馬桶。 除了八卦樓之外,此區還有會客室、放風區、獨居房和戒護中心。政治受難者們每天只有上、下午個半小時的放風時間,可以暫時離開狹小的牢房到放封區內自由活動。而身分較特殊的受難者,則會被關到獨居房內禁止與其他犯人接觸。 1987年解嚴之後,綠島便不再關押政治犯。1999年的國際人權日,時任總統李登輝親自蒞訪見證人權紀念碑的落成,象徵著臺灣轉型正義的推動。在綠洲山莊外不遠處的紀念碑空間,石牆上刻有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的名錄,向所有為爭取民主、人權而犧牲的受害者致上最高的歉意與敬意。 在新生訓導處與燕子洞之間的面海的山坡角下有一處墓地,名為十三中隊公墓。此處埋葬著關押期間不幸病歿的政治受難者或駐島軍官,由於當時新生訓導處僅有12個中隊,因此這裡便被稱作「十三中隊公墓」。曾被豎立於流麻溝旁的「周文彬紀念碑」及「孫連崑紀念碑」亦於2011年遷至該地。
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原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現址為台東縣綠島鄉公館村將軍岩20號,土地面積約32公頃,位於綠島東北角。園區內歷經火燒島浮浪者收容所、新生訓導處、綠洲山莊等不同時期的監獄文化,為威權政府實施重大人權侵害發生地。整個園區的建築群、自然、生態景觀表現長期人群與自然互動的過程,將各種型態的文化資產及地景結合成一文化景觀。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為軍事、政治、治安案件之羈押的場所;前身分別是1951年至1970年間之新生訓導處時期,1972年至1987年間之綠洲山莊時期(國防部感訓監獄時期),其中綠洲山莊乃因應1970年泰源事件而興建之高牆封閉式監獄,與新生訓導處時期之空間型態差異大。「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在台灣人民爭取人權發展的歷史中,具有特殊意義。※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是臺灣白色恐怖時期關押政治犯的監獄,在民主化之後被保留下來並改建為展覽空間,隸屬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園區位於綠島監獄旁,曾經許多著名的政治受難者皆在此被拘禁過。園區包含景觀保護區(海岸、燕子洞)、地質保護區(新生訓導處隘口鬼門關)、保護區(新生訓導處公墓、流麻溝)、公園用地(人權紀念碑)和機關用地(綠洲山莊、新生訓導處、綠島技能訓練所)。 1951年,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在綠島成立「新生訓導處」,監管、改造思想或政治上有問題的犯人 。1970年2月8日泰源事件後,當局在綠島新生訓導處舊址西側興建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稱「綠洲山莊」,復於1972年將泰源監獄和各地軍事監獄的政治犯集中送到綠島監禁。 1997年,當時的立法委員施明德等16人向行政院提案,要求將綠洲山莊改為史蹟館或紀念館。1999年3月29日,行政院核定將綠洲山莊規劃成立史蹟館或紀念館。2000年11月,綠島綠洲山莊由法務部移交交通部觀光局接辦,2001年2月23日行政院核定名稱改為「綠島人權紀念園區」,範圍從綠洲山莊擴充至莊敬營區、國防部醫務所、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岸巡及安檢兵力駐用廳舍、人權紀念碑、公館漁港及週邊海岸地區。 區內犯人蠟像姿態,是根據當時政治犯歐陽劍華所繪的人體素描所製作。 2002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綠島人權紀念園區正式啟用。2006年1月1日,綠島人權紀念園區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移交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年並更名為「綠島文化園區」。2009年6月與景美文化園區同時第三次更名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2014年1月27日,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登錄為文化景觀類文化資產。2018年5月17日,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行「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揭牌儀式。 園區共分為三個區域,分別為不同時期所興建的建築,包括1950年代最早興建的新生訓導處、1970年代擴建的綠洲山莊以及解嚴後所設置的人權紀念碑空間。 在進入兩側設有監視碉堡與傳令室嚴密監控的「新生之家」大門後,就是當時島上的監獄內部。新生之家,意味著「新生」到此開始進行思想改造後,將如獲新生,並在刑期屆滿考核通過後自另一個出入口 「革命之門」走出。1950~1960年代,臺灣約有一千多名政治犯被移送到此處,當時由12個男性囚犯所組成一個中隊(每個中隊約有數十位成員);其中有些人被監禁,也有些人則是被外放並在監視下從事「勞動改造」,但大都居住於數間木房搭建而成的牢舍內。 「新生訓導處」有關當局曾驅使其男性囚犯至附近海岸搬運石塊回單位所在地,建築圍牆與簡易屋舍,其獄友也因此曾自我謔稱「自己蓋自己的監獄」;此後,當局亦曾驅使其囚犯從事農耕及食品加工活動,以達自給自足之目標。當時,新生訓導處大多犯人持續維持不主動探詢他人罪刑內容的默契。 現今新生訓導處內設有全區模型館,並保留了當年政治受難者的牢房以及福利社、開放式廚灶等空間,並有配有專業的解說和體驗教程。 至1970年代,新生訓導處空間逐漸容不下日益增加的政治犯,因此當局在北側擴建了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別稱綠洲山莊。綠洲山莊的主體建築為呈十字狀的監獄,形狀看似八卦陣,因此又稱作八卦樓。1970~1980年代的政治受難者大都關押於此處,牢房內密不通風,且西曬嚴重,平均一間牢房約有10人左右,僅有一處無遮蔽的蹲式馬桶。 除了八卦樓之外,此區還有會客室、放風區、獨居房和戒護中心。政治受難者們每天只有上、下午個半小時的放風時間,可以暫時離開狹小的牢房到放封區內自由活動。而身分較特殊的受難者,則會被關到獨居房內禁止與其他犯人接觸。 1987年解嚴之後,綠島便不再關押政治犯。1999年的國際人權日,時任總統李登輝親自蒞訪見證人權紀念碑的落成,象徵著臺灣轉型正義的推動。在綠洲山莊外不遠處的紀念碑空間,石牆上刻有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的名錄,向所有為爭取民主、人權而犧牲的受害者致上最高的歉意與敬意。 在新生訓導處與燕子洞之間的面海的山坡角下有一處墓地,名為十三中隊公墓。此處埋葬著關押期間不幸病歿的政治受難者或駐島軍官,由於當時新生訓導處僅有12個中隊,因此這裡便被稱作「十三中隊公墓」。曾被豎立於流麻溝旁的「周文彬紀念碑」及「孫連崑紀念碑」亦於2011年遷至該地。
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原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現址為台東縣綠島鄉公館村將軍岩20號,土地面積約32公頃,位於綠島東北角。園區內歷經火燒島浮浪者收容所、新生訓導處、綠洲山莊等不同時期的監獄文化,為威權政府實施重大人權侵害發生地。整個園區的建築群、自然、生態景觀表現長期人群與自然互動的過程,將各種型態的文化資產及地景結合成一文化景觀。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為軍事、政治、治安案件之羈押的場所;前身分別是1951年至1970年間之新生訓導處時期,1972年至1987年間之綠洲山莊時期(國防部感訓監獄時期),其中綠洲山莊乃因應1970年泰源事件而興建之高牆封閉式監獄,與新生訓導處時期之空間型態差異大。「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在台灣人民爭取人權發展的歷史中,具有特殊意義。※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是臺灣白色恐怖時期關押政治犯的監獄,在民主化之後被保留下來並改建為展覽空間,隸屬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園區位於綠島監獄旁,曾經許多著名的政治受難者皆在此被拘禁過。園區包含景觀保護區(海岸、燕子洞)、地質保護區(新生訓導處隘口鬼門關)、保護區(新生訓導處公墓、流麻溝)、公園用地(人權紀念碑)和機關用地(綠洲山莊、新生訓導處、綠島技能訓練所)。 1951年,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在綠島成立「新生訓導處」,監管、改造思想或政治上有問題的犯人 。1970年2月8日泰源事件後,當局在綠島新生訓導處舊址西側興建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稱「綠洲山莊」,復於1972年將泰源監獄和各地軍事監獄的政治犯集中送到綠島監禁。 1997年,當時的立法委員施明德等16人向行政院提案,要求將綠洲山莊改為史蹟館或紀念館。1999年3月29日,行政院核定將綠洲山莊規劃成立史蹟館或紀念館。2000年11月,綠島綠洲山莊由法務部移交交通部觀光局接辦,2001年2月23日行政院核定名稱改為「綠島人權紀念園區」,範圍從綠洲山莊擴充至莊敬營區、國防部醫務所、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岸巡及安檢兵力駐用廳舍、人權紀念碑、公館漁港及週邊海岸地區。 區內犯人蠟像姿態,是根據當時政治犯歐陽劍華所繪的人體素描所製作。 2002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綠島人權紀念園區正式啟用。2006年1月1日,綠島人權紀念園區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移交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年並更名為「綠島文化園區」。2009年6月與景美文化園區同時第三次更名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2014年1月27日,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登錄為文化景觀類文化資產。2018年5月17日,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行「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揭牌儀式。 園區共分為三個區域,分別為不同時期所興建的建築,包括1950年代最早興建的新生訓導處、1970年代擴建的綠洲山莊以及解嚴後所設置的人權紀念碑空間。 在進入兩側設有監視碉堡與傳令室嚴密監控的「新生之家」大門後,就是當時島上的監獄內部。新生之家,意味著「新生」到此開始進行思想改造後,將如獲新生,並在刑期屆滿考核通過後自另一個出入口 「革命之門」走出。1950~1960年代,臺灣約有一千多名政治犯被移送到此處,當時由12個男性囚犯所組成一個中隊(每個中隊約有數十位成員);其中有些人被監禁,也有些人則是被外放並在監視下從事「勞動改造」,但大都居住於數間木房搭建而成的牢舍內。 「新生訓導處」有關當局曾驅使其男性囚犯至附近海岸搬運石塊回單位所在地,建築圍牆與簡易屋舍,其獄友也因此曾自我謔稱「自己蓋自己的監獄」;此後,當局亦曾驅使其囚犯從事農耕及食品加工活動,以達自給自足之目標。當時,新生訓導處大多犯人持續維持不主動探詢他人罪刑內容的默契。 現今新生訓導處內設有全區模型館,並保留了當年政治受難者的牢房以及福利社、開放式廚灶等空間,並有配有專業的解說和體驗教程。 至1970年代,新生訓導處空間逐漸容不下日益增加的政治犯,因此當局在北側擴建了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別稱綠洲山莊。綠洲山莊的主體建築為呈十字狀的監獄,形狀看似八卦陣,因此又稱作八卦樓。1970~1980年代的政治受難者大都關押於此處,牢房內密不通風,且西曬嚴重,平均一間牢房約有10人左右,僅有一處無遮蔽的蹲式馬桶。 除了八卦樓之外,此區還有會客室、放風區、獨居房和戒護中心。政治受難者們每天只有上、下午個半小時的放風時間,可以暫時離開狹小的牢房到放封區內自由活動。而身分較特殊的受難者,則會被關到獨居房內禁止與其他犯人接觸。 1987年解嚴之後,綠島便不再關押政治犯。1999年的國際人權日,時任總統李登輝親自蒞訪見證人權紀念碑的落成,象徵著臺灣轉型正義的推動。在綠洲山莊外不遠處的紀念碑空間,石牆上刻有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的名錄,向所有為爭取民主、人權而犧牲的受害者致上最高的歉意與敬意。 在新生訓導處與燕子洞之間的面海的山坡角下有一處墓地,名為十三中隊公墓。此處埋葬著關押期間不幸病歿的政治受難者或駐島軍官,由於當時新生訓導處僅有12個中隊,因此這裡便被稱作「十三中隊公墓」。曾被豎立於流麻溝旁的「周文彬紀念碑」及「孫連崑紀念碑」亦於2011年遷至該地。
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原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現址為台東縣綠島鄉公館村將軍岩20號,土地面積約32公頃,位於綠島東北角。園區內歷經火燒島浮浪者收容所、新生訓導處、綠洲山莊等不同時期的監獄文化,為威權政府實施重大人權侵害發生地。整個園區的建築群、自然、生態景觀表現長期人群與自然互動的過程,將各種型態的文化資產及地景結合成一文化景觀。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為軍事、政治、治安案件之羈押的場所;前身分別是1951年至1970年間之新生訓導處時期,1972年至1987年間之綠洲山莊時期(國防部感訓監獄時期),其中綠洲山莊乃因應1970年泰源事件而興建之高牆封閉式監獄,與新生訓導處時期之空間型態差異大。「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在台灣人民爭取人權發展的歷史中,具有特殊意義。※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是臺灣白色恐怖時期關押政治犯的監獄,在民主化之後被保留下來並改建為展覽空間,隸屬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園區位於綠島監獄旁,曾經許多著名的政治受難者皆在此被拘禁過。園區包含景觀保護區(海岸、燕子洞)、地質保護區(新生訓導處隘口鬼門關)、保護區(新生訓導處公墓、流麻溝)、公園用地(人權紀念碑)和機關用地(綠洲山莊、新生訓導處、綠島技能訓練所)。 1951年,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在綠島成立「新生訓導處」,監管、改造思想或政治上有問題的犯人 。1970年2月8日泰源事件後,當局在綠島新生訓導處舊址西側興建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稱「綠洲山莊」,復於1972年將泰源監獄和各地軍事監獄的政治犯集中送到綠島監禁。 1997年,當時的立法委員施明德等16人向行政院提案,要求將綠洲山莊改為史蹟館或紀念館。1999年3月29日,行政院核定將綠洲山莊規劃成立史蹟館或紀念館。2000年11月,綠島綠洲山莊由法務部移交交通部觀光局接辦,2001年2月23日行政院核定名稱改為「綠島人權紀念園區」,範圍從綠洲山莊擴充至莊敬營區、國防部醫務所、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岸巡及安檢兵力駐用廳舍、人權紀念碑、公館漁港及週邊海岸地區。 區內犯人蠟像姿態,是根據當時政治犯歐陽劍華所繪的人體素描所製作。 2002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綠島人權紀念園區正式啟用。2006年1月1日,綠島人權紀念園區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移交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年並更名為「綠島文化園區」。2009年6月與景美文化園區同時第三次更名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2014年1月27日,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登錄為文化景觀類文化資產。2018年5月17日,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行「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揭牌儀式。 園區共分為三個區域,分別為不同時期所興建的建築,包括1950年代最早興建的新生訓導處、1970年代擴建的綠洲山莊以及解嚴後所設置的人權紀念碑空間。 在進入兩側設有監視碉堡與傳令室嚴密監控的「新生之家」大門後,就是當時島上的監獄內部。新生之家,意味著「新生」到此開始進行思想改造後,將如獲新生,並在刑期屆滿考核通過後自另一個出入口 「革命之門」走出。1950~1960年代,臺灣約有一千多名政治犯被移送到此處,當時由12個男性囚犯所組成一個中隊(每個中隊約有數十位成員);其中有些人被監禁,也有些人則是被外放並在監視下從事「勞動改造」,但大都居住於數間木房搭建而成的牢舍內。 「新生訓導處」有關當局曾驅使其男性囚犯至附近海岸搬運石塊回單位所在地,建築圍牆與簡易屋舍,其獄友也因此曾自我謔稱「自己蓋自己的監獄」;此後,當局亦曾驅使其囚犯從事農耕及食品加工活動,以達自給自足之目標。當時,新生訓導處大多犯人持續維持不主動探詢他人罪刑內容的默契。 現今新生訓導處內設有全區模型館,並保留了當年政治受難者的牢房以及福利社、開放式廚灶等空間,並有配有專業的解說和體驗教程。 至1970年代,新生訓導處空間逐漸容不下日益增加的政治犯,因此當局在北側擴建了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別稱綠洲山莊。綠洲山莊的主體建築為呈十字狀的監獄,形狀看似八卦陣,因此又稱作八卦樓。1970~1980年代的政治受難者大都關押於此處,牢房內密不通風,且西曬嚴重,平均一間牢房約有10人左右,僅有一處無遮蔽的蹲式馬桶。 除了八卦樓之外,此區還有會客室、放風區、獨居房和戒護中心。政治受難者們每天只有上、下午個半小時的放風時間,可以暫時離開狹小的牢房到放封區內自由活動。而身分較特殊的受難者,則會被關到獨居房內禁止與其他犯人接觸。 1987年解嚴之後,綠島便不再關押政治犯。1999年的國際人權日,時任總統李登輝親自蒞訪見證人權紀念碑的落成,象徵著臺灣轉型正義的推動。在綠洲山莊外不遠處的紀念碑空間,石牆上刻有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的名錄,向所有為爭取民主、人權而犧牲的受害者致上最高的歉意與敬意。 在新生訓導處與燕子洞之間的面海的山坡角下有一處墓地,名為十三中隊公墓。此處埋葬著關押期間不幸病歿的政治受難者或駐島軍官,由於當時新生訓導處僅有12個中隊,因此這裡便被稱作「十三中隊公墓」。曾被豎立於流麻溝旁的「周文彬紀念碑」及「孫連崑紀念碑」亦於2011年遷至該地。
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原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現址為台東縣綠島鄉公館村將軍岩20號,土地面積約32公頃,位於綠島東北角。園區內歷經火燒島浮浪者收容所、新生訓導處、綠洲山莊等不同時期的監獄文化,為威權政府實施重大人權侵害發生地。整個園區的建築群、自然、生態景觀表現長期人群與自然互動的過程,將各種型態的文化資產及地景結合成一文化景觀。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為軍事、政治、治安案件之羈押的場所;前身分別是1951年至1970年間之新生訓導處時期,1972年至1987年間之綠洲山莊時期(國防部感訓監獄時期),其中綠洲山莊乃因應1970年泰源事件而興建之高牆封閉式監獄,與新生訓導處時期之空間型態差異大。「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在台灣人民爭取人權發展的歷史中,具有特殊意義。※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是臺灣白色恐怖時期關押政治犯的監獄,在民主化之後被保留下來並改建為展覽空間,隸屬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園區位於綠島監獄旁,曾經許多著名的政治受難者皆在此被拘禁過。園區包含景觀保護區(海岸、燕子洞)、地質保護區(新生訓導處隘口鬼門關)、保護區(新生訓導處公墓、流麻溝)、公園用地(人權紀念碑)和機關用地(綠洲山莊、新生訓導處、綠島技能訓練所)。 1951年,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在綠島成立「新生訓導處」,監管、改造思想或政治上有問題的犯人 。1970年2月8日泰源事件後,當局在綠島新生訓導處舊址西側興建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稱「綠洲山莊」,復於1972年將泰源監獄和各地軍事監獄的政治犯集中送到綠島監禁。 1997年,當時的立法委員施明德等16人向行政院提案,要求將綠洲山莊改為史蹟館或紀念館。1999年3月29日,行政院核定將綠洲山莊規劃成立史蹟館或紀念館。2000年11月,綠島綠洲山莊由法務部移交交通部觀光局接辦,2001年2月23日行政院核定名稱改為「綠島人權紀念園區」,範圍從綠洲山莊擴充至莊敬營區、國防部醫務所、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岸巡及安檢兵力駐用廳舍、人權紀念碑、公館漁港及週邊海岸地區。 區內犯人蠟像姿態,是根據當時政治犯歐陽劍華所繪的人體素描所製作。 2002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綠島人權紀念園區正式啟用。2006年1月1日,綠島人權紀念園區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移交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年並更名為「綠島文化園區」。2009年6月與景美文化園區同時第三次更名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2014年1月27日,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登錄為文化景觀類文化資產。2018年5月17日,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行「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揭牌儀式。 園區共分為三個區域,分別為不同時期所興建的建築,包括1950年代最早興建的新生訓導處、1970年代擴建的綠洲山莊以及解嚴後所設置的人權紀念碑空間。 在進入兩側設有監視碉堡與傳令室嚴密監控的「新生之家」大門後,就是當時島上的監獄內部。新生之家,意味著「新生」到此開始進行思想改造後,將如獲新生,並在刑期屆滿考核通過後自另一個出入口 「革命之門」走出。1950~1960年代,臺灣約有一千多名政治犯被移送到此處,當時由12個男性囚犯所組成一個中隊(每個中隊約有數十位成員);其中有些人被監禁,也有些人則是被外放並在監視下從事「勞動改造」,但大都居住於數間木房搭建而成的牢舍內。 「新生訓導處」有關當局曾驅使其男性囚犯至附近海岸搬運石塊回單位所在地,建築圍牆與簡易屋舍,其獄友也因此曾自我謔稱「自己蓋自己的監獄」;此後,當局亦曾驅使其囚犯從事農耕及食品加工活動,以達自給自足之目標。當時,新生訓導處大多犯人持續維持不主動探詢他人罪刑內容的默契。 現今新生訓導處內設有全區模型館,並保留了當年政治受難者的牢房以及福利社、開放式廚灶等空間,並有配有專業的解說和體驗教程。 至1970年代,新生訓導處空間逐漸容不下日益增加的政治犯,因此當局在北側擴建了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別稱綠洲山莊。綠洲山莊的主體建築為呈十字狀的監獄,形狀看似八卦陣,因此又稱作八卦樓。1970~1980年代的政治受難者大都關押於此處,牢房內密不通風,且西曬嚴重,平均一間牢房約有10人左右,僅有一處無遮蔽的蹲式馬桶。 除了八卦樓之外,此區還有會客室、放風區、獨居房和戒護中心。政治受難者們每天只有上、下午個半小時的放風時間,可以暫時離開狹小的牢房到放封區內自由活動。而身分較特殊的受難者,則會被關到獨居房內禁止與其他犯人接觸。 1987年解嚴之後,綠島便不再關押政治犯。1999年的國際人權日,時任總統李登輝親自蒞訪見證人權紀念碑的落成,象徵著臺灣轉型正義的推動。在綠洲山莊外不遠處的紀念碑空間,石牆上刻有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的名錄,向所有為爭取民主、人權而犧牲的受害者致上最高的歉意與敬意。 在新生訓導處與燕子洞之間的面海的山坡角下有一處墓地,名為十三中隊公墓。此處埋葬著關押期間不幸病歿的政治受難者或駐島軍官,由於當時新生訓導處僅有12個中隊,因此這裡便被稱作「十三中隊公墓」。曾被豎立於流麻溝旁的「周文彬紀念碑」及「孫連崑紀念碑」亦於2011年遷至該地。
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原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現址為台東縣綠島鄉公館村將軍岩20號,土地面積約32公頃,位於綠島東北角。園區內歷經火燒島浮浪者收容所、新生訓導處、綠洲山莊等不同時期的監獄文化,為威權政府實施重大人權侵害發生地。整個園區的建築群、自然、生態景觀表現長期人群與自然互動的過程,將各種型態的文化資產及地景結合成一文化景觀。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為軍事、政治、治安案件之羈押的場所;前身分別是1951年至1970年間之新生訓導處時期,1972年至1987年間之綠洲山莊時期(國防部感訓監獄時期),其中綠洲山莊乃因應1970年泰源事件而興建之高牆封閉式監獄,與新生訓導處時期之空間型態差異大。「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在台灣人民爭取人權發展的歷史中,具有特殊意義。※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是臺灣白色恐怖時期關押政治犯的監獄,在民主化之後被保留下來並改建為展覽空間,隸屬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園區位於綠島監獄旁,曾經許多著名的政治受難者皆在此被拘禁過。園區包含景觀保護區(海岸、燕子洞)、地質保護區(新生訓導處隘口鬼門關)、保護區(新生訓導處公墓、流麻溝)、公園用地(人權紀念碑)和機關用地(綠洲山莊、新生訓導處、綠島技能訓練所)。 1951年,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在綠島成立「新生訓導處」,監管、改造思想或政治上有問題的犯人 。1970年2月8日泰源事件後,當局在綠島新生訓導處舊址西側興建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稱「綠洲山莊」,復於1972年將泰源監獄和各地軍事監獄的政治犯集中送到綠島監禁。 1997年,當時的立法委員施明德等16人向行政院提案,要求將綠洲山莊改為史蹟館或紀念館。1999年3月29日,行政院核定將綠洲山莊規劃成立史蹟館或紀念館。2000年11月,綠島綠洲山莊由法務部移交交通部觀光局接辦,2001年2月23日行政院核定名稱改為「綠島人權紀念園區」,範圍從綠洲山莊擴充至莊敬營區、國防部醫務所、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岸巡及安檢兵力駐用廳舍、人權紀念碑、公館漁港及週邊海岸地區。 區內犯人蠟像姿態,是根據當時政治犯歐陽劍華所繪的人體素描所製作。 2002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綠島人權紀念園區正式啟用。2006年1月1日,綠島人權紀念園區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移交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年並更名為「綠島文化園區」。2009年6月與景美文化園區同時第三次更名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2014年1月27日,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登錄為文化景觀類文化資產。2018年5月17日,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行「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揭牌儀式。 園區共分為三個區域,分別為不同時期所興建的建築,包括1950年代最早興建的新生訓導處、1970年代擴建的綠洲山莊以及解嚴後所設置的人權紀念碑空間。 在進入兩側設有監視碉堡與傳令室嚴密監控的「新生之家」大門後,就是當時島上的監獄內部。新生之家,意味著「新生」到此開始進行思想改造後,將如獲新生,並在刑期屆滿考核通過後自另一個出入口 「革命之門」走出。1950~1960年代,臺灣約有一千多名政治犯被移送到此處,當時由12個男性囚犯所組成一個中隊(每個中隊約有數十位成員);其中有些人被監禁,也有些人則是被外放並在監視下從事「勞動改造」,但大都居住於數間木房搭建而成的牢舍內。 「新生訓導處」有關當局曾驅使其男性囚犯至附近海岸搬運石塊回單位所在地,建築圍牆與簡易屋舍,其獄友也因此曾自我謔稱「自己蓋自己的監獄」;此後,當局亦曾驅使其囚犯從事農耕及食品加工活動,以達自給自足之目標。當時,新生訓導處大多犯人持續維持不主動探詢他人罪刑內容的默契。 現今新生訓導處內設有全區模型館,並保留了當年政治受難者的牢房以及福利社、開放式廚灶等空間,並有配有專業的解說和體驗教程。 至1970年代,新生訓導處空間逐漸容不下日益增加的政治犯,因此當局在北側擴建了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別稱綠洲山莊。綠洲山莊的主體建築為呈十字狀的監獄,形狀看似八卦陣,因此又稱作八卦樓。1970~1980年代的政治受難者大都關押於此處,牢房內密不通風,且西曬嚴重,平均一間牢房約有10人左右,僅有一處無遮蔽的蹲式馬桶。 除了八卦樓之外,此區還有會客室、放風區、獨居房和戒護中心。政治受難者們每天只有上、下午個半小時的放風時間,可以暫時離開狹小的牢房到放封區內自由活動。而身分較特殊的受難者,則會被關到獨居房內禁止與其他犯人接觸。 1987年解嚴之後,綠島便不再關押政治犯。1999年的國際人權日,時任總統李登輝親自蒞訪見證人權紀念碑的落成,象徵著臺灣轉型正義的推動。在綠洲山莊外不遠處的紀念碑空間,石牆上刻有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的名錄,向所有為爭取民主、人權而犧牲的受害者致上最高的歉意與敬意。 在新生訓導處與燕子洞之間的面海的山坡角下有一處墓地,名為十三中隊公墓。此處埋葬著關押期間不幸病歿的政治受難者或駐島軍官,由於當時新生訓導處僅有12個中隊,因此這裡便被稱作「十三中隊公墓」。曾被豎立於流麻溝旁的「周文彬紀念碑」及「孫連崑紀念碑」亦於2011年遷至該地。
虎尾鐵橋
西元1907年興建於虎尾糖廠公園旁的虎尾溪上,是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所出資,英國人所設計的。虎尾鐵橋由三段高矮不一、交錯聳立的鋼架樑以及十座巨大拱型中空橋墩共同構成,是國內少數行駛糖廠小火車的鐵軌橋,推估約與糖廠同時建造。來到虎尾時,不妨到虎尾鐵橋走走,也可去附近的虎尾糖廠、同心公園順遊。 虎尾糖廠鐵橋,又被稱作虎尾鐵橋,舊名番薯莊板仔橋,是一座鋼桁架橋、鈑梁橋及工字梁橋混合型式的橋梁,於台灣日治時期興建並於國民政府時代延建,位於台灣雲林縣虎尾鎮,為雲林縣縣定古蹟。目前屬於台灣糖業公司,作為糖業鐵路。 虎尾鐵橋原是一座木造橋梁,係日本時期為了方便火車運輸甘蔗至虎尾糖廠,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出資,並且於1907年興建:2。除運輸甘蔗外,也曾經同時辦理客運業務。1931年於原木造橋下游側改建新橋:圖1-1-1[註 1],由3孔鋼構桁梁及7孔鈑梁連結而成,長約300.6公尺。國民政府時代1960年將虎尾鐵橋延長至437公尺:3、31。 虎尾鐵橋總共有21座橋墩[註 2],22處橋孔,各段橋身的桁架梁、I型鈑梁造型都不一樣,呈現出鋼構橋梁的營建技術,以及當時鐵橋混合拼接的建築風格。本橋結構由鋼筋混凝土高腳鏤空橋墩、鋼製橋梁,鐵道設施以及板仔橋四大部份構成,橋梁上部依照結構造型,可以區分為空間桁架鋼梁(第1橋孔—雙華倫式桁架)、平面桁架鋼梁(第2、第3橋孔—小馬式桁架、普拉特桁架)、I型鋼鈑梁(第4~第10橋孔)與工字梁(第11~第22橋孔)等四大類型,依從河川地形變化不同之跨度需求而架設,形成不對稱的階梯形構造。橋桁或鈑梁的製造者已知有英國Westwood Baillie & Co.(第2橋孔),與日本大阪「汽車製造株式會社」(第7橋孔,1913年製造)等廠商:142:31~35。 鐵道設施部分則包含鐵軌、枕木以及固定用鐵件。 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於1906年(明治39年)創立虎尾糖廠,並於1908年完成第一工場,為運輸甘蔗原料進廠製糖,規劃興建舖設有軌距762公釐鐵道之鐵路橋梁跨越虎尾溪,橋梁型式推測為木造:2。 虎尾糖廠設立後,當地街市逐漸發展繁榮,人口增加。為了解決交通運輸的問題,製糖會社與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於1910年開始共同營運他里霧(斗南)與五間厝(虎尾)之間的客運鐵路,在當時製糖工場大門北面四百公尺處設置貨物掛(貨物集散站)。為了讓西部縱貫線(鐵軌軌距1067公釐)的列車能從斗南進入虎尾,於是在原來762公釐軌距的鐵軌旁另外鋪設鐵軌,因此形成了同時鋪有三條鐵軌與兩種軌距的鐵橋:142。 1931年,製糖會社於原橋下游側重建虎尾鐵橋,新橋共計9個鋼筋混凝土橋墩、10個橋孔(前3孔為下承式桁梁、後7孔為下承式I型鋼鈑梁),長約300.6公尺,其中前3個橋孔的鋼桁梁係向鐵道部購入原清代基隆新竹段鐵路廢棄的鐵橋來架設[註 3],因此跨度及高度不一。 1942年,鐵橋曾於風災中受損,後加以修復。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國民政府派員接收台灣,虎尾鐵橋交由台糖管理。 1953年虎尾鎮籍雲林縣縣議員王玄正向縣政府提案於鐵橋邊搭建人行便道。縣政府與虎尾鎮公所共同籌得資金約新台幣23萬元,隔年(1954年)在鐵橋右側搭建木板橋一座,解決了行人與火車共用鐵橋的危險,並且成為了當時虎尾溪兩岸的交通要道,以及虎尾鎮市區與蕃薯、竹圍仔等莊的交通樞紐。 1959年發生八七水災,河堤南岸潰堤,鐵橋亦遭到沖毀。有鑑於這次水災造成當地重大損失,農復會水利局與虎尾糖廠共同策劃整治方案,並決議拓寬虎尾溪溪面,並延長鐵橋,以降低溪面水位、鞏固兩岸,另外還加強護堤以避免沖蝕。隨後由糖廠出資鐵橋南岸橋段延長工程,並由糖廠之鐵道課負責施工事宜。 1960年6月,鐵橋延長工程竣工,鐵橋比原先延長了約185公尺[註 4],並因此解決了當地的水患問題。 1982年,興建興南大橋,鐵橋旁的木板便橋之功能被逐漸取代。之後長期閒置,未被良好維護。 1997年,地方藝文人士於舉辦虎尾全國文藝季時爭取修復,雲林縣政府終於承諾編列預算修復便橋。於1998年6月24日,舉行虎尾鐵橋木板橋整建工程動工儀式。1999年整修完成,並命名為蕃薯莊木板便橋。 2001年,台糖虎尾總廠決定將管理權移交予雲林縣政府,並在11月10日於虎尾鐵橋舉行交接儀式。隨後,相關單位將虎尾鐵橋兩岸規劃為「親水公園」,結合附近的虎尾糖廠與同心公園,以提供民眾一處觀光休閒的理想場所:143~145。 2012年,蘇拉颱風來襲,約有五十公尺橋面遭到大水沖毀。2015年9月9日虎尾鐵橋修復。
虎尾鐵橋
西元1907年興建於虎尾糖廠公園旁的虎尾溪上,是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所出資,英國人所設計的。虎尾鐵橋由三段高矮不一、交錯聳立的鋼架樑以及十座巨大拱型中空橋墩共同構成,是國內少數行駛糖廠小火車的鐵軌橋,推估約與糖廠同時建造。來到虎尾時,不妨到虎尾鐵橋走走,也可去附近的虎尾糖廠、同心公園順遊。 虎尾糖廠鐵橋,又被稱作虎尾鐵橋,舊名番薯莊板仔橋,是一座鋼桁架橋、鈑梁橋及工字梁橋混合型式的橋梁,於台灣日治時期興建並於國民政府時代延建,位於台灣雲林縣虎尾鎮,為雲林縣縣定古蹟。目前屬於台灣糖業公司,作為糖業鐵路。 虎尾鐵橋原是一座木造橋梁,係日本時期為了方便火車運輸甘蔗至虎尾糖廠,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出資,並且於1907年興建:2。除運輸甘蔗外,也曾經同時辦理客運業務。1931年於原木造橋下游側改建新橋:圖1-1-1[註 1],由3孔鋼構桁梁及7孔鈑梁連結而成,長約300.6公尺。國民政府時代1960年將虎尾鐵橋延長至437公尺:3、31。 虎尾鐵橋總共有21座橋墩[註 2],22處橋孔,各段橋身的桁架梁、I型鈑梁造型都不一樣,呈現出鋼構橋梁的營建技術,以及當時鐵橋混合拼接的建築風格。本橋結構由鋼筋混凝土高腳鏤空橋墩、鋼製橋梁,鐵道設施以及板仔橋四大部份構成,橋梁上部依照結構造型,可以區分為空間桁架鋼梁(第1橋孔—雙華倫式桁架)、平面桁架鋼梁(第2、第3橋孔—小馬式桁架、普拉特桁架)、I型鋼鈑梁(第4~第10橋孔)與工字梁(第11~第22橋孔)等四大類型,依從河川地形變化不同之跨度需求而架設,形成不對稱的階梯形構造。橋桁或鈑梁的製造者已知有英國Westwood Baillie & Co.(第2橋孔),與日本大阪「汽車製造株式會社」(第7橋孔,1913年製造)等廠商:142:31~35。 鐵道設施部分則包含鐵軌、枕木以及固定用鐵件。 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於1906年(明治39年)創立虎尾糖廠,並於1908年完成第一工場,為運輸甘蔗原料進廠製糖,規劃興建舖設有軌距762公釐鐵道之鐵路橋梁跨越虎尾溪,橋梁型式推測為木造:2。 虎尾糖廠設立後,當地街市逐漸發展繁榮,人口增加。為了解決交通運輸的問題,製糖會社與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於1910年開始共同營運他里霧(斗南)與五間厝(虎尾)之間的客運鐵路,在當時製糖工場大門北面四百公尺處設置貨物掛(貨物集散站)。為了讓西部縱貫線(鐵軌軌距1067公釐)的列車能從斗南進入虎尾,於是在原來762公釐軌距的鐵軌旁另外鋪設鐵軌,因此形成了同時鋪有三條鐵軌與兩種軌距的鐵橋:142。 1931年,製糖會社於原橋下游側重建虎尾鐵橋,新橋共計9個鋼筋混凝土橋墩、10個橋孔(前3孔為下承式桁梁、後7孔為下承式I型鋼鈑梁),長約300.6公尺,其中前3個橋孔的鋼桁梁係向鐵道部購入原清代基隆新竹段鐵路廢棄的鐵橋來架設[註 3],因此跨度及高度不一。 1942年,鐵橋曾於風災中受損,後加以修復。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國民政府派員接收台灣,虎尾鐵橋交由台糖管理。 1953年虎尾鎮籍雲林縣縣議員王玄正向縣政府提案於鐵橋邊搭建人行便道。縣政府與虎尾鎮公所共同籌得資金約新台幣23萬元,隔年(1954年)在鐵橋右側搭建木板橋一座,解決了行人與火車共用鐵橋的危險,並且成為了當時虎尾溪兩岸的交通要道,以及虎尾鎮市區與蕃薯、竹圍仔等莊的交通樞紐。 1959年發生八七水災,河堤南岸潰堤,鐵橋亦遭到沖毀。有鑑於這次水災造成當地重大損失,農復會水利局與虎尾糖廠共同策劃整治方案,並決議拓寬虎尾溪溪面,並延長鐵橋,以降低溪面水位、鞏固兩岸,另外還加強護堤以避免沖蝕。隨後由糖廠出資鐵橋南岸橋段延長工程,並由糖廠之鐵道課負責施工事宜。 1960年6月,鐵橋延長工程竣工,鐵橋比原先延長了約185公尺[註 4],並因此解決了當地的水患問題。 1982年,興建興南大橋,鐵橋旁的木板便橋之功能被逐漸取代。之後長期閒置,未被良好維護。 1997年,地方藝文人士於舉辦虎尾全國文藝季時爭取修復,雲林縣政府終於承諾編列預算修復便橋。於1998年6月24日,舉行虎尾鐵橋木板橋整建工程動工儀式。1999年整修完成,並命名為蕃薯莊木板便橋。 2001年,台糖虎尾總廠決定將管理權移交予雲林縣政府,並在11月10日於虎尾鐵橋舉行交接儀式。隨後,相關單位將虎尾鐵橋兩岸規劃為「親水公園」,結合附近的虎尾糖廠與同心公園,以提供民眾一處觀光休閒的理想場所:143~145。 2012年,蘇拉颱風來襲,約有五十公尺橋面遭到大水沖毀。2015年9月9日虎尾鐵橋修復。
虎尾鐵橋
西元1907年興建於虎尾糖廠公園旁的虎尾溪上,是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所出資,英國人所設計的。虎尾鐵橋由三段高矮不一、交錯聳立的鋼架樑以及十座巨大拱型中空橋墩共同構成,是國內少數行駛糖廠小火車的鐵軌橋,推估約與糖廠同時建造。來到虎尾時,不妨到虎尾鐵橋走走,也可去附近的虎尾糖廠、同心公園順遊。 虎尾糖廠鐵橋,又被稱作虎尾鐵橋,舊名番薯莊板仔橋,是一座鋼桁架橋、鈑梁橋及工字梁橋混合型式的橋梁,於台灣日治時期興建並於國民政府時代延建,位於台灣雲林縣虎尾鎮,為雲林縣縣定古蹟。目前屬於台灣糖業公司,作為糖業鐵路。 虎尾鐵橋原是一座木造橋梁,係日本時期為了方便火車運輸甘蔗至虎尾糖廠,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出資,並且於1907年興建:2。除運輸甘蔗外,也曾經同時辦理客運業務。1931年於原木造橋下游側改建新橋:圖1-1-1[註 1],由3孔鋼構桁梁及7孔鈑梁連結而成,長約300.6公尺。國民政府時代1960年將虎尾鐵橋延長至437公尺:3、31。 虎尾鐵橋總共有21座橋墩[註 2],22處橋孔,各段橋身的桁架梁、I型鈑梁造型都不一樣,呈現出鋼構橋梁的營建技術,以及當時鐵橋混合拼接的建築風格。本橋結構由鋼筋混凝土高腳鏤空橋墩、鋼製橋梁,鐵道設施以及板仔橋四大部份構成,橋梁上部依照結構造型,可以區分為空間桁架鋼梁(第1橋孔—雙華倫式桁架)、平面桁架鋼梁(第2、第3橋孔—小馬式桁架、普拉特桁架)、I型鋼鈑梁(第4~第10橋孔)與工字梁(第11~第22橋孔)等四大類型,依從河川地形變化不同之跨度需求而架設,形成不對稱的階梯形構造。橋桁或鈑梁的製造者已知有英國Westwood Baillie & Co.(第2橋孔),與日本大阪「汽車製造株式會社」(第7橋孔,1913年製造)等廠商:142:31~35。 鐵道設施部分則包含鐵軌、枕木以及固定用鐵件。 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於1906年(明治39年)創立虎尾糖廠,並於1908年完成第一工場,為運輸甘蔗原料進廠製糖,規劃興建舖設有軌距762公釐鐵道之鐵路橋梁跨越虎尾溪,橋梁型式推測為木造:2。 虎尾糖廠設立後,當地街市逐漸發展繁榮,人口增加。為了解決交通運輸的問題,製糖會社與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於1910年開始共同營運他里霧(斗南)與五間厝(虎尾)之間的客運鐵路,在當時製糖工場大門北面四百公尺處設置貨物掛(貨物集散站)。為了讓西部縱貫線(鐵軌軌距1067公釐)的列車能從斗南進入虎尾,於是在原來762公釐軌距的鐵軌旁另外鋪設鐵軌,因此形成了同時鋪有三條鐵軌與兩種軌距的鐵橋:142。 1931年,製糖會社於原橋下游側重建虎尾鐵橋,新橋共計9個鋼筋混凝土橋墩、10個橋孔(前3孔為下承式桁梁、後7孔為下承式I型鋼鈑梁),長約300.6公尺,其中前3個橋孔的鋼桁梁係向鐵道部購入原清代基隆新竹段鐵路廢棄的鐵橋來架設[註 3],因此跨度及高度不一。 1942年,鐵橋曾於風災中受損,後加以修復。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國民政府派員接收台灣,虎尾鐵橋交由台糖管理。 1953年虎尾鎮籍雲林縣縣議員王玄正向縣政府提案於鐵橋邊搭建人行便道。縣政府與虎尾鎮公所共同籌得資金約新台幣23萬元,隔年(1954年)在鐵橋右側搭建木板橋一座,解決了行人與火車共用鐵橋的危險,並且成為了當時虎尾溪兩岸的交通要道,以及虎尾鎮市區與蕃薯、竹圍仔等莊的交通樞紐。 1959年發生八七水災,河堤南岸潰堤,鐵橋亦遭到沖毀。有鑑於這次水災造成當地重大損失,農復會水利局與虎尾糖廠共同策劃整治方案,並決議拓寬虎尾溪溪面,並延長鐵橋,以降低溪面水位、鞏固兩岸,另外還加強護堤以避免沖蝕。隨後由糖廠出資鐵橋南岸橋段延長工程,並由糖廠之鐵道課負責施工事宜。 1960年6月,鐵橋延長工程竣工,鐵橋比原先延長了約185公尺[註 4],並因此解決了當地的水患問題。 1982年,興建興南大橋,鐵橋旁的木板便橋之功能被逐漸取代。之後長期閒置,未被良好維護。 1997年,地方藝文人士於舉辦虎尾全國文藝季時爭取修復,雲林縣政府終於承諾編列預算修復便橋。於1998年6月24日,舉行虎尾鐵橋木板橋整建工程動工儀式。1999年整修完成,並命名為蕃薯莊木板便橋。 2001年,台糖虎尾總廠決定將管理權移交予雲林縣政府,並在11月10日於虎尾鐵橋舉行交接儀式。隨後,相關單位將虎尾鐵橋兩岸規劃為「親水公園」,結合附近的虎尾糖廠與同心公園,以提供民眾一處觀光休閒的理想場所:143~145。 2012年,蘇拉颱風來襲,約有五十公尺橋面遭到大水沖毀。2015年9月9日虎尾鐵橋修復。
虎尾鐵橋
西元1907年興建於虎尾糖廠公園旁的虎尾溪上,是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所出資,英國人所設計的。虎尾鐵橋由三段高矮不一、交錯聳立的鋼架樑以及十座巨大拱型中空橋墩共同構成,是國內少數行駛糖廠小火車的鐵軌橋,推估約與糖廠同時建造。來到虎尾時,不妨到虎尾鐵橋走走,也可去附近的虎尾糖廠、同心公園順遊。 虎尾糖廠鐵橋,又被稱作虎尾鐵橋,舊名番薯莊板仔橋,是一座鋼桁架橋、鈑梁橋及工字梁橋混合型式的橋梁,於台灣日治時期興建並於國民政府時代延建,位於台灣雲林縣虎尾鎮,為雲林縣縣定古蹟。目前屬於台灣糖業公司,作為糖業鐵路。 虎尾鐵橋原是一座木造橋梁,係日本時期為了方便火車運輸甘蔗至虎尾糖廠,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出資,並且於1907年興建:2。除運輸甘蔗外,也曾經同時辦理客運業務。1931年於原木造橋下游側改建新橋:圖1-1-1[註 1],由3孔鋼構桁梁及7孔鈑梁連結而成,長約300.6公尺。國民政府時代1960年將虎尾鐵橋延長至437公尺:3、31。 虎尾鐵橋總共有21座橋墩[註 2],22處橋孔,各段橋身的桁架梁、I型鈑梁造型都不一樣,呈現出鋼構橋梁的營建技術,以及當時鐵橋混合拼接的建築風格。本橋結構由鋼筋混凝土高腳鏤空橋墩、鋼製橋梁,鐵道設施以及板仔橋四大部份構成,橋梁上部依照結構造型,可以區分為空間桁架鋼梁(第1橋孔—雙華倫式桁架)、平面桁架鋼梁(第2、第3橋孔—小馬式桁架、普拉特桁架)、I型鋼鈑梁(第4~第10橋孔)與工字梁(第11~第22橋孔)等四大類型,依從河川地形變化不同之跨度需求而架設,形成不對稱的階梯形構造。橋桁或鈑梁的製造者已知有英國Westwood Baillie & Co.(第2橋孔),與日本大阪「汽車製造株式會社」(第7橋孔,1913年製造)等廠商:142:31~35。 鐵道設施部分則包含鐵軌、枕木以及固定用鐵件。 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於1906年(明治39年)創立虎尾糖廠,並於1908年完成第一工場,為運輸甘蔗原料進廠製糖,規劃興建舖設有軌距762公釐鐵道之鐵路橋梁跨越虎尾溪,橋梁型式推測為木造:2。 虎尾糖廠設立後,當地街市逐漸發展繁榮,人口增加。為了解決交通運輸的問題,製糖會社與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於1910年開始共同營運他里霧(斗南)與五間厝(虎尾)之間的客運鐵路,在當時製糖工場大門北面四百公尺處設置貨物掛(貨物集散站)。為了讓西部縱貫線(鐵軌軌距1067公釐)的列車能從斗南進入虎尾,於是在原來762公釐軌距的鐵軌旁另外鋪設鐵軌,因此形成了同時鋪有三條鐵軌與兩種軌距的鐵橋:142。 1931年,製糖會社於原橋下游側重建虎尾鐵橋,新橋共計9個鋼筋混凝土橋墩、10個橋孔(前3孔為下承式桁梁、後7孔為下承式I型鋼鈑梁),長約300.6公尺,其中前3個橋孔的鋼桁梁係向鐵道部購入原清代基隆新竹段鐵路廢棄的鐵橋來架設[註 3],因此跨度及高度不一。 1942年,鐵橋曾於風災中受損,後加以修復。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國民政府派員接收台灣,虎尾鐵橋交由台糖管理。 1953年虎尾鎮籍雲林縣縣議員王玄正向縣政府提案於鐵橋邊搭建人行便道。縣政府與虎尾鎮公所共同籌得資金約新台幣23萬元,隔年(1954年)在鐵橋右側搭建木板橋一座,解決了行人與火車共用鐵橋的危險,並且成為了當時虎尾溪兩岸的交通要道,以及虎尾鎮市區與蕃薯、竹圍仔等莊的交通樞紐。 1959年發生八七水災,河堤南岸潰堤,鐵橋亦遭到沖毀。有鑑於這次水災造成當地重大損失,農復會水利局與虎尾糖廠共同策劃整治方案,並決議拓寬虎尾溪溪面,並延長鐵橋,以降低溪面水位、鞏固兩岸,另外還加強護堤以避免沖蝕。隨後由糖廠出資鐵橋南岸橋段延長工程,並由糖廠之鐵道課負責施工事宜。 1960年6月,鐵橋延長工程竣工,鐵橋比原先延長了約185公尺[註 4],並因此解決了當地的水患問題。 1982年,興建興南大橋,鐵橋旁的木板便橋之功能被逐漸取代。之後長期閒置,未被良好維護。 1997年,地方藝文人士於舉辦虎尾全國文藝季時爭取修復,雲林縣政府終於承諾編列預算修復便橋。於1998年6月24日,舉行虎尾鐵橋木板橋整建工程動工儀式。1999年整修完成,並命名為蕃薯莊木板便橋。 2001年,台糖虎尾總廠決定將管理權移交予雲林縣政府,並在11月10日於虎尾鐵橋舉行交接儀式。隨後,相關單位將虎尾鐵橋兩岸規劃為「親水公園」,結合附近的虎尾糖廠與同心公園,以提供民眾一處觀光休閒的理想場所:143~145。 2012年,蘇拉颱風來襲,約有五十公尺橋面遭到大水沖毀。2015年9月9日虎尾鐵橋修復。
虎尾鐵橋
西元1907年興建於虎尾糖廠公園旁的虎尾溪上,是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所出資,英國人所設計的。虎尾鐵橋由三段高矮不一、交錯聳立的鋼架樑以及十座巨大拱型中空橋墩共同構成,是國內少數行駛糖廠小火車的鐵軌橋,推估約與糖廠同時建造。來到虎尾時,不妨到虎尾鐵橋走走,也可去附近的虎尾糖廠、同心公園順遊。 虎尾糖廠鐵橋,又被稱作虎尾鐵橋,舊名番薯莊板仔橋,是一座鋼桁架橋、鈑梁橋及工字梁橋混合型式的橋梁,於台灣日治時期興建並於國民政府時代延建,位於台灣雲林縣虎尾鎮,為雲林縣縣定古蹟。目前屬於台灣糖業公司,作為糖業鐵路。 虎尾鐵橋原是一座木造橋梁,係日本時期為了方便火車運輸甘蔗至虎尾糖廠,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出資,並且於1907年興建:2。除運輸甘蔗外,也曾經同時辦理客運業務。1931年於原木造橋下游側改建新橋:圖1-1-1[註 1],由3孔鋼構桁梁及7孔鈑梁連結而成,長約300.6公尺。國民政府時代1960年將虎尾鐵橋延長至437公尺:3、31。 虎尾鐵橋總共有21座橋墩[註 2],22處橋孔,各段橋身的桁架梁、I型鈑梁造型都不一樣,呈現出鋼構橋梁的營建技術,以及當時鐵橋混合拼接的建築風格。本橋結構由鋼筋混凝土高腳鏤空橋墩、鋼製橋梁,鐵道設施以及板仔橋四大部份構成,橋梁上部依照結構造型,可以區分為空間桁架鋼梁(第1橋孔—雙華倫式桁架)、平面桁架鋼梁(第2、第3橋孔—小馬式桁架、普拉特桁架)、I型鋼鈑梁(第4~第10橋孔)與工字梁(第11~第22橋孔)等四大類型,依從河川地形變化不同之跨度需求而架設,形成不對稱的階梯形構造。橋桁或鈑梁的製造者已知有英國Westwood Baillie & Co.(第2橋孔),與日本大阪「汽車製造株式會社」(第7橋孔,1913年製造)等廠商:142:31~35。 鐵道設施部分則包含鐵軌、枕木以及固定用鐵件。 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於1906年(明治39年)創立虎尾糖廠,並於1908年完成第一工場,為運輸甘蔗原料進廠製糖,規劃興建舖設有軌距762公釐鐵道之鐵路橋梁跨越虎尾溪,橋梁型式推測為木造:2。 虎尾糖廠設立後,當地街市逐漸發展繁榮,人口增加。為了解決交通運輸的問題,製糖會社與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於1910年開始共同營運他里霧(斗南)與五間厝(虎尾)之間的客運鐵路,在當時製糖工場大門北面四百公尺處設置貨物掛(貨物集散站)。為了讓西部縱貫線(鐵軌軌距1067公釐)的列車能從斗南進入虎尾,於是在原來762公釐軌距的鐵軌旁另外鋪設鐵軌,因此形成了同時鋪有三條鐵軌與兩種軌距的鐵橋:142。 1931年,製糖會社於原橋下游側重建虎尾鐵橋,新橋共計9個鋼筋混凝土橋墩、10個橋孔(前3孔為下承式桁梁、後7孔為下承式I型鋼鈑梁),長約300.6公尺,其中前3個橋孔的鋼桁梁係向鐵道部購入原清代基隆新竹段鐵路廢棄的鐵橋來架設[註 3],因此跨度及高度不一。 1942年,鐵橋曾於風災中受損,後加以修復。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國民政府派員接收台灣,虎尾鐵橋交由台糖管理。 1953年虎尾鎮籍雲林縣縣議員王玄正向縣政府提案於鐵橋邊搭建人行便道。縣政府與虎尾鎮公所共同籌得資金約新台幣23萬元,隔年(1954年)在鐵橋右側搭建木板橋一座,解決了行人與火車共用鐵橋的危險,並且成為了當時虎尾溪兩岸的交通要道,以及虎尾鎮市區與蕃薯、竹圍仔等莊的交通樞紐。 1959年發生八七水災,河堤南岸潰堤,鐵橋亦遭到沖毀。有鑑於這次水災造成當地重大損失,農復會水利局與虎尾糖廠共同策劃整治方案,並決議拓寬虎尾溪溪面,並延長鐵橋,以降低溪面水位、鞏固兩岸,另外還加強護堤以避免沖蝕。隨後由糖廠出資鐵橋南岸橋段延長工程,並由糖廠之鐵道課負責施工事宜。 1960年6月,鐵橋延長工程竣工,鐵橋比原先延長了約185公尺[註 4],並因此解決了當地的水患問題。 1982年,興建興南大橋,鐵橋旁的木板便橋之功能被逐漸取代。之後長期閒置,未被良好維護。 1997年,地方藝文人士於舉辦虎尾全國文藝季時爭取修復,雲林縣政府終於承諾編列預算修復便橋。於1998年6月24日,舉行虎尾鐵橋木板橋整建工程動工儀式。1999年整修完成,並命名為蕃薯莊木板便橋。 2001年,台糖虎尾總廠決定將管理權移交予雲林縣政府,並在11月10日於虎尾鐵橋舉行交接儀式。隨後,相關單位將虎尾鐵橋兩岸規劃為「親水公園」,結合附近的虎尾糖廠與同心公園,以提供民眾一處觀光休閒的理想場所:143~145。 2012年,蘇拉颱風來襲,約有五十公尺橋面遭到大水沖毀。2015年9月9日虎尾鐵橋修復。
虎尾鐵橋
西元1907年興建於虎尾糖廠公園旁的虎尾溪上,是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所出資,英國人所設計的。虎尾鐵橋由三段高矮不一、交錯聳立的鋼架樑以及十座巨大拱型中空橋墩共同構成,是國內少數行駛糖廠小火車的鐵軌橋,推估約與糖廠同時建造。來到虎尾時,不妨到虎尾鐵橋走走,也可去附近的虎尾糖廠、同心公園順遊。 虎尾糖廠鐵橋,又被稱作虎尾鐵橋,舊名番薯莊板仔橋,是一座鋼桁架橋、鈑梁橋及工字梁橋混合型式的橋梁,於台灣日治時期興建並於國民政府時代延建,位於台灣雲林縣虎尾鎮,為雲林縣縣定古蹟。目前屬於台灣糖業公司,作為糖業鐵路。 虎尾鐵橋原是一座木造橋梁,係日本時期為了方便火車運輸甘蔗至虎尾糖廠,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出資,並且於1907年興建:2。除運輸甘蔗外,也曾經同時辦理客運業務。1931年於原木造橋下游側改建新橋:圖1-1-1[註 1],由3孔鋼構桁梁及7孔鈑梁連結而成,長約300.6公尺。國民政府時代1960年將虎尾鐵橋延長至437公尺:3、31。 虎尾鐵橋總共有21座橋墩[註 2],22處橋孔,各段橋身的桁架梁、I型鈑梁造型都不一樣,呈現出鋼構橋梁的營建技術,以及當時鐵橋混合拼接的建築風格。本橋結構由鋼筋混凝土高腳鏤空橋墩、鋼製橋梁,鐵道設施以及板仔橋四大部份構成,橋梁上部依照結構造型,可以區分為空間桁架鋼梁(第1橋孔—雙華倫式桁架)、平面桁架鋼梁(第2、第3橋孔—小馬式桁架、普拉特桁架)、I型鋼鈑梁(第4~第10橋孔)與工字梁(第11~第22橋孔)等四大類型,依從河川地形變化不同之跨度需求而架設,形成不對稱的階梯形構造。橋桁或鈑梁的製造者已知有英國Westwood Baillie & Co.(第2橋孔),與日本大阪「汽車製造株式會社」(第7橋孔,1913年製造)等廠商:142:31~35。 鐵道設施部分則包含鐵軌、枕木以及固定用鐵件。 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於1906年(明治39年)創立虎尾糖廠,並於1908年完成第一工場,為運輸甘蔗原料進廠製糖,規劃興建舖設有軌距762公釐鐵道之鐵路橋梁跨越虎尾溪,橋梁型式推測為木造:2。 虎尾糖廠設立後,當地街市逐漸發展繁榮,人口增加。為了解決交通運輸的問題,製糖會社與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於1910年開始共同營運他里霧(斗南)與五間厝(虎尾)之間的客運鐵路,在當時製糖工場大門北面四百公尺處設置貨物掛(貨物集散站)。為了讓西部縱貫線(鐵軌軌距1067公釐)的列車能從斗南進入虎尾,於是在原來762公釐軌距的鐵軌旁另外鋪設鐵軌,因此形成了同時鋪有三條鐵軌與兩種軌距的鐵橋:142。 1931年,製糖會社於原橋下游側重建虎尾鐵橋,新橋共計9個鋼筋混凝土橋墩、10個橋孔(前3孔為下承式桁梁、後7孔為下承式I型鋼鈑梁),長約300.6公尺,其中前3個橋孔的鋼桁梁係向鐵道部購入原清代基隆新竹段鐵路廢棄的鐵橋來架設[註 3],因此跨度及高度不一。 1942年,鐵橋曾於風災中受損,後加以修復。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國民政府派員接收台灣,虎尾鐵橋交由台糖管理。 1953年虎尾鎮籍雲林縣縣議員王玄正向縣政府提案於鐵橋邊搭建人行便道。縣政府與虎尾鎮公所共同籌得資金約新台幣23萬元,隔年(1954年)在鐵橋右側搭建木板橋一座,解決了行人與火車共用鐵橋的危險,並且成為了當時虎尾溪兩岸的交通要道,以及虎尾鎮市區與蕃薯、竹圍仔等莊的交通樞紐。 1959年發生八七水災,河堤南岸潰堤,鐵橋亦遭到沖毀。有鑑於這次水災造成當地重大損失,農復會水利局與虎尾糖廠共同策劃整治方案,並決議拓寬虎尾溪溪面,並延長鐵橋,以降低溪面水位、鞏固兩岸,另外還加強護堤以避免沖蝕。隨後由糖廠出資鐵橋南岸橋段延長工程,並由糖廠之鐵道課負責施工事宜。 1960年6月,鐵橋延長工程竣工,鐵橋比原先延長了約185公尺[註 4],並因此解決了當地的水患問題。 1982年,興建興南大橋,鐵橋旁的木板便橋之功能被逐漸取代。之後長期閒置,未被良好維護。 1997年,地方藝文人士於舉辦虎尾全國文藝季時爭取修復,雲林縣政府終於承諾編列預算修復便橋。於1998年6月24日,舉行虎尾鐵橋木板橋整建工程動工儀式。1999年整修完成,並命名為蕃薯莊木板便橋。 2001年,台糖虎尾總廠決定將管理權移交予雲林縣政府,並在11月10日於虎尾鐵橋舉行交接儀式。隨後,相關單位將虎尾鐵橋兩岸規劃為「親水公園」,結合附近的虎尾糖廠與同心公園,以提供民眾一處觀光休閒的理想場所:143~145。 2012年,蘇拉颱風來襲,約有五十公尺橋面遭到大水沖毀。2015年9月9日虎尾鐵橋修復。
虎尾鐵橋
西元1907年興建於虎尾糖廠公園旁的虎尾溪上,是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所出資,英國人所設計的。虎尾鐵橋由三段高矮不一、交錯聳立的鋼架樑以及十座巨大拱型中空橋墩共同構成,是國內少數行駛糖廠小火車的鐵軌橋,推估約與糖廠同時建造。來到虎尾時,不妨到虎尾鐵橋走走,也可去附近的虎尾糖廠、同心公園順遊。 虎尾糖廠鐵橋,又被稱作虎尾鐵橋,舊名番薯莊板仔橋,是一座鋼桁架橋、鈑梁橋及工字梁橋混合型式的橋梁,於台灣日治時期興建並於國民政府時代延建,位於台灣雲林縣虎尾鎮,為雲林縣縣定古蹟。目前屬於台灣糖業公司,作為糖業鐵路。 虎尾鐵橋原是一座木造橋梁,係日本時期為了方便火車運輸甘蔗至虎尾糖廠,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出資,並且於1907年興建:2。除運輸甘蔗外,也曾經同時辦理客運業務。1931年於原木造橋下游側改建新橋:圖1-1-1[註 1],由3孔鋼構桁梁及7孔鈑梁連結而成,長約300.6公尺。國民政府時代1960年將虎尾鐵橋延長至437公尺:3、31。 虎尾鐵橋總共有21座橋墩[註 2],22處橋孔,各段橋身的桁架梁、I型鈑梁造型都不一樣,呈現出鋼構橋梁的營建技術,以及當時鐵橋混合拼接的建築風格。本橋結構由鋼筋混凝土高腳鏤空橋墩、鋼製橋梁,鐵道設施以及板仔橋四大部份構成,橋梁上部依照結構造型,可以區分為空間桁架鋼梁(第1橋孔—雙華倫式桁架)、平面桁架鋼梁(第2、第3橋孔—小馬式桁架、普拉特桁架)、I型鋼鈑梁(第4~第10橋孔)與工字梁(第11~第22橋孔)等四大類型,依從河川地形變化不同之跨度需求而架設,形成不對稱的階梯形構造。橋桁或鈑梁的製造者已知有英國Westwood Baillie & Co.(第2橋孔),與日本大阪「汽車製造株式會社」(第7橋孔,1913年製造)等廠商:142:31~35。 鐵道設施部分則包含鐵軌、枕木以及固定用鐵件。 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於1906年(明治39年)創立虎尾糖廠,並於1908年完成第一工場,為運輸甘蔗原料進廠製糖,規劃興建舖設有軌距762公釐鐵道之鐵路橋梁跨越虎尾溪,橋梁型式推測為木造:2。 虎尾糖廠設立後,當地街市逐漸發展繁榮,人口增加。為了解決交通運輸的問題,製糖會社與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於1910年開始共同營運他里霧(斗南)與五間厝(虎尾)之間的客運鐵路,在當時製糖工場大門北面四百公尺處設置貨物掛(貨物集散站)。為了讓西部縱貫線(鐵軌軌距1067公釐)的列車能從斗南進入虎尾,於是在原來762公釐軌距的鐵軌旁另外鋪設鐵軌,因此形成了同時鋪有三條鐵軌與兩種軌距的鐵橋:142。 1931年,製糖會社於原橋下游側重建虎尾鐵橋,新橋共計9個鋼筋混凝土橋墩、10個橋孔(前3孔為下承式桁梁、後7孔為下承式I型鋼鈑梁),長約300.6公尺,其中前3個橋孔的鋼桁梁係向鐵道部購入原清代基隆新竹段鐵路廢棄的鐵橋來架設[註 3],因此跨度及高度不一。 1942年,鐵橋曾於風災中受損,後加以修復。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國民政府派員接收台灣,虎尾鐵橋交由台糖管理。 1953年虎尾鎮籍雲林縣縣議員王玄正向縣政府提案於鐵橋邊搭建人行便道。縣政府與虎尾鎮公所共同籌得資金約新台幣23萬元,隔年(1954年)在鐵橋右側搭建木板橋一座,解決了行人與火車共用鐵橋的危險,並且成為了當時虎尾溪兩岸的交通要道,以及虎尾鎮市區與蕃薯、竹圍仔等莊的交通樞紐。 1959年發生八七水災,河堤南岸潰堤,鐵橋亦遭到沖毀。有鑑於這次水災造成當地重大損失,農復會水利局與虎尾糖廠共同策劃整治方案,並決議拓寬虎尾溪溪面,並延長鐵橋,以降低溪面水位、鞏固兩岸,另外還加強護堤以避免沖蝕。隨後由糖廠出資鐵橋南岸橋段延長工程,並由糖廠之鐵道課負責施工事宜。 1960年6月,鐵橋延長工程竣工,鐵橋比原先延長了約185公尺[註 4],並因此解決了當地的水患問題。 1982年,興建興南大橋,鐵橋旁的木板便橋之功能被逐漸取代。之後長期閒置,未被良好維護。 1997年,地方藝文人士於舉辦虎尾全國文藝季時爭取修復,雲林縣政府終於承諾編列預算修復便橋。於1998年6月24日,舉行虎尾鐵橋木板橋整建工程動工儀式。1999年整修完成,並命名為蕃薯莊木板便橋。 2001年,台糖虎尾總廠決定將管理權移交予雲林縣政府,並在11月10日於虎尾鐵橋舉行交接儀式。隨後,相關單位將虎尾鐵橋兩岸規劃為「親水公園」,結合附近的虎尾糖廠與同心公園,以提供民眾一處觀光休閒的理想場所:143~145。 2012年,蘇拉颱風來襲,約有五十公尺橋面遭到大水沖毀。2015年9月9日虎尾鐵橋修復。
虎尾鐵橋
西元1907年興建於虎尾糖廠公園旁的虎尾溪上,是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所出資,英國人所設計的。虎尾鐵橋由三段高矮不一、交錯聳立的鋼架樑以及十座巨大拱型中空橋墩共同構成,是國內少數行駛糖廠小火車的鐵軌橋,推估約與糖廠同時建造。來到虎尾時,不妨到虎尾鐵橋走走,也可去附近的虎尾糖廠、同心公園順遊。 虎尾糖廠鐵橋,又被稱作虎尾鐵橋,舊名番薯莊板仔橋,是一座鋼桁架橋、鈑梁橋及工字梁橋混合型式的橋梁,於台灣日治時期興建並於國民政府時代延建,位於台灣雲林縣虎尾鎮,為雲林縣縣定古蹟。目前屬於台灣糖業公司,作為糖業鐵路。 虎尾鐵橋原是一座木造橋梁,係日本時期為了方便火車運輸甘蔗至虎尾糖廠,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出資,並且於1907年興建:2。除運輸甘蔗外,也曾經同時辦理客運業務。1931年於原木造橋下游側改建新橋:圖1-1-1[註 1],由3孔鋼構桁梁及7孔鈑梁連結而成,長約300.6公尺。國民政府時代1960年將虎尾鐵橋延長至437公尺:3、31。 虎尾鐵橋總共有21座橋墩[註 2],22處橋孔,各段橋身的桁架梁、I型鈑梁造型都不一樣,呈現出鋼構橋梁的營建技術,以及當時鐵橋混合拼接的建築風格。本橋結構由鋼筋混凝土高腳鏤空橋墩、鋼製橋梁,鐵道設施以及板仔橋四大部份構成,橋梁上部依照結構造型,可以區分為空間桁架鋼梁(第1橋孔—雙華倫式桁架)、平面桁架鋼梁(第2、第3橋孔—小馬式桁架、普拉特桁架)、I型鋼鈑梁(第4~第10橋孔)與工字梁(第11~第22橋孔)等四大類型,依從河川地形變化不同之跨度需求而架設,形成不對稱的階梯形構造。橋桁或鈑梁的製造者已知有英國Westwood Baillie & Co.(第2橋孔),與日本大阪「汽車製造株式會社」(第7橋孔,1913年製造)等廠商:142:31~35。 鐵道設施部分則包含鐵軌、枕木以及固定用鐵件。 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於1906年(明治39年)創立虎尾糖廠,並於1908年完成第一工場,為運輸甘蔗原料進廠製糖,規劃興建舖設有軌距762公釐鐵道之鐵路橋梁跨越虎尾溪,橋梁型式推測為木造:2。 虎尾糖廠設立後,當地街市逐漸發展繁榮,人口增加。為了解決交通運輸的問題,製糖會社與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於1910年開始共同營運他里霧(斗南)與五間厝(虎尾)之間的客運鐵路,在當時製糖工場大門北面四百公尺處設置貨物掛(貨物集散站)。為了讓西部縱貫線(鐵軌軌距1067公釐)的列車能從斗南進入虎尾,於是在原來762公釐軌距的鐵軌旁另外鋪設鐵軌,因此形成了同時鋪有三條鐵軌與兩種軌距的鐵橋:142。 1931年,製糖會社於原橋下游側重建虎尾鐵橋,新橋共計9個鋼筋混凝土橋墩、10個橋孔(前3孔為下承式桁梁、後7孔為下承式I型鋼鈑梁),長約300.6公尺,其中前3個橋孔的鋼桁梁係向鐵道部購入原清代基隆新竹段鐵路廢棄的鐵橋來架設[註 3],因此跨度及高度不一。 1942年,鐵橋曾於風災中受損,後加以修復。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國民政府派員接收台灣,虎尾鐵橋交由台糖管理。 1953年虎尾鎮籍雲林縣縣議員王玄正向縣政府提案於鐵橋邊搭建人行便道。縣政府與虎尾鎮公所共同籌得資金約新台幣23萬元,隔年(1954年)在鐵橋右側搭建木板橋一座,解決了行人與火車共用鐵橋的危險,並且成為了當時虎尾溪兩岸的交通要道,以及虎尾鎮市區與蕃薯、竹圍仔等莊的交通樞紐。 1959年發生八七水災,河堤南岸潰堤,鐵橋亦遭到沖毀。有鑑於這次水災造成當地重大損失,農復會水利局與虎尾糖廠共同策劃整治方案,並決議拓寬虎尾溪溪面,並延長鐵橋,以降低溪面水位、鞏固兩岸,另外還加強護堤以避免沖蝕。隨後由糖廠出資鐵橋南岸橋段延長工程,並由糖廠之鐵道課負責施工事宜。 1960年6月,鐵橋延長工程竣工,鐵橋比原先延長了約185公尺[註 4],並因此解決了當地的水患問題。 1982年,興建興南大橋,鐵橋旁的木板便橋之功能被逐漸取代。之後長期閒置,未被良好維護。 1997年,地方藝文人士於舉辦虎尾全國文藝季時爭取修復,雲林縣政府終於承諾編列預算修復便橋。於1998年6月24日,舉行虎尾鐵橋木板橋整建工程動工儀式。1999年整修完成,並命名為蕃薯莊木板便橋。 2001年,台糖虎尾總廠決定將管理權移交予雲林縣政府,並在11月10日於虎尾鐵橋舉行交接儀式。隨後,相關單位將虎尾鐵橋兩岸規劃為「親水公園」,結合附近的虎尾糖廠與同心公園,以提供民眾一處觀光休閒的理想場所:143~145。 2012年,蘇拉颱風來襲,約有五十公尺橋面遭到大水沖毀。2015年9月9日虎尾鐵橋修復。
北寮遊憩區
北寮奎壁山的「奎壁聯輝」是澎湖舊八景之一,奎壁山下東側沿岸,與無人小島「赤嶼」之間,在退潮時會裸露出S形礫石步道,約300公尺長,近年成為遊客戲水生態旅遊的據點之一,但因發現水淹腳時回漲速度甚快,務必精算潮汐,縮短逗留時程,以免發生危險。奎壁山地名的由來:自海上眺望奎璧山海岸時,山壁走向極似一隻趴臥於海上的海龜,故稱此地為「龜鼈山」。之後改名的典故為,澎湖進士蔡廷蘭取諧音以「奎壁」入詩云「奎壁雙輝列宿聯」納入澎湖八景之一。奎壁意指天上奎宿與壁宿,奎壁聯輝象徵滿天星斗與海面上的點點漁火相互輝映,構成一幕天然美景。 赤嶼,為台灣澎湖縣湖西鄉的一個島嶼,面積約0.0083平方公里。島嶼位置在北寮村奎壁山東方,即澎湖本島東北角處,長120公尺,寬60公尺。退潮時因露出一條約50公尺的礫石灘與澎湖本島相連,有如聖經中「摩西分海」場景,該步道成為澎湖最知名的觀光景點之一。近年來因踏浪人潮過多,觀光局為維護海洋生態與遊客安全,於2017年4月份起已禁止登島。
北寮遊憩區
北寮奎壁山的「奎壁聯輝」是澎湖舊八景之一,奎壁山下東側沿岸,與無人小島「赤嶼」之間,在退潮時會裸露出S形礫石步道,約300公尺長,近年成為遊客戲水生態旅遊的據點之一,但因發現水淹腳時回漲速度甚快,務必精算潮汐,縮短逗留時程,以免發生危險。奎壁山地名的由來:自海上眺望奎璧山海岸時,山壁走向極似一隻趴臥於海上的海龜,故稱此地為「龜鼈山」。之後改名的典故為,澎湖進士蔡廷蘭取諧音以「奎壁」入詩云「奎壁雙輝列宿聯」納入澎湖八景之一。奎壁意指天上奎宿與壁宿,奎壁聯輝象徵滿天星斗與海面上的點點漁火相互輝映,構成一幕天然美景。 赤嶼,為台灣澎湖縣湖西鄉的一個島嶼,面積約0.0083平方公里。島嶼位置在北寮村奎壁山東方,即澎湖本島東北角處,長120公尺,寬60公尺。退潮時因露出一條約50公尺的礫石灘與澎湖本島相連,有如聖經中「摩西分海」場景,該步道成為澎湖最知名的觀光景點之一。近年來因踏浪人潮過多,觀光局為維護海洋生態與遊客安全,於2017年4月份起已禁止登島。
北寮遊憩區
北寮奎壁山的「奎壁聯輝」是澎湖舊八景之一,奎壁山下東側沿岸,與無人小島「赤嶼」之間,在退潮時會裸露出S形礫石步道,約300公尺長,近年成為遊客戲水生態旅遊的據點之一,但因發現水淹腳時回漲速度甚快,務必精算潮汐,縮短逗留時程,以免發生危險。奎壁山地名的由來:自海上眺望奎璧山海岸時,山壁走向極似一隻趴臥於海上的海龜,故稱此地為「龜鼈山」。之後改名的典故為,澎湖進士蔡廷蘭取諧音以「奎壁」入詩云「奎壁雙輝列宿聯」納入澎湖八景之一。奎壁意指天上奎宿與壁宿,奎壁聯輝象徵滿天星斗與海面上的點點漁火相互輝映,構成一幕天然美景。 赤嶼,為台灣澎湖縣湖西鄉的一個島嶼,面積約0.0083平方公里。島嶼位置在北寮村奎壁山東方,即澎湖本島東北角處,長120公尺,寬60公尺。退潮時因露出一條約50公尺的礫石灘與澎湖本島相連,有如聖經中「摩西分海」場景,該步道成為澎湖最知名的觀光景點之一。近年來因踏浪人潮過多,觀光局為維護海洋生態與遊客安全,於2017年4月份起已禁止登島。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大路觀主題樂園
放慢生活的腳步,親身體驗大武山下的旅行探索山林間的仙人掌園區,放鬆南洋風水岸的寧靜時光,夏日悠遊白沙灘露天戲水區,是一座老少咸宜、親子共遊的屏東好所在! 大路關,為今日臺灣屏東縣高樹鄉廣福村與廣興村。為客家六堆中之右堆的一部份。廣福村(俗稱河壩)為舊大路關,廣興村(俗稱坪頂)為新大路關,兩村中隔沙卡蘭溪(口社溪),東與三地門鄉口社村及賽嘉村相鄰,西與同鄉南華村相接,南與鹽埔鄉相鄰,北與同鄉泰山村相鄰。此地是以大路關石獅公而知名的客家聚落,以鍾姓為大姓。 荷治時期的文獻曾出現過 Taraquan,為位於東邊大武山一帶山區的番社。該番社的譯音與「大路關」相似,故「大路關」此一地名應是 Taraquan 番社之譯名:15。1636 年的記載,顯示原居於內山的大路關社人已經遷徙至大武壠地區和大武壠社族人住在一起:16。 後來此地可能為大澤機社的勢力範圍。 根據廣福村內順天宮之石碑的紀載,乾隆二年(1737年),建村廣福。此外,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的輿圖出現了廣福庄之名。原籍廣東省梅縣及蕉嶺兩地的客籍居民,自武洛(位於今里港鄉)來此開墾。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因位於族群衝突前線,此地設大路關隘。咸豐三年(1853年),因林恭事件之餘波,與鹽埔高朗朗(今鹽埔鄉高朗村)及發生嚴重衝突,高朗朗人以番仔寮(位於今長治鄉)的陳琴為首,聯合邀集各閩莊壯丁,並與平埔族人合作,包圍大路關,是為大路關「七十二閩莊圍莊」事件,事件過後建造大路關恩公廟紀念在戰爭中身亡的六堆客家人。古大路關莊中心位置約為現今口社溪河床中,咸豐七年(1857年),口社溪洪水氾濫造成古大路關莊分莊,其中一部分居民移居河岸北側稱舊大路關(今廣福村);另由鍾思朗(或作鍾恩郎)率領十三戶人家移居河岸南側稱新大路關(今廣興村),又名坪頂,蓋其地多丘陵,中有一低平小山。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朝政府為了開山撫番而開鑿「南路」,由加蚋埔啟工,經由大路關、口社、德文社,經過中央山脈主脊上的知本主山北鞍、八迪池(小鬼湖),東下知本溫泉。而舊大路關便是南路的起點,而路之開鑿並不順利,據說開鑿至德文社就遭遇原住民的抗拒,不得已只好放棄,改由來義入山。 昭和9年(1934)以及民國41年(1952)之兩次水打莊紀錄,皆促使舊大路關的人移往新大路關,另有部分往北遷至靠近泰山村處,今日稱之上廣福。 昭和四年(1929),日本人徵收舊大路關部分土地築堤,居民曾阿得等十一戶遂移往阿拔泉庄開墾,以故居為名,即今日建興村大路關寮。 昭和十八年(1943),因日本政府為整治溪流,將隘寮溪改道與口社溪整併,其中改道路線造成新大路關許多農田流失,並且因此切斷與鹽埔鄉振興、高朗村之往來,在日本政府的安排下,新大路關五十八戶,其中近半數為鍾姓,入墾內埔鄉舊杜君英莊:64。 因時為太平洋戰爭皇民化時期,故取日本名「大和」。 隔年,昭和十九年(1944年),新大路關莊十八戶人家遷徙至現今內埔鄉竹圍村新隘寮四十份莊之大路關寮,本稱仲地寮,因西邊溪埔地有日本人名仲地者在此種植香蕉。而大和庄受盟機轟炸厲害幾乎全莊受害,致全莊人大部分遷回大路關至戰後後再度遷來仲地寮耕種,形成大路關寮:68。八壽埤,早先疑為「八字坡」,為今竹圍村內埔工業區內閩、客、埔合居之小聚落。據學者田野調查,新大路關移民約於戰後民國40年間陸續遷徙至此:72。以上數地客籍移民今日還會說大路關腔客語,並在祭祖時會回大路關:73-74。 舊大路關於日治時代先屬阿猴廳港西中里大路關庄,後隸屬於屏東郡鹽埔庄大路關大字,光復後改名為關福村,民國 39 年改隸高樹鄉。爾後村民認為關福二字不吉利,遂於民國 72 年再改名為廣福村,取其廣大福氣之義。而新大路關光復後改名為廣興村,取其廣大興盛之義,民國 39 年改隸高樹鄉。據2022年7月份的資料,大路關的人口大概剩2,370人。 1926年的普查統計中,屏東郡鹽埔庄,6,400人籍貫為福建、2,100 人為廣東。(以移民時清朝及明朝的區域劃分福建省及廣東省。) 不論民間或學界普遍認為大路關之客籍居民來自於廣東省嘉應州,多為梅縣及蕉嶺兩地,大多數流傳的族譜、田野調查也支持此項論點。惟1926年日本政府調查,鹽埔庄僅有四百人來自於嘉應州,其餘多為臺灣潮州人。其時大路關約有一千五百人左右人口,造成數據與認知的落差。在嘉應直隸州設立之前(1733年),鎮平縣(今蕉嶺)、程鄉縣(今梅縣)確實隸屬於潮州府,是否日本政府之籍貫調查有所疏失,此一疑竇有待學者進一步釐清。
大路觀主題樂園
放慢生活的腳步,親身體驗大武山下的旅行探索山林間的仙人掌園區,放鬆南洋風水岸的寧靜時光,夏日悠遊白沙灘露天戲水區,是一座老少咸宜、親子共遊的屏東好所在! 大路關,為今日臺灣屏東縣高樹鄉廣福村與廣興村。為客家六堆中之右堆的一部份。廣福村(俗稱河壩)為舊大路關,廣興村(俗稱坪頂)為新大路關,兩村中隔沙卡蘭溪(口社溪),東與三地門鄉口社村及賽嘉村相鄰,西與同鄉南華村相接,南與鹽埔鄉相鄰,北與同鄉泰山村相鄰。此地是以大路關石獅公而知名的客家聚落,以鍾姓為大姓。 荷治時期的文獻曾出現過 Taraquan,為位於東邊大武山一帶山區的番社。該番社的譯音與「大路關」相似,故「大路關」此一地名應是 Taraquan 番社之譯名:15。1636 年的記載,顯示原居於內山的大路關社人已經遷徙至大武壠地區和大武壠社族人住在一起:16。 後來此地可能為大澤機社的勢力範圍。 根據廣福村內順天宮之石碑的紀載,乾隆二年(1737年),建村廣福。此外,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的輿圖出現了廣福庄之名。原籍廣東省梅縣及蕉嶺兩地的客籍居民,自武洛(位於今里港鄉)來此開墾。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因位於族群衝突前線,此地設大路關隘。咸豐三年(1853年),因林恭事件之餘波,與鹽埔高朗朗(今鹽埔鄉高朗村)及發生嚴重衝突,高朗朗人以番仔寮(位於今長治鄉)的陳琴為首,聯合邀集各閩莊壯丁,並與平埔族人合作,包圍大路關,是為大路關「七十二閩莊圍莊」事件,事件過後建造大路關恩公廟紀念在戰爭中身亡的六堆客家人。古大路關莊中心位置約為現今口社溪河床中,咸豐七年(1857年),口社溪洪水氾濫造成古大路關莊分莊,其中一部分居民移居河岸北側稱舊大路關(今廣福村);另由鍾思朗(或作鍾恩郎)率領十三戶人家移居河岸南側稱新大路關(今廣興村),又名坪頂,蓋其地多丘陵,中有一低平小山。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朝政府為了開山撫番而開鑿「南路」,由加蚋埔啟工,經由大路關、口社、德文社,經過中央山脈主脊上的知本主山北鞍、八迪池(小鬼湖),東下知本溫泉。而舊大路關便是南路的起點,而路之開鑿並不順利,據說開鑿至德文社就遭遇原住民的抗拒,不得已只好放棄,改由來義入山。 昭和9年(1934)以及民國41年(1952)之兩次水打莊紀錄,皆促使舊大路關的人移往新大路關,另有部分往北遷至靠近泰山村處,今日稱之上廣福。 昭和四年(1929),日本人徵收舊大路關部分土地築堤,居民曾阿得等十一戶遂移往阿拔泉庄開墾,以故居為名,即今日建興村大路關寮。 昭和十八年(1943),因日本政府為整治溪流,將隘寮溪改道與口社溪整併,其中改道路線造成新大路關許多農田流失,並且因此切斷與鹽埔鄉振興、高朗村之往來,在日本政府的安排下,新大路關五十八戶,其中近半數為鍾姓,入墾內埔鄉舊杜君英莊:64。 因時為太平洋戰爭皇民化時期,故取日本名「大和」。 隔年,昭和十九年(1944年),新大路關莊十八戶人家遷徙至現今內埔鄉竹圍村新隘寮四十份莊之大路關寮,本稱仲地寮,因西邊溪埔地有日本人名仲地者在此種植香蕉。而大和庄受盟機轟炸厲害幾乎全莊受害,致全莊人大部分遷回大路關至戰後後再度遷來仲地寮耕種,形成大路關寮:68。八壽埤,早先疑為「八字坡」,為今竹圍村內埔工業區內閩、客、埔合居之小聚落。據學者田野調查,新大路關移民約於戰後民國40年間陸續遷徙至此:72。以上數地客籍移民今日還會說大路關腔客語,並在祭祖時會回大路關:73-74。 舊大路關於日治時代先屬阿猴廳港西中里大路關庄,後隸屬於屏東郡鹽埔庄大路關大字,光復後改名為關福村,民國 39 年改隸高樹鄉。爾後村民認為關福二字不吉利,遂於民國 72 年再改名為廣福村,取其廣大福氣之義。而新大路關光復後改名為廣興村,取其廣大興盛之義,民國 39 年改隸高樹鄉。據2022年7月份的資料,大路關的人口大概剩2,370人。 1926年的普查統計中,屏東郡鹽埔庄,6,400人籍貫為福建、2,100 人為廣東。(以移民時清朝及明朝的區域劃分福建省及廣東省。) 不論民間或學界普遍認為大路關之客籍居民來自於廣東省嘉應州,多為梅縣及蕉嶺兩地,大多數流傳的族譜、田野調查也支持此項論點。惟1926年日本政府調查,鹽埔庄僅有四百人來自於嘉應州,其餘多為臺灣潮州人。其時大路關約有一千五百人左右人口,造成數據與認知的落差。在嘉應直隸州設立之前(1733年),鎮平縣(今蕉嶺)、程鄉縣(今梅縣)確實隸屬於潮州府,是否日本政府之籍貫調查有所疏失,此一疑竇有待學者進一步釐清。
大路觀主題樂園
放慢生活的腳步,親身體驗大武山下的旅行探索山林間的仙人掌園區,放鬆南洋風水岸的寧靜時光,夏日悠遊白沙灘露天戲水區,是一座老少咸宜、親子共遊的屏東好所在! 大路關,為今日臺灣屏東縣高樹鄉廣福村與廣興村。為客家六堆中之右堆的一部份。廣福村(俗稱河壩)為舊大路關,廣興村(俗稱坪頂)為新大路關,兩村中隔沙卡蘭溪(口社溪),東與三地門鄉口社村及賽嘉村相鄰,西與同鄉南華村相接,南與鹽埔鄉相鄰,北與同鄉泰山村相鄰。此地是以大路關石獅公而知名的客家聚落,以鍾姓為大姓。 荷治時期的文獻曾出現過 Taraquan,為位於東邊大武山一帶山區的番社。該番社的譯音與「大路關」相似,故「大路關」此一地名應是 Taraquan 番社之譯名:15。1636 年的記載,顯示原居於內山的大路關社人已經遷徙至大武壠地區和大武壠社族人住在一起:16。 後來此地可能為大澤機社的勢力範圍。 根據廣福村內順天宮之石碑的紀載,乾隆二年(1737年),建村廣福。此外,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的輿圖出現了廣福庄之名。原籍廣東省梅縣及蕉嶺兩地的客籍居民,自武洛(位於今里港鄉)來此開墾。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因位於族群衝突前線,此地設大路關隘。咸豐三年(1853年),因林恭事件之餘波,與鹽埔高朗朗(今鹽埔鄉高朗村)及發生嚴重衝突,高朗朗人以番仔寮(位於今長治鄉)的陳琴為首,聯合邀集各閩莊壯丁,並與平埔族人合作,包圍大路關,是為大路關「七十二閩莊圍莊」事件,事件過後建造大路關恩公廟紀念在戰爭中身亡的六堆客家人。古大路關莊中心位置約為現今口社溪河床中,咸豐七年(1857年),口社溪洪水氾濫造成古大路關莊分莊,其中一部分居民移居河岸北側稱舊大路關(今廣福村);另由鍾思朗(或作鍾恩郎)率領十三戶人家移居河岸南側稱新大路關(今廣興村),又名坪頂,蓋其地多丘陵,中有一低平小山。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朝政府為了開山撫番而開鑿「南路」,由加蚋埔啟工,經由大路關、口社、德文社,經過中央山脈主脊上的知本主山北鞍、八迪池(小鬼湖),東下知本溫泉。而舊大路關便是南路的起點,而路之開鑿並不順利,據說開鑿至德文社就遭遇原住民的抗拒,不得已只好放棄,改由來義入山。 昭和9年(1934)以及民國41年(1952)之兩次水打莊紀錄,皆促使舊大路關的人移往新大路關,另有部分往北遷至靠近泰山村處,今日稱之上廣福。 昭和四年(1929),日本人徵收舊大路關部分土地築堤,居民曾阿得等十一戶遂移往阿拔泉庄開墾,以故居為名,即今日建興村大路關寮。 昭和十八年(1943),因日本政府為整治溪流,將隘寮溪改道與口社溪整併,其中改道路線造成新大路關許多農田流失,並且因此切斷與鹽埔鄉振興、高朗村之往來,在日本政府的安排下,新大路關五十八戶,其中近半數為鍾姓,入墾內埔鄉舊杜君英莊:64。 因時為太平洋戰爭皇民化時期,故取日本名「大和」。 隔年,昭和十九年(1944年),新大路關莊十八戶人家遷徙至現今內埔鄉竹圍村新隘寮四十份莊之大路關寮,本稱仲地寮,因西邊溪埔地有日本人名仲地者在此種植香蕉。而大和庄受盟機轟炸厲害幾乎全莊受害,致全莊人大部分遷回大路關至戰後後再度遷來仲地寮耕種,形成大路關寮:68。八壽埤,早先疑為「八字坡」,為今竹圍村內埔工業區內閩、客、埔合居之小聚落。據學者田野調查,新大路關移民約於戰後民國40年間陸續遷徙至此:72。以上數地客籍移民今日還會說大路關腔客語,並在祭祖時會回大路關:73-74。 舊大路關於日治時代先屬阿猴廳港西中里大路關庄,後隸屬於屏東郡鹽埔庄大路關大字,光復後改名為關福村,民國 39 年改隸高樹鄉。爾後村民認為關福二字不吉利,遂於民國 72 年再改名為廣福村,取其廣大福氣之義。而新大路關光復後改名為廣興村,取其廣大興盛之義,民國 39 年改隸高樹鄉。據2022年7月份的資料,大路關的人口大概剩2,370人。 1926年的普查統計中,屏東郡鹽埔庄,6,400人籍貫為福建、2,100 人為廣東。(以移民時清朝及明朝的區域劃分福建省及廣東省。) 不論民間或學界普遍認為大路關之客籍居民來自於廣東省嘉應州,多為梅縣及蕉嶺兩地,大多數流傳的族譜、田野調查也支持此項論點。惟1926年日本政府調查,鹽埔庄僅有四百人來自於嘉應州,其餘多為臺灣潮州人。其時大路關約有一千五百人左右人口,造成數據與認知的落差。在嘉應直隸州設立之前(1733年),鎮平縣(今蕉嶺)、程鄉縣(今梅縣)確實隸屬於潮州府,是否日本政府之籍貫調查有所疏失,此一疑竇有待學者進一步釐清。
大路觀主題樂園
放慢生活的腳步,親身體驗大武山下的旅行探索山林間的仙人掌園區,放鬆南洋風水岸的寧靜時光,夏日悠遊白沙灘露天戲水區,是一座老少咸宜、親子共遊的屏東好所在! 大路關,為今日臺灣屏東縣高樹鄉廣福村與廣興村。為客家六堆中之右堆的一部份。廣福村(俗稱河壩)為舊大路關,廣興村(俗稱坪頂)為新大路關,兩村中隔沙卡蘭溪(口社溪),東與三地門鄉口社村及賽嘉村相鄰,西與同鄉南華村相接,南與鹽埔鄉相鄰,北與同鄉泰山村相鄰。此地是以大路關石獅公而知名的客家聚落,以鍾姓為大姓。 荷治時期的文獻曾出現過 Taraquan,為位於東邊大武山一帶山區的番社。該番社的譯音與「大路關」相似,故「大路關」此一地名應是 Taraquan 番社之譯名:15。1636 年的記載,顯示原居於內山的大路關社人已經遷徙至大武壠地區和大武壠社族人住在一起:16。 後來此地可能為大澤機社的勢力範圍。 根據廣福村內順天宮之石碑的紀載,乾隆二年(1737年),建村廣福。此外,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的輿圖出現了廣福庄之名。原籍廣東省梅縣及蕉嶺兩地的客籍居民,自武洛(位於今里港鄉)來此開墾。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因位於族群衝突前線,此地設大路關隘。咸豐三年(1853年),因林恭事件之餘波,與鹽埔高朗朗(今鹽埔鄉高朗村)及發生嚴重衝突,高朗朗人以番仔寮(位於今長治鄉)的陳琴為首,聯合邀集各閩莊壯丁,並與平埔族人合作,包圍大路關,是為大路關「七十二閩莊圍莊」事件,事件過後建造大路關恩公廟紀念在戰爭中身亡的六堆客家人。古大路關莊中心位置約為現今口社溪河床中,咸豐七年(1857年),口社溪洪水氾濫造成古大路關莊分莊,其中一部分居民移居河岸北側稱舊大路關(今廣福村);另由鍾思朗(或作鍾恩郎)率領十三戶人家移居河岸南側稱新大路關(今廣興村),又名坪頂,蓋其地多丘陵,中有一低平小山。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朝政府為了開山撫番而開鑿「南路」,由加蚋埔啟工,經由大路關、口社、德文社,經過中央山脈主脊上的知本主山北鞍、八迪池(小鬼湖),東下知本溫泉。而舊大路關便是南路的起點,而路之開鑿並不順利,據說開鑿至德文社就遭遇原住民的抗拒,不得已只好放棄,改由來義入山。 昭和9年(1934)以及民國41年(1952)之兩次水打莊紀錄,皆促使舊大路關的人移往新大路關,另有部分往北遷至靠近泰山村處,今日稱之上廣福。 昭和四年(1929),日本人徵收舊大路關部分土地築堤,居民曾阿得等十一戶遂移往阿拔泉庄開墾,以故居為名,即今日建興村大路關寮。 昭和十八年(1943),因日本政府為整治溪流,將隘寮溪改道與口社溪整併,其中改道路線造成新大路關許多農田流失,並且因此切斷與鹽埔鄉振興、高朗村之往來,在日本政府的安排下,新大路關五十八戶,其中近半數為鍾姓,入墾內埔鄉舊杜君英莊:64。 因時為太平洋戰爭皇民化時期,故取日本名「大和」。 隔年,昭和十九年(1944年),新大路關莊十八戶人家遷徙至現今內埔鄉竹圍村新隘寮四十份莊之大路關寮,本稱仲地寮,因西邊溪埔地有日本人名仲地者在此種植香蕉。而大和庄受盟機轟炸厲害幾乎全莊受害,致全莊人大部分遷回大路關至戰後後再度遷來仲地寮耕種,形成大路關寮:68。八壽埤,早先疑為「八字坡」,為今竹圍村內埔工業區內閩、客、埔合居之小聚落。據學者田野調查,新大路關移民約於戰後民國40年間陸續遷徙至此:72。以上數地客籍移民今日還會說大路關腔客語,並在祭祖時會回大路關:73-74。 舊大路關於日治時代先屬阿猴廳港西中里大路關庄,後隸屬於屏東郡鹽埔庄大路關大字,光復後改名為關福村,民國 39 年改隸高樹鄉。爾後村民認為關福二字不吉利,遂於民國 72 年再改名為廣福村,取其廣大福氣之義。而新大路關光復後改名為廣興村,取其廣大興盛之義,民國 39 年改隸高樹鄉。據2022年7月份的資料,大路關的人口大概剩2,370人。 1926年的普查統計中,屏東郡鹽埔庄,6,400人籍貫為福建、2,100 人為廣東。(以移民時清朝及明朝的區域劃分福建省及廣東省。) 不論民間或學界普遍認為大路關之客籍居民來自於廣東省嘉應州,多為梅縣及蕉嶺兩地,大多數流傳的族譜、田野調查也支持此項論點。惟1926年日本政府調查,鹽埔庄僅有四百人來自於嘉應州,其餘多為臺灣潮州人。其時大路關約有一千五百人左右人口,造成數據與認知的落差。在嘉應直隸州設立之前(1733年),鎮平縣(今蕉嶺)、程鄉縣(今梅縣)確實隸屬於潮州府,是否日本政府之籍貫調查有所疏失,此一疑竇有待學者進一步釐清。
大路觀主題樂園
放慢生活的腳步,親身體驗大武山下的旅行探索山林間的仙人掌園區,放鬆南洋風水岸的寧靜時光,夏日悠遊白沙灘露天戲水區,是一座老少咸宜、親子共遊的屏東好所在! 大路關,為今日臺灣屏東縣高樹鄉廣福村與廣興村。為客家六堆中之右堆的一部份。廣福村(俗稱河壩)為舊大路關,廣興村(俗稱坪頂)為新大路關,兩村中隔沙卡蘭溪(口社溪),東與三地門鄉口社村及賽嘉村相鄰,西與同鄉南華村相接,南與鹽埔鄉相鄰,北與同鄉泰山村相鄰。此地是以大路關石獅公而知名的客家聚落,以鍾姓為大姓。 荷治時期的文獻曾出現過 Taraquan,為位於東邊大武山一帶山區的番社。該番社的譯音與「大路關」相似,故「大路關」此一地名應是 Taraquan 番社之譯名:15。1636 年的記載,顯示原居於內山的大路關社人已經遷徙至大武壠地區和大武壠社族人住在一起:16。 後來此地可能為大澤機社的勢力範圍。 根據廣福村內順天宮之石碑的紀載,乾隆二年(1737年),建村廣福。此外,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的輿圖出現了廣福庄之名。原籍廣東省梅縣及蕉嶺兩地的客籍居民,自武洛(位於今里港鄉)來此開墾。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因位於族群衝突前線,此地設大路關隘。咸豐三年(1853年),因林恭事件之餘波,與鹽埔高朗朗(今鹽埔鄉高朗村)及發生嚴重衝突,高朗朗人以番仔寮(位於今長治鄉)的陳琴為首,聯合邀集各閩莊壯丁,並與平埔族人合作,包圍大路關,是為大路關「七十二閩莊圍莊」事件,事件過後建造大路關恩公廟紀念在戰爭中身亡的六堆客家人。古大路關莊中心位置約為現今口社溪河床中,咸豐七年(1857年),口社溪洪水氾濫造成古大路關莊分莊,其中一部分居民移居河岸北側稱舊大路關(今廣福村);另由鍾思朗(或作鍾恩郎)率領十三戶人家移居河岸南側稱新大路關(今廣興村),又名坪頂,蓋其地多丘陵,中有一低平小山。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朝政府為了開山撫番而開鑿「南路」,由加蚋埔啟工,經由大路關、口社、德文社,經過中央山脈主脊上的知本主山北鞍、八迪池(小鬼湖),東下知本溫泉。而舊大路關便是南路的起點,而路之開鑿並不順利,據說開鑿至德文社就遭遇原住民的抗拒,不得已只好放棄,改由來義入山。 昭和9年(1934)以及民國41年(1952)之兩次水打莊紀錄,皆促使舊大路關的人移往新大路關,另有部分往北遷至靠近泰山村處,今日稱之上廣福。 昭和四年(1929),日本人徵收舊大路關部分土地築堤,居民曾阿得等十一戶遂移往阿拔泉庄開墾,以故居為名,即今日建興村大路關寮。 昭和十八年(1943),因日本政府為整治溪流,將隘寮溪改道與口社溪整併,其中改道路線造成新大路關許多農田流失,並且因此切斷與鹽埔鄉振興、高朗村之往來,在日本政府的安排下,新大路關五十八戶,其中近半數為鍾姓,入墾內埔鄉舊杜君英莊:64。 因時為太平洋戰爭皇民化時期,故取日本名「大和」。 隔年,昭和十九年(1944年),新大路關莊十八戶人家遷徙至現今內埔鄉竹圍村新隘寮四十份莊之大路關寮,本稱仲地寮,因西邊溪埔地有日本人名仲地者在此種植香蕉。而大和庄受盟機轟炸厲害幾乎全莊受害,致全莊人大部分遷回大路關至戰後後再度遷來仲地寮耕種,形成大路關寮:68。八壽埤,早先疑為「八字坡」,為今竹圍村內埔工業區內閩、客、埔合居之小聚落。據學者田野調查,新大路關移民約於戰後民國40年間陸續遷徙至此:72。以上數地客籍移民今日還會說大路關腔客語,並在祭祖時會回大路關:73-74。 舊大路關於日治時代先屬阿猴廳港西中里大路關庄,後隸屬於屏東郡鹽埔庄大路關大字,光復後改名為關福村,民國 39 年改隸高樹鄉。爾後村民認為關福二字不吉利,遂於民國 72 年再改名為廣福村,取其廣大福氣之義。而新大路關光復後改名為廣興村,取其廣大興盛之義,民國 39 年改隸高樹鄉。據2022年7月份的資料,大路關的人口大概剩2,370人。 1926年的普查統計中,屏東郡鹽埔庄,6,400人籍貫為福建、2,100 人為廣東。(以移民時清朝及明朝的區域劃分福建省及廣東省。) 不論民間或學界普遍認為大路關之客籍居民來自於廣東省嘉應州,多為梅縣及蕉嶺兩地,大多數流傳的族譜、田野調查也支持此項論點。惟1926年日本政府調查,鹽埔庄僅有四百人來自於嘉應州,其餘多為臺灣潮州人。其時大路關約有一千五百人左右人口,造成數據與認知的落差。在嘉應直隸州設立之前(1733年),鎮平縣(今蕉嶺)、程鄉縣(今梅縣)確實隸屬於潮州府,是否日本政府之籍貫調查有所疏失,此一疑竇有待學者進一步釐清。
怡園渡假村
花蓮怡園渡假村是東台灣唯一具有「鄉村田野」風格的大型渡假村,占地約13公頃的園區內藍天白雲、老樹成林、綠茵成毯,移植、收養樹木3000多棵,50歲以上的老樹約800棵,其中百歲以上的老樹就有30多棵,這些辛苦搶救回來的老樹背後,都有個動人的故事!讓這片綠地兼具了教育、景觀及文化傳承的意義,更是一處最佳的親子自然教室。 來到怡園,您可以沏壺泡茶、餵魚樂趣、暢打桌球、租騎單車…等什麼都做,也可以什麼都不做,但不能不聽聽蟲鳴鳥叫…並沈浸於此田園美景中。 怡園,位於江蘇省蘇州市中心觀前街附近,園林面積約0.6公頃。 怡園願為明尚書吳寬復園故址,清同治年間寧紹台道顧文彬加以擴建,以「頤性養壽」之意,取名怡園。 1963年被列入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名單,1982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怡園經復廊分為東西兩部,東部以建築庭院為主,西部以水池為中心。園中另有歷代名家書法石刻數十方,鑲嵌廊壁,稱為怡園法帖。
怡園渡假村
花蓮怡園渡假村是東台灣唯一具有「鄉村田野」風格的大型渡假村,占地約13公頃的園區內藍天白雲、老樹成林、綠茵成毯,移植、收養樹木3000多棵,50歲以上的老樹約800棵,其中百歲以上的老樹就有30多棵,這些辛苦搶救回來的老樹背後,都有個動人的故事!讓這片綠地兼具了教育、景觀及文化傳承的意義,更是一處最佳的親子自然教室。 來到怡園,您可以沏壺泡茶、餵魚樂趣、暢打桌球、租騎單車…等什麼都做,也可以什麼都不做,但不能不聽聽蟲鳴鳥叫…並沈浸於此田園美景中。 怡園,位於江蘇省蘇州市中心觀前街附近,園林面積約0.6公頃。 怡園願為明尚書吳寬復園故址,清同治年間寧紹台道顧文彬加以擴建,以「頤性養壽」之意,取名怡園。 1963年被列入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名單,1982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怡園經復廊分為東西兩部,東部以建築庭院為主,西部以水池為中心。園中另有歷代名家書法石刻數十方,鑲嵌廊壁,稱為怡園法帖。
怡園渡假村
花蓮怡園渡假村是東台灣唯一具有「鄉村田野」風格的大型渡假村,占地約13公頃的園區內藍天白雲、老樹成林、綠茵成毯,移植、收養樹木3000多棵,50歲以上的老樹約800棵,其中百歲以上的老樹就有30多棵,這些辛苦搶救回來的老樹背後,都有個動人的故事!讓這片綠地兼具了教育、景觀及文化傳承的意義,更是一處最佳的親子自然教室。 來到怡園,您可以沏壺泡茶、餵魚樂趣、暢打桌球、租騎單車…等什麼都做,也可以什麼都不做,但不能不聽聽蟲鳴鳥叫…並沈浸於此田園美景中。 怡園,位於江蘇省蘇州市中心觀前街附近,園林面積約0.6公頃。 怡園願為明尚書吳寬復園故址,清同治年間寧紹台道顧文彬加以擴建,以「頤性養壽」之意,取名怡園。 1963年被列入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名單,1982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怡園經復廊分為東西兩部,東部以建築庭院為主,西部以水池為中心。園中另有歷代名家書法石刻數十方,鑲嵌廊壁,稱為怡園法帖。
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
新竹市的海岸線北起南寮里,南至南港,長約十七公里,遊憩景點包括南寮休閒碼頭、看海公園、海天一線觀景區、港南運河、紅樹林公園、風情海岸、海山漁港觀海台、南港賞鳥區、旅遊服務中心等景點,提供多元化、多面向的美食、美景、遊憩、運動及文化巡禮等休閒功能,成為全臺灣知名的觀光休閒基地。 新竹海八景自行車道,又稱17公里海岸線自行車道,是新竹市南寮漁港至新竹市香山濕地的自行車道。 自漁港環保公園起至鹽港溪口南岸區,長度約十六公里,寬度5.5公尺,包括3.5公尺自行車道及1.5公尺人行步道。沿線行經漁港、南寮海水浴場、新竹市垃圾焚化廠、看海公園、海天一線看海區、港南運河、金城湖賞鳥區等。路途有五座自行車橋,分別跨越港北溝、華江橋旁的無名圳、客雅溪、三姓公溪、鹽港溪。南接竹風綠光海風自行車道。
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
新竹市的海岸線北起南寮里,南至南港,長約十七公里,遊憩景點包括南寮休閒碼頭、看海公園、海天一線觀景區、港南運河、紅樹林公園、風情海岸、海山漁港觀海台、南港賞鳥區、旅遊服務中心等景點,提供多元化、多面向的美食、美景、遊憩、運動及文化巡禮等休閒功能,成為全臺灣知名的觀光休閒基地。 新竹海八景自行車道,又稱17公里海岸線自行車道,是新竹市南寮漁港至新竹市香山濕地的自行車道。 自漁港環保公園起至鹽港溪口南岸區,長度約十六公里,寬度5.5公尺,包括3.5公尺自行車道及1.5公尺人行步道。沿線行經漁港、南寮海水浴場、新竹市垃圾焚化廠、看海公園、海天一線看海區、港南運河、金城湖賞鳥區等。路途有五座自行車橋,分別跨越港北溝、華江橋旁的無名圳、客雅溪、三姓公溪、鹽港溪。南接竹風綠光海風自行車道。
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
新竹市的海岸線北起南寮里,南至南港,長約十七公里,遊憩景點包括南寮休閒碼頭、看海公園、海天一線觀景區、港南運河、紅樹林公園、風情海岸、海山漁港觀海台、南港賞鳥區、旅遊服務中心等景點,提供多元化、多面向的美食、美景、遊憩、運動及文化巡禮等休閒功能,成為全臺灣知名的觀光休閒基地。 新竹海八景自行車道,又稱17公里海岸線自行車道,是新竹市南寮漁港至新竹市香山濕地的自行車道。 自漁港環保公園起至鹽港溪口南岸區,長度約十六公里,寬度5.5公尺,包括3.5公尺自行車道及1.5公尺人行步道。沿線行經漁港、南寮海水浴場、新竹市垃圾焚化廠、看海公園、海天一線看海區、港南運河、金城湖賞鳥區等。路途有五座自行車橋,分別跨越港北溝、華江橋旁的無名圳、客雅溪、三姓公溪、鹽港溪。南接竹風綠光海風自行車道。
新竹州廳(新竹市政府)
日治初期,新竹的公共建設多是接收清朝統治時期的公共設施,到西元1904年才有新竹廳參事鄭如蘭等人請求新建廳舍。不過新竹州廳遲至西元1925年興建,並於次年年底完成建築主體啟用,之後持續增建或改建,成為今日所見的新竹市政府。新竹州廳是一棟二層樓,ㄇ字形平面的加強磚造建築物,建築形式為和洋混合風格,主體為洋式風格,屋頂為東方建築所用木架瓦造斜屋頂,正面入口處設計突出的玄關門廊,採用雙柱式以增加儀典性,並搭配兩個小塔樓,使整個入口相當突出,進入大廳內部可見洋式的拱廊及羅馬柱子,十分氣派,整體而言,新竹州廳是一棟具有良好比例及對稱關係,兼具穩重而莊嚴的官廳建築。 新竹州廳為一處位於臺灣新竹市的衙署建築,日治時期為行政區劃新竹州的行政中心,現為中華民國臺灣省新竹市政府,當前登錄為國定古蹟。 新竹州廳始建於1925年,1927年11月26日舉行上梁後啟用,1932年再擴建入口門廊部分。1945年12月1日新竹市政府成立,使用新竹州廳做為辦公大樓。1950年10月25日新竹縣、市合併,新竹縣政府由原桃園郡役所遷回新竹州廳辦公。1989年新竹縣政府遷至新竹縣竹北市,新竹州廳轉作新竹市政府辦公廳舍至今。 1998年6月23日,臺灣省政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7條,將新竹州廳指定為省定古蹟。精省後《文資法》修法,改制為國定古蹟。1999年921大地震後建築部分受損,2000年開始進行古蹟修護工程,至2005年4月完工後恢復其舊貌。 新竹州廳採西洋建築風格,為二層樓加強磚造建築物,地板與橫梁主要使用鐵筋混凝土,兩個坡式斜屋頂由木屋架組立而成,屋面材料使用日本黑瓦。 同時期興建的現存五州三廳舍
新竹州廳(新竹市政府)
日治初期,新竹的公共建設多是接收清朝統治時期的公共設施,到西元1904年才有新竹廳參事鄭如蘭等人請求新建廳舍。不過新竹州廳遲至西元1925年興建,並於次年年底完成建築主體啟用,之後持續增建或改建,成為今日所見的新竹市政府。新竹州廳是一棟二層樓,ㄇ字形平面的加強磚造建築物,建築形式為和洋混合風格,主體為洋式風格,屋頂為東方建築所用木架瓦造斜屋頂,正面入口處設計突出的玄關門廊,採用雙柱式以增加儀典性,並搭配兩個小塔樓,使整個入口相當突出,進入大廳內部可見洋式的拱廊及羅馬柱子,十分氣派,整體而言,新竹州廳是一棟具有良好比例及對稱關係,兼具穩重而莊嚴的官廳建築。 新竹州廳為一處位於臺灣新竹市的衙署建築,日治時期為行政區劃新竹州的行政中心,現為中華民國臺灣省新竹市政府,當前登錄為國定古蹟。 新竹州廳始建於1925年,1927年11月26日舉行上梁後啟用,1932年再擴建入口門廊部分。1945年12月1日新竹市政府成立,使用新竹州廳做為辦公大樓。1950年10月25日新竹縣、市合併,新竹縣政府由原桃園郡役所遷回新竹州廳辦公。1989年新竹縣政府遷至新竹縣竹北市,新竹州廳轉作新竹市政府辦公廳舍至今。 1998年6月23日,臺灣省政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7條,將新竹州廳指定為省定古蹟。精省後《文資法》修法,改制為國定古蹟。1999年921大地震後建築部分受損,2000年開始進行古蹟修護工程,至2005年4月完工後恢復其舊貌。 新竹州廳採西洋建築風格,為二層樓加強磚造建築物,地板與橫梁主要使用鐵筋混凝土,兩個坡式斜屋頂由木屋架組立而成,屋面材料使用日本黑瓦。 同時期興建的現存五州三廳舍
新竹州廳(新竹市政府)
日治初期,新竹的公共建設多是接收清朝統治時期的公共設施,到西元1904年才有新竹廳參事鄭如蘭等人請求新建廳舍。不過新竹州廳遲至西元1925年興建,並於次年年底完成建築主體啟用,之後持續增建或改建,成為今日所見的新竹市政府。新竹州廳是一棟二層樓,ㄇ字形平面的加強磚造建築物,建築形式為和洋混合風格,主體為洋式風格,屋頂為東方建築所用木架瓦造斜屋頂,正面入口處設計突出的玄關門廊,採用雙柱式以增加儀典性,並搭配兩個小塔樓,使整個入口相當突出,進入大廳內部可見洋式的拱廊及羅馬柱子,十分氣派,整體而言,新竹州廳是一棟具有良好比例及對稱關係,兼具穩重而莊嚴的官廳建築。 新竹州廳為一處位於臺灣新竹市的衙署建築,日治時期為行政區劃新竹州的行政中心,現為中華民國臺灣省新竹市政府,當前登錄為國定古蹟。 新竹州廳始建於1925年,1927年11月26日舉行上梁後啟用,1932年再擴建入口門廊部分。1945年12月1日新竹市政府成立,使用新竹州廳做為辦公大樓。1950年10月25日新竹縣、市合併,新竹縣政府由原桃園郡役所遷回新竹州廳辦公。1989年新竹縣政府遷至新竹縣竹北市,新竹州廳轉作新竹市政府辦公廳舍至今。 1998年6月23日,臺灣省政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7條,將新竹州廳指定為省定古蹟。精省後《文資法》修法,改制為國定古蹟。1999年921大地震後建築部分受損,2000年開始進行古蹟修護工程,至2005年4月完工後恢復其舊貌。 新竹州廳採西洋建築風格,為二層樓加強磚造建築物,地板與橫梁主要使用鐵筋混凝土,兩個坡式斜屋頂由木屋架組立而成,屋面材料使用日本黑瓦。 同時期興建的現存五州三廳舍
新竹州廳(新竹市政府)
日治初期,新竹的公共建設多是接收清朝統治時期的公共設施,到西元1904年才有新竹廳參事鄭如蘭等人請求新建廳舍。不過新竹州廳遲至西元1925年興建,並於次年年底完成建築主體啟用,之後持續增建或改建,成為今日所見的新竹市政府。新竹州廳是一棟二層樓,ㄇ字形平面的加強磚造建築物,建築形式為和洋混合風格,主體為洋式風格,屋頂為東方建築所用木架瓦造斜屋頂,正面入口處設計突出的玄關門廊,採用雙柱式以增加儀典性,並搭配兩個小塔樓,使整個入口相當突出,進入大廳內部可見洋式的拱廊及羅馬柱子,十分氣派,整體而言,新竹州廳是一棟具有良好比例及對稱關係,兼具穩重而莊嚴的官廳建築。 新竹州廳為一處位於臺灣新竹市的衙署建築,日治時期為行政區劃新竹州的行政中心,現為中華民國臺灣省新竹市政府,當前登錄為國定古蹟。 新竹州廳始建於1925年,1927年11月26日舉行上梁後啟用,1932年再擴建入口門廊部分。1945年12月1日新竹市政府成立,使用新竹州廳做為辦公大樓。1950年10月25日新竹縣、市合併,新竹縣政府由原桃園郡役所遷回新竹州廳辦公。1989年新竹縣政府遷至新竹縣竹北市,新竹州廳轉作新竹市政府辦公廳舍至今。 1998年6月23日,臺灣省政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7條,將新竹州廳指定為省定古蹟。精省後《文資法》修法,改制為國定古蹟。1999年921大地震後建築部分受損,2000年開始進行古蹟修護工程,至2005年4月完工後恢復其舊貌。 新竹州廳採西洋建築風格,為二層樓加強磚造建築物,地板與橫梁主要使用鐵筋混凝土,兩個坡式斜屋頂由木屋架組立而成,屋面材料使用日本黑瓦。 同時期興建的現存五州三廳舍
新竹州廳(新竹市政府)
日治初期,新竹的公共建設多是接收清朝統治時期的公共設施,到西元1904年才有新竹廳參事鄭如蘭等人請求新建廳舍。不過新竹州廳遲至西元1925年興建,並於次年年底完成建築主體啟用,之後持續增建或改建,成為今日所見的新竹市政府。新竹州廳是一棟二層樓,ㄇ字形平面的加強磚造建築物,建築形式為和洋混合風格,主體為洋式風格,屋頂為東方建築所用木架瓦造斜屋頂,正面入口處設計突出的玄關門廊,採用雙柱式以增加儀典性,並搭配兩個小塔樓,使整個入口相當突出,進入大廳內部可見洋式的拱廊及羅馬柱子,十分氣派,整體而言,新竹州廳是一棟具有良好比例及對稱關係,兼具穩重而莊嚴的官廳建築。 新竹州廳為一處位於臺灣新竹市的衙署建築,日治時期為行政區劃新竹州的行政中心,現為中華民國臺灣省新竹市政府,當前登錄為國定古蹟。 新竹州廳始建於1925年,1927年11月26日舉行上梁後啟用,1932年再擴建入口門廊部分。1945年12月1日新竹市政府成立,使用新竹州廳做為辦公大樓。1950年10月25日新竹縣、市合併,新竹縣政府由原桃園郡役所遷回新竹州廳辦公。1989年新竹縣政府遷至新竹縣竹北市,新竹州廳轉作新竹市政府辦公廳舍至今。 1998年6月23日,臺灣省政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7條,將新竹州廳指定為省定古蹟。精省後《文資法》修法,改制為國定古蹟。1999年921大地震後建築部分受損,2000年開始進行古蹟修護工程,至2005年4月完工後恢復其舊貌。 新竹州廳採西洋建築風格,為二層樓加強磚造建築物,地板與橫梁主要使用鐵筋混凝土,兩個坡式斜屋頂由木屋架組立而成,屋面材料使用日本黑瓦。 同時期興建的現存五州三廳舍
新竹州廳(新竹市政府)
日治初期,新竹的公共建設多是接收清朝統治時期的公共設施,到西元1904年才有新竹廳參事鄭如蘭等人請求新建廳舍。不過新竹州廳遲至西元1925年興建,並於次年年底完成建築主體啟用,之後持續增建或改建,成為今日所見的新竹市政府。新竹州廳是一棟二層樓,ㄇ字形平面的加強磚造建築物,建築形式為和洋混合風格,主體為洋式風格,屋頂為東方建築所用木架瓦造斜屋頂,正面入口處設計突出的玄關門廊,採用雙柱式以增加儀典性,並搭配兩個小塔樓,使整個入口相當突出,進入大廳內部可見洋式的拱廊及羅馬柱子,十分氣派,整體而言,新竹州廳是一棟具有良好比例及對稱關係,兼具穩重而莊嚴的官廳建築。 新竹州廳為一處位於臺灣新竹市的衙署建築,日治時期為行政區劃新竹州的行政中心,現為中華民國臺灣省新竹市政府,當前登錄為國定古蹟。 新竹州廳始建於1925年,1927年11月26日舉行上梁後啟用,1932年再擴建入口門廊部分。1945年12月1日新竹市政府成立,使用新竹州廳做為辦公大樓。1950年10月25日新竹縣、市合併,新竹縣政府由原桃園郡役所遷回新竹州廳辦公。1989年新竹縣政府遷至新竹縣竹北市,新竹州廳轉作新竹市政府辦公廳舍至今。 1998年6月23日,臺灣省政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7條,將新竹州廳指定為省定古蹟。精省後《文資法》修法,改制為國定古蹟。1999年921大地震後建築部分受損,2000年開始進行古蹟修護工程,至2005年4月完工後恢復其舊貌。 新竹州廳採西洋建築風格,為二層樓加強磚造建築物,地板與橫梁主要使用鐵筋混凝土,兩個坡式斜屋頂由木屋架組立而成,屋面材料使用日本黑瓦。 同時期興建的現存五州三廳舍
玻璃工藝博物館
玻璃工藝博物館的成立,旨在結合文化與觀光資源,協助新竹玻璃產業升級,讓民眾及業者參與並瞭解新竹玻璃產業的開發與應用。館內除了陳設玻璃作品外,還積極推動工房教學,讓民眾在視覺的欣賞外,還能進一步觸摸與創作,以貼近玻璃創作所帶來的另一種震撼。 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簡稱玻工館)是台灣新竹市博物館,座落於至枕頭山新竹公園西北方。其原始建築物為興建於1936年的新竹州自治會館,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成為接收委員會的住所,其後又有美軍顧問團進駐,之後又為憲兵駐所。在1995年的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後,改做為玻璃工藝博物館,以彰顯新竹的玻璃產業史並推廣玻璃工業。 新竹州自治會館由新竹州下的自治團體募資7萬5,000圓興建,其在1936年6月25日動工,同年12月25日完工,由新竹州土木課手島誠吾設計,為鋼筋混凝土造的兩層樓建築,樣式為近代樣式。新竹州自治會館的空間包含了事務所、撞球室、貴賓室、電話室、食堂、洋室等空間。其功能是日本皇族及高官來台巡視時作為行館及宴客用。 1995年,新竹市長童勝男找來知名玻璃藝術工作者王俠軍籌辦「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在獲得成功後,由新竹市立文化中心主任洪惠冠提出新竹憲兵隊營舍改設為玻璃工藝博物館之構想。於是憲兵隊於1998年10月搬遷,由繼任之蔡仁堅市長接手,於1999年12月8日配合「第三屆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正式開館啟用。改建事宜及規劃是由建築師季鐵男與陳國寧教授共同處理,而目標是成為與產業結合的非營利性永久機構。希望能夠結合文化與觀光資源,協助新竹玻璃產業昇級,讓民眾及業者參與,故同時也為市民休憩的好地方。 此建築在2017年9月6日被指定為新竹市歷史建築。其在2018年元旦起進行內部整修,並於2018年9月29日重新開放。
玻璃工藝博物館
玻璃工藝博物館的成立,旨在結合文化與觀光資源,協助新竹玻璃產業升級,讓民眾及業者參與並瞭解新竹玻璃產業的開發與應用。館內除了陳設玻璃作品外,還積極推動工房教學,讓民眾在視覺的欣賞外,還能進一步觸摸與創作,以貼近玻璃創作所帶來的另一種震撼。 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簡稱玻工館)是台灣新竹市博物館,座落於至枕頭山新竹公園西北方。其原始建築物為興建於1936年的新竹州自治會館,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成為接收委員會的住所,其後又有美軍顧問團進駐,之後又為憲兵駐所。在1995年的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後,改做為玻璃工藝博物館,以彰顯新竹的玻璃產業史並推廣玻璃工業。 新竹州自治會館由新竹州下的自治團體募資7萬5,000圓興建,其在1936年6月25日動工,同年12月25日完工,由新竹州土木課手島誠吾設計,為鋼筋混凝土造的兩層樓建築,樣式為近代樣式。新竹州自治會館的空間包含了事務所、撞球室、貴賓室、電話室、食堂、洋室等空間。其功能是日本皇族及高官來台巡視時作為行館及宴客用。 1995年,新竹市長童勝男找來知名玻璃藝術工作者王俠軍籌辦「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在獲得成功後,由新竹市立文化中心主任洪惠冠提出新竹憲兵隊營舍改設為玻璃工藝博物館之構想。於是憲兵隊於1998年10月搬遷,由繼任之蔡仁堅市長接手,於1999年12月8日配合「第三屆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正式開館啟用。改建事宜及規劃是由建築師季鐵男與陳國寧教授共同處理,而目標是成為與產業結合的非營利性永久機構。希望能夠結合文化與觀光資源,協助新竹玻璃產業昇級,讓民眾及業者參與,故同時也為市民休憩的好地方。 此建築在2017年9月6日被指定為新竹市歷史建築。其在2018年元旦起進行內部整修,並於2018年9月29日重新開放。
玻璃工藝博物館
玻璃工藝博物館的成立,旨在結合文化與觀光資源,協助新竹玻璃產業升級,讓民眾及業者參與並瞭解新竹玻璃產業的開發與應用。館內除了陳設玻璃作品外,還積極推動工房教學,讓民眾在視覺的欣賞外,還能進一步觸摸與創作,以貼近玻璃創作所帶來的另一種震撼。 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簡稱玻工館)是台灣新竹市博物館,座落於至枕頭山新竹公園西北方。其原始建築物為興建於1936年的新竹州自治會館,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成為接收委員會的住所,其後又有美軍顧問團進駐,之後又為憲兵駐所。在1995年的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後,改做為玻璃工藝博物館,以彰顯新竹的玻璃產業史並推廣玻璃工業。 新竹州自治會館由新竹州下的自治團體募資7萬5,000圓興建,其在1936年6月25日動工,同年12月25日完工,由新竹州土木課手島誠吾設計,為鋼筋混凝土造的兩層樓建築,樣式為近代樣式。新竹州自治會館的空間包含了事務所、撞球室、貴賓室、電話室、食堂、洋室等空間。其功能是日本皇族及高官來台巡視時作為行館及宴客用。 1995年,新竹市長童勝男找來知名玻璃藝術工作者王俠軍籌辦「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在獲得成功後,由新竹市立文化中心主任洪惠冠提出新竹憲兵隊營舍改設為玻璃工藝博物館之構想。於是憲兵隊於1998年10月搬遷,由繼任之蔡仁堅市長接手,於1999年12月8日配合「第三屆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正式開館啟用。改建事宜及規劃是由建築師季鐵男與陳國寧教授共同處理,而目標是成為與產業結合的非營利性永久機構。希望能夠結合文化與觀光資源,協助新竹玻璃產業昇級,讓民眾及業者參與,故同時也為市民休憩的好地方。 此建築在2017年9月6日被指定為新竹市歷史建築。其在2018年元旦起進行內部整修,並於2018年9月29日重新開放。
玻璃工藝博物館
玻璃工藝博物館的成立,旨在結合文化與觀光資源,協助新竹玻璃產業升級,讓民眾及業者參與並瞭解新竹玻璃產業的開發與應用。館內除了陳設玻璃作品外,還積極推動工房教學,讓民眾在視覺的欣賞外,還能進一步觸摸與創作,以貼近玻璃創作所帶來的另一種震撼。 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簡稱玻工館)是台灣新竹市博物館,座落於至枕頭山新竹公園西北方。其原始建築物為興建於1936年的新竹州自治會館,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成為接收委員會的住所,其後又有美軍顧問團進駐,之後又為憲兵駐所。在1995年的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後,改做為玻璃工藝博物館,以彰顯新竹的玻璃產業史並推廣玻璃工業。 新竹州自治會館由新竹州下的自治團體募資7萬5,000圓興建,其在1936年6月25日動工,同年12月25日完工,由新竹州土木課手島誠吾設計,為鋼筋混凝土造的兩層樓建築,樣式為近代樣式。新竹州自治會館的空間包含了事務所、撞球室、貴賓室、電話室、食堂、洋室等空間。其功能是日本皇族及高官來台巡視時作為行館及宴客用。 1995年,新竹市長童勝男找來知名玻璃藝術工作者王俠軍籌辦「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在獲得成功後,由新竹市立文化中心主任洪惠冠提出新竹憲兵隊營舍改設為玻璃工藝博物館之構想。於是憲兵隊於1998年10月搬遷,由繼任之蔡仁堅市長接手,於1999年12月8日配合「第三屆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正式開館啟用。改建事宜及規劃是由建築師季鐵男與陳國寧教授共同處理,而目標是成為與產業結合的非營利性永久機構。希望能夠結合文化與觀光資源,協助新竹玻璃產業昇級,讓民眾及業者參與,故同時也為市民休憩的好地方。 此建築在2017年9月6日被指定為新竹市歷史建築。其在2018年元旦起進行內部整修,並於2018年9月29日重新開放。
玻璃工藝博物館
玻璃工藝博物館的成立,旨在結合文化與觀光資源,協助新竹玻璃產業升級,讓民眾及業者參與並瞭解新竹玻璃產業的開發與應用。館內除了陳設玻璃作品外,還積極推動工房教學,讓民眾在視覺的欣賞外,還能進一步觸摸與創作,以貼近玻璃創作所帶來的另一種震撼。 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簡稱玻工館)是台灣新竹市博物館,座落於至枕頭山新竹公園西北方。其原始建築物為興建於1936年的新竹州自治會館,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成為接收委員會的住所,其後又有美軍顧問團進駐,之後又為憲兵駐所。在1995年的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後,改做為玻璃工藝博物館,以彰顯新竹的玻璃產業史並推廣玻璃工業。 新竹州自治會館由新竹州下的自治團體募資7萬5,000圓興建,其在1936年6月25日動工,同年12月25日完工,由新竹州土木課手島誠吾設計,為鋼筋混凝土造的兩層樓建築,樣式為近代樣式。新竹州自治會館的空間包含了事務所、撞球室、貴賓室、電話室、食堂、洋室等空間。其功能是日本皇族及高官來台巡視時作為行館及宴客用。 1995年,新竹市長童勝男找來知名玻璃藝術工作者王俠軍籌辦「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在獲得成功後,由新竹市立文化中心主任洪惠冠提出新竹憲兵隊營舍改設為玻璃工藝博物館之構想。於是憲兵隊於1998年10月搬遷,由繼任之蔡仁堅市長接手,於1999年12月8日配合「第三屆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正式開館啟用。改建事宜及規劃是由建築師季鐵男與陳國寧教授共同處理,而目標是成為與產業結合的非營利性永久機構。希望能夠結合文化與觀光資源,協助新竹玻璃產業昇級,讓民眾及業者參與,故同時也為市民休憩的好地方。 此建築在2017年9月6日被指定為新竹市歷史建築。其在2018年元旦起進行內部整修,並於2018年9月29日重新開放。
玻璃工藝博物館
玻璃工藝博物館的成立,旨在結合文化與觀光資源,協助新竹玻璃產業升級,讓民眾及業者參與並瞭解新竹玻璃產業的開發與應用。館內除了陳設玻璃作品外,還積極推動工房教學,讓民眾在視覺的欣賞外,還能進一步觸摸與創作,以貼近玻璃創作所帶來的另一種震撼。 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簡稱玻工館)是台灣新竹市博物館,座落於至枕頭山新竹公園西北方。其原始建築物為興建於1936年的新竹州自治會館,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成為接收委員會的住所,其後又有美軍顧問團進駐,之後又為憲兵駐所。在1995年的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後,改做為玻璃工藝博物館,以彰顯新竹的玻璃產業史並推廣玻璃工業。 新竹州自治會館由新竹州下的自治團體募資7萬5,000圓興建,其在1936年6月25日動工,同年12月25日完工,由新竹州土木課手島誠吾設計,為鋼筋混凝土造的兩層樓建築,樣式為近代樣式。新竹州自治會館的空間包含了事務所、撞球室、貴賓室、電話室、食堂、洋室等空間。其功能是日本皇族及高官來台巡視時作為行館及宴客用。 1995年,新竹市長童勝男找來知名玻璃藝術工作者王俠軍籌辦「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在獲得成功後,由新竹市立文化中心主任洪惠冠提出新竹憲兵隊營舍改設為玻璃工藝博物館之構想。於是憲兵隊於1998年10月搬遷,由繼任之蔡仁堅市長接手,於1999年12月8日配合「第三屆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正式開館啟用。改建事宜及規劃是由建築師季鐵男與陳國寧教授共同處理,而目標是成為與產業結合的非營利性永久機構。希望能夠結合文化與觀光資源,協助新竹玻璃產業昇級,讓民眾及業者參與,故同時也為市民休憩的好地方。 此建築在2017年9月6日被指定為新竹市歷史建築。其在2018年元旦起進行內部整修,並於2018年9月29日重新開放。
玻璃工藝博物館
玻璃工藝博物館的成立,旨在結合文化與觀光資源,協助新竹玻璃產業升級,讓民眾及業者參與並瞭解新竹玻璃產業的開發與應用。館內除了陳設玻璃作品外,還積極推動工房教學,讓民眾在視覺的欣賞外,還能進一步觸摸與創作,以貼近玻璃創作所帶來的另一種震撼。 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簡稱玻工館)是台灣新竹市博物館,座落於至枕頭山新竹公園西北方。其原始建築物為興建於1936年的新竹州自治會館,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成為接收委員會的住所,其後又有美軍顧問團進駐,之後又為憲兵駐所。在1995年的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後,改做為玻璃工藝博物館,以彰顯新竹的玻璃產業史並推廣玻璃工業。 新竹州自治會館由新竹州下的自治團體募資7萬5,000圓興建,其在1936年6月25日動工,同年12月25日完工,由新竹州土木課手島誠吾設計,為鋼筋混凝土造的兩層樓建築,樣式為近代樣式。新竹州自治會館的空間包含了事務所、撞球室、貴賓室、電話室、食堂、洋室等空間。其功能是日本皇族及高官來台巡視時作為行館及宴客用。 1995年,新竹市長童勝男找來知名玻璃藝術工作者王俠軍籌辦「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在獲得成功後,由新竹市立文化中心主任洪惠冠提出新竹憲兵隊營舍改設為玻璃工藝博物館之構想。於是憲兵隊於1998年10月搬遷,由繼任之蔡仁堅市長接手,於1999年12月8日配合「第三屆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正式開館啟用。改建事宜及規劃是由建築師季鐵男與陳國寧教授共同處理,而目標是成為與產業結合的非營利性永久機構。希望能夠結合文化與觀光資源,協助新竹玻璃產業昇級,讓民眾及業者參與,故同時也為市民休憩的好地方。 此建築在2017年9月6日被指定為新竹市歷史建築。其在2018年元旦起進行內部整修,並於2018年9月29日重新開放。
玻璃工藝博物館
玻璃工藝博物館的成立,旨在結合文化與觀光資源,協助新竹玻璃產業升級,讓民眾及業者參與並瞭解新竹玻璃產業的開發與應用。館內除了陳設玻璃作品外,還積極推動工房教學,讓民眾在視覺的欣賞外,還能進一步觸摸與創作,以貼近玻璃創作所帶來的另一種震撼。 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簡稱玻工館)是台灣新竹市博物館,座落於至枕頭山新竹公園西北方。其原始建築物為興建於1936年的新竹州自治會館,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成為接收委員會的住所,其後又有美軍顧問團進駐,之後又為憲兵駐所。在1995年的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後,改做為玻璃工藝博物館,以彰顯新竹的玻璃產業史並推廣玻璃工業。 新竹州自治會館由新竹州下的自治團體募資7萬5,000圓興建,其在1936年6月25日動工,同年12月25日完工,由新竹州土木課手島誠吾設計,為鋼筋混凝土造的兩層樓建築,樣式為近代樣式。新竹州自治會館的空間包含了事務所、撞球室、貴賓室、電話室、食堂、洋室等空間。其功能是日本皇族及高官來台巡視時作為行館及宴客用。 1995年,新竹市長童勝男找來知名玻璃藝術工作者王俠軍籌辦「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在獲得成功後,由新竹市立文化中心主任洪惠冠提出新竹憲兵隊營舍改設為玻璃工藝博物館之構想。於是憲兵隊於1998年10月搬遷,由繼任之蔡仁堅市長接手,於1999年12月8日配合「第三屆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正式開館啟用。改建事宜及規劃是由建築師季鐵男與陳國寧教授共同處理,而目標是成為與產業結合的非營利性永久機構。希望能夠結合文化與觀光資源,協助新竹玻璃產業昇級,讓民眾及業者參與,故同時也為市民休憩的好地方。 此建築在2017年9月6日被指定為新竹市歷史建築。其在2018年元旦起進行內部整修,並於2018年9月29日重新開放。
竹塹城迎曦門
新竹古名竹塹,於西元1733年淡水同知徐治民以莿竹圜植為城,1826年,竹塹士紳鄭用錫等人奏請改建竹塹城獲准,重新勘定地基,於1827年興工,築造周圍為八百六十丈,高度一丈五尺、深度一丈六尺的磚石造城牆,並建立四座城樓,東門為迎曦門、西門為挹爽門、南門為歌薰門、北門為拱辰門,日治之後因為實施都市街道改正,於1902年拆掉城牆與城樓,只存東門迎曦門。迎曦門城樓下段稱為城座,以條形花崗石石塊疊砌而成,城門洞為圓拱形,是城市的出入口;上層城樓原為木構造建築,現已改為混凝土造,城樓結構共二十四根立柱,屋頂部分為歇山重簷式構造,屋脊的起翹短而有力,以顯示威武的氣氛,城門前豎有石碑一座,為竹塹築城歷史的紀錄,城門前的廣場為一個結合傳統與現代科技的市民廣場,是新竹文化的象徵地標。 竹塹(ㄑㄧㄢˋ)城迎曦門是竹塹城現今唯一留存的城門,是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新竹古地名竹塹,1826年,進士鄭用錫等人奏請改建竹塹城為磚石造城牆,並建四座城門,東門「迎曦門」、西門「挹爽門」、南門「歌薰門」、北門「拱辰門」,於1827年起興建,為期兩年建成。1902年日治時期,總督府開始實施「市區改正」,拆除竹塹城西南北三門及城垣,僅保留東門迎曦門。 迎曦門為兩層樓建築,城樓下段稱為城座,高一丈九尺(約6公尺),以唐山石和條形花崗石石塊疊砌而成,城門洞為圓拱形,上方牆面鐫刻著時任淡水廳撫民同知李慎彝所題的「迎曦」二字,是城市的出入口;上層城樓原為木構造建築,經過多次改建,目前為混凝土造,城樓結構共二十四根立柱,屋頂部分為歇山重簷式構造。
竹塹城迎曦門
新竹古名竹塹,於西元1733年淡水同知徐治民以莿竹圜植為城,1826年,竹塹士紳鄭用錫等人奏請改建竹塹城獲准,重新勘定地基,於1827年興工,築造周圍為八百六十丈,高度一丈五尺、深度一丈六尺的磚石造城牆,並建立四座城樓,東門為迎曦門、西門為挹爽門、南門為歌薰門、北門為拱辰門,日治之後因為實施都市街道改正,於1902年拆掉城牆與城樓,只存東門迎曦門。迎曦門城樓下段稱為城座,以條形花崗石石塊疊砌而成,城門洞為圓拱形,是城市的出入口;上層城樓原為木構造建築,現已改為混凝土造,城樓結構共二十四根立柱,屋頂部分為歇山重簷式構造,屋脊的起翹短而有力,以顯示威武的氣氛,城門前豎有石碑一座,為竹塹築城歷史的紀錄,城門前的廣場為一個結合傳統與現代科技的市民廣場,是新竹文化的象徵地標。 竹塹(ㄑㄧㄢˋ)城迎曦門是竹塹城現今唯一留存的城門,是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新竹古地名竹塹,1826年,進士鄭用錫等人奏請改建竹塹城為磚石造城牆,並建四座城門,東門「迎曦門」、西門「挹爽門」、南門「歌薰門」、北門「拱辰門」,於1827年起興建,為期兩年建成。1902年日治時期,總督府開始實施「市區改正」,拆除竹塹城西南北三門及城垣,僅保留東門迎曦門。 迎曦門為兩層樓建築,城樓下段稱為城座,高一丈九尺(約6公尺),以唐山石和條形花崗石石塊疊砌而成,城門洞為圓拱形,上方牆面鐫刻著時任淡水廳撫民同知李慎彝所題的「迎曦」二字,是城市的出入口;上層城樓原為木構造建築,經過多次改建,目前為混凝土造,城樓結構共二十四根立柱,屋頂部分為歇山重簷式構造。
竹塹城迎曦門
新竹古名竹塹,於西元1733年淡水同知徐治民以莿竹圜植為城,1826年,竹塹士紳鄭用錫等人奏請改建竹塹城獲准,重新勘定地基,於1827年興工,築造周圍為八百六十丈,高度一丈五尺、深度一丈六尺的磚石造城牆,並建立四座城樓,東門為迎曦門、西門為挹爽門、南門為歌薰門、北門為拱辰門,日治之後因為實施都市街道改正,於1902年拆掉城牆與城樓,只存東門迎曦門。迎曦門城樓下段稱為城座,以條形花崗石石塊疊砌而成,城門洞為圓拱形,是城市的出入口;上層城樓原為木構造建築,現已改為混凝土造,城樓結構共二十四根立柱,屋頂部分為歇山重簷式構造,屋脊的起翹短而有力,以顯示威武的氣氛,城門前豎有石碑一座,為竹塹築城歷史的紀錄,城門前的廣場為一個結合傳統與現代科技的市民廣場,是新竹文化的象徵地標。 竹塹(ㄑㄧㄢˋ)城迎曦門是竹塹城現今唯一留存的城門,是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新竹古地名竹塹,1826年,進士鄭用錫等人奏請改建竹塹城為磚石造城牆,並建四座城門,東門「迎曦門」、西門「挹爽門」、南門「歌薰門」、北門「拱辰門」,於1827年起興建,為期兩年建成。1902年日治時期,總督府開始實施「市區改正」,拆除竹塹城西南北三門及城垣,僅保留東門迎曦門。 迎曦門為兩層樓建築,城樓下段稱為城座,高一丈九尺(約6公尺),以唐山石和條形花崗石石塊疊砌而成,城門洞為圓拱形,上方牆面鐫刻著時任淡水廳撫民同知李慎彝所題的「迎曦」二字,是城市的出入口;上層城樓原為木構造建築,經過多次改建,目前為混凝土造,城樓結構共二十四根立柱,屋頂部分為歇山重簷式構造。
竹塹城迎曦門
新竹古名竹塹,於西元1733年淡水同知徐治民以莿竹圜植為城,1826年,竹塹士紳鄭用錫等人奏請改建竹塹城獲准,重新勘定地基,於1827年興工,築造周圍為八百六十丈,高度一丈五尺、深度一丈六尺的磚石造城牆,並建立四座城樓,東門為迎曦門、西門為挹爽門、南門為歌薰門、北門為拱辰門,日治之後因為實施都市街道改正,於1902年拆掉城牆與城樓,只存東門迎曦門。迎曦門城樓下段稱為城座,以條形花崗石石塊疊砌而成,城門洞為圓拱形,是城市的出入口;上層城樓原為木構造建築,現已改為混凝土造,城樓結構共二十四根立柱,屋頂部分為歇山重簷式構造,屋脊的起翹短而有力,以顯示威武的氣氛,城門前豎有石碑一座,為竹塹築城歷史的紀錄,城門前的廣場為一個結合傳統與現代科技的市民廣場,是新竹文化的象徵地標。 竹塹(ㄑㄧㄢˋ)城迎曦門是竹塹城現今唯一留存的城門,是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新竹古地名竹塹,1826年,進士鄭用錫等人奏請改建竹塹城為磚石造城牆,並建四座城門,東門「迎曦門」、西門「挹爽門」、南門「歌薰門」、北門「拱辰門」,於1827年起興建,為期兩年建成。1902年日治時期,總督府開始實施「市區改正」,拆除竹塹城西南北三門及城垣,僅保留東門迎曦門。 迎曦門為兩層樓建築,城樓下段稱為城座,高一丈九尺(約6公尺),以唐山石和條形花崗石石塊疊砌而成,城門洞為圓拱形,上方牆面鐫刻著時任淡水廳撫民同知李慎彝所題的「迎曦」二字,是城市的出入口;上層城樓原為木構造建築,經過多次改建,目前為混凝土造,城樓結構共二十四根立柱,屋頂部分為歇山重簷式構造。
新竹都城隍廟
城隍為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因此城隍廟的佈置猶如古代的衙門。創建於西元1748年,其廟宇規模在當時是全臺之最,廟埕的市集小吃攤,成為新竹特色之一。據史載,西元1891年,全臺官民在此舉辦護國祐民怯除災厄祈禱醮法會,晉封為新竹都城隍,為臺澎地區唯一的省級城隍廟,又因顯靈禦匪有功,光緒皇帝頒賜「金門保障」匾額,其後陸續獲歷代皇帝封贈,成為全臺官位最高的城隍爺。城隍廟歷經多次翻修,現今廟貌重修於西元1924年,殿宇雄偉,雕刻瑰麗,以三川殿及三疊式屋頂最具特色,廟內文武判官謝、范將軍及四捕快之雕琢精緻傳神。而懸掛在屋樑上的大鐵算盤,據說是城隍用來計算人世罪惡的,所以兩旁的對聯寫著「世事何須多計較,神天自有大乘除」。每至元宵,花燈、人群將廟宇妝點得熱鬧繽紛;每年中元節城隍出巡,更吸引各地信徒湧入。 新竹都城隍廟與法蓮寺,是位於臺灣新竹市北區中山里的城隍廟,廟身列為市定古蹟,主神為城隍信仰的都城隍爺。 清高宗乾隆十二年(1747年),淡水同知曾日瑛上表朝廷,並飭地方宦紳集資於翌年(1748年)建成作為官廟的城隍廟。其廟地為墾戶王世傑1661年2月13日—1721年10月5日所獻,王世傑並捐出出租北門大街店屋之所得以維持廟務,目前廟中仍供奉其長生祿位[註 1]。乾隆時的竹塹城地圖,城內就標明此廟與新竹內天后宮這兩座廟宇。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同知袁秉義重修。清仁宗嘉慶四年(1799年),同知華清再重修,並捐建後殿以奉祀觀世音菩薩。嘉慶八年(1803年),同知胡應魁以後殿改祀城隍夫人,另在西畔現址建法蓮寺以奉觀音,並添祀十八羅漢。 臺灣日治時期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8-9月間臺灣曾發生瘟疫,新竹地區未傳出災情,且10月時向竹蓮寺觀音菩薩祈雨後確實下雨,故在地仕紳、士人、民眾等籌畫於隔年(明治三十年、1897年)1月6日、在城隍廟建三朝清醮,透過設壇、普渡、豎旗、張燈結綵、演酬神戲、守三齋七戒等方式叩謝神恩。 大正十三年(1924年),鄭肇基[註 2]募捐日幣十多萬元,花費三年時間始修建完工,落成後建一次大醮。 臺灣戰後時期民國100年(2011年)時此廟門牌為新竹市中山路75號。 此廟廟身在民國70年代(1980年代)列為三級古蹟。 廟前石獅子以泉州惠安黃塘玉昌湖青斗石所製,因經過長期氧化作用,表面色澤墨綠、光滑堅硬。在民國82年(1993年)10月30日,此石獅曾與新竹市議會石獅被印作郵票發售。廟前步口附壁柱有「善由此地心無愧」、「惡過我門膽自寒」一對楹聯。入口牆壁兩側「正直」、「聰明」四字,是滿州國第一任外交總長謝介石奏請皇帝溥儀賜字。廟內通樑碩大,頂為重簷,其木材主要是福州進口的杉木、樟木與檜木。正殿正門上方的八卦藻井為泉州木匠、溪底派大師王益順製作。都城隍神像前左右立文武判官,右上座祀陰陽司,左側為糾察司、獎善司、延壽司,右邊增祿司、罰惡司、速報司,座下兩傍又列祀牛馬將軍、枷鎖將軍、范謝將軍、喜怒哀樂四位捕快、董李排爺。正殿上方懸掛光緒帝「金門保障」御筆匾額、開臺進士鄭用錫獻[理陰贊陽]匾額,殿後龍柱是泉州石匠辛阿救作品。 彌勒殿除彌勒佛外,還有文昌帝君、西秦王爺、準提菩薩。法蓮寺為城隍廟庭所遮隔,寺容不易顯現,照地方人士說法,城隍廟屬官祀系統,但法蓮寺則為一般佛寺齋堂,故要分開。後殿除城隍夫人外,還有其大、二少爺、六位將爺、兩旁有月下老人、註生娘娘。 外地人要到新竹市拜拜,通常都會去位在北區中山里的新竹都城隍廟。參拜順序首先是正殿前天公爐、正殿城隍爺爐,再左進法蓮寺觀音爐,寺後彌勒爐,再到後殿城隍夫人爐,完成四殿五爐的祭拜儀式。 謝介石赴滿州國前曾來此求籤、民國56年(1967年)關西鎮長陳興邦與新埔鎮長黃阿龍競選連任前也來求籤。 新竹空襲後,新竹郵電局員工集資演一場酬神戲以感謝神明護佑。 戰後新竹市的攤販就以此廟為中心圍繞擴大,使得新竹縣政府於民國47年(1958年)拆遷新竹市孔廟作為商業大樓。 新竹縣市的信徒也會來此賭咒發誓申冤,上新聞的就有新竹市的情殺案、彰化銀行新竹分行存款糾紛、北埔鄉農會超貸案、寶山鄉砍果樹案、竹東鎮木材行破產與五指山雲光寺(灶君堂)寺產爭奪案等。 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註 3]表示該廟農曆七月前後的活動依序為六月十二日陰陽司公出神龕、七月初一子時開虎門、同日下午四時陰陽司公代替城隍爺坐鎮北壇水田福德宮並進行「夯枷解厄」、七月十二城隍爺出神龕、七月十三由城隍大二少爺「查夜暗訪」先走一遍城隍爺繞境路線[註 4]、七月十四在繞境路線上敲鑼打鼓以通知民眾、七月十五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七月十六城隍爺至外地繞境賑孤、七月十九廟內普渡並送鬼魂前往枉死城或陰間、七月二十普渡結束城隍爺入神龕、七月三十關虎門。 七月初一開虎門的儀式代表鬼門正式打開、鬼可以自陰間到陽間活動,可能會有部分信徒感覺身體不安、運勢不順。若信徒有此感受,當日即可在城隍爺面前許願擲筊,決定服何種刑罰及夯枷的輕重,領取到紙枷及疏文後至正殿向城隍爺求枷,同時將紙枷套在頸上,由道長代讀疏文,接著跟陰陽司公遶行市區到北壇水田福德宮以還願,最後道長再主持「脫枷」解厄儀式並焚化紙枷,完成整個儀式。至於陰陽司公則會駐駕水田福德宮十五天,聽取眾土地公回報一年來的民情,待農曆七月十五再向出巡的城隍爺回報。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也表示過去農曆四-六月香客較少,當年附近則無明顯差別,同年在Facebook上直播開虎門活動共有八千多人按讚、十七多萬次瀏覽,其中不乏認為很有意義、希望未來參加的留言;參與夯枷活動人數也有增加,甚至有外國人參與。 七月十五為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之日,早期城隍爺會在繞境時接受各家奉茶、送禮,後因日治時期北門鄭家申請修建城隍廟,再加上鄭家出有鄭用錫進士、在崇祀鄉賢的「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禮制之下,城隍爺會到鄭氏家廟休息,接受鄭家子弟拭塵、奉茶,及進獻以雞蛋墊底的燕窩後離去,稱為「鄭厝貢燕」。 新竹市各寺廟原同時舉辦中元祭祀,後來可能因市場上難以供應足夠貨品,遂分開舉辦,最先是南壇大眾廟的農曆七月十二,再來為七月十五日的城隍廟城隍爺出巡、七月十九城隍廟普渡。之後為七月二十三的新竹長和宮接棒,最末以新竹東寧宮七月三十辦法會、八月初一辦市場普作收尾。收尾後仍逗留在外的鬼魂則會被抓入南壇大眾廟安置。 城隍祝壽儀式為誕辰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九前一日晚間陸續展開,各地分靈廟及境內信眾,也都會前往都城隍廟祭祀朝拜。其分香廟有臺中都城隍廟、大甲都城隍廟、台東都城隍廟、屏東都城隍廟等。 據當地老人鄭煙地表示,相傳此廟過去水池與池和璧合等建物都是三魚形,乃代表魚鰭,而廟地所在為魚臍,至於魚頭即新竹關帝廟、魚尾是新竹長和宮,長和宮兩邊的愛文街與城北街是魚尾雙叉,合起來稱為「鯉魚穴」。地方耆老說,客家人在犁頭山「網穴」建立竹北蓮華寺就是要剋竹塹城「魚穴」。 城隍依當地為京師治、省府治、州治、縣廳治之別,有福明靈王、威靈公、靈佑侯、顯佑伯之封號,臺灣昔日地位最高的是臺灣府城隍廟的府城隍。乾隆廿一年(1756年)後,淡水廳署即自彰化遷至新竹。當時的淡水廳署就設在新竹城隍廟旁的西安街上,相傳作過淡水廳同知的曹謹、曹士桂都在死後成了城隍。 光緒元年(1875年),清廷新設之臺北府暫置新竹時,新竹城隍爺也由縣級「顯佑伯」改稱府級「威靈公」。祭祀府城隍的臺北府城隍廟至光緒七年(1881年)才建立。 對於新竹城隍如何昇為省級都城隍,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表示,光緒十六年(1890年),江西龍虎山張天師觀天象,以天狗居於牛郎、織女之間,有殃及臺灣海島的異象,奏請朝廷速辦法會,朝廷批准在新竹城隍廟舉行,光緒帝並欽賜「金門保障」御匾一方,再晉封新竹城隍為位階相當於行省巡撫之「威靈公新竹都城隍」。光緒十七年(1891年)由新竹仕紳林占梅、林汝梅兄弟在新竹城隍廟舉辦醮典,相傳林汝梅在此次醮典中委託張天師幫助都城隍升職。 別種說法還有:一、清朝有名皇子被奶媽帶到海邊遊玩,被沖到臺灣上岸後衣衫襤褸,乞食為生,數年後,淡水廳一官員經新竹城隍爺指點找到皇子,並被保舉升官,後奏請皇帝將城隍爺晉封都城隍;二,沈葆禎在大安之役奉令鎮守大安港,突生神風,敵國艦隊翻覆沈沒,以新竹城隍護國有功,奏請清廷加封都城隍;三,劉銘傳任職台灣首任巡撫時,張天師向清廷奏稱台灣將有災難,須速辦法會消災,由於臺灣省城當時還在趕工中,劉銘傳為取得在新竹辦法會正當性,將城隍連升兩級。
新竹都城隍廟
城隍為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因此城隍廟的佈置猶如古代的衙門。創建於西元1748年,其廟宇規模在當時是全臺之最,廟埕的市集小吃攤,成為新竹特色之一。據史載,西元1891年,全臺官民在此舉辦護國祐民怯除災厄祈禱醮法會,晉封為新竹都城隍,為臺澎地區唯一的省級城隍廟,又因顯靈禦匪有功,光緒皇帝頒賜「金門保障」匾額,其後陸續獲歷代皇帝封贈,成為全臺官位最高的城隍爺。城隍廟歷經多次翻修,現今廟貌重修於西元1924年,殿宇雄偉,雕刻瑰麗,以三川殿及三疊式屋頂最具特色,廟內文武判官謝、范將軍及四捕快之雕琢精緻傳神。而懸掛在屋樑上的大鐵算盤,據說是城隍用來計算人世罪惡的,所以兩旁的對聯寫著「世事何須多計較,神天自有大乘除」。每至元宵,花燈、人群將廟宇妝點得熱鬧繽紛;每年中元節城隍出巡,更吸引各地信徒湧入。 新竹都城隍廟與法蓮寺,是位於臺灣新竹市北區中山里的城隍廟,廟身列為市定古蹟,主神為城隍信仰的都城隍爺。 清高宗乾隆十二年(1747年),淡水同知曾日瑛上表朝廷,並飭地方宦紳集資於翌年(1748年)建成作為官廟的城隍廟。其廟地為墾戶王世傑1661年2月13日—1721年10月5日所獻,王世傑並捐出出租北門大街店屋之所得以維持廟務,目前廟中仍供奉其長生祿位[註 1]。乾隆時的竹塹城地圖,城內就標明此廟與新竹內天后宮這兩座廟宇。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同知袁秉義重修。清仁宗嘉慶四年(1799年),同知華清再重修,並捐建後殿以奉祀觀世音菩薩。嘉慶八年(1803年),同知胡應魁以後殿改祀城隍夫人,另在西畔現址建法蓮寺以奉觀音,並添祀十八羅漢。 臺灣日治時期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8-9月間臺灣曾發生瘟疫,新竹地區未傳出災情,且10月時向竹蓮寺觀音菩薩祈雨後確實下雨,故在地仕紳、士人、民眾等籌畫於隔年(明治三十年、1897年)1月6日、在城隍廟建三朝清醮,透過設壇、普渡、豎旗、張燈結綵、演酬神戲、守三齋七戒等方式叩謝神恩。 大正十三年(1924年),鄭肇基[註 2]募捐日幣十多萬元,花費三年時間始修建完工,落成後建一次大醮。 臺灣戰後時期民國100年(2011年)時此廟門牌為新竹市中山路75號。 此廟廟身在民國70年代(1980年代)列為三級古蹟。 廟前石獅子以泉州惠安黃塘玉昌湖青斗石所製,因經過長期氧化作用,表面色澤墨綠、光滑堅硬。在民國82年(1993年)10月30日,此石獅曾與新竹市議會石獅被印作郵票發售。廟前步口附壁柱有「善由此地心無愧」、「惡過我門膽自寒」一對楹聯。入口牆壁兩側「正直」、「聰明」四字,是滿州國第一任外交總長謝介石奏請皇帝溥儀賜字。廟內通樑碩大,頂為重簷,其木材主要是福州進口的杉木、樟木與檜木。正殿正門上方的八卦藻井為泉州木匠、溪底派大師王益順製作。都城隍神像前左右立文武判官,右上座祀陰陽司,左側為糾察司、獎善司、延壽司,右邊增祿司、罰惡司、速報司,座下兩傍又列祀牛馬將軍、枷鎖將軍、范謝將軍、喜怒哀樂四位捕快、董李排爺。正殿上方懸掛光緒帝「金門保障」御筆匾額、開臺進士鄭用錫獻[理陰贊陽]匾額,殿後龍柱是泉州石匠辛阿救作品。 彌勒殿除彌勒佛外,還有文昌帝君、西秦王爺、準提菩薩。法蓮寺為城隍廟庭所遮隔,寺容不易顯現,照地方人士說法,城隍廟屬官祀系統,但法蓮寺則為一般佛寺齋堂,故要分開。後殿除城隍夫人外,還有其大、二少爺、六位將爺、兩旁有月下老人、註生娘娘。 外地人要到新竹市拜拜,通常都會去位在北區中山里的新竹都城隍廟。參拜順序首先是正殿前天公爐、正殿城隍爺爐,再左進法蓮寺觀音爐,寺後彌勒爐,再到後殿城隍夫人爐,完成四殿五爐的祭拜儀式。 謝介石赴滿州國前曾來此求籤、民國56年(1967年)關西鎮長陳興邦與新埔鎮長黃阿龍競選連任前也來求籤。 新竹空襲後,新竹郵電局員工集資演一場酬神戲以感謝神明護佑。 戰後新竹市的攤販就以此廟為中心圍繞擴大,使得新竹縣政府於民國47年(1958年)拆遷新竹市孔廟作為商業大樓。 新竹縣市的信徒也會來此賭咒發誓申冤,上新聞的就有新竹市的情殺案、彰化銀行新竹分行存款糾紛、北埔鄉農會超貸案、寶山鄉砍果樹案、竹東鎮木材行破產與五指山雲光寺(灶君堂)寺產爭奪案等。 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註 3]表示該廟農曆七月前後的活動依序為六月十二日陰陽司公出神龕、七月初一子時開虎門、同日下午四時陰陽司公代替城隍爺坐鎮北壇水田福德宮並進行「夯枷解厄」、七月十二城隍爺出神龕、七月十三由城隍大二少爺「查夜暗訪」先走一遍城隍爺繞境路線[註 4]、七月十四在繞境路線上敲鑼打鼓以通知民眾、七月十五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七月十六城隍爺至外地繞境賑孤、七月十九廟內普渡並送鬼魂前往枉死城或陰間、七月二十普渡結束城隍爺入神龕、七月三十關虎門。 七月初一開虎門的儀式代表鬼門正式打開、鬼可以自陰間到陽間活動,可能會有部分信徒感覺身體不安、運勢不順。若信徒有此感受,當日即可在城隍爺面前許願擲筊,決定服何種刑罰及夯枷的輕重,領取到紙枷及疏文後至正殿向城隍爺求枷,同時將紙枷套在頸上,由道長代讀疏文,接著跟陰陽司公遶行市區到北壇水田福德宮以還願,最後道長再主持「脫枷」解厄儀式並焚化紙枷,完成整個儀式。至於陰陽司公則會駐駕水田福德宮十五天,聽取眾土地公回報一年來的民情,待農曆七月十五再向出巡的城隍爺回報。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也表示過去農曆四-六月香客較少,當年附近則無明顯差別,同年在Facebook上直播開虎門活動共有八千多人按讚、十七多萬次瀏覽,其中不乏認為很有意義、希望未來參加的留言;參與夯枷活動人數也有增加,甚至有外國人參與。 七月十五為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之日,早期城隍爺會在繞境時接受各家奉茶、送禮,後因日治時期北門鄭家申請修建城隍廟,再加上鄭家出有鄭用錫進士、在崇祀鄉賢的「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禮制之下,城隍爺會到鄭氏家廟休息,接受鄭家子弟拭塵、奉茶,及進獻以雞蛋墊底的燕窩後離去,稱為「鄭厝貢燕」。 新竹市各寺廟原同時舉辦中元祭祀,後來可能因市場上難以供應足夠貨品,遂分開舉辦,最先是南壇大眾廟的農曆七月十二,再來為七月十五日的城隍廟城隍爺出巡、七月十九城隍廟普渡。之後為七月二十三的新竹長和宮接棒,最末以新竹東寧宮七月三十辦法會、八月初一辦市場普作收尾。收尾後仍逗留在外的鬼魂則會被抓入南壇大眾廟安置。 城隍祝壽儀式為誕辰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九前一日晚間陸續展開,各地分靈廟及境內信眾,也都會前往都城隍廟祭祀朝拜。其分香廟有臺中都城隍廟、大甲都城隍廟、台東都城隍廟、屏東都城隍廟等。 據當地老人鄭煙地表示,相傳此廟過去水池與池和璧合等建物都是三魚形,乃代表魚鰭,而廟地所在為魚臍,至於魚頭即新竹關帝廟、魚尾是新竹長和宮,長和宮兩邊的愛文街與城北街是魚尾雙叉,合起來稱為「鯉魚穴」。地方耆老說,客家人在犁頭山「網穴」建立竹北蓮華寺就是要剋竹塹城「魚穴」。 城隍依當地為京師治、省府治、州治、縣廳治之別,有福明靈王、威靈公、靈佑侯、顯佑伯之封號,臺灣昔日地位最高的是臺灣府城隍廟的府城隍。乾隆廿一年(1756年)後,淡水廳署即自彰化遷至新竹。當時的淡水廳署就設在新竹城隍廟旁的西安街上,相傳作過淡水廳同知的曹謹、曹士桂都在死後成了城隍。 光緒元年(1875年),清廷新設之臺北府暫置新竹時,新竹城隍爺也由縣級「顯佑伯」改稱府級「威靈公」。祭祀府城隍的臺北府城隍廟至光緒七年(1881年)才建立。 對於新竹城隍如何昇為省級都城隍,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表示,光緒十六年(1890年),江西龍虎山張天師觀天象,以天狗居於牛郎、織女之間,有殃及臺灣海島的異象,奏請朝廷速辦法會,朝廷批准在新竹城隍廟舉行,光緒帝並欽賜「金門保障」御匾一方,再晉封新竹城隍為位階相當於行省巡撫之「威靈公新竹都城隍」。光緒十七年(1891年)由新竹仕紳林占梅、林汝梅兄弟在新竹城隍廟舉辦醮典,相傳林汝梅在此次醮典中委託張天師幫助都城隍升職。 別種說法還有:一、清朝有名皇子被奶媽帶到海邊遊玩,被沖到臺灣上岸後衣衫襤褸,乞食為生,數年後,淡水廳一官員經新竹城隍爺指點找到皇子,並被保舉升官,後奏請皇帝將城隍爺晉封都城隍;二,沈葆禎在大安之役奉令鎮守大安港,突生神風,敵國艦隊翻覆沈沒,以新竹城隍護國有功,奏請清廷加封都城隍;三,劉銘傳任職台灣首任巡撫時,張天師向清廷奏稱台灣將有災難,須速辦法會消災,由於臺灣省城當時還在趕工中,劉銘傳為取得在新竹辦法會正當性,將城隍連升兩級。
新竹都城隍廟
城隍為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因此城隍廟的佈置猶如古代的衙門。創建於西元1748年,其廟宇規模在當時是全臺之最,廟埕的市集小吃攤,成為新竹特色之一。據史載,西元1891年,全臺官民在此舉辦護國祐民怯除災厄祈禱醮法會,晉封為新竹都城隍,為臺澎地區唯一的省級城隍廟,又因顯靈禦匪有功,光緒皇帝頒賜「金門保障」匾額,其後陸續獲歷代皇帝封贈,成為全臺官位最高的城隍爺。城隍廟歷經多次翻修,現今廟貌重修於西元1924年,殿宇雄偉,雕刻瑰麗,以三川殿及三疊式屋頂最具特色,廟內文武判官謝、范將軍及四捕快之雕琢精緻傳神。而懸掛在屋樑上的大鐵算盤,據說是城隍用來計算人世罪惡的,所以兩旁的對聯寫著「世事何須多計較,神天自有大乘除」。每至元宵,花燈、人群將廟宇妝點得熱鬧繽紛;每年中元節城隍出巡,更吸引各地信徒湧入。 新竹都城隍廟與法蓮寺,是位於臺灣新竹市北區中山里的城隍廟,廟身列為市定古蹟,主神為城隍信仰的都城隍爺。 清高宗乾隆十二年(1747年),淡水同知曾日瑛上表朝廷,並飭地方宦紳集資於翌年(1748年)建成作為官廟的城隍廟。其廟地為墾戶王世傑1661年2月13日—1721年10月5日所獻,王世傑並捐出出租北門大街店屋之所得以維持廟務,目前廟中仍供奉其長生祿位[註 1]。乾隆時的竹塹城地圖,城內就標明此廟與新竹內天后宮這兩座廟宇。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同知袁秉義重修。清仁宗嘉慶四年(1799年),同知華清再重修,並捐建後殿以奉祀觀世音菩薩。嘉慶八年(1803年),同知胡應魁以後殿改祀城隍夫人,另在西畔現址建法蓮寺以奉觀音,並添祀十八羅漢。 臺灣日治時期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8-9月間臺灣曾發生瘟疫,新竹地區未傳出災情,且10月時向竹蓮寺觀音菩薩祈雨後確實下雨,故在地仕紳、士人、民眾等籌畫於隔年(明治三十年、1897年)1月6日、在城隍廟建三朝清醮,透過設壇、普渡、豎旗、張燈結綵、演酬神戲、守三齋七戒等方式叩謝神恩。 大正十三年(1924年),鄭肇基[註 2]募捐日幣十多萬元,花費三年時間始修建完工,落成後建一次大醮。 臺灣戰後時期民國100年(2011年)時此廟門牌為新竹市中山路75號。 此廟廟身在民國70年代(1980年代)列為三級古蹟。 廟前石獅子以泉州惠安黃塘玉昌湖青斗石所製,因經過長期氧化作用,表面色澤墨綠、光滑堅硬。在民國82年(1993年)10月30日,此石獅曾與新竹市議會石獅被印作郵票發售。廟前步口附壁柱有「善由此地心無愧」、「惡過我門膽自寒」一對楹聯。入口牆壁兩側「正直」、「聰明」四字,是滿州國第一任外交總長謝介石奏請皇帝溥儀賜字。廟內通樑碩大,頂為重簷,其木材主要是福州進口的杉木、樟木與檜木。正殿正門上方的八卦藻井為泉州木匠、溪底派大師王益順製作。都城隍神像前左右立文武判官,右上座祀陰陽司,左側為糾察司、獎善司、延壽司,右邊增祿司、罰惡司、速報司,座下兩傍又列祀牛馬將軍、枷鎖將軍、范謝將軍、喜怒哀樂四位捕快、董李排爺。正殿上方懸掛光緒帝「金門保障」御筆匾額、開臺進士鄭用錫獻[理陰贊陽]匾額,殿後龍柱是泉州石匠辛阿救作品。 彌勒殿除彌勒佛外,還有文昌帝君、西秦王爺、準提菩薩。法蓮寺為城隍廟庭所遮隔,寺容不易顯現,照地方人士說法,城隍廟屬官祀系統,但法蓮寺則為一般佛寺齋堂,故要分開。後殿除城隍夫人外,還有其大、二少爺、六位將爺、兩旁有月下老人、註生娘娘。 外地人要到新竹市拜拜,通常都會去位在北區中山里的新竹都城隍廟。參拜順序首先是正殿前天公爐、正殿城隍爺爐,再左進法蓮寺觀音爐,寺後彌勒爐,再到後殿城隍夫人爐,完成四殿五爐的祭拜儀式。 謝介石赴滿州國前曾來此求籤、民國56年(1967年)關西鎮長陳興邦與新埔鎮長黃阿龍競選連任前也來求籤。 新竹空襲後,新竹郵電局員工集資演一場酬神戲以感謝神明護佑。 戰後新竹市的攤販就以此廟為中心圍繞擴大,使得新竹縣政府於民國47年(1958年)拆遷新竹市孔廟作為商業大樓。 新竹縣市的信徒也會來此賭咒發誓申冤,上新聞的就有新竹市的情殺案、彰化銀行新竹分行存款糾紛、北埔鄉農會超貸案、寶山鄉砍果樹案、竹東鎮木材行破產與五指山雲光寺(灶君堂)寺產爭奪案等。 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註 3]表示該廟農曆七月前後的活動依序為六月十二日陰陽司公出神龕、七月初一子時開虎門、同日下午四時陰陽司公代替城隍爺坐鎮北壇水田福德宮並進行「夯枷解厄」、七月十二城隍爺出神龕、七月十三由城隍大二少爺「查夜暗訪」先走一遍城隍爺繞境路線[註 4]、七月十四在繞境路線上敲鑼打鼓以通知民眾、七月十五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七月十六城隍爺至外地繞境賑孤、七月十九廟內普渡並送鬼魂前往枉死城或陰間、七月二十普渡結束城隍爺入神龕、七月三十關虎門。 七月初一開虎門的儀式代表鬼門正式打開、鬼可以自陰間到陽間活動,可能會有部分信徒感覺身體不安、運勢不順。若信徒有此感受,當日即可在城隍爺面前許願擲筊,決定服何種刑罰及夯枷的輕重,領取到紙枷及疏文後至正殿向城隍爺求枷,同時將紙枷套在頸上,由道長代讀疏文,接著跟陰陽司公遶行市區到北壇水田福德宮以還願,最後道長再主持「脫枷」解厄儀式並焚化紙枷,完成整個儀式。至於陰陽司公則會駐駕水田福德宮十五天,聽取眾土地公回報一年來的民情,待農曆七月十五再向出巡的城隍爺回報。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也表示過去農曆四-六月香客較少,當年附近則無明顯差別,同年在Facebook上直播開虎門活動共有八千多人按讚、十七多萬次瀏覽,其中不乏認為很有意義、希望未來參加的留言;參與夯枷活動人數也有增加,甚至有外國人參與。 七月十五為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之日,早期城隍爺會在繞境時接受各家奉茶、送禮,後因日治時期北門鄭家申請修建城隍廟,再加上鄭家出有鄭用錫進士、在崇祀鄉賢的「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禮制之下,城隍爺會到鄭氏家廟休息,接受鄭家子弟拭塵、奉茶,及進獻以雞蛋墊底的燕窩後離去,稱為「鄭厝貢燕」。 新竹市各寺廟原同時舉辦中元祭祀,後來可能因市場上難以供應足夠貨品,遂分開舉辦,最先是南壇大眾廟的農曆七月十二,再來為七月十五日的城隍廟城隍爺出巡、七月十九城隍廟普渡。之後為七月二十三的新竹長和宮接棒,最末以新竹東寧宮七月三十辦法會、八月初一辦市場普作收尾。收尾後仍逗留在外的鬼魂則會被抓入南壇大眾廟安置。 城隍祝壽儀式為誕辰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九前一日晚間陸續展開,各地分靈廟及境內信眾,也都會前往都城隍廟祭祀朝拜。其分香廟有臺中都城隍廟、大甲都城隍廟、台東都城隍廟、屏東都城隍廟等。 據當地老人鄭煙地表示,相傳此廟過去水池與池和璧合等建物都是三魚形,乃代表魚鰭,而廟地所在為魚臍,至於魚頭即新竹關帝廟、魚尾是新竹長和宮,長和宮兩邊的愛文街與城北街是魚尾雙叉,合起來稱為「鯉魚穴」。地方耆老說,客家人在犁頭山「網穴」建立竹北蓮華寺就是要剋竹塹城「魚穴」。 城隍依當地為京師治、省府治、州治、縣廳治之別,有福明靈王、威靈公、靈佑侯、顯佑伯之封號,臺灣昔日地位最高的是臺灣府城隍廟的府城隍。乾隆廿一年(1756年)後,淡水廳署即自彰化遷至新竹。當時的淡水廳署就設在新竹城隍廟旁的西安街上,相傳作過淡水廳同知的曹謹、曹士桂都在死後成了城隍。 光緒元年(1875年),清廷新設之臺北府暫置新竹時,新竹城隍爺也由縣級「顯佑伯」改稱府級「威靈公」。祭祀府城隍的臺北府城隍廟至光緒七年(1881年)才建立。 對於新竹城隍如何昇為省級都城隍,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表示,光緒十六年(1890年),江西龍虎山張天師觀天象,以天狗居於牛郎、織女之間,有殃及臺灣海島的異象,奏請朝廷速辦法會,朝廷批准在新竹城隍廟舉行,光緒帝並欽賜「金門保障」御匾一方,再晉封新竹城隍為位階相當於行省巡撫之「威靈公新竹都城隍」。光緒十七年(1891年)由新竹仕紳林占梅、林汝梅兄弟在新竹城隍廟舉辦醮典,相傳林汝梅在此次醮典中委託張天師幫助都城隍升職。 別種說法還有:一、清朝有名皇子被奶媽帶到海邊遊玩,被沖到臺灣上岸後衣衫襤褸,乞食為生,數年後,淡水廳一官員經新竹城隍爺指點找到皇子,並被保舉升官,後奏請皇帝將城隍爺晉封都城隍;二,沈葆禎在大安之役奉令鎮守大安港,突生神風,敵國艦隊翻覆沈沒,以新竹城隍護國有功,奏請清廷加封都城隍;三,劉銘傳任職台灣首任巡撫時,張天師向清廷奏稱台灣將有災難,須速辦法會消災,由於臺灣省城當時還在趕工中,劉銘傳為取得在新竹辦法會正當性,將城隍連升兩級。
新竹都城隍廟
城隍為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因此城隍廟的佈置猶如古代的衙門。創建於西元1748年,其廟宇規模在當時是全臺之最,廟埕的市集小吃攤,成為新竹特色之一。據史載,西元1891年,全臺官民在此舉辦護國祐民怯除災厄祈禱醮法會,晉封為新竹都城隍,為臺澎地區唯一的省級城隍廟,又因顯靈禦匪有功,光緒皇帝頒賜「金門保障」匾額,其後陸續獲歷代皇帝封贈,成為全臺官位最高的城隍爺。城隍廟歷經多次翻修,現今廟貌重修於西元1924年,殿宇雄偉,雕刻瑰麗,以三川殿及三疊式屋頂最具特色,廟內文武判官謝、范將軍及四捕快之雕琢精緻傳神。而懸掛在屋樑上的大鐵算盤,據說是城隍用來計算人世罪惡的,所以兩旁的對聯寫著「世事何須多計較,神天自有大乘除」。每至元宵,花燈、人群將廟宇妝點得熱鬧繽紛;每年中元節城隍出巡,更吸引各地信徒湧入。 新竹都城隍廟與法蓮寺,是位於臺灣新竹市北區中山里的城隍廟,廟身列為市定古蹟,主神為城隍信仰的都城隍爺。 清高宗乾隆十二年(1747年),淡水同知曾日瑛上表朝廷,並飭地方宦紳集資於翌年(1748年)建成作為官廟的城隍廟。其廟地為墾戶王世傑1661年2月13日—1721年10月5日所獻,王世傑並捐出出租北門大街店屋之所得以維持廟務,目前廟中仍供奉其長生祿位[註 1]。乾隆時的竹塹城地圖,城內就標明此廟與新竹內天后宮這兩座廟宇。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同知袁秉義重修。清仁宗嘉慶四年(1799年),同知華清再重修,並捐建後殿以奉祀觀世音菩薩。嘉慶八年(1803年),同知胡應魁以後殿改祀城隍夫人,另在西畔現址建法蓮寺以奉觀音,並添祀十八羅漢。 臺灣日治時期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8-9月間臺灣曾發生瘟疫,新竹地區未傳出災情,且10月時向竹蓮寺觀音菩薩祈雨後確實下雨,故在地仕紳、士人、民眾等籌畫於隔年(明治三十年、1897年)1月6日、在城隍廟建三朝清醮,透過設壇、普渡、豎旗、張燈結綵、演酬神戲、守三齋七戒等方式叩謝神恩。 大正十三年(1924年),鄭肇基[註 2]募捐日幣十多萬元,花費三年時間始修建完工,落成後建一次大醮。 臺灣戰後時期民國100年(2011年)時此廟門牌為新竹市中山路75號。 此廟廟身在民國70年代(1980年代)列為三級古蹟。 廟前石獅子以泉州惠安黃塘玉昌湖青斗石所製,因經過長期氧化作用,表面色澤墨綠、光滑堅硬。在民國82年(1993年)10月30日,此石獅曾與新竹市議會石獅被印作郵票發售。廟前步口附壁柱有「善由此地心無愧」、「惡過我門膽自寒」一對楹聯。入口牆壁兩側「正直」、「聰明」四字,是滿州國第一任外交總長謝介石奏請皇帝溥儀賜字。廟內通樑碩大,頂為重簷,其木材主要是福州進口的杉木、樟木與檜木。正殿正門上方的八卦藻井為泉州木匠、溪底派大師王益順製作。都城隍神像前左右立文武判官,右上座祀陰陽司,左側為糾察司、獎善司、延壽司,右邊增祿司、罰惡司、速報司,座下兩傍又列祀牛馬將軍、枷鎖將軍、范謝將軍、喜怒哀樂四位捕快、董李排爺。正殿上方懸掛光緒帝「金門保障」御筆匾額、開臺進士鄭用錫獻[理陰贊陽]匾額,殿後龍柱是泉州石匠辛阿救作品。 彌勒殿除彌勒佛外,還有文昌帝君、西秦王爺、準提菩薩。法蓮寺為城隍廟庭所遮隔,寺容不易顯現,照地方人士說法,城隍廟屬官祀系統,但法蓮寺則為一般佛寺齋堂,故要分開。後殿除城隍夫人外,還有其大、二少爺、六位將爺、兩旁有月下老人、註生娘娘。 外地人要到新竹市拜拜,通常都會去位在北區中山里的新竹都城隍廟。參拜順序首先是正殿前天公爐、正殿城隍爺爐,再左進法蓮寺觀音爐,寺後彌勒爐,再到後殿城隍夫人爐,完成四殿五爐的祭拜儀式。 謝介石赴滿州國前曾來此求籤、民國56年(1967年)關西鎮長陳興邦與新埔鎮長黃阿龍競選連任前也來求籤。 新竹空襲後,新竹郵電局員工集資演一場酬神戲以感謝神明護佑。 戰後新竹市的攤販就以此廟為中心圍繞擴大,使得新竹縣政府於民國47年(1958年)拆遷新竹市孔廟作為商業大樓。 新竹縣市的信徒也會來此賭咒發誓申冤,上新聞的就有新竹市的情殺案、彰化銀行新竹分行存款糾紛、北埔鄉農會超貸案、寶山鄉砍果樹案、竹東鎮木材行破產與五指山雲光寺(灶君堂)寺產爭奪案等。 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註 3]表示該廟農曆七月前後的活動依序為六月十二日陰陽司公出神龕、七月初一子時開虎門、同日下午四時陰陽司公代替城隍爺坐鎮北壇水田福德宮並進行「夯枷解厄」、七月十二城隍爺出神龕、七月十三由城隍大二少爺「查夜暗訪」先走一遍城隍爺繞境路線[註 4]、七月十四在繞境路線上敲鑼打鼓以通知民眾、七月十五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七月十六城隍爺至外地繞境賑孤、七月十九廟內普渡並送鬼魂前往枉死城或陰間、七月二十普渡結束城隍爺入神龕、七月三十關虎門。 七月初一開虎門的儀式代表鬼門正式打開、鬼可以自陰間到陽間活動,可能會有部分信徒感覺身體不安、運勢不順。若信徒有此感受,當日即可在城隍爺面前許願擲筊,決定服何種刑罰及夯枷的輕重,領取到紙枷及疏文後至正殿向城隍爺求枷,同時將紙枷套在頸上,由道長代讀疏文,接著跟陰陽司公遶行市區到北壇水田福德宮以還願,最後道長再主持「脫枷」解厄儀式並焚化紙枷,完成整個儀式。至於陰陽司公則會駐駕水田福德宮十五天,聽取眾土地公回報一年來的民情,待農曆七月十五再向出巡的城隍爺回報。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也表示過去農曆四-六月香客較少,當年附近則無明顯差別,同年在Facebook上直播開虎門活動共有八千多人按讚、十七多萬次瀏覽,其中不乏認為很有意義、希望未來參加的留言;參與夯枷活動人數也有增加,甚至有外國人參與。 七月十五為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之日,早期城隍爺會在繞境時接受各家奉茶、送禮,後因日治時期北門鄭家申請修建城隍廟,再加上鄭家出有鄭用錫進士、在崇祀鄉賢的「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禮制之下,城隍爺會到鄭氏家廟休息,接受鄭家子弟拭塵、奉茶,及進獻以雞蛋墊底的燕窩後離去,稱為「鄭厝貢燕」。 新竹市各寺廟原同時舉辦中元祭祀,後來可能因市場上難以供應足夠貨品,遂分開舉辦,最先是南壇大眾廟的農曆七月十二,再來為七月十五日的城隍廟城隍爺出巡、七月十九城隍廟普渡。之後為七月二十三的新竹長和宮接棒,最末以新竹東寧宮七月三十辦法會、八月初一辦市場普作收尾。收尾後仍逗留在外的鬼魂則會被抓入南壇大眾廟安置。 城隍祝壽儀式為誕辰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九前一日晚間陸續展開,各地分靈廟及境內信眾,也都會前往都城隍廟祭祀朝拜。其分香廟有臺中都城隍廟、大甲都城隍廟、台東都城隍廟、屏東都城隍廟等。 據當地老人鄭煙地表示,相傳此廟過去水池與池和璧合等建物都是三魚形,乃代表魚鰭,而廟地所在為魚臍,至於魚頭即新竹關帝廟、魚尾是新竹長和宮,長和宮兩邊的愛文街與城北街是魚尾雙叉,合起來稱為「鯉魚穴」。地方耆老說,客家人在犁頭山「網穴」建立竹北蓮華寺就是要剋竹塹城「魚穴」。 城隍依當地為京師治、省府治、州治、縣廳治之別,有福明靈王、威靈公、靈佑侯、顯佑伯之封號,臺灣昔日地位最高的是臺灣府城隍廟的府城隍。乾隆廿一年(1756年)後,淡水廳署即自彰化遷至新竹。當時的淡水廳署就設在新竹城隍廟旁的西安街上,相傳作過淡水廳同知的曹謹、曹士桂都在死後成了城隍。 光緒元年(1875年),清廷新設之臺北府暫置新竹時,新竹城隍爺也由縣級「顯佑伯」改稱府級「威靈公」。祭祀府城隍的臺北府城隍廟至光緒七年(1881年)才建立。 對於新竹城隍如何昇為省級都城隍,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表示,光緒十六年(1890年),江西龍虎山張天師觀天象,以天狗居於牛郎、織女之間,有殃及臺灣海島的異象,奏請朝廷速辦法會,朝廷批准在新竹城隍廟舉行,光緒帝並欽賜「金門保障」御匾一方,再晉封新竹城隍為位階相當於行省巡撫之「威靈公新竹都城隍」。光緒十七年(1891年)由新竹仕紳林占梅、林汝梅兄弟在新竹城隍廟舉辦醮典,相傳林汝梅在此次醮典中委託張天師幫助都城隍升職。 別種說法還有:一、清朝有名皇子被奶媽帶到海邊遊玩,被沖到臺灣上岸後衣衫襤褸,乞食為生,數年後,淡水廳一官員經新竹城隍爺指點找到皇子,並被保舉升官,後奏請皇帝將城隍爺晉封都城隍;二,沈葆禎在大安之役奉令鎮守大安港,突生神風,敵國艦隊翻覆沈沒,以新竹城隍護國有功,奏請清廷加封都城隍;三,劉銘傳任職台灣首任巡撫時,張天師向清廷奏稱台灣將有災難,須速辦法會消災,由於臺灣省城當時還在趕工中,劉銘傳為取得在新竹辦法會正當性,將城隍連升兩級。
新竹都城隍廟
城隍為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因此城隍廟的佈置猶如古代的衙門。創建於西元1748年,其廟宇規模在當時是全臺之最,廟埕的市集小吃攤,成為新竹特色之一。據史載,西元1891年,全臺官民在此舉辦護國祐民怯除災厄祈禱醮法會,晉封為新竹都城隍,為臺澎地區唯一的省級城隍廟,又因顯靈禦匪有功,光緒皇帝頒賜「金門保障」匾額,其後陸續獲歷代皇帝封贈,成為全臺官位最高的城隍爺。城隍廟歷經多次翻修,現今廟貌重修於西元1924年,殿宇雄偉,雕刻瑰麗,以三川殿及三疊式屋頂最具特色,廟內文武判官謝、范將軍及四捕快之雕琢精緻傳神。而懸掛在屋樑上的大鐵算盤,據說是城隍用來計算人世罪惡的,所以兩旁的對聯寫著「世事何須多計較,神天自有大乘除」。每至元宵,花燈、人群將廟宇妝點得熱鬧繽紛;每年中元節城隍出巡,更吸引各地信徒湧入。 新竹都城隍廟與法蓮寺,是位於臺灣新竹市北區中山里的城隍廟,廟身列為市定古蹟,主神為城隍信仰的都城隍爺。 清高宗乾隆十二年(1747年),淡水同知曾日瑛上表朝廷,並飭地方宦紳集資於翌年(1748年)建成作為官廟的城隍廟。其廟地為墾戶王世傑1661年2月13日—1721年10月5日所獻,王世傑並捐出出租北門大街店屋之所得以維持廟務,目前廟中仍供奉其長生祿位[註 1]。乾隆時的竹塹城地圖,城內就標明此廟與新竹內天后宮這兩座廟宇。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同知袁秉義重修。清仁宗嘉慶四年(1799年),同知華清再重修,並捐建後殿以奉祀觀世音菩薩。嘉慶八年(1803年),同知胡應魁以後殿改祀城隍夫人,另在西畔現址建法蓮寺以奉觀音,並添祀十八羅漢。 臺灣日治時期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8-9月間臺灣曾發生瘟疫,新竹地區未傳出災情,且10月時向竹蓮寺觀音菩薩祈雨後確實下雨,故在地仕紳、士人、民眾等籌畫於隔年(明治三十年、1897年)1月6日、在城隍廟建三朝清醮,透過設壇、普渡、豎旗、張燈結綵、演酬神戲、守三齋七戒等方式叩謝神恩。 大正十三年(1924年),鄭肇基[註 2]募捐日幣十多萬元,花費三年時間始修建完工,落成後建一次大醮。 臺灣戰後時期民國100年(2011年)時此廟門牌為新竹市中山路75號。 此廟廟身在民國70年代(1980年代)列為三級古蹟。 廟前石獅子以泉州惠安黃塘玉昌湖青斗石所製,因經過長期氧化作用,表面色澤墨綠、光滑堅硬。在民國82年(1993年)10月30日,此石獅曾與新竹市議會石獅被印作郵票發售。廟前步口附壁柱有「善由此地心無愧」、「惡過我門膽自寒」一對楹聯。入口牆壁兩側「正直」、「聰明」四字,是滿州國第一任外交總長謝介石奏請皇帝溥儀賜字。廟內通樑碩大,頂為重簷,其木材主要是福州進口的杉木、樟木與檜木。正殿正門上方的八卦藻井為泉州木匠、溪底派大師王益順製作。都城隍神像前左右立文武判官,右上座祀陰陽司,左側為糾察司、獎善司、延壽司,右邊增祿司、罰惡司、速報司,座下兩傍又列祀牛馬將軍、枷鎖將軍、范謝將軍、喜怒哀樂四位捕快、董李排爺。正殿上方懸掛光緒帝「金門保障」御筆匾額、開臺進士鄭用錫獻[理陰贊陽]匾額,殿後龍柱是泉州石匠辛阿救作品。 彌勒殿除彌勒佛外,還有文昌帝君、西秦王爺、準提菩薩。法蓮寺為城隍廟庭所遮隔,寺容不易顯現,照地方人士說法,城隍廟屬官祀系統,但法蓮寺則為一般佛寺齋堂,故要分開。後殿除城隍夫人外,還有其大、二少爺、六位將爺、兩旁有月下老人、註生娘娘。 外地人要到新竹市拜拜,通常都會去位在北區中山里的新竹都城隍廟。參拜順序首先是正殿前天公爐、正殿城隍爺爐,再左進法蓮寺觀音爐,寺後彌勒爐,再到後殿城隍夫人爐,完成四殿五爐的祭拜儀式。 謝介石赴滿州國前曾來此求籤、民國56年(1967年)關西鎮長陳興邦與新埔鎮長黃阿龍競選連任前也來求籤。 新竹空襲後,新竹郵電局員工集資演一場酬神戲以感謝神明護佑。 戰後新竹市的攤販就以此廟為中心圍繞擴大,使得新竹縣政府於民國47年(1958年)拆遷新竹市孔廟作為商業大樓。 新竹縣市的信徒也會來此賭咒發誓申冤,上新聞的就有新竹市的情殺案、彰化銀行新竹分行存款糾紛、北埔鄉農會超貸案、寶山鄉砍果樹案、竹東鎮木材行破產與五指山雲光寺(灶君堂)寺產爭奪案等。 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註 3]表示該廟農曆七月前後的活動依序為六月十二日陰陽司公出神龕、七月初一子時開虎門、同日下午四時陰陽司公代替城隍爺坐鎮北壇水田福德宮並進行「夯枷解厄」、七月十二城隍爺出神龕、七月十三由城隍大二少爺「查夜暗訪」先走一遍城隍爺繞境路線[註 4]、七月十四在繞境路線上敲鑼打鼓以通知民眾、七月十五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七月十六城隍爺至外地繞境賑孤、七月十九廟內普渡並送鬼魂前往枉死城或陰間、七月二十普渡結束城隍爺入神龕、七月三十關虎門。 七月初一開虎門的儀式代表鬼門正式打開、鬼可以自陰間到陽間活動,可能會有部分信徒感覺身體不安、運勢不順。若信徒有此感受,當日即可在城隍爺面前許願擲筊,決定服何種刑罰及夯枷的輕重,領取到紙枷及疏文後至正殿向城隍爺求枷,同時將紙枷套在頸上,由道長代讀疏文,接著跟陰陽司公遶行市區到北壇水田福德宮以還願,最後道長再主持「脫枷」解厄儀式並焚化紙枷,完成整個儀式。至於陰陽司公則會駐駕水田福德宮十五天,聽取眾土地公回報一年來的民情,待農曆七月十五再向出巡的城隍爺回報。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也表示過去農曆四-六月香客較少,當年附近則無明顯差別,同年在Facebook上直播開虎門活動共有八千多人按讚、十七多萬次瀏覽,其中不乏認為很有意義、希望未來參加的留言;參與夯枷活動人數也有增加,甚至有外國人參與。 七月十五為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之日,早期城隍爺會在繞境時接受各家奉茶、送禮,後因日治時期北門鄭家申請修建城隍廟,再加上鄭家出有鄭用錫進士、在崇祀鄉賢的「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禮制之下,城隍爺會到鄭氏家廟休息,接受鄭家子弟拭塵、奉茶,及進獻以雞蛋墊底的燕窩後離去,稱為「鄭厝貢燕」。 新竹市各寺廟原同時舉辦中元祭祀,後來可能因市場上難以供應足夠貨品,遂分開舉辦,最先是南壇大眾廟的農曆七月十二,再來為七月十五日的城隍廟城隍爺出巡、七月十九城隍廟普渡。之後為七月二十三的新竹長和宮接棒,最末以新竹東寧宮七月三十辦法會、八月初一辦市場普作收尾。收尾後仍逗留在外的鬼魂則會被抓入南壇大眾廟安置。 城隍祝壽儀式為誕辰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九前一日晚間陸續展開,各地分靈廟及境內信眾,也都會前往都城隍廟祭祀朝拜。其分香廟有臺中都城隍廟、大甲都城隍廟、台東都城隍廟、屏東都城隍廟等。 據當地老人鄭煙地表示,相傳此廟過去水池與池和璧合等建物都是三魚形,乃代表魚鰭,而廟地所在為魚臍,至於魚頭即新竹關帝廟、魚尾是新竹長和宮,長和宮兩邊的愛文街與城北街是魚尾雙叉,合起來稱為「鯉魚穴」。地方耆老說,客家人在犁頭山「網穴」建立竹北蓮華寺就是要剋竹塹城「魚穴」。 城隍依當地為京師治、省府治、州治、縣廳治之別,有福明靈王、威靈公、靈佑侯、顯佑伯之封號,臺灣昔日地位最高的是臺灣府城隍廟的府城隍。乾隆廿一年(1756年)後,淡水廳署即自彰化遷至新竹。當時的淡水廳署就設在新竹城隍廟旁的西安街上,相傳作過淡水廳同知的曹謹、曹士桂都在死後成了城隍。 光緒元年(1875年),清廷新設之臺北府暫置新竹時,新竹城隍爺也由縣級「顯佑伯」改稱府級「威靈公」。祭祀府城隍的臺北府城隍廟至光緒七年(1881年)才建立。 對於新竹城隍如何昇為省級都城隍,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表示,光緒十六年(1890年),江西龍虎山張天師觀天象,以天狗居於牛郎、織女之間,有殃及臺灣海島的異象,奏請朝廷速辦法會,朝廷批准在新竹城隍廟舉行,光緒帝並欽賜「金門保障」御匾一方,再晉封新竹城隍為位階相當於行省巡撫之「威靈公新竹都城隍」。光緒十七年(1891年)由新竹仕紳林占梅、林汝梅兄弟在新竹城隍廟舉辦醮典,相傳林汝梅在此次醮典中委託張天師幫助都城隍升職。 別種說法還有:一、清朝有名皇子被奶媽帶到海邊遊玩,被沖到臺灣上岸後衣衫襤褸,乞食為生,數年後,淡水廳一官員經新竹城隍爺指點找到皇子,並被保舉升官,後奏請皇帝將城隍爺晉封都城隍;二,沈葆禎在大安之役奉令鎮守大安港,突生神風,敵國艦隊翻覆沈沒,以新竹城隍護國有功,奏請清廷加封都城隍;三,劉銘傳任職台灣首任巡撫時,張天師向清廷奏稱台灣將有災難,須速辦法會消災,由於臺灣省城當時還在趕工中,劉銘傳為取得在新竹辦法會正當性,將城隍連升兩級。
新竹都城隍廟
城隍為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因此城隍廟的佈置猶如古代的衙門。創建於西元1748年,其廟宇規模在當時是全臺之最,廟埕的市集小吃攤,成為新竹特色之一。據史載,西元1891年,全臺官民在此舉辦護國祐民怯除災厄祈禱醮法會,晉封為新竹都城隍,為臺澎地區唯一的省級城隍廟,又因顯靈禦匪有功,光緒皇帝頒賜「金門保障」匾額,其後陸續獲歷代皇帝封贈,成為全臺官位最高的城隍爺。城隍廟歷經多次翻修,現今廟貌重修於西元1924年,殿宇雄偉,雕刻瑰麗,以三川殿及三疊式屋頂最具特色,廟內文武判官謝、范將軍及四捕快之雕琢精緻傳神。而懸掛在屋樑上的大鐵算盤,據說是城隍用來計算人世罪惡的,所以兩旁的對聯寫著「世事何須多計較,神天自有大乘除」。每至元宵,花燈、人群將廟宇妝點得熱鬧繽紛;每年中元節城隍出巡,更吸引各地信徒湧入。 新竹都城隍廟與法蓮寺,是位於臺灣新竹市北區中山里的城隍廟,廟身列為市定古蹟,主神為城隍信仰的都城隍爺。 清高宗乾隆十二年(1747年),淡水同知曾日瑛上表朝廷,並飭地方宦紳集資於翌年(1748年)建成作為官廟的城隍廟。其廟地為墾戶王世傑1661年2月13日—1721年10月5日所獻,王世傑並捐出出租北門大街店屋之所得以維持廟務,目前廟中仍供奉其長生祿位[註 1]。乾隆時的竹塹城地圖,城內就標明此廟與新竹內天后宮這兩座廟宇。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同知袁秉義重修。清仁宗嘉慶四年(1799年),同知華清再重修,並捐建後殿以奉祀觀世音菩薩。嘉慶八年(1803年),同知胡應魁以後殿改祀城隍夫人,另在西畔現址建法蓮寺以奉觀音,並添祀十八羅漢。 臺灣日治時期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8-9月間臺灣曾發生瘟疫,新竹地區未傳出災情,且10月時向竹蓮寺觀音菩薩祈雨後確實下雨,故在地仕紳、士人、民眾等籌畫於隔年(明治三十年、1897年)1月6日、在城隍廟建三朝清醮,透過設壇、普渡、豎旗、張燈結綵、演酬神戲、守三齋七戒等方式叩謝神恩。 大正十三年(1924年),鄭肇基[註 2]募捐日幣十多萬元,花費三年時間始修建完工,落成後建一次大醮。 臺灣戰後時期民國100年(2011年)時此廟門牌為新竹市中山路75號。 此廟廟身在民國70年代(1980年代)列為三級古蹟。 廟前石獅子以泉州惠安黃塘玉昌湖青斗石所製,因經過長期氧化作用,表面色澤墨綠、光滑堅硬。在民國82年(1993年)10月30日,此石獅曾與新竹市議會石獅被印作郵票發售。廟前步口附壁柱有「善由此地心無愧」、「惡過我門膽自寒」一對楹聯。入口牆壁兩側「正直」、「聰明」四字,是滿州國第一任外交總長謝介石奏請皇帝溥儀賜字。廟內通樑碩大,頂為重簷,其木材主要是福州進口的杉木、樟木與檜木。正殿正門上方的八卦藻井為泉州木匠、溪底派大師王益順製作。都城隍神像前左右立文武判官,右上座祀陰陽司,左側為糾察司、獎善司、延壽司,右邊增祿司、罰惡司、速報司,座下兩傍又列祀牛馬將軍、枷鎖將軍、范謝將軍、喜怒哀樂四位捕快、董李排爺。正殿上方懸掛光緒帝「金門保障」御筆匾額、開臺進士鄭用錫獻[理陰贊陽]匾額,殿後龍柱是泉州石匠辛阿救作品。 彌勒殿除彌勒佛外,還有文昌帝君、西秦王爺、準提菩薩。法蓮寺為城隍廟庭所遮隔,寺容不易顯現,照地方人士說法,城隍廟屬官祀系統,但法蓮寺則為一般佛寺齋堂,故要分開。後殿除城隍夫人外,還有其大、二少爺、六位將爺、兩旁有月下老人、註生娘娘。 外地人要到新竹市拜拜,通常都會去位在北區中山里的新竹都城隍廟。參拜順序首先是正殿前天公爐、正殿城隍爺爐,再左進法蓮寺觀音爐,寺後彌勒爐,再到後殿城隍夫人爐,完成四殿五爐的祭拜儀式。 謝介石赴滿州國前曾來此求籤、民國56年(1967年)關西鎮長陳興邦與新埔鎮長黃阿龍競選連任前也來求籤。 新竹空襲後,新竹郵電局員工集資演一場酬神戲以感謝神明護佑。 戰後新竹市的攤販就以此廟為中心圍繞擴大,使得新竹縣政府於民國47年(1958年)拆遷新竹市孔廟作為商業大樓。 新竹縣市的信徒也會來此賭咒發誓申冤,上新聞的就有新竹市的情殺案、彰化銀行新竹分行存款糾紛、北埔鄉農會超貸案、寶山鄉砍果樹案、竹東鎮木材行破產與五指山雲光寺(灶君堂)寺產爭奪案等。 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註 3]表示該廟農曆七月前後的活動依序為六月十二日陰陽司公出神龕、七月初一子時開虎門、同日下午四時陰陽司公代替城隍爺坐鎮北壇水田福德宮並進行「夯枷解厄」、七月十二城隍爺出神龕、七月十三由城隍大二少爺「查夜暗訪」先走一遍城隍爺繞境路線[註 4]、七月十四在繞境路線上敲鑼打鼓以通知民眾、七月十五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七月十六城隍爺至外地繞境賑孤、七月十九廟內普渡並送鬼魂前往枉死城或陰間、七月二十普渡結束城隍爺入神龕、七月三十關虎門。 七月初一開虎門的儀式代表鬼門正式打開、鬼可以自陰間到陽間活動,可能會有部分信徒感覺身體不安、運勢不順。若信徒有此感受,當日即可在城隍爺面前許願擲筊,決定服何種刑罰及夯枷的輕重,領取到紙枷及疏文後至正殿向城隍爺求枷,同時將紙枷套在頸上,由道長代讀疏文,接著跟陰陽司公遶行市區到北壇水田福德宮以還願,最後道長再主持「脫枷」解厄儀式並焚化紙枷,完成整個儀式。至於陰陽司公則會駐駕水田福德宮十五天,聽取眾土地公回報一年來的民情,待農曆七月十五再向出巡的城隍爺回報。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也表示過去農曆四-六月香客較少,當年附近則無明顯差別,同年在Facebook上直播開虎門活動共有八千多人按讚、十七多萬次瀏覽,其中不乏認為很有意義、希望未來參加的留言;參與夯枷活動人數也有增加,甚至有外國人參與。 七月十五為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之日,早期城隍爺會在繞境時接受各家奉茶、送禮,後因日治時期北門鄭家申請修建城隍廟,再加上鄭家出有鄭用錫進士、在崇祀鄉賢的「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禮制之下,城隍爺會到鄭氏家廟休息,接受鄭家子弟拭塵、奉茶,及進獻以雞蛋墊底的燕窩後離去,稱為「鄭厝貢燕」。 新竹市各寺廟原同時舉辦中元祭祀,後來可能因市場上難以供應足夠貨品,遂分開舉辦,最先是南壇大眾廟的農曆七月十二,再來為七月十五日的城隍廟城隍爺出巡、七月十九城隍廟普渡。之後為七月二十三的新竹長和宮接棒,最末以新竹東寧宮七月三十辦法會、八月初一辦市場普作收尾。收尾後仍逗留在外的鬼魂則會被抓入南壇大眾廟安置。 城隍祝壽儀式為誕辰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九前一日晚間陸續展開,各地分靈廟及境內信眾,也都會前往都城隍廟祭祀朝拜。其分香廟有臺中都城隍廟、大甲都城隍廟、台東都城隍廟、屏東都城隍廟等。 據當地老人鄭煙地表示,相傳此廟過去水池與池和璧合等建物都是三魚形,乃代表魚鰭,而廟地所在為魚臍,至於魚頭即新竹關帝廟、魚尾是新竹長和宮,長和宮兩邊的愛文街與城北街是魚尾雙叉,合起來稱為「鯉魚穴」。地方耆老說,客家人在犁頭山「網穴」建立竹北蓮華寺就是要剋竹塹城「魚穴」。 城隍依當地為京師治、省府治、州治、縣廳治之別,有福明靈王、威靈公、靈佑侯、顯佑伯之封號,臺灣昔日地位最高的是臺灣府城隍廟的府城隍。乾隆廿一年(1756年)後,淡水廳署即自彰化遷至新竹。當時的淡水廳署就設在新竹城隍廟旁的西安街上,相傳作過淡水廳同知的曹謹、曹士桂都在死後成了城隍。 光緒元年(1875年),清廷新設之臺北府暫置新竹時,新竹城隍爺也由縣級「顯佑伯」改稱府級「威靈公」。祭祀府城隍的臺北府城隍廟至光緒七年(1881年)才建立。 對於新竹城隍如何昇為省級都城隍,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表示,光緒十六年(1890年),江西龍虎山張天師觀天象,以天狗居於牛郎、織女之間,有殃及臺灣海島的異象,奏請朝廷速辦法會,朝廷批准在新竹城隍廟舉行,光緒帝並欽賜「金門保障」御匾一方,再晉封新竹城隍為位階相當於行省巡撫之「威靈公新竹都城隍」。光緒十七年(1891年)由新竹仕紳林占梅、林汝梅兄弟在新竹城隍廟舉辦醮典,相傳林汝梅在此次醮典中委託張天師幫助都城隍升職。 別種說法還有:一、清朝有名皇子被奶媽帶到海邊遊玩,被沖到臺灣上岸後衣衫襤褸,乞食為生,數年後,淡水廳一官員經新竹城隍爺指點找到皇子,並被保舉升官,後奏請皇帝將城隍爺晉封都城隍;二,沈葆禎在大安之役奉令鎮守大安港,突生神風,敵國艦隊翻覆沈沒,以新竹城隍護國有功,奏請清廷加封都城隍;三,劉銘傳任職台灣首任巡撫時,張天師向清廷奏稱台灣將有災難,須速辦法會消災,由於臺灣省城當時還在趕工中,劉銘傳為取得在新竹辦法會正當性,將城隍連升兩級。
新竹都城隍廟
城隍為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因此城隍廟的佈置猶如古代的衙門。創建於西元1748年,其廟宇規模在當時是全臺之最,廟埕的市集小吃攤,成為新竹特色之一。據史載,西元1891年,全臺官民在此舉辦護國祐民怯除災厄祈禱醮法會,晉封為新竹都城隍,為臺澎地區唯一的省級城隍廟,又因顯靈禦匪有功,光緒皇帝頒賜「金門保障」匾額,其後陸續獲歷代皇帝封贈,成為全臺官位最高的城隍爺。城隍廟歷經多次翻修,現今廟貌重修於西元1924年,殿宇雄偉,雕刻瑰麗,以三川殿及三疊式屋頂最具特色,廟內文武判官謝、范將軍及四捕快之雕琢精緻傳神。而懸掛在屋樑上的大鐵算盤,據說是城隍用來計算人世罪惡的,所以兩旁的對聯寫著「世事何須多計較,神天自有大乘除」。每至元宵,花燈、人群將廟宇妝點得熱鬧繽紛;每年中元節城隍出巡,更吸引各地信徒湧入。 新竹都城隍廟與法蓮寺,是位於臺灣新竹市北區中山里的城隍廟,廟身列為市定古蹟,主神為城隍信仰的都城隍爺。 清高宗乾隆十二年(1747年),淡水同知曾日瑛上表朝廷,並飭地方宦紳集資於翌年(1748年)建成作為官廟的城隍廟。其廟地為墾戶王世傑1661年2月13日—1721年10月5日所獻,王世傑並捐出出租北門大街店屋之所得以維持廟務,目前廟中仍供奉其長生祿位[註 1]。乾隆時的竹塹城地圖,城內就標明此廟與新竹內天后宮這兩座廟宇。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同知袁秉義重修。清仁宗嘉慶四年(1799年),同知華清再重修,並捐建後殿以奉祀觀世音菩薩。嘉慶八年(1803年),同知胡應魁以後殿改祀城隍夫人,另在西畔現址建法蓮寺以奉觀音,並添祀十八羅漢。 臺灣日治時期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8-9月間臺灣曾發生瘟疫,新竹地區未傳出災情,且10月時向竹蓮寺觀音菩薩祈雨後確實下雨,故在地仕紳、士人、民眾等籌畫於隔年(明治三十年、1897年)1月6日、在城隍廟建三朝清醮,透過設壇、普渡、豎旗、張燈結綵、演酬神戲、守三齋七戒等方式叩謝神恩。 大正十三年(1924年),鄭肇基[註 2]募捐日幣十多萬元,花費三年時間始修建完工,落成後建一次大醮。 臺灣戰後時期民國100年(2011年)時此廟門牌為新竹市中山路75號。 此廟廟身在民國70年代(1980年代)列為三級古蹟。 廟前石獅子以泉州惠安黃塘玉昌湖青斗石所製,因經過長期氧化作用,表面色澤墨綠、光滑堅硬。在民國82年(1993年)10月30日,此石獅曾與新竹市議會石獅被印作郵票發售。廟前步口附壁柱有「善由此地心無愧」、「惡過我門膽自寒」一對楹聯。入口牆壁兩側「正直」、「聰明」四字,是滿州國第一任外交總長謝介石奏請皇帝溥儀賜字。廟內通樑碩大,頂為重簷,其木材主要是福州進口的杉木、樟木與檜木。正殿正門上方的八卦藻井為泉州木匠、溪底派大師王益順製作。都城隍神像前左右立文武判官,右上座祀陰陽司,左側為糾察司、獎善司、延壽司,右邊增祿司、罰惡司、速報司,座下兩傍又列祀牛馬將軍、枷鎖將軍、范謝將軍、喜怒哀樂四位捕快、董李排爺。正殿上方懸掛光緒帝「金門保障」御筆匾額、開臺進士鄭用錫獻[理陰贊陽]匾額,殿後龍柱是泉州石匠辛阿救作品。 彌勒殿除彌勒佛外,還有文昌帝君、西秦王爺、準提菩薩。法蓮寺為城隍廟庭所遮隔,寺容不易顯現,照地方人士說法,城隍廟屬官祀系統,但法蓮寺則為一般佛寺齋堂,故要分開。後殿除城隍夫人外,還有其大、二少爺、六位將爺、兩旁有月下老人、註生娘娘。 外地人要到新竹市拜拜,通常都會去位在北區中山里的新竹都城隍廟。參拜順序首先是正殿前天公爐、正殿城隍爺爐,再左進法蓮寺觀音爐,寺後彌勒爐,再到後殿城隍夫人爐,完成四殿五爐的祭拜儀式。 謝介石赴滿州國前曾來此求籤、民國56年(1967年)關西鎮長陳興邦與新埔鎮長黃阿龍競選連任前也來求籤。 新竹空襲後,新竹郵電局員工集資演一場酬神戲以感謝神明護佑。 戰後新竹市的攤販就以此廟為中心圍繞擴大,使得新竹縣政府於民國47年(1958年)拆遷新竹市孔廟作為商業大樓。 新竹縣市的信徒也會來此賭咒發誓申冤,上新聞的就有新竹市的情殺案、彰化銀行新竹分行存款糾紛、北埔鄉農會超貸案、寶山鄉砍果樹案、竹東鎮木材行破產與五指山雲光寺(灶君堂)寺產爭奪案等。 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註 3]表示該廟農曆七月前後的活動依序為六月十二日陰陽司公出神龕、七月初一子時開虎門、同日下午四時陰陽司公代替城隍爺坐鎮北壇水田福德宮並進行「夯枷解厄」、七月十二城隍爺出神龕、七月十三由城隍大二少爺「查夜暗訪」先走一遍城隍爺繞境路線[註 4]、七月十四在繞境路線上敲鑼打鼓以通知民眾、七月十五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七月十六城隍爺至外地繞境賑孤、七月十九廟內普渡並送鬼魂前往枉死城或陰間、七月二十普渡結束城隍爺入神龕、七月三十關虎門。 七月初一開虎門的儀式代表鬼門正式打開、鬼可以自陰間到陽間活動,可能會有部分信徒感覺身體不安、運勢不順。若信徒有此感受,當日即可在城隍爺面前許願擲筊,決定服何種刑罰及夯枷的輕重,領取到紙枷及疏文後至正殿向城隍爺求枷,同時將紙枷套在頸上,由道長代讀疏文,接著跟陰陽司公遶行市區到北壇水田福德宮以還願,最後道長再主持「脫枷」解厄儀式並焚化紙枷,完成整個儀式。至於陰陽司公則會駐駕水田福德宮十五天,聽取眾土地公回報一年來的民情,待農曆七月十五再向出巡的城隍爺回報。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也表示過去農曆四-六月香客較少,當年附近則無明顯差別,同年在Facebook上直播開虎門活動共有八千多人按讚、十七多萬次瀏覽,其中不乏認為很有意義、希望未來參加的留言;參與夯枷活動人數也有增加,甚至有外國人參與。 七月十五為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之日,早期城隍爺會在繞境時接受各家奉茶、送禮,後因日治時期北門鄭家申請修建城隍廟,再加上鄭家出有鄭用錫進士、在崇祀鄉賢的「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禮制之下,城隍爺會到鄭氏家廟休息,接受鄭家子弟拭塵、奉茶,及進獻以雞蛋墊底的燕窩後離去,稱為「鄭厝貢燕」。 新竹市各寺廟原同時舉辦中元祭祀,後來可能因市場上難以供應足夠貨品,遂分開舉辦,最先是南壇大眾廟的農曆七月十二,再來為七月十五日的城隍廟城隍爺出巡、七月十九城隍廟普渡。之後為七月二十三的新竹長和宮接棒,最末以新竹東寧宮七月三十辦法會、八月初一辦市場普作收尾。收尾後仍逗留在外的鬼魂則會被抓入南壇大眾廟安置。 城隍祝壽儀式為誕辰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九前一日晚間陸續展開,各地分靈廟及境內信眾,也都會前往都城隍廟祭祀朝拜。其分香廟有臺中都城隍廟、大甲都城隍廟、台東都城隍廟、屏東都城隍廟等。 據當地老人鄭煙地表示,相傳此廟過去水池與池和璧合等建物都是三魚形,乃代表魚鰭,而廟地所在為魚臍,至於魚頭即新竹關帝廟、魚尾是新竹長和宮,長和宮兩邊的愛文街與城北街是魚尾雙叉,合起來稱為「鯉魚穴」。地方耆老說,客家人在犁頭山「網穴」建立竹北蓮華寺就是要剋竹塹城「魚穴」。 城隍依當地為京師治、省府治、州治、縣廳治之別,有福明靈王、威靈公、靈佑侯、顯佑伯之封號,臺灣昔日地位最高的是臺灣府城隍廟的府城隍。乾隆廿一年(1756年)後,淡水廳署即自彰化遷至新竹。當時的淡水廳署就設在新竹城隍廟旁的西安街上,相傳作過淡水廳同知的曹謹、曹士桂都在死後成了城隍。 光緒元年(1875年),清廷新設之臺北府暫置新竹時,新竹城隍爺也由縣級「顯佑伯」改稱府級「威靈公」。祭祀府城隍的臺北府城隍廟至光緒七年(1881年)才建立。 對於新竹城隍如何昇為省級都城隍,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表示,光緒十六年(1890年),江西龍虎山張天師觀天象,以天狗居於牛郎、織女之間,有殃及臺灣海島的異象,奏請朝廷速辦法會,朝廷批准在新竹城隍廟舉行,光緒帝並欽賜「金門保障」御匾一方,再晉封新竹城隍為位階相當於行省巡撫之「威靈公新竹都城隍」。光緒十七年(1891年)由新竹仕紳林占梅、林汝梅兄弟在新竹城隍廟舉辦醮典,相傳林汝梅在此次醮典中委託張天師幫助都城隍升職。 別種說法還有:一、清朝有名皇子被奶媽帶到海邊遊玩,被沖到臺灣上岸後衣衫襤褸,乞食為生,數年後,淡水廳一官員經新竹城隍爺指點找到皇子,並被保舉升官,後奏請皇帝將城隍爺晉封都城隍;二,沈葆禎在大安之役奉令鎮守大安港,突生神風,敵國艦隊翻覆沈沒,以新竹城隍護國有功,奏請清廷加封都城隍;三,劉銘傳任職台灣首任巡撫時,張天師向清廷奏稱台灣將有災難,須速辦法會消災,由於臺灣省城當時還在趕工中,劉銘傳為取得在新竹辦法會正當性,將城隍連升兩級。
新竹都城隍廟
城隍為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因此城隍廟的佈置猶如古代的衙門。創建於西元1748年,其廟宇規模在當時是全臺之最,廟埕的市集小吃攤,成為新竹特色之一。據史載,西元1891年,全臺官民在此舉辦護國祐民怯除災厄祈禱醮法會,晉封為新竹都城隍,為臺澎地區唯一的省級城隍廟,又因顯靈禦匪有功,光緒皇帝頒賜「金門保障」匾額,其後陸續獲歷代皇帝封贈,成為全臺官位最高的城隍爺。城隍廟歷經多次翻修,現今廟貌重修於西元1924年,殿宇雄偉,雕刻瑰麗,以三川殿及三疊式屋頂最具特色,廟內文武判官謝、范將軍及四捕快之雕琢精緻傳神。而懸掛在屋樑上的大鐵算盤,據說是城隍用來計算人世罪惡的,所以兩旁的對聯寫著「世事何須多計較,神天自有大乘除」。每至元宵,花燈、人群將廟宇妝點得熱鬧繽紛;每年中元節城隍出巡,更吸引各地信徒湧入。 新竹都城隍廟與法蓮寺,是位於臺灣新竹市北區中山里的城隍廟,廟身列為市定古蹟,主神為城隍信仰的都城隍爺。 清高宗乾隆十二年(1747年),淡水同知曾日瑛上表朝廷,並飭地方宦紳集資於翌年(1748年)建成作為官廟的城隍廟。其廟地為墾戶王世傑1661年2月13日—1721年10月5日所獻,王世傑並捐出出租北門大街店屋之所得以維持廟務,目前廟中仍供奉其長生祿位[註 1]。乾隆時的竹塹城地圖,城內就標明此廟與新竹內天后宮這兩座廟宇。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同知袁秉義重修。清仁宗嘉慶四年(1799年),同知華清再重修,並捐建後殿以奉祀觀世音菩薩。嘉慶八年(1803年),同知胡應魁以後殿改祀城隍夫人,另在西畔現址建法蓮寺以奉觀音,並添祀十八羅漢。 臺灣日治時期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8-9月間臺灣曾發生瘟疫,新竹地區未傳出災情,且10月時向竹蓮寺觀音菩薩祈雨後確實下雨,故在地仕紳、士人、民眾等籌畫於隔年(明治三十年、1897年)1月6日、在城隍廟建三朝清醮,透過設壇、普渡、豎旗、張燈結綵、演酬神戲、守三齋七戒等方式叩謝神恩。 大正十三年(1924年),鄭肇基[註 2]募捐日幣十多萬元,花費三年時間始修建完工,落成後建一次大醮。 臺灣戰後時期民國100年(2011年)時此廟門牌為新竹市中山路75號。 此廟廟身在民國70年代(1980年代)列為三級古蹟。 廟前石獅子以泉州惠安黃塘玉昌湖青斗石所製,因經過長期氧化作用,表面色澤墨綠、光滑堅硬。在民國82年(1993年)10月30日,此石獅曾與新竹市議會石獅被印作郵票發售。廟前步口附壁柱有「善由此地心無愧」、「惡過我門膽自寒」一對楹聯。入口牆壁兩側「正直」、「聰明」四字,是滿州國第一任外交總長謝介石奏請皇帝溥儀賜字。廟內通樑碩大,頂為重簷,其木材主要是福州進口的杉木、樟木與檜木。正殿正門上方的八卦藻井為泉州木匠、溪底派大師王益順製作。都城隍神像前左右立文武判官,右上座祀陰陽司,左側為糾察司、獎善司、延壽司,右邊增祿司、罰惡司、速報司,座下兩傍又列祀牛馬將軍、枷鎖將軍、范謝將軍、喜怒哀樂四位捕快、董李排爺。正殿上方懸掛光緒帝「金門保障」御筆匾額、開臺進士鄭用錫獻[理陰贊陽]匾額,殿後龍柱是泉州石匠辛阿救作品。 彌勒殿除彌勒佛外,還有文昌帝君、西秦王爺、準提菩薩。法蓮寺為城隍廟庭所遮隔,寺容不易顯現,照地方人士說法,城隍廟屬官祀系統,但法蓮寺則為一般佛寺齋堂,故要分開。後殿除城隍夫人外,還有其大、二少爺、六位將爺、兩旁有月下老人、註生娘娘。 外地人要到新竹市拜拜,通常都會去位在北區中山里的新竹都城隍廟。參拜順序首先是正殿前天公爐、正殿城隍爺爐,再左進法蓮寺觀音爐,寺後彌勒爐,再到後殿城隍夫人爐,完成四殿五爐的祭拜儀式。 謝介石赴滿州國前曾來此求籤、民國56年(1967年)關西鎮長陳興邦與新埔鎮長黃阿龍競選連任前也來求籤。 新竹空襲後,新竹郵電局員工集資演一場酬神戲以感謝神明護佑。 戰後新竹市的攤販就以此廟為中心圍繞擴大,使得新竹縣政府於民國47年(1958年)拆遷新竹市孔廟作為商業大樓。 新竹縣市的信徒也會來此賭咒發誓申冤,上新聞的就有新竹市的情殺案、彰化銀行新竹分行存款糾紛、北埔鄉農會超貸案、寶山鄉砍果樹案、竹東鎮木材行破產與五指山雲光寺(灶君堂)寺產爭奪案等。 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註 3]表示該廟農曆七月前後的活動依序為六月十二日陰陽司公出神龕、七月初一子時開虎門、同日下午四時陰陽司公代替城隍爺坐鎮北壇水田福德宮並進行「夯枷解厄」、七月十二城隍爺出神龕、七月十三由城隍大二少爺「查夜暗訪」先走一遍城隍爺繞境路線[註 4]、七月十四在繞境路線上敲鑼打鼓以通知民眾、七月十五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七月十六城隍爺至外地繞境賑孤、七月十九廟內普渡並送鬼魂前往枉死城或陰間、七月二十普渡結束城隍爺入神龕、七月三十關虎門。 七月初一開虎門的儀式代表鬼門正式打開、鬼可以自陰間到陽間活動,可能會有部分信徒感覺身體不安、運勢不順。若信徒有此感受,當日即可在城隍爺面前許願擲筊,決定服何種刑罰及夯枷的輕重,領取到紙枷及疏文後至正殿向城隍爺求枷,同時將紙枷套在頸上,由道長代讀疏文,接著跟陰陽司公遶行市區到北壇水田福德宮以還願,最後道長再主持「脫枷」解厄儀式並焚化紙枷,完成整個儀式。至於陰陽司公則會駐駕水田福德宮十五天,聽取眾土地公回報一年來的民情,待農曆七月十五再向出巡的城隍爺回報。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也表示過去農曆四-六月香客較少,當年附近則無明顯差別,同年在Facebook上直播開虎門活動共有八千多人按讚、十七多萬次瀏覽,其中不乏認為很有意義、希望未來參加的留言;參與夯枷活動人數也有增加,甚至有外國人參與。 七月十五為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之日,早期城隍爺會在繞境時接受各家奉茶、送禮,後因日治時期北門鄭家申請修建城隍廟,再加上鄭家出有鄭用錫進士、在崇祀鄉賢的「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禮制之下,城隍爺會到鄭氏家廟休息,接受鄭家子弟拭塵、奉茶,及進獻以雞蛋墊底的燕窩後離去,稱為「鄭厝貢燕」。 新竹市各寺廟原同時舉辦中元祭祀,後來可能因市場上難以供應足夠貨品,遂分開舉辦,最先是南壇大眾廟的農曆七月十二,再來為七月十五日的城隍廟城隍爺出巡、七月十九城隍廟普渡。之後為七月二十三的新竹長和宮接棒,最末以新竹東寧宮七月三十辦法會、八月初一辦市場普作收尾。收尾後仍逗留在外的鬼魂則會被抓入南壇大眾廟安置。 城隍祝壽儀式為誕辰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九前一日晚間陸續展開,各地分靈廟及境內信眾,也都會前往都城隍廟祭祀朝拜。其分香廟有臺中都城隍廟、大甲都城隍廟、台東都城隍廟、屏東都城隍廟等。 據當地老人鄭煙地表示,相傳此廟過去水池與池和璧合等建物都是三魚形,乃代表魚鰭,而廟地所在為魚臍,至於魚頭即新竹關帝廟、魚尾是新竹長和宮,長和宮兩邊的愛文街與城北街是魚尾雙叉,合起來稱為「鯉魚穴」。地方耆老說,客家人在犁頭山「網穴」建立竹北蓮華寺就是要剋竹塹城「魚穴」。 城隍依當地為京師治、省府治、州治、縣廳治之別,有福明靈王、威靈公、靈佑侯、顯佑伯之封號,臺灣昔日地位最高的是臺灣府城隍廟的府城隍。乾隆廿一年(1756年)後,淡水廳署即自彰化遷至新竹。當時的淡水廳署就設在新竹城隍廟旁的西安街上,相傳作過淡水廳同知的曹謹、曹士桂都在死後成了城隍。 光緒元年(1875年),清廷新設之臺北府暫置新竹時,新竹城隍爺也由縣級「顯佑伯」改稱府級「威靈公」。祭祀府城隍的臺北府城隍廟至光緒七年(1881年)才建立。 對於新竹城隍如何昇為省級都城隍,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表示,光緒十六年(1890年),江西龍虎山張天師觀天象,以天狗居於牛郎、織女之間,有殃及臺灣海島的異象,奏請朝廷速辦法會,朝廷批准在新竹城隍廟舉行,光緒帝並欽賜「金門保障」御匾一方,再晉封新竹城隍為位階相當於行省巡撫之「威靈公新竹都城隍」。光緒十七年(1891年)由新竹仕紳林占梅、林汝梅兄弟在新竹城隍廟舉辦醮典,相傳林汝梅在此次醮典中委託張天師幫助都城隍升職。 別種說法還有:一、清朝有名皇子被奶媽帶到海邊遊玩,被沖到臺灣上岸後衣衫襤褸,乞食為生,數年後,淡水廳一官員經新竹城隍爺指點找到皇子,並被保舉升官,後奏請皇帝將城隍爺晉封都城隍;二,沈葆禎在大安之役奉令鎮守大安港,突生神風,敵國艦隊翻覆沈沒,以新竹城隍護國有功,奏請清廷加封都城隍;三,劉銘傳任職台灣首任巡撫時,張天師向清廷奏稱台灣將有災難,須速辦法會消災,由於臺灣省城當時還在趕工中,劉銘傳為取得在新竹辦法會正當性,將城隍連升兩級。
新竹都城隍廟
城隍為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因此城隍廟的佈置猶如古代的衙門。創建於西元1748年,其廟宇規模在當時是全臺之最,廟埕的市集小吃攤,成為新竹特色之一。據史載,西元1891年,全臺官民在此舉辦護國祐民怯除災厄祈禱醮法會,晉封為新竹都城隍,為臺澎地區唯一的省級城隍廟,又因顯靈禦匪有功,光緒皇帝頒賜「金門保障」匾額,其後陸續獲歷代皇帝封贈,成為全臺官位最高的城隍爺。城隍廟歷經多次翻修,現今廟貌重修於西元1924年,殿宇雄偉,雕刻瑰麗,以三川殿及三疊式屋頂最具特色,廟內文武判官謝、范將軍及四捕快之雕琢精緻傳神。而懸掛在屋樑上的大鐵算盤,據說是城隍用來計算人世罪惡的,所以兩旁的對聯寫著「世事何須多計較,神天自有大乘除」。每至元宵,花燈、人群將廟宇妝點得熱鬧繽紛;每年中元節城隍出巡,更吸引各地信徒湧入。 新竹都城隍廟與法蓮寺,是位於臺灣新竹市北區中山里的城隍廟,廟身列為市定古蹟,主神為城隍信仰的都城隍爺。 清高宗乾隆十二年(1747年),淡水同知曾日瑛上表朝廷,並飭地方宦紳集資於翌年(1748年)建成作為官廟的城隍廟。其廟地為墾戶王世傑1661年2月13日—1721年10月5日所獻,王世傑並捐出出租北門大街店屋之所得以維持廟務,目前廟中仍供奉其長生祿位[註 1]。乾隆時的竹塹城地圖,城內就標明此廟與新竹內天后宮這兩座廟宇。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同知袁秉義重修。清仁宗嘉慶四年(1799年),同知華清再重修,並捐建後殿以奉祀觀世音菩薩。嘉慶八年(1803年),同知胡應魁以後殿改祀城隍夫人,另在西畔現址建法蓮寺以奉觀音,並添祀十八羅漢。 臺灣日治時期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8-9月間臺灣曾發生瘟疫,新竹地區未傳出災情,且10月時向竹蓮寺觀音菩薩祈雨後確實下雨,故在地仕紳、士人、民眾等籌畫於隔年(明治三十年、1897年)1月6日、在城隍廟建三朝清醮,透過設壇、普渡、豎旗、張燈結綵、演酬神戲、守三齋七戒等方式叩謝神恩。 大正十三年(1924年),鄭肇基[註 2]募捐日幣十多萬元,花費三年時間始修建完工,落成後建一次大醮。 臺灣戰後時期民國100年(2011年)時此廟門牌為新竹市中山路75號。 此廟廟身在民國70年代(1980年代)列為三級古蹟。 廟前石獅子以泉州惠安黃塘玉昌湖青斗石所製,因經過長期氧化作用,表面色澤墨綠、光滑堅硬。在民國82年(1993年)10月30日,此石獅曾與新竹市議會石獅被印作郵票發售。廟前步口附壁柱有「善由此地心無愧」、「惡過我門膽自寒」一對楹聯。入口牆壁兩側「正直」、「聰明」四字,是滿州國第一任外交總長謝介石奏請皇帝溥儀賜字。廟內通樑碩大,頂為重簷,其木材主要是福州進口的杉木、樟木與檜木。正殿正門上方的八卦藻井為泉州木匠、溪底派大師王益順製作。都城隍神像前左右立文武判官,右上座祀陰陽司,左側為糾察司、獎善司、延壽司,右邊增祿司、罰惡司、速報司,座下兩傍又列祀牛馬將軍、枷鎖將軍、范謝將軍、喜怒哀樂四位捕快、董李排爺。正殿上方懸掛光緒帝「金門保障」御筆匾額、開臺進士鄭用錫獻[理陰贊陽]匾額,殿後龍柱是泉州石匠辛阿救作品。 彌勒殿除彌勒佛外,還有文昌帝君、西秦王爺、準提菩薩。法蓮寺為城隍廟庭所遮隔,寺容不易顯現,照地方人士說法,城隍廟屬官祀系統,但法蓮寺則為一般佛寺齋堂,故要分開。後殿除城隍夫人外,還有其大、二少爺、六位將爺、兩旁有月下老人、註生娘娘。 外地人要到新竹市拜拜,通常都會去位在北區中山里的新竹都城隍廟。參拜順序首先是正殿前天公爐、正殿城隍爺爐,再左進法蓮寺觀音爐,寺後彌勒爐,再到後殿城隍夫人爐,完成四殿五爐的祭拜儀式。 謝介石赴滿州國前曾來此求籤、民國56年(1967年)關西鎮長陳興邦與新埔鎮長黃阿龍競選連任前也來求籤。 新竹空襲後,新竹郵電局員工集資演一場酬神戲以感謝神明護佑。 戰後新竹市的攤販就以此廟為中心圍繞擴大,使得新竹縣政府於民國47年(1958年)拆遷新竹市孔廟作為商業大樓。 新竹縣市的信徒也會來此賭咒發誓申冤,上新聞的就有新竹市的情殺案、彰化銀行新竹分行存款糾紛、北埔鄉農會超貸案、寶山鄉砍果樹案、竹東鎮木材行破產與五指山雲光寺(灶君堂)寺產爭奪案等。 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註 3]表示該廟農曆七月前後的活動依序為六月十二日陰陽司公出神龕、七月初一子時開虎門、同日下午四時陰陽司公代替城隍爺坐鎮北壇水田福德宮並進行「夯枷解厄」、七月十二城隍爺出神龕、七月十三由城隍大二少爺「查夜暗訪」先走一遍城隍爺繞境路線[註 4]、七月十四在繞境路線上敲鑼打鼓以通知民眾、七月十五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七月十六城隍爺至外地繞境賑孤、七月十九廟內普渡並送鬼魂前往枉死城或陰間、七月二十普渡結束城隍爺入神龕、七月三十關虎門。 七月初一開虎門的儀式代表鬼門正式打開、鬼可以自陰間到陽間活動,可能會有部分信徒感覺身體不安、運勢不順。若信徒有此感受,當日即可在城隍爺面前許願擲筊,決定服何種刑罰及夯枷的輕重,領取到紙枷及疏文後至正殿向城隍爺求枷,同時將紙枷套在頸上,由道長代讀疏文,接著跟陰陽司公遶行市區到北壇水田福德宮以還願,最後道長再主持「脫枷」解厄儀式並焚化紙枷,完成整個儀式。至於陰陽司公則會駐駕水田福德宮十五天,聽取眾土地公回報一年來的民情,待農曆七月十五再向出巡的城隍爺回報。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也表示過去農曆四-六月香客較少,當年附近則無明顯差別,同年在Facebook上直播開虎門活動共有八千多人按讚、十七多萬次瀏覽,其中不乏認為很有意義、希望未來參加的留言;參與夯枷活動人數也有增加,甚至有外國人參與。 七月十五為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之日,早期城隍爺會在繞境時接受各家奉茶、送禮,後因日治時期北門鄭家申請修建城隍廟,再加上鄭家出有鄭用錫進士、在崇祀鄉賢的「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禮制之下,城隍爺會到鄭氏家廟休息,接受鄭家子弟拭塵、奉茶,及進獻以雞蛋墊底的燕窩後離去,稱為「鄭厝貢燕」。 新竹市各寺廟原同時舉辦中元祭祀,後來可能因市場上難以供應足夠貨品,遂分開舉辦,最先是南壇大眾廟的農曆七月十二,再來為七月十五日的城隍廟城隍爺出巡、七月十九城隍廟普渡。之後為七月二十三的新竹長和宮接棒,最末以新竹東寧宮七月三十辦法會、八月初一辦市場普作收尾。收尾後仍逗留在外的鬼魂則會被抓入南壇大眾廟安置。 城隍祝壽儀式為誕辰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九前一日晚間陸續展開,各地分靈廟及境內信眾,也都會前往都城隍廟祭祀朝拜。其分香廟有臺中都城隍廟、大甲都城隍廟、台東都城隍廟、屏東都城隍廟等。 據當地老人鄭煙地表示,相傳此廟過去水池與池和璧合等建物都是三魚形,乃代表魚鰭,而廟地所在為魚臍,至於魚頭即新竹關帝廟、魚尾是新竹長和宮,長和宮兩邊的愛文街與城北街是魚尾雙叉,合起來稱為「鯉魚穴」。地方耆老說,客家人在犁頭山「網穴」建立竹北蓮華寺就是要剋竹塹城「魚穴」。 城隍依當地為京師治、省府治、州治、縣廳治之別,有福明靈王、威靈公、靈佑侯、顯佑伯之封號,臺灣昔日地位最高的是臺灣府城隍廟的府城隍。乾隆廿一年(1756年)後,淡水廳署即自彰化遷至新竹。當時的淡水廳署就設在新竹城隍廟旁的西安街上,相傳作過淡水廳同知的曹謹、曹士桂都在死後成了城隍。 光緒元年(1875年),清廷新設之臺北府暫置新竹時,新竹城隍爺也由縣級「顯佑伯」改稱府級「威靈公」。祭祀府城隍的臺北府城隍廟至光緒七年(1881年)才建立。 對於新竹城隍如何昇為省級都城隍,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表示,光緒十六年(1890年),江西龍虎山張天師觀天象,以天狗居於牛郎、織女之間,有殃及臺灣海島的異象,奏請朝廷速辦法會,朝廷批准在新竹城隍廟舉行,光緒帝並欽賜「金門保障」御匾一方,再晉封新竹城隍為位階相當於行省巡撫之「威靈公新竹都城隍」。光緒十七年(1891年)由新竹仕紳林占梅、林汝梅兄弟在新竹城隍廟舉辦醮典,相傳林汝梅在此次醮典中委託張天師幫助都城隍升職。 別種說法還有:一、清朝有名皇子被奶媽帶到海邊遊玩,被沖到臺灣上岸後衣衫襤褸,乞食為生,數年後,淡水廳一官員經新竹城隍爺指點找到皇子,並被保舉升官,後奏請皇帝將城隍爺晉封都城隍;二,沈葆禎在大安之役奉令鎮守大安港,突生神風,敵國艦隊翻覆沈沒,以新竹城隍護國有功,奏請清廷加封都城隍;三,劉銘傳任職台灣首任巡撫時,張天師向清廷奏稱台灣將有災難,須速辦法會消災,由於臺灣省城當時還在趕工中,劉銘傳為取得在新竹辦法會正當性,將城隍連升兩級。
新竹都城隍廟
城隍為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因此城隍廟的佈置猶如古代的衙門。創建於西元1748年,其廟宇規模在當時是全臺之最,廟埕的市集小吃攤,成為新竹特色之一。據史載,西元1891年,全臺官民在此舉辦護國祐民怯除災厄祈禱醮法會,晉封為新竹都城隍,為臺澎地區唯一的省級城隍廟,又因顯靈禦匪有功,光緒皇帝頒賜「金門保障」匾額,其後陸續獲歷代皇帝封贈,成為全臺官位最高的城隍爺。城隍廟歷經多次翻修,現今廟貌重修於西元1924年,殿宇雄偉,雕刻瑰麗,以三川殿及三疊式屋頂最具特色,廟內文武判官謝、范將軍及四捕快之雕琢精緻傳神。而懸掛在屋樑上的大鐵算盤,據說是城隍用來計算人世罪惡的,所以兩旁的對聯寫著「世事何須多計較,神天自有大乘除」。每至元宵,花燈、人群將廟宇妝點得熱鬧繽紛;每年中元節城隍出巡,更吸引各地信徒湧入。 新竹都城隍廟與法蓮寺,是位於臺灣新竹市北區中山里的城隍廟,廟身列為市定古蹟,主神為城隍信仰的都城隍爺。 清高宗乾隆十二年(1747年),淡水同知曾日瑛上表朝廷,並飭地方宦紳集資於翌年(1748年)建成作為官廟的城隍廟。其廟地為墾戶王世傑1661年2月13日—1721年10月5日所獻,王世傑並捐出出租北門大街店屋之所得以維持廟務,目前廟中仍供奉其長生祿位[註 1]。乾隆時的竹塹城地圖,城內就標明此廟與新竹內天后宮這兩座廟宇。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同知袁秉義重修。清仁宗嘉慶四年(1799年),同知華清再重修,並捐建後殿以奉祀觀世音菩薩。嘉慶八年(1803年),同知胡應魁以後殿改祀城隍夫人,另在西畔現址建法蓮寺以奉觀音,並添祀十八羅漢。 臺灣日治時期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8-9月間臺灣曾發生瘟疫,新竹地區未傳出災情,且10月時向竹蓮寺觀音菩薩祈雨後確實下雨,故在地仕紳、士人、民眾等籌畫於隔年(明治三十年、1897年)1月6日、在城隍廟建三朝清醮,透過設壇、普渡、豎旗、張燈結綵、演酬神戲、守三齋七戒等方式叩謝神恩。 大正十三年(1924年),鄭肇基[註 2]募捐日幣十多萬元,花費三年時間始修建完工,落成後建一次大醮。 臺灣戰後時期民國100年(2011年)時此廟門牌為新竹市中山路75號。 此廟廟身在民國70年代(1980年代)列為三級古蹟。 廟前石獅子以泉州惠安黃塘玉昌湖青斗石所製,因經過長期氧化作用,表面色澤墨綠、光滑堅硬。在民國82年(1993年)10月30日,此石獅曾與新竹市議會石獅被印作郵票發售。廟前步口附壁柱有「善由此地心無愧」、「惡過我門膽自寒」一對楹聯。入口牆壁兩側「正直」、「聰明」四字,是滿州國第一任外交總長謝介石奏請皇帝溥儀賜字。廟內通樑碩大,頂為重簷,其木材主要是福州進口的杉木、樟木與檜木。正殿正門上方的八卦藻井為泉州木匠、溪底派大師王益順製作。都城隍神像前左右立文武判官,右上座祀陰陽司,左側為糾察司、獎善司、延壽司,右邊增祿司、罰惡司、速報司,座下兩傍又列祀牛馬將軍、枷鎖將軍、范謝將軍、喜怒哀樂四位捕快、董李排爺。正殿上方懸掛光緒帝「金門保障」御筆匾額、開臺進士鄭用錫獻[理陰贊陽]匾額,殿後龍柱是泉州石匠辛阿救作品。 彌勒殿除彌勒佛外,還有文昌帝君、西秦王爺、準提菩薩。法蓮寺為城隍廟庭所遮隔,寺容不易顯現,照地方人士說法,城隍廟屬官祀系統,但法蓮寺則為一般佛寺齋堂,故要分開。後殿除城隍夫人外,還有其大、二少爺、六位將爺、兩旁有月下老人、註生娘娘。 外地人要到新竹市拜拜,通常都會去位在北區中山里的新竹都城隍廟。參拜順序首先是正殿前天公爐、正殿城隍爺爐,再左進法蓮寺觀音爐,寺後彌勒爐,再到後殿城隍夫人爐,完成四殿五爐的祭拜儀式。 謝介石赴滿州國前曾來此求籤、民國56年(1967年)關西鎮長陳興邦與新埔鎮長黃阿龍競選連任前也來求籤。 新竹空襲後,新竹郵電局員工集資演一場酬神戲以感謝神明護佑。 戰後新竹市的攤販就以此廟為中心圍繞擴大,使得新竹縣政府於民國47年(1958年)拆遷新竹市孔廟作為商業大樓。 新竹縣市的信徒也會來此賭咒發誓申冤,上新聞的就有新竹市的情殺案、彰化銀行新竹分行存款糾紛、北埔鄉農會超貸案、寶山鄉砍果樹案、竹東鎮木材行破產與五指山雲光寺(灶君堂)寺產爭奪案等。 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註 3]表示該廟農曆七月前後的活動依序為六月十二日陰陽司公出神龕、七月初一子時開虎門、同日下午四時陰陽司公代替城隍爺坐鎮北壇水田福德宮並進行「夯枷解厄」、七月十二城隍爺出神龕、七月十三由城隍大二少爺「查夜暗訪」先走一遍城隍爺繞境路線[註 4]、七月十四在繞境路線上敲鑼打鼓以通知民眾、七月十五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七月十六城隍爺至外地繞境賑孤、七月十九廟內普渡並送鬼魂前往枉死城或陰間、七月二十普渡結束城隍爺入神龕、七月三十關虎門。 七月初一開虎門的儀式代表鬼門正式打開、鬼可以自陰間到陽間活動,可能會有部分信徒感覺身體不安、運勢不順。若信徒有此感受,當日即可在城隍爺面前許願擲筊,決定服何種刑罰及夯枷的輕重,領取到紙枷及疏文後至正殿向城隍爺求枷,同時將紙枷套在頸上,由道長代讀疏文,接著跟陰陽司公遶行市區到北壇水田福德宮以還願,最後道長再主持「脫枷」解厄儀式並焚化紙枷,完成整個儀式。至於陰陽司公則會駐駕水田福德宮十五天,聽取眾土地公回報一年來的民情,待農曆七月十五再向出巡的城隍爺回報。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也表示過去農曆四-六月香客較少,當年附近則無明顯差別,同年在Facebook上直播開虎門活動共有八千多人按讚、十七多萬次瀏覽,其中不乏認為很有意義、希望未來參加的留言;參與夯枷活動人數也有增加,甚至有外國人參與。 七月十五為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之日,早期城隍爺會在繞境時接受各家奉茶、送禮,後因日治時期北門鄭家申請修建城隍廟,再加上鄭家出有鄭用錫進士、在崇祀鄉賢的「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禮制之下,城隍爺會到鄭氏家廟休息,接受鄭家子弟拭塵、奉茶,及進獻以雞蛋墊底的燕窩後離去,稱為「鄭厝貢燕」。 新竹市各寺廟原同時舉辦中元祭祀,後來可能因市場上難以供應足夠貨品,遂分開舉辦,最先是南壇大眾廟的農曆七月十二,再來為七月十五日的城隍廟城隍爺出巡、七月十九城隍廟普渡。之後為七月二十三的新竹長和宮接棒,最末以新竹東寧宮七月三十辦法會、八月初一辦市場普作收尾。收尾後仍逗留在外的鬼魂則會被抓入南壇大眾廟安置。 城隍祝壽儀式為誕辰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九前一日晚間陸續展開,各地分靈廟及境內信眾,也都會前往都城隍廟祭祀朝拜。其分香廟有臺中都城隍廟、大甲都城隍廟、台東都城隍廟、屏東都城隍廟等。 據當地老人鄭煙地表示,相傳此廟過去水池與池和璧合等建物都是三魚形,乃代表魚鰭,而廟地所在為魚臍,至於魚頭即新竹關帝廟、魚尾是新竹長和宮,長和宮兩邊的愛文街與城北街是魚尾雙叉,合起來稱為「鯉魚穴」。地方耆老說,客家人在犁頭山「網穴」建立竹北蓮華寺就是要剋竹塹城「魚穴」。 城隍依當地為京師治、省府治、州治、縣廳治之別,有福明靈王、威靈公、靈佑侯、顯佑伯之封號,臺灣昔日地位最高的是臺灣府城隍廟的府城隍。乾隆廿一年(1756年)後,淡水廳署即自彰化遷至新竹。當時的淡水廳署就設在新竹城隍廟旁的西安街上,相傳作過淡水廳同知的曹謹、曹士桂都在死後成了城隍。 光緒元年(1875年),清廷新設之臺北府暫置新竹時,新竹城隍爺也由縣級「顯佑伯」改稱府級「威靈公」。祭祀府城隍的臺北府城隍廟至光緒七年(1881年)才建立。 對於新竹城隍如何昇為省級都城隍,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表示,光緒十六年(1890年),江西龍虎山張天師觀天象,以天狗居於牛郎、織女之間,有殃及臺灣海島的異象,奏請朝廷速辦法會,朝廷批准在新竹城隍廟舉行,光緒帝並欽賜「金門保障」御匾一方,再晉封新竹城隍為位階相當於行省巡撫之「威靈公新竹都城隍」。光緒十七年(1891年)由新竹仕紳林占梅、林汝梅兄弟在新竹城隍廟舉辦醮典,相傳林汝梅在此次醮典中委託張天師幫助都城隍升職。 別種說法還有:一、清朝有名皇子被奶媽帶到海邊遊玩,被沖到臺灣上岸後衣衫襤褸,乞食為生,數年後,淡水廳一官員經新竹城隍爺指點找到皇子,並被保舉升官,後奏請皇帝將城隍爺晉封都城隍;二,沈葆禎在大安之役奉令鎮守大安港,突生神風,敵國艦隊翻覆沈沒,以新竹城隍護國有功,奏請清廷加封都城隍;三,劉銘傳任職台灣首任巡撫時,張天師向清廷奏稱台灣將有災難,須速辦法會消災,由於臺灣省城當時還在趕工中,劉銘傳為取得在新竹辦法會正當性,將城隍連升兩級。
新竹都城隍廟
城隍為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因此城隍廟的佈置猶如古代的衙門。創建於西元1748年,其廟宇規模在當時是全臺之最,廟埕的市集小吃攤,成為新竹特色之一。據史載,西元1891年,全臺官民在此舉辦護國祐民怯除災厄祈禱醮法會,晉封為新竹都城隍,為臺澎地區唯一的省級城隍廟,又因顯靈禦匪有功,光緒皇帝頒賜「金門保障」匾額,其後陸續獲歷代皇帝封贈,成為全臺官位最高的城隍爺。城隍廟歷經多次翻修,現今廟貌重修於西元1924年,殿宇雄偉,雕刻瑰麗,以三川殿及三疊式屋頂最具特色,廟內文武判官謝、范將軍及四捕快之雕琢精緻傳神。而懸掛在屋樑上的大鐵算盤,據說是城隍用來計算人世罪惡的,所以兩旁的對聯寫著「世事何須多計較,神天自有大乘除」。每至元宵,花燈、人群將廟宇妝點得熱鬧繽紛;每年中元節城隍出巡,更吸引各地信徒湧入。 新竹都城隍廟與法蓮寺,是位於臺灣新竹市北區中山里的城隍廟,廟身列為市定古蹟,主神為城隍信仰的都城隍爺。 清高宗乾隆十二年(1747年),淡水同知曾日瑛上表朝廷,並飭地方宦紳集資於翌年(1748年)建成作為官廟的城隍廟。其廟地為墾戶王世傑1661年2月13日—1721年10月5日所獻,王世傑並捐出出租北門大街店屋之所得以維持廟務,目前廟中仍供奉其長生祿位[註 1]。乾隆時的竹塹城地圖,城內就標明此廟與新竹內天后宮這兩座廟宇。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同知袁秉義重修。清仁宗嘉慶四年(1799年),同知華清再重修,並捐建後殿以奉祀觀世音菩薩。嘉慶八年(1803年),同知胡應魁以後殿改祀城隍夫人,另在西畔現址建法蓮寺以奉觀音,並添祀十八羅漢。 臺灣日治時期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8-9月間臺灣曾發生瘟疫,新竹地區未傳出災情,且10月時向竹蓮寺觀音菩薩祈雨後確實下雨,故在地仕紳、士人、民眾等籌畫於隔年(明治三十年、1897年)1月6日、在城隍廟建三朝清醮,透過設壇、普渡、豎旗、張燈結綵、演酬神戲、守三齋七戒等方式叩謝神恩。 大正十三年(1924年),鄭肇基[註 2]募捐日幣十多萬元,花費三年時間始修建完工,落成後建一次大醮。 臺灣戰後時期民國100年(2011年)時此廟門牌為新竹市中山路75號。 此廟廟身在民國70年代(1980年代)列為三級古蹟。 廟前石獅子以泉州惠安黃塘玉昌湖青斗石所製,因經過長期氧化作用,表面色澤墨綠、光滑堅硬。在民國82年(1993年)10月30日,此石獅曾與新竹市議會石獅被印作郵票發售。廟前步口附壁柱有「善由此地心無愧」、「惡過我門膽自寒」一對楹聯。入口牆壁兩側「正直」、「聰明」四字,是滿州國第一任外交總長謝介石奏請皇帝溥儀賜字。廟內通樑碩大,頂為重簷,其木材主要是福州進口的杉木、樟木與檜木。正殿正門上方的八卦藻井為泉州木匠、溪底派大師王益順製作。都城隍神像前左右立文武判官,右上座祀陰陽司,左側為糾察司、獎善司、延壽司,右邊增祿司、罰惡司、速報司,座下兩傍又列祀牛馬將軍、枷鎖將軍、范謝將軍、喜怒哀樂四位捕快、董李排爺。正殿上方懸掛光緒帝「金門保障」御筆匾額、開臺進士鄭用錫獻[理陰贊陽]匾額,殿後龍柱是泉州石匠辛阿救作品。 彌勒殿除彌勒佛外,還有文昌帝君、西秦王爺、準提菩薩。法蓮寺為城隍廟庭所遮隔,寺容不易顯現,照地方人士說法,城隍廟屬官祀系統,但法蓮寺則為一般佛寺齋堂,故要分開。後殿除城隍夫人外,還有其大、二少爺、六位將爺、兩旁有月下老人、註生娘娘。 外地人要到新竹市拜拜,通常都會去位在北區中山里的新竹都城隍廟。參拜順序首先是正殿前天公爐、正殿城隍爺爐,再左進法蓮寺觀音爐,寺後彌勒爐,再到後殿城隍夫人爐,完成四殿五爐的祭拜儀式。 謝介石赴滿州國前曾來此求籤、民國56年(1967年)關西鎮長陳興邦與新埔鎮長黃阿龍競選連任前也來求籤。 新竹空襲後,新竹郵電局員工集資演一場酬神戲以感謝神明護佑。 戰後新竹市的攤販就以此廟為中心圍繞擴大,使得新竹縣政府於民國47年(1958年)拆遷新竹市孔廟作為商業大樓。 新竹縣市的信徒也會來此賭咒發誓申冤,上新聞的就有新竹市的情殺案、彰化銀行新竹分行存款糾紛、北埔鄉農會超貸案、寶山鄉砍果樹案、竹東鎮木材行破產與五指山雲光寺(灶君堂)寺產爭奪案等。 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註 3]表示該廟農曆七月前後的活動依序為六月十二日陰陽司公出神龕、七月初一子時開虎門、同日下午四時陰陽司公代替城隍爺坐鎮北壇水田福德宮並進行「夯枷解厄」、七月十二城隍爺出神龕、七月十三由城隍大二少爺「查夜暗訪」先走一遍城隍爺繞境路線[註 4]、七月十四在繞境路線上敲鑼打鼓以通知民眾、七月十五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七月十六城隍爺至外地繞境賑孤、七月十九廟內普渡並送鬼魂前往枉死城或陰間、七月二十普渡結束城隍爺入神龕、七月三十關虎門。 七月初一開虎門的儀式代表鬼門正式打開、鬼可以自陰間到陽間活動,可能會有部分信徒感覺身體不安、運勢不順。若信徒有此感受,當日即可在城隍爺面前許願擲筊,決定服何種刑罰及夯枷的輕重,領取到紙枷及疏文後至正殿向城隍爺求枷,同時將紙枷套在頸上,由道長代讀疏文,接著跟陰陽司公遶行市區到北壇水田福德宮以還願,最後道長再主持「脫枷」解厄儀式並焚化紙枷,完成整個儀式。至於陰陽司公則會駐駕水田福德宮十五天,聽取眾土地公回報一年來的民情,待農曆七月十五再向出巡的城隍爺回報。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也表示過去農曆四-六月香客較少,當年附近則無明顯差別,同年在Facebook上直播開虎門活動共有八千多人按讚、十七多萬次瀏覽,其中不乏認為很有意義、希望未來參加的留言;參與夯枷活動人數也有增加,甚至有外國人參與。 七月十五為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之日,早期城隍爺會在繞境時接受各家奉茶、送禮,後因日治時期北門鄭家申請修建城隍廟,再加上鄭家出有鄭用錫進士、在崇祀鄉賢的「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禮制之下,城隍爺會到鄭氏家廟休息,接受鄭家子弟拭塵、奉茶,及進獻以雞蛋墊底的燕窩後離去,稱為「鄭厝貢燕」。 新竹市各寺廟原同時舉辦中元祭祀,後來可能因市場上難以供應足夠貨品,遂分開舉辦,最先是南壇大眾廟的農曆七月十二,再來為七月十五日的城隍廟城隍爺出巡、七月十九城隍廟普渡。之後為七月二十三的新竹長和宮接棒,最末以新竹東寧宮七月三十辦法會、八月初一辦市場普作收尾。收尾後仍逗留在外的鬼魂則會被抓入南壇大眾廟安置。 城隍祝壽儀式為誕辰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九前一日晚間陸續展開,各地分靈廟及境內信眾,也都會前往都城隍廟祭祀朝拜。其分香廟有臺中都城隍廟、大甲都城隍廟、台東都城隍廟、屏東都城隍廟等。 據當地老人鄭煙地表示,相傳此廟過去水池與池和璧合等建物都是三魚形,乃代表魚鰭,而廟地所在為魚臍,至於魚頭即新竹關帝廟、魚尾是新竹長和宮,長和宮兩邊的愛文街與城北街是魚尾雙叉,合起來稱為「鯉魚穴」。地方耆老說,客家人在犁頭山「網穴」建立竹北蓮華寺就是要剋竹塹城「魚穴」。 城隍依當地為京師治、省府治、州治、縣廳治之別,有福明靈王、威靈公、靈佑侯、顯佑伯之封號,臺灣昔日地位最高的是臺灣府城隍廟的府城隍。乾隆廿一年(1756年)後,淡水廳署即自彰化遷至新竹。當時的淡水廳署就設在新竹城隍廟旁的西安街上,相傳作過淡水廳同知的曹謹、曹士桂都在死後成了城隍。 光緒元年(1875年),清廷新設之臺北府暫置新竹時,新竹城隍爺也由縣級「顯佑伯」改稱府級「威靈公」。祭祀府城隍的臺北府城隍廟至光緒七年(1881年)才建立。 對於新竹城隍如何昇為省級都城隍,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表示,光緒十六年(1890年),江西龍虎山張天師觀天象,以天狗居於牛郎、織女之間,有殃及臺灣海島的異象,奏請朝廷速辦法會,朝廷批准在新竹城隍廟舉行,光緒帝並欽賜「金門保障」御匾一方,再晉封新竹城隍為位階相當於行省巡撫之「威靈公新竹都城隍」。光緒十七年(1891年)由新竹仕紳林占梅、林汝梅兄弟在新竹城隍廟舉辦醮典,相傳林汝梅在此次醮典中委託張天師幫助都城隍升職。 別種說法還有:一、清朝有名皇子被奶媽帶到海邊遊玩,被沖到臺灣上岸後衣衫襤褸,乞食為生,數年後,淡水廳一官員經新竹城隍爺指點找到皇子,並被保舉升官,後奏請皇帝將城隍爺晉封都城隍;二,沈葆禎在大安之役奉令鎮守大安港,突生神風,敵國艦隊翻覆沈沒,以新竹城隍護國有功,奏請清廷加封都城隍;三,劉銘傳任職台灣首任巡撫時,張天師向清廷奏稱台灣將有災難,須速辦法會消災,由於臺灣省城當時還在趕工中,劉銘傳為取得在新竹辦法會正當性,將城隍連升兩級。
新竹都城隍廟
城隍為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因此城隍廟的佈置猶如古代的衙門。創建於西元1748年,其廟宇規模在當時是全臺之最,廟埕的市集小吃攤,成為新竹特色之一。據史載,西元1891年,全臺官民在此舉辦護國祐民怯除災厄祈禱醮法會,晉封為新竹都城隍,為臺澎地區唯一的省級城隍廟,又因顯靈禦匪有功,光緒皇帝頒賜「金門保障」匾額,其後陸續獲歷代皇帝封贈,成為全臺官位最高的城隍爺。城隍廟歷經多次翻修,現今廟貌重修於西元1924年,殿宇雄偉,雕刻瑰麗,以三川殿及三疊式屋頂最具特色,廟內文武判官謝、范將軍及四捕快之雕琢精緻傳神。而懸掛在屋樑上的大鐵算盤,據說是城隍用來計算人世罪惡的,所以兩旁的對聯寫著「世事何須多計較,神天自有大乘除」。每至元宵,花燈、人群將廟宇妝點得熱鬧繽紛;每年中元節城隍出巡,更吸引各地信徒湧入。 新竹都城隍廟與法蓮寺,是位於臺灣新竹市北區中山里的城隍廟,廟身列為市定古蹟,主神為城隍信仰的都城隍爺。 清高宗乾隆十二年(1747年),淡水同知曾日瑛上表朝廷,並飭地方宦紳集資於翌年(1748年)建成作為官廟的城隍廟。其廟地為墾戶王世傑1661年2月13日—1721年10月5日所獻,王世傑並捐出出租北門大街店屋之所得以維持廟務,目前廟中仍供奉其長生祿位[註 1]。乾隆時的竹塹城地圖,城內就標明此廟與新竹內天后宮這兩座廟宇。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同知袁秉義重修。清仁宗嘉慶四年(1799年),同知華清再重修,並捐建後殿以奉祀觀世音菩薩。嘉慶八年(1803年),同知胡應魁以後殿改祀城隍夫人,另在西畔現址建法蓮寺以奉觀音,並添祀十八羅漢。 臺灣日治時期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8-9月間臺灣曾發生瘟疫,新竹地區未傳出災情,且10月時向竹蓮寺觀音菩薩祈雨後確實下雨,故在地仕紳、士人、民眾等籌畫於隔年(明治三十年、1897年)1月6日、在城隍廟建三朝清醮,透過設壇、普渡、豎旗、張燈結綵、演酬神戲、守三齋七戒等方式叩謝神恩。 大正十三年(1924年),鄭肇基[註 2]募捐日幣十多萬元,花費三年時間始修建完工,落成後建一次大醮。 臺灣戰後時期民國100年(2011年)時此廟門牌為新竹市中山路75號。 此廟廟身在民國70年代(1980年代)列為三級古蹟。 廟前石獅子以泉州惠安黃塘玉昌湖青斗石所製,因經過長期氧化作用,表面色澤墨綠、光滑堅硬。在民國82年(1993年)10月30日,此石獅曾與新竹市議會石獅被印作郵票發售。廟前步口附壁柱有「善由此地心無愧」、「惡過我門膽自寒」一對楹聯。入口牆壁兩側「正直」、「聰明」四字,是滿州國第一任外交總長謝介石奏請皇帝溥儀賜字。廟內通樑碩大,頂為重簷,其木材主要是福州進口的杉木、樟木與檜木。正殿正門上方的八卦藻井為泉州木匠、溪底派大師王益順製作。都城隍神像前左右立文武判官,右上座祀陰陽司,左側為糾察司、獎善司、延壽司,右邊增祿司、罰惡司、速報司,座下兩傍又列祀牛馬將軍、枷鎖將軍、范謝將軍、喜怒哀樂四位捕快、董李排爺。正殿上方懸掛光緒帝「金門保障」御筆匾額、開臺進士鄭用錫獻[理陰贊陽]匾額,殿後龍柱是泉州石匠辛阿救作品。 彌勒殿除彌勒佛外,還有文昌帝君、西秦王爺、準提菩薩。法蓮寺為城隍廟庭所遮隔,寺容不易顯現,照地方人士說法,城隍廟屬官祀系統,但法蓮寺則為一般佛寺齋堂,故要分開。後殿除城隍夫人外,還有其大、二少爺、六位將爺、兩旁有月下老人、註生娘娘。 外地人要到新竹市拜拜,通常都會去位在北區中山里的新竹都城隍廟。參拜順序首先是正殿前天公爐、正殿城隍爺爐,再左進法蓮寺觀音爐,寺後彌勒爐,再到後殿城隍夫人爐,完成四殿五爐的祭拜儀式。 謝介石赴滿州國前曾來此求籤、民國56年(1967年)關西鎮長陳興邦與新埔鎮長黃阿龍競選連任前也來求籤。 新竹空襲後,新竹郵電局員工集資演一場酬神戲以感謝神明護佑。 戰後新竹市的攤販就以此廟為中心圍繞擴大,使得新竹縣政府於民國47年(1958年)拆遷新竹市孔廟作為商業大樓。 新竹縣市的信徒也會來此賭咒發誓申冤,上新聞的就有新竹市的情殺案、彰化銀行新竹分行存款糾紛、北埔鄉農會超貸案、寶山鄉砍果樹案、竹東鎮木材行破產與五指山雲光寺(灶君堂)寺產爭奪案等。 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註 3]表示該廟農曆七月前後的活動依序為六月十二日陰陽司公出神龕、七月初一子時開虎門、同日下午四時陰陽司公代替城隍爺坐鎮北壇水田福德宮並進行「夯枷解厄」、七月十二城隍爺出神龕、七月十三由城隍大二少爺「查夜暗訪」先走一遍城隍爺繞境路線[註 4]、七月十四在繞境路線上敲鑼打鼓以通知民眾、七月十五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七月十六城隍爺至外地繞境賑孤、七月十九廟內普渡並送鬼魂前往枉死城或陰間、七月二十普渡結束城隍爺入神龕、七月三十關虎門。 七月初一開虎門的儀式代表鬼門正式打開、鬼可以自陰間到陽間活動,可能會有部分信徒感覺身體不安、運勢不順。若信徒有此感受,當日即可在城隍爺面前許願擲筊,決定服何種刑罰及夯枷的輕重,領取到紙枷及疏文後至正殿向城隍爺求枷,同時將紙枷套在頸上,由道長代讀疏文,接著跟陰陽司公遶行市區到北壇水田福德宮以還願,最後道長再主持「脫枷」解厄儀式並焚化紙枷,完成整個儀式。至於陰陽司公則會駐駕水田福德宮十五天,聽取眾土地公回報一年來的民情,待農曆七月十五再向出巡的城隍爺回報。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也表示過去農曆四-六月香客較少,當年附近則無明顯差別,同年在Facebook上直播開虎門活動共有八千多人按讚、十七多萬次瀏覽,其中不乏認為很有意義、希望未來參加的留言;參與夯枷活動人數也有增加,甚至有外國人參與。 七月十五為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之日,早期城隍爺會在繞境時接受各家奉茶、送禮,後因日治時期北門鄭家申請修建城隍廟,再加上鄭家出有鄭用錫進士、在崇祀鄉賢的「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禮制之下,城隍爺會到鄭氏家廟休息,接受鄭家子弟拭塵、奉茶,及進獻以雞蛋墊底的燕窩後離去,稱為「鄭厝貢燕」。 新竹市各寺廟原同時舉辦中元祭祀,後來可能因市場上難以供應足夠貨品,遂分開舉辦,最先是南壇大眾廟的農曆七月十二,再來為七月十五日的城隍廟城隍爺出巡、七月十九城隍廟普渡。之後為七月二十三的新竹長和宮接棒,最末以新竹東寧宮七月三十辦法會、八月初一辦市場普作收尾。收尾後仍逗留在外的鬼魂則會被抓入南壇大眾廟安置。 城隍祝壽儀式為誕辰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九前一日晚間陸續展開,各地分靈廟及境內信眾,也都會前往都城隍廟祭祀朝拜。其分香廟有臺中都城隍廟、大甲都城隍廟、台東都城隍廟、屏東都城隍廟等。 據當地老人鄭煙地表示,相傳此廟過去水池與池和璧合等建物都是三魚形,乃代表魚鰭,而廟地所在為魚臍,至於魚頭即新竹關帝廟、魚尾是新竹長和宮,長和宮兩邊的愛文街與城北街是魚尾雙叉,合起來稱為「鯉魚穴」。地方耆老說,客家人在犁頭山「網穴」建立竹北蓮華寺就是要剋竹塹城「魚穴」。 城隍依當地為京師治、省府治、州治、縣廳治之別,有福明靈王、威靈公、靈佑侯、顯佑伯之封號,臺灣昔日地位最高的是臺灣府城隍廟的府城隍。乾隆廿一年(1756年)後,淡水廳署即自彰化遷至新竹。當時的淡水廳署就設在新竹城隍廟旁的西安街上,相傳作過淡水廳同知的曹謹、曹士桂都在死後成了城隍。 光緒元年(1875年),清廷新設之臺北府暫置新竹時,新竹城隍爺也由縣級「顯佑伯」改稱府級「威靈公」。祭祀府城隍的臺北府城隍廟至光緒七年(1881年)才建立。 對於新竹城隍如何昇為省級都城隍,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表示,光緒十六年(1890年),江西龍虎山張天師觀天象,以天狗居於牛郎、織女之間,有殃及臺灣海島的異象,奏請朝廷速辦法會,朝廷批准在新竹城隍廟舉行,光緒帝並欽賜「金門保障」御匾一方,再晉封新竹城隍為位階相當於行省巡撫之「威靈公新竹都城隍」。光緒十七年(1891年)由新竹仕紳林占梅、林汝梅兄弟在新竹城隍廟舉辦醮典,相傳林汝梅在此次醮典中委託張天師幫助都城隍升職。 別種說法還有:一、清朝有名皇子被奶媽帶到海邊遊玩,被沖到臺灣上岸後衣衫襤褸,乞食為生,數年後,淡水廳一官員經新竹城隍爺指點找到皇子,並被保舉升官,後奏請皇帝將城隍爺晉封都城隍;二,沈葆禎在大安之役奉令鎮守大安港,突生神風,敵國艦隊翻覆沈沒,以新竹城隍護國有功,奏請清廷加封都城隍;三,劉銘傳任職台灣首任巡撫時,張天師向清廷奏稱台灣將有災難,須速辦法會消災,由於臺灣省城當時還在趕工中,劉銘傳為取得在新竹辦法會正當性,將城隍連升兩級。
新竹都城隍廟
城隍為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因此城隍廟的佈置猶如古代的衙門。創建於西元1748年,其廟宇規模在當時是全臺之最,廟埕的市集小吃攤,成為新竹特色之一。據史載,西元1891年,全臺官民在此舉辦護國祐民怯除災厄祈禱醮法會,晉封為新竹都城隍,為臺澎地區唯一的省級城隍廟,又因顯靈禦匪有功,光緒皇帝頒賜「金門保障」匾額,其後陸續獲歷代皇帝封贈,成為全臺官位最高的城隍爺。城隍廟歷經多次翻修,現今廟貌重修於西元1924年,殿宇雄偉,雕刻瑰麗,以三川殿及三疊式屋頂最具特色,廟內文武判官謝、范將軍及四捕快之雕琢精緻傳神。而懸掛在屋樑上的大鐵算盤,據說是城隍用來計算人世罪惡的,所以兩旁的對聯寫著「世事何須多計較,神天自有大乘除」。每至元宵,花燈、人群將廟宇妝點得熱鬧繽紛;每年中元節城隍出巡,更吸引各地信徒湧入。 新竹都城隍廟與法蓮寺,是位於臺灣新竹市北區中山里的城隍廟,廟身列為市定古蹟,主神為城隍信仰的都城隍爺。 清高宗乾隆十二年(1747年),淡水同知曾日瑛上表朝廷,並飭地方宦紳集資於翌年(1748年)建成作為官廟的城隍廟。其廟地為墾戶王世傑1661年2月13日—1721年10月5日所獻,王世傑並捐出出租北門大街店屋之所得以維持廟務,目前廟中仍供奉其長生祿位[註 1]。乾隆時的竹塹城地圖,城內就標明此廟與新竹內天后宮這兩座廟宇。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同知袁秉義重修。清仁宗嘉慶四年(1799年),同知華清再重修,並捐建後殿以奉祀觀世音菩薩。嘉慶八年(1803年),同知胡應魁以後殿改祀城隍夫人,另在西畔現址建法蓮寺以奉觀音,並添祀十八羅漢。 臺灣日治時期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8-9月間臺灣曾發生瘟疫,新竹地區未傳出災情,且10月時向竹蓮寺觀音菩薩祈雨後確實下雨,故在地仕紳、士人、民眾等籌畫於隔年(明治三十年、1897年)1月6日、在城隍廟建三朝清醮,透過設壇、普渡、豎旗、張燈結綵、演酬神戲、守三齋七戒等方式叩謝神恩。 大正十三年(1924年),鄭肇基[註 2]募捐日幣十多萬元,花費三年時間始修建完工,落成後建一次大醮。 臺灣戰後時期民國100年(2011年)時此廟門牌為新竹市中山路75號。 此廟廟身在民國70年代(1980年代)列為三級古蹟。 廟前石獅子以泉州惠安黃塘玉昌湖青斗石所製,因經過長期氧化作用,表面色澤墨綠、光滑堅硬。在民國82年(1993年)10月30日,此石獅曾與新竹市議會石獅被印作郵票發售。廟前步口附壁柱有「善由此地心無愧」、「惡過我門膽自寒」一對楹聯。入口牆壁兩側「正直」、「聰明」四字,是滿州國第一任外交總長謝介石奏請皇帝溥儀賜字。廟內通樑碩大,頂為重簷,其木材主要是福州進口的杉木、樟木與檜木。正殿正門上方的八卦藻井為泉州木匠、溪底派大師王益順製作。都城隍神像前左右立文武判官,右上座祀陰陽司,左側為糾察司、獎善司、延壽司,右邊增祿司、罰惡司、速報司,座下兩傍又列祀牛馬將軍、枷鎖將軍、范謝將軍、喜怒哀樂四位捕快、董李排爺。正殿上方懸掛光緒帝「金門保障」御筆匾額、開臺進士鄭用錫獻[理陰贊陽]匾額,殿後龍柱是泉州石匠辛阿救作品。 彌勒殿除彌勒佛外,還有文昌帝君、西秦王爺、準提菩薩。法蓮寺為城隍廟庭所遮隔,寺容不易顯現,照地方人士說法,城隍廟屬官祀系統,但法蓮寺則為一般佛寺齋堂,故要分開。後殿除城隍夫人外,還有其大、二少爺、六位將爺、兩旁有月下老人、註生娘娘。 外地人要到新竹市拜拜,通常都會去位在北區中山里的新竹都城隍廟。參拜順序首先是正殿前天公爐、正殿城隍爺爐,再左進法蓮寺觀音爐,寺後彌勒爐,再到後殿城隍夫人爐,完成四殿五爐的祭拜儀式。 謝介石赴滿州國前曾來此求籤、民國56年(1967年)關西鎮長陳興邦與新埔鎮長黃阿龍競選連任前也來求籤。 新竹空襲後,新竹郵電局員工集資演一場酬神戲以感謝神明護佑。 戰後新竹市的攤販就以此廟為中心圍繞擴大,使得新竹縣政府於民國47年(1958年)拆遷新竹市孔廟作為商業大樓。 新竹縣市的信徒也會來此賭咒發誓申冤,上新聞的就有新竹市的情殺案、彰化銀行新竹分行存款糾紛、北埔鄉農會超貸案、寶山鄉砍果樹案、竹東鎮木材行破產與五指山雲光寺(灶君堂)寺產爭奪案等。 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註 3]表示該廟農曆七月前後的活動依序為六月十二日陰陽司公出神龕、七月初一子時開虎門、同日下午四時陰陽司公代替城隍爺坐鎮北壇水田福德宮並進行「夯枷解厄」、七月十二城隍爺出神龕、七月十三由城隍大二少爺「查夜暗訪」先走一遍城隍爺繞境路線[註 4]、七月十四在繞境路線上敲鑼打鼓以通知民眾、七月十五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七月十六城隍爺至外地繞境賑孤、七月十九廟內普渡並送鬼魂前往枉死城或陰間、七月二十普渡結束城隍爺入神龕、七月三十關虎門。 七月初一開虎門的儀式代表鬼門正式打開、鬼可以自陰間到陽間活動,可能會有部分信徒感覺身體不安、運勢不順。若信徒有此感受,當日即可在城隍爺面前許願擲筊,決定服何種刑罰及夯枷的輕重,領取到紙枷及疏文後至正殿向城隍爺求枷,同時將紙枷套在頸上,由道長代讀疏文,接著跟陰陽司公遶行市區到北壇水田福德宮以還願,最後道長再主持「脫枷」解厄儀式並焚化紙枷,完成整個儀式。至於陰陽司公則會駐駕水田福德宮十五天,聽取眾土地公回報一年來的民情,待農曆七月十五再向出巡的城隍爺回報。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也表示過去農曆四-六月香客較少,當年附近則無明顯差別,同年在Facebook上直播開虎門活動共有八千多人按讚、十七多萬次瀏覽,其中不乏認為很有意義、希望未來參加的留言;參與夯枷活動人數也有增加,甚至有外國人參與。 七月十五為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之日,早期城隍爺會在繞境時接受各家奉茶、送禮,後因日治時期北門鄭家申請修建城隍廟,再加上鄭家出有鄭用錫進士、在崇祀鄉賢的「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禮制之下,城隍爺會到鄭氏家廟休息,接受鄭家子弟拭塵、奉茶,及進獻以雞蛋墊底的燕窩後離去,稱為「鄭厝貢燕」。 新竹市各寺廟原同時舉辦中元祭祀,後來可能因市場上難以供應足夠貨品,遂分開舉辦,最先是南壇大眾廟的農曆七月十二,再來為七月十五日的城隍廟城隍爺出巡、七月十九城隍廟普渡。之後為七月二十三的新竹長和宮接棒,最末以新竹東寧宮七月三十辦法會、八月初一辦市場普作收尾。收尾後仍逗留在外的鬼魂則會被抓入南壇大眾廟安置。 城隍祝壽儀式為誕辰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九前一日晚間陸續展開,各地分靈廟及境內信眾,也都會前往都城隍廟祭祀朝拜。其分香廟有臺中都城隍廟、大甲都城隍廟、台東都城隍廟、屏東都城隍廟等。 據當地老人鄭煙地表示,相傳此廟過去水池與池和璧合等建物都是三魚形,乃代表魚鰭,而廟地所在為魚臍,至於魚頭即新竹關帝廟、魚尾是新竹長和宮,長和宮兩邊的愛文街與城北街是魚尾雙叉,合起來稱為「鯉魚穴」。地方耆老說,客家人在犁頭山「網穴」建立竹北蓮華寺就是要剋竹塹城「魚穴」。 城隍依當地為京師治、省府治、州治、縣廳治之別,有福明靈王、威靈公、靈佑侯、顯佑伯之封號,臺灣昔日地位最高的是臺灣府城隍廟的府城隍。乾隆廿一年(1756年)後,淡水廳署即自彰化遷至新竹。當時的淡水廳署就設在新竹城隍廟旁的西安街上,相傳作過淡水廳同知的曹謹、曹士桂都在死後成了城隍。 光緒元年(1875年),清廷新設之臺北府暫置新竹時,新竹城隍爺也由縣級「顯佑伯」改稱府級「威靈公」。祭祀府城隍的臺北府城隍廟至光緒七年(1881年)才建立。 對於新竹城隍如何昇為省級都城隍,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表示,光緒十六年(1890年),江西龍虎山張天師觀天象,以天狗居於牛郎、織女之間,有殃及臺灣海島的異象,奏請朝廷速辦法會,朝廷批准在新竹城隍廟舉行,光緒帝並欽賜「金門保障」御匾一方,再晉封新竹城隍為位階相當於行省巡撫之「威靈公新竹都城隍」。光緒十七年(1891年)由新竹仕紳林占梅、林汝梅兄弟在新竹城隍廟舉辦醮典,相傳林汝梅在此次醮典中委託張天師幫助都城隍升職。 別種說法還有:一、清朝有名皇子被奶媽帶到海邊遊玩,被沖到臺灣上岸後衣衫襤褸,乞食為生,數年後,淡水廳一官員經新竹城隍爺指點找到皇子,並被保舉升官,後奏請皇帝將城隍爺晉封都城隍;二,沈葆禎在大安之役奉令鎮守大安港,突生神風,敵國艦隊翻覆沈沒,以新竹城隍護國有功,奏請清廷加封都城隍;三,劉銘傳任職台灣首任巡撫時,張天師向清廷奏稱台灣將有災難,須速辦法會消災,由於臺灣省城當時還在趕工中,劉銘傳為取得在新竹辦法會正當性,將城隍連升兩級。
新竹都城隍廟
城隍為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因此城隍廟的佈置猶如古代的衙門。創建於西元1748年,其廟宇規模在當時是全臺之最,廟埕的市集小吃攤,成為新竹特色之一。據史載,西元1891年,全臺官民在此舉辦護國祐民怯除災厄祈禱醮法會,晉封為新竹都城隍,為臺澎地區唯一的省級城隍廟,又因顯靈禦匪有功,光緒皇帝頒賜「金門保障」匾額,其後陸續獲歷代皇帝封贈,成為全臺官位最高的城隍爺。城隍廟歷經多次翻修,現今廟貌重修於西元1924年,殿宇雄偉,雕刻瑰麗,以三川殿及三疊式屋頂最具特色,廟內文武判官謝、范將軍及四捕快之雕琢精緻傳神。而懸掛在屋樑上的大鐵算盤,據說是城隍用來計算人世罪惡的,所以兩旁的對聯寫著「世事何須多計較,神天自有大乘除」。每至元宵,花燈、人群將廟宇妝點得熱鬧繽紛;每年中元節城隍出巡,更吸引各地信徒湧入。 新竹都城隍廟與法蓮寺,是位於臺灣新竹市北區中山里的城隍廟,廟身列為市定古蹟,主神為城隍信仰的都城隍爺。 清高宗乾隆十二年(1747年),淡水同知曾日瑛上表朝廷,並飭地方宦紳集資於翌年(1748年)建成作為官廟的城隍廟。其廟地為墾戶王世傑1661年2月13日—1721年10月5日所獻,王世傑並捐出出租北門大街店屋之所得以維持廟務,目前廟中仍供奉其長生祿位[註 1]。乾隆時的竹塹城地圖,城內就標明此廟與新竹內天后宮這兩座廟宇。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同知袁秉義重修。清仁宗嘉慶四年(1799年),同知華清再重修,並捐建後殿以奉祀觀世音菩薩。嘉慶八年(1803年),同知胡應魁以後殿改祀城隍夫人,另在西畔現址建法蓮寺以奉觀音,並添祀十八羅漢。 臺灣日治時期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8-9月間臺灣曾發生瘟疫,新竹地區未傳出災情,且10月時向竹蓮寺觀音菩薩祈雨後確實下雨,故在地仕紳、士人、民眾等籌畫於隔年(明治三十年、1897年)1月6日、在城隍廟建三朝清醮,透過設壇、普渡、豎旗、張燈結綵、演酬神戲、守三齋七戒等方式叩謝神恩。 大正十三年(1924年),鄭肇基[註 2]募捐日幣十多萬元,花費三年時間始修建完工,落成後建一次大醮。 臺灣戰後時期民國100年(2011年)時此廟門牌為新竹市中山路75號。 此廟廟身在民國70年代(1980年代)列為三級古蹟。 廟前石獅子以泉州惠安黃塘玉昌湖青斗石所製,因經過長期氧化作用,表面色澤墨綠、光滑堅硬。在民國82年(1993年)10月30日,此石獅曾與新竹市議會石獅被印作郵票發售。廟前步口附壁柱有「善由此地心無愧」、「惡過我門膽自寒」一對楹聯。入口牆壁兩側「正直」、「聰明」四字,是滿州國第一任外交總長謝介石奏請皇帝溥儀賜字。廟內通樑碩大,頂為重簷,其木材主要是福州進口的杉木、樟木與檜木。正殿正門上方的八卦藻井為泉州木匠、溪底派大師王益順製作。都城隍神像前左右立文武判官,右上座祀陰陽司,左側為糾察司、獎善司、延壽司,右邊增祿司、罰惡司、速報司,座下兩傍又列祀牛馬將軍、枷鎖將軍、范謝將軍、喜怒哀樂四位捕快、董李排爺。正殿上方懸掛光緒帝「金門保障」御筆匾額、開臺進士鄭用錫獻[理陰贊陽]匾額,殿後龍柱是泉州石匠辛阿救作品。 彌勒殿除彌勒佛外,還有文昌帝君、西秦王爺、準提菩薩。法蓮寺為城隍廟庭所遮隔,寺容不易顯現,照地方人士說法,城隍廟屬官祀系統,但法蓮寺則為一般佛寺齋堂,故要分開。後殿除城隍夫人外,還有其大、二少爺、六位將爺、兩旁有月下老人、註生娘娘。 外地人要到新竹市拜拜,通常都會去位在北區中山里的新竹都城隍廟。參拜順序首先是正殿前天公爐、正殿城隍爺爐,再左進法蓮寺觀音爐,寺後彌勒爐,再到後殿城隍夫人爐,完成四殿五爐的祭拜儀式。 謝介石赴滿州國前曾來此求籤、民國56年(1967年)關西鎮長陳興邦與新埔鎮長黃阿龍競選連任前也來求籤。 新竹空襲後,新竹郵電局員工集資演一場酬神戲以感謝神明護佑。 戰後新竹市的攤販就以此廟為中心圍繞擴大,使得新竹縣政府於民國47年(1958年)拆遷新竹市孔廟作為商業大樓。 新竹縣市的信徒也會來此賭咒發誓申冤,上新聞的就有新竹市的情殺案、彰化銀行新竹分行存款糾紛、北埔鄉農會超貸案、寶山鄉砍果樹案、竹東鎮木材行破產與五指山雲光寺(灶君堂)寺產爭奪案等。 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註 3]表示該廟農曆七月前後的活動依序為六月十二日陰陽司公出神龕、七月初一子時開虎門、同日下午四時陰陽司公代替城隍爺坐鎮北壇水田福德宮並進行「夯枷解厄」、七月十二城隍爺出神龕、七月十三由城隍大二少爺「查夜暗訪」先走一遍城隍爺繞境路線[註 4]、七月十四在繞境路線上敲鑼打鼓以通知民眾、七月十五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七月十六城隍爺至外地繞境賑孤、七月十九廟內普渡並送鬼魂前往枉死城或陰間、七月二十普渡結束城隍爺入神龕、七月三十關虎門。 七月初一開虎門的儀式代表鬼門正式打開、鬼可以自陰間到陽間活動,可能會有部分信徒感覺身體不安、運勢不順。若信徒有此感受,當日即可在城隍爺面前許願擲筊,決定服何種刑罰及夯枷的輕重,領取到紙枷及疏文後至正殿向城隍爺求枷,同時將紙枷套在頸上,由道長代讀疏文,接著跟陰陽司公遶行市區到北壇水田福德宮以還願,最後道長再主持「脫枷」解厄儀式並焚化紙枷,完成整個儀式。至於陰陽司公則會駐駕水田福德宮十五天,聽取眾土地公回報一年來的民情,待農曆七月十五再向出巡的城隍爺回報。民國106年(2017年)時此廟總幹事鄭耕亞也表示過去農曆四-六月香客較少,當年附近則無明顯差別,同年在Facebook上直播開虎門活動共有八千多人按讚、十七多萬次瀏覽,其中不乏認為很有意義、希望未來參加的留言;參與夯枷活動人數也有增加,甚至有外國人參與。 七月十五為城隍爺親自「繞境賑孤」之日,早期城隍爺會在繞境時接受各家奉茶、送禮,後因日治時期北門鄭家申請修建城隍廟,再加上鄭家出有鄭用錫進士、在崇祀鄉賢的「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禮制之下,城隍爺會到鄭氏家廟休息,接受鄭家子弟拭塵、奉茶,及進獻以雞蛋墊底的燕窩後離去,稱為「鄭厝貢燕」。 新竹市各寺廟原同時舉辦中元祭祀,後來可能因市場上難以供應足夠貨品,遂分開舉辦,最先是南壇大眾廟的農曆七月十二,再來為七月十五日的城隍廟城隍爺出巡、七月十九城隍廟普渡。之後為七月二十三的新竹長和宮接棒,最末以新竹東寧宮七月三十辦法會、八月初一辦市場普作收尾。收尾後仍逗留在外的鬼魂則會被抓入南壇大眾廟安置。 城隍祝壽儀式為誕辰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九前一日晚間陸續展開,各地分靈廟及境內信眾,也都會前往都城隍廟祭祀朝拜。其分香廟有臺中都城隍廟、大甲都城隍廟、台東都城隍廟、屏東都城隍廟等。 據當地老人鄭煙地表示,相傳此廟過去水池與池和璧合等建物都是三魚形,乃代表魚鰭,而廟地所在為魚臍,至於魚頭即新竹關帝廟、魚尾是新竹長和宮,長和宮兩邊的愛文街與城北街是魚尾雙叉,合起來稱為「鯉魚穴」。地方耆老說,客家人在犁頭山「網穴」建立竹北蓮華寺就是要剋竹塹城「魚穴」。 城隍依當地為京師治、省府治、州治、縣廳治之別,有福明靈王、威靈公、靈佑侯、顯佑伯之封號,臺灣昔日地位最高的是臺灣府城隍廟的府城隍。乾隆廿一年(1756年)後,淡水廳署即自彰化遷至新竹。當時的淡水廳署就設在新竹城隍廟旁的西安街上,相傳作過淡水廳同知的曹謹、曹士桂都在死後成了城隍。 光緒元年(1875年),清廷新設之臺北府暫置新竹時,新竹城隍爺也由縣級「顯佑伯」改稱府級「威靈公」。祭祀府城隍的臺北府城隍廟至光緒七年(1881年)才建立。 對於新竹城隍如何昇為省級都城隍,此廟總幹事鄭耕亞表示,光緒十六年(1890年),江西龍虎山張天師觀天象,以天狗居於牛郎、織女之間,有殃及臺灣海島的異象,奏請朝廷速辦法會,朝廷批准在新竹城隍廟舉行,光緒帝並欽賜「金門保障」御匾一方,再晉封新竹城隍為位階相當於行省巡撫之「威靈公新竹都城隍」。光緒十七年(1891年)由新竹仕紳林占梅、林汝梅兄弟在新竹城隍廟舉辦醮典,相傳林汝梅在此次醮典中委託張天師幫助都城隍升職。 別種說法還有:一、清朝有名皇子被奶媽帶到海邊遊玩,被沖到臺灣上岸後衣衫襤褸,乞食為生,數年後,淡水廳一官員經新竹城隍爺指點找到皇子,並被保舉升官,後奏請皇帝將城隍爺晉封都城隍;二,沈葆禎在大安之役奉令鎮守大安港,突生神風,敵國艦隊翻覆沈沒,以新竹城隍護國有功,奏請清廷加封都城隍;三,劉銘傳任職台灣首任巡撫時,張天師向清廷奏稱台灣將有災難,須速辦法會消災,由於臺灣省城當時還在趕工中,劉銘傳為取得在新竹辦法會正當性,將城隍連升兩級。
青草湖
「青草湖」,距新竹市區4公里,湖水水源來自客雅溪,建於民國45年(西元1956年),具有觀光及灌溉多種功能。青草湖的山光水色,是吸引觀光客的主要賣點,奈何因水庫淤積、颱風破壞、上游濫建等原因,導致遊客止步;近年市府再行整治,再度成為民眾假日聚集的好去處。環湖公路經過水壩後左側有一上坡岔路,是通往古奇峰與科學園區的捷徑。湖的一旁是靈隱寺,寺內環境清幽,還保存有許多日治時代留下的石燈石柱。 青草湖,原名青草湖山水庫,位於台灣新竹市東區,距新竹市區約4公里,湖水水源來自客雅溪,而從客雅溪下游段自青草湖以下至出海口段流經新竹市,全長約9,441公尺,曾經為新竹市當地重要的水庫,興建於1953年,1956年完工,具有觀光及灌溉等多重功能。其山光水色,曾是吸引觀光客主要賣點;但因水庫淤積、颱風破壞、上游濫建等原因,導致泥沙淤積、風景不再,遊客止步,一度成為名副其實的「青草」湖。 新竹市政府接手後,於民國96年(2007年)開始推動「青草湖重生計畫」,以杭州西湖為藍圖,希望能徹底改造青草湖,形成小西湖,包括泥沙清淤、壩頂重建、景觀改造、碼頭興建、環湖道路等工程;其中青草湖整治已於2009年7月完成,景觀興建工程則在12月時順利完成,目前則是在新建碼頭,讓遊客可以藉由划船飽覽湖面風光,現為新竹八景與新竹市風景特定區。同時,青草湖也是第七屆世界科技城市聯盟會員大會迎賓晚會的地點。 環湖公路經過水壩後左側有一上坡岔路(青峰路),是通往古奇峰與新竹科學園區的捷徑。另外,每週三於九玄宮廣場,有攤販聚集之「青草湖夜市」。湖的一旁則是靈隱寺,寺內環境清幽,還保存有許多日治時代留下的石燈石柱。 【青草湖八景】 一,鍾峰夕照 二,山寺朝曦 三,葫島秋聲 四,柴橋春色 五,五指列屏 六,雙溪環帶 七,壽塔凌霄 八,彌勒現肚 — 文人江肖梅 青草湖地名源自於「牛軛湖」,當時客雅溪蝕刻作用盛行,讓曲流被河水切斷後,形成牛軛湖,而牛軛湖和河道間的地區,因時常遭水淹沒,故其水草叢生,因此稱該牛軛湖及其沿岸溼地為青草湖。政府於1956年在客雅溪建堤壩蓄溪流而成湖,用以補助灌溉香山區的農田,戰後初期水庫壩高17公尺,壩長149公尺,蓄水容量25萬立方公尺,水面平均29公頃,當時為新竹地區為頗負盛名的觀光及灌溉的風景區,曾名列北台灣八名勝,因此到了1981年5月政府希望能保持青草湖的自然風貌、帶動地方觀光發展與保育為目標,指定其為「風景計畫區」。 但幾年後客雅溪上游集水區的開發,不但加速優養化的產生,更造成泥沙淤積,使蓄水量銳減,進而讓防洪、灌溉功能喪失,至1987年起政府正式公告廢除青草湖水庫的使用功能,而這樣突如其來的轉變,讓美景風光消退,也導致了遊客大量流失,讓原本的計畫落空,也讓原本稱為青草湖的美麗湖泊變成名符其實的「青草地」。 2007年經新竹市政府清淤整治後,已重現其湖光山色美景。 2017年9月由新竹市政府委外經營,帶入運動、休閒元素,結合青草湖的優美環境營造城市運動風氣。 雖然新竹市政府接手青草湖的管理後,一直想要恢復以往的光景,從1988年起展開疏濬及美化的工程,但1995年的六四水災毀了一切,之後也有進行疏浚的工程,但桃芝、納莉颱風造成嚴重淤積,龐大的清理淤沙經費壓的市政府喘不過氣來,但龐大的淤沙也意外地在湖中產生一座成為保育人口中著名的「鳥島」(現為于飛島),吸引各式鳥類聚集。直到2007年,配合行政院「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新竹市政府才開始推動「青草湖重生計畫」,包括排洪道改建、水庫清淤、景觀遊憩等工程,用以妥善利用水資源運用,期許讓此地再度成為新竹地區的最佳休閒場所:「水水的庄後花園」,也希望營造出「小西湖」風情。而青草湖整治於2009年7月完成,景觀興建工程則在12月時順利完成,目前則是在新建碼頭、停車場等設施,讓遊客可以划船飽覽風光,現為新竹八景之一。 青草湖因為四周環山所以當地氣候比較溫暖,早期湖面比較大,有許多豐富的水生植物和魚類,但是後來泥沙淤塞漸漸的變多,水庫優養化嚴重,布袋蓮長滿整個湖面,加上慕名而來的眾多遊客,讓青草湖生態分布及生物種類有很大的改變。後經新竹市政府清淤整治,並增建映月橋並連通至於飛島上,已重新展現湖光山色之優美景緻。 鳳凰橋(原名:環湖橋)為青草湖水庫的壩頂,並非道路或橋,約六米寬,是1956年修建水壩時才一併規劃成接連兩邊的「道路」。1971年代台灣電影《難忘的鳳凰橋》,以環湖橋為背景,由新竹在地人柯子餘、柯子清與台北影業投資者共同拍攝的電影,在當時叫好又叫座,曾創下連續播映102場的紀錄,票房更是直逼《梁祝》,其主題曲至今仍被傳唱,旋律與歌曲意境都頗受歡迎;其中歌曲中所描述的鳳凰橋,正是青草湖水庫水壩上的小橋。在電影上映後,鳳凰橋成為許多情侶們的定情地,而新竹人則開始以「鳳凰橋」稱之,原有的名稱反而被人完全遺忘。 1981年代,鳳凰橋因疏於維護、整修而漸漸沒落,然而也因為交通需求日益增加,讓民眾有了重建的念頭,一方面增加結構上的安全,一方面可以增加美感,進而帶動觀光收入。但市政府擔憂如果要拓寬,甚至是重建,都會遇到要拆除壩頂的問題,除了經費考量外,也要評估如何繼續維持水壩功能或廢除青草湖水庫等相關問題,直到2007年新竹市政府才開始推動「青草湖重生計畫」,於2008年封橋進行整建,並在2009年7月9日順利通車。新橋長43公尺、寬12公尺,外型仿舊橋興建,希望能復興周圍觀光。 青草湖風景紀念碑在鳳凰橋後方山頂的小山坡上,為當時政府在1956年水庫竣工以後,便矗立紀念碑在此處,紀念碑有六面上面刻著「青草湖風景區」與當時政府官員的題字:前行政院長俞鴻鈞「澤被蒸民」、前副總統陳誠「澤周利溥」、前總統嚴家淦「其利溥哉」、前新竹縣長朱盛淇「青草湖水庫碑記」、前行政院秘書長蔣夢麟「樹木養源」。但紀念碑周圍雜草重生,上面的雕刻也日漸剝落,尚需民眾努力維持與市府官員積極養護。 映月橋(原名:跨湖橋)為新竹市政府2007年所推動之「青草湖重生計畫」所建設的橋梁,讓遊客可以從環湖步道經由映月橋踏上于飛島,以輕量化、圓弧線呈現,並以白色為主體,搭配中國元素的扇子等,來裝飾橋面。 于飛島(原名:鳥島)為青草湖因泥沙堆積而形成的湖中島嶼,因為1981年代所產生的淤沙,讓整個青草湖水庫無蓄水功能,同時也賞了青草湖觀光一個大巴掌,再加上颱風的摧殘下,淤沙日益嚴重,整個地區看似了無生機,卻也意外地在湖中堆積成一座保育人士中著名的「鳥島」,吸引各式鳥類聚集。 直到2007年,新竹市政府才開始推動「青草湖重生計畫」,並將青草湖上的鳥島取名為「于飛島」,與鳳凰橋相呼應,取其「鳳凰于飛」之意,藉此希望增添青草湖浪漫氣氛,更期許恢復青草湖昔日台灣八景之一的風貌,而連接於飛島的拱橋(映月橋)也同步施工中。2009年12月17日,正式宣告完工,並由前副總統呂秀蓮、前市長林政則共同揭牌,讓遊客可以經由映月橋,踏上于飛島,仰坐「心心相映亭」,遙望「清風明月亭」,一覽青草湖的風光。 青草湖環湖步道串聯起周遭景點,從無上和尚紀念公園、靈隱寺、清風明月牆、青草湖風景紀念碑、鳳凰橋、煙波大飯店、賞景草坡、映月橋、於飛島等景點,遊客也可以騎乘單車來一場環湖之旅。 配合環河步道的工程,市政府特別在停車場附近,增設景點「清風明月牆」與「唯無知足窗」,和心心相映亭相望,本工程已於2009年12月19日正式完工,並由前市長林政則揭牌,特別的是利用漢朝的古錢幣為樣板的「唯無知足窗」提醒個民眾「藉口錢」的真諦,旁邊也有綠色長廊,供遊客行走,累的話何不坐在20株樟樹旁邊休息,手裡拿著必吃美食「噴水香腸」,陪伴著青草湖,或是躺在「賞景草坡」上,湖光山色自然連成一氣。 新竹市政府於2010年5月起,進行興建遊艇碼頭工程,興建期間將打開排砂道閘門排水,並暫不蓄水,以利工程進行。目前已完工,並於停車塔前方水面設置一浮水碼頭,由停車塔可眺望優美的湖光水色景緻。 新竹市政府於2017年9月起委外廠商經營,青草湖水域遊憩中心提供SUP立式划槳體驗及各項水上活動等,並於2019年5月引進天鵝船供民眾有更多水域遊憩新選擇。 自行開車 搭乘交通工具
青草湖
「青草湖」,距新竹市區4公里,湖水水源來自客雅溪,建於民國45年(西元1956年),具有觀光及灌溉多種功能。青草湖的山光水色,是吸引觀光客的主要賣點,奈何因水庫淤積、颱風破壞、上游濫建等原因,導致遊客止步;近年市府再行整治,再度成為民眾假日聚集的好去處。環湖公路經過水壩後左側有一上坡岔路,是通往古奇峰與科學園區的捷徑。湖的一旁是靈隱寺,寺內環境清幽,還保存有許多日治時代留下的石燈石柱。 青草湖,原名青草湖山水庫,位於台灣新竹市東區,距新竹市區約4公里,湖水水源來自客雅溪,而從客雅溪下游段自青草湖以下至出海口段流經新竹市,全長約9,441公尺,曾經為新竹市當地重要的水庫,興建於1953年,1956年完工,具有觀光及灌溉等多重功能。其山光水色,曾是吸引觀光客主要賣點;但因水庫淤積、颱風破壞、上游濫建等原因,導致泥沙淤積、風景不再,遊客止步,一度成為名副其實的「青草」湖。 新竹市政府接手後,於民國96年(2007年)開始推動「青草湖重生計畫」,以杭州西湖為藍圖,希望能徹底改造青草湖,形成小西湖,包括泥沙清淤、壩頂重建、景觀改造、碼頭興建、環湖道路等工程;其中青草湖整治已於2009年7月完成,景觀興建工程則在12月時順利完成,目前則是在新建碼頭,讓遊客可以藉由划船飽覽湖面風光,現為新竹八景與新竹市風景特定區。同時,青草湖也是第七屆世界科技城市聯盟會員大會迎賓晚會的地點。 環湖公路經過水壩後左側有一上坡岔路(青峰路),是通往古奇峰與新竹科學園區的捷徑。另外,每週三於九玄宮廣場,有攤販聚集之「青草湖夜市」。湖的一旁則是靈隱寺,寺內環境清幽,還保存有許多日治時代留下的石燈石柱。 【青草湖八景】 一,鍾峰夕照 二,山寺朝曦 三,葫島秋聲 四,柴橋春色 五,五指列屏 六,雙溪環帶 七,壽塔凌霄 八,彌勒現肚 — 文人江肖梅 青草湖地名源自於「牛軛湖」,當時客雅溪蝕刻作用盛行,讓曲流被河水切斷後,形成牛軛湖,而牛軛湖和河道間的地區,因時常遭水淹沒,故其水草叢生,因此稱該牛軛湖及其沿岸溼地為青草湖。政府於1956年在客雅溪建堤壩蓄溪流而成湖,用以補助灌溉香山區的農田,戰後初期水庫壩高17公尺,壩長149公尺,蓄水容量25萬立方公尺,水面平均29公頃,當時為新竹地區為頗負盛名的觀光及灌溉的風景區,曾名列北台灣八名勝,因此到了1981年5月政府希望能保持青草湖的自然風貌、帶動地方觀光發展與保育為目標,指定其為「風景計畫區」。 但幾年後客雅溪上游集水區的開發,不但加速優養化的產生,更造成泥沙淤積,使蓄水量銳減,進而讓防洪、灌溉功能喪失,至1987年起政府正式公告廢除青草湖水庫的使用功能,而這樣突如其來的轉變,讓美景風光消退,也導致了遊客大量流失,讓原本的計畫落空,也讓原本稱為青草湖的美麗湖泊變成名符其實的「青草地」。 2007年經新竹市政府清淤整治後,已重現其湖光山色美景。 2017年9月由新竹市政府委外經營,帶入運動、休閒元素,結合青草湖的優美環境營造城市運動風氣。 雖然新竹市政府接手青草湖的管理後,一直想要恢復以往的光景,從1988年起展開疏濬及美化的工程,但1995年的六四水災毀了一切,之後也有進行疏浚的工程,但桃芝、納莉颱風造成嚴重淤積,龐大的清理淤沙經費壓的市政府喘不過氣來,但龐大的淤沙也意外地在湖中產生一座成為保育人口中著名的「鳥島」(現為于飛島),吸引各式鳥類聚集。直到2007年,配合行政院「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新竹市政府才開始推動「青草湖重生計畫」,包括排洪道改建、水庫清淤、景觀遊憩等工程,用以妥善利用水資源運用,期許讓此地再度成為新竹地區的最佳休閒場所:「水水的庄後花園」,也希望營造出「小西湖」風情。而青草湖整治於2009年7月完成,景觀興建工程則在12月時順利完成,目前則是在新建碼頭、停車場等設施,讓遊客可以划船飽覽風光,現為新竹八景之一。 青草湖因為四周環山所以當地氣候比較溫暖,早期湖面比較大,有許多豐富的水生植物和魚類,但是後來泥沙淤塞漸漸的變多,水庫優養化嚴重,布袋蓮長滿整個湖面,加上慕名而來的眾多遊客,讓青草湖生態分布及生物種類有很大的改變。後經新竹市政府清淤整治,並增建映月橋並連通至於飛島上,已重新展現湖光山色之優美景緻。 鳳凰橋(原名:環湖橋)為青草湖水庫的壩頂,並非道路或橋,約六米寬,是1956年修建水壩時才一併規劃成接連兩邊的「道路」。1971年代台灣電影《難忘的鳳凰橋》,以環湖橋為背景,由新竹在地人柯子餘、柯子清與台北影業投資者共同拍攝的電影,在當時叫好又叫座,曾創下連續播映102場的紀錄,票房更是直逼《梁祝》,其主題曲至今仍被傳唱,旋律與歌曲意境都頗受歡迎;其中歌曲中所描述的鳳凰橋,正是青草湖水庫水壩上的小橋。在電影上映後,鳳凰橋成為許多情侶們的定情地,而新竹人則開始以「鳳凰橋」稱之,原有的名稱反而被人完全遺忘。 1981年代,鳳凰橋因疏於維護、整修而漸漸沒落,然而也因為交通需求日益增加,讓民眾有了重建的念頭,一方面增加結構上的安全,一方面可以增加美感,進而帶動觀光收入。但市政府擔憂如果要拓寬,甚至是重建,都會遇到要拆除壩頂的問題,除了經費考量外,也要評估如何繼續維持水壩功能或廢除青草湖水庫等相關問題,直到2007年新竹市政府才開始推動「青草湖重生計畫」,於2008年封橋進行整建,並在2009年7月9日順利通車。新橋長43公尺、寬12公尺,外型仿舊橋興建,希望能復興周圍觀光。 青草湖風景紀念碑在鳳凰橋後方山頂的小山坡上,為當時政府在1956年水庫竣工以後,便矗立紀念碑在此處,紀念碑有六面上面刻著「青草湖風景區」與當時政府官員的題字:前行政院長俞鴻鈞「澤被蒸民」、前副總統陳誠「澤周利溥」、前總統嚴家淦「其利溥哉」、前新竹縣長朱盛淇「青草湖水庫碑記」、前行政院秘書長蔣夢麟「樹木養源」。但紀念碑周圍雜草重生,上面的雕刻也日漸剝落,尚需民眾努力維持與市府官員積極養護。 映月橋(原名:跨湖橋)為新竹市政府2007年所推動之「青草湖重生計畫」所建設的橋梁,讓遊客可以從環湖步道經由映月橋踏上于飛島,以輕量化、圓弧線呈現,並以白色為主體,搭配中國元素的扇子等,來裝飾橋面。 于飛島(原名:鳥島)為青草湖因泥沙堆積而形成的湖中島嶼,因為1981年代所產生的淤沙,讓整個青草湖水庫無蓄水功能,同時也賞了青草湖觀光一個大巴掌,再加上颱風的摧殘下,淤沙日益嚴重,整個地區看似了無生機,卻也意外地在湖中堆積成一座保育人士中著名的「鳥島」,吸引各式鳥類聚集。 直到2007年,新竹市政府才開始推動「青草湖重生計畫」,並將青草湖上的鳥島取名為「于飛島」,與鳳凰橋相呼應,取其「鳳凰于飛」之意,藉此希望增添青草湖浪漫氣氛,更期許恢復青草湖昔日台灣八景之一的風貌,而連接於飛島的拱橋(映月橋)也同步施工中。2009年12月17日,正式宣告完工,並由前副總統呂秀蓮、前市長林政則共同揭牌,讓遊客可以經由映月橋,踏上于飛島,仰坐「心心相映亭」,遙望「清風明月亭」,一覽青草湖的風光。 青草湖環湖步道串聯起周遭景點,從無上和尚紀念公園、靈隱寺、清風明月牆、青草湖風景紀念碑、鳳凰橋、煙波大飯店、賞景草坡、映月橋、於飛島等景點,遊客也可以騎乘單車來一場環湖之旅。 配合環河步道的工程,市政府特別在停車場附近,增設景點「清風明月牆」與「唯無知足窗」,和心心相映亭相望,本工程已於2009年12月19日正式完工,並由前市長林政則揭牌,特別的是利用漢朝的古錢幣為樣板的「唯無知足窗」提醒個民眾「藉口錢」的真諦,旁邊也有綠色長廊,供遊客行走,累的話何不坐在20株樟樹旁邊休息,手裡拿著必吃美食「噴水香腸」,陪伴著青草湖,或是躺在「賞景草坡」上,湖光山色自然連成一氣。 新竹市政府於2010年5月起,進行興建遊艇碼頭工程,興建期間將打開排砂道閘門排水,並暫不蓄水,以利工程進行。目前已完工,並於停車塔前方水面設置一浮水碼頭,由停車塔可眺望優美的湖光水色景緻。 新竹市政府於2017年9月起委外廠商經營,青草湖水域遊憩中心提供SUP立式划槳體驗及各項水上活動等,並於2019年5月引進天鵝船供民眾有更多水域遊憩新選擇。 自行開車 搭乘交通工具
青草湖
「青草湖」,距新竹市區4公里,湖水水源來自客雅溪,建於民國45年(西元1956年),具有觀光及灌溉多種功能。青草湖的山光水色,是吸引觀光客的主要賣點,奈何因水庫淤積、颱風破壞、上游濫建等原因,導致遊客止步;近年市府再行整治,再度成為民眾假日聚集的好去處。環湖公路經過水壩後左側有一上坡岔路,是通往古奇峰與科學園區的捷徑。湖的一旁是靈隱寺,寺內環境清幽,還保存有許多日治時代留下的石燈石柱。 青草湖,原名青草湖山水庫,位於台灣新竹市東區,距新竹市區約4公里,湖水水源來自客雅溪,而從客雅溪下游段自青草湖以下至出海口段流經新竹市,全長約9,441公尺,曾經為新竹市當地重要的水庫,興建於1953年,1956年完工,具有觀光及灌溉等多重功能。其山光水色,曾是吸引觀光客主要賣點;但因水庫淤積、颱風破壞、上游濫建等原因,導致泥沙淤積、風景不再,遊客止步,一度成為名副其實的「青草」湖。 新竹市政府接手後,於民國96年(2007年)開始推動「青草湖重生計畫」,以杭州西湖為藍圖,希望能徹底改造青草湖,形成小西湖,包括泥沙清淤、壩頂重建、景觀改造、碼頭興建、環湖道路等工程;其中青草湖整治已於2009年7月完成,景觀興建工程則在12月時順利完成,目前則是在新建碼頭,讓遊客可以藉由划船飽覽湖面風光,現為新竹八景與新竹市風景特定區。同時,青草湖也是第七屆世界科技城市聯盟會員大會迎賓晚會的地點。 環湖公路經過水壩後左側有一上坡岔路(青峰路),是通往古奇峰與新竹科學園區的捷徑。另外,每週三於九玄宮廣場,有攤販聚集之「青草湖夜市」。湖的一旁則是靈隱寺,寺內環境清幽,還保存有許多日治時代留下的石燈石柱。 【青草湖八景】 一,鍾峰夕照 二,山寺朝曦 三,葫島秋聲 四,柴橋春色 五,五指列屏 六,雙溪環帶 七,壽塔凌霄 八,彌勒現肚 — 文人江肖梅 青草湖地名源自於「牛軛湖」,當時客雅溪蝕刻作用盛行,讓曲流被河水切斷後,形成牛軛湖,而牛軛湖和河道間的地區,因時常遭水淹沒,故其水草叢生,因此稱該牛軛湖及其沿岸溼地為青草湖。政府於1956年在客雅溪建堤壩蓄溪流而成湖,用以補助灌溉香山區的農田,戰後初期水庫壩高17公尺,壩長149公尺,蓄水容量25萬立方公尺,水面平均29公頃,當時為新竹地區為頗負盛名的觀光及灌溉的風景區,曾名列北台灣八名勝,因此到了1981年5月政府希望能保持青草湖的自然風貌、帶動地方觀光發展與保育為目標,指定其為「風景計畫區」。 但幾年後客雅溪上游集水區的開發,不但加速優養化的產生,更造成泥沙淤積,使蓄水量銳減,進而讓防洪、灌溉功能喪失,至1987年起政府正式公告廢除青草湖水庫的使用功能,而這樣突如其來的轉變,讓美景風光消退,也導致了遊客大量流失,讓原本的計畫落空,也讓原本稱為青草湖的美麗湖泊變成名符其實的「青草地」。 2007年經新竹市政府清淤整治後,已重現其湖光山色美景。 2017年9月由新竹市政府委外經營,帶入運動、休閒元素,結合青草湖的優美環境營造城市運動風氣。 雖然新竹市政府接手青草湖的管理後,一直想要恢復以往的光景,從1988年起展開疏濬及美化的工程,但1995年的六四水災毀了一切,之後也有進行疏浚的工程,但桃芝、納莉颱風造成嚴重淤積,龐大的清理淤沙經費壓的市政府喘不過氣來,但龐大的淤沙也意外地在湖中產生一座成為保育人口中著名的「鳥島」(現為于飛島),吸引各式鳥類聚集。直到2007年,配合行政院「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新竹市政府才開始推動「青草湖重生計畫」,包括排洪道改建、水庫清淤、景觀遊憩等工程,用以妥善利用水資源運用,期許讓此地再度成為新竹地區的最佳休閒場所:「水水的庄後花園」,也希望營造出「小西湖」風情。而青草湖整治於2009年7月完成,景觀興建工程則在12月時順利完成,目前則是在新建碼頭、停車場等設施,讓遊客可以划船飽覽風光,現為新竹八景之一。 青草湖因為四周環山所以當地氣候比較溫暖,早期湖面比較大,有許多豐富的水生植物和魚類,但是後來泥沙淤塞漸漸的變多,水庫優養化嚴重,布袋蓮長滿整個湖面,加上慕名而來的眾多遊客,讓青草湖生態分布及生物種類有很大的改變。後經新竹市政府清淤整治,並增建映月橋並連通至於飛島上,已重新展現湖光山色之優美景緻。 鳳凰橋(原名:環湖橋)為青草湖水庫的壩頂,並非道路或橋,約六米寬,是1956年修建水壩時才一併規劃成接連兩邊的「道路」。1971年代台灣電影《難忘的鳳凰橋》,以環湖橋為背景,由新竹在地人柯子餘、柯子清與台北影業投資者共同拍攝的電影,在當時叫好又叫座,曾創下連續播映102場的紀錄,票房更是直逼《梁祝》,其主題曲至今仍被傳唱,旋律與歌曲意境都頗受歡迎;其中歌曲中所描述的鳳凰橋,正是青草湖水庫水壩上的小橋。在電影上映後,鳳凰橋成為許多情侶們的定情地,而新竹人則開始以「鳳凰橋」稱之,原有的名稱反而被人完全遺忘。 1981年代,鳳凰橋因疏於維護、整修而漸漸沒落,然而也因為交通需求日益增加,讓民眾有了重建的念頭,一方面增加結構上的安全,一方面可以增加美感,進而帶動觀光收入。但市政府擔憂如果要拓寬,甚至是重建,都會遇到要拆除壩頂的問題,除了經費考量外,也要評估如何繼續維持水壩功能或廢除青草湖水庫等相關問題,直到2007年新竹市政府才開始推動「青草湖重生計畫」,於2008年封橋進行整建,並在2009年7月9日順利通車。新橋長43公尺、寬12公尺,外型仿舊橋興建,希望能復興周圍觀光。 青草湖風景紀念碑在鳳凰橋後方山頂的小山坡上,為當時政府在1956年水庫竣工以後,便矗立紀念碑在此處,紀念碑有六面上面刻著「青草湖風景區」與當時政府官員的題字:前行政院長俞鴻鈞「澤被蒸民」、前副總統陳誠「澤周利溥」、前總統嚴家淦「其利溥哉」、前新竹縣長朱盛淇「青草湖水庫碑記」、前行政院秘書長蔣夢麟「樹木養源」。但紀念碑周圍雜草重生,上面的雕刻也日漸剝落,尚需民眾努力維持與市府官員積極養護。 映月橋(原名:跨湖橋)為新竹市政府2007年所推動之「青草湖重生計畫」所建設的橋梁,讓遊客可以從環湖步道經由映月橋踏上于飛島,以輕量化、圓弧線呈現,並以白色為主體,搭配中國元素的扇子等,來裝飾橋面。 于飛島(原名:鳥島)為青草湖因泥沙堆積而形成的湖中島嶼,因為1981年代所產生的淤沙,讓整個青草湖水庫無蓄水功能,同時也賞了青草湖觀光一個大巴掌,再加上颱風的摧殘下,淤沙日益嚴重,整個地區看似了無生機,卻也意外地在湖中堆積成一座保育人士中著名的「鳥島」,吸引各式鳥類聚集。 直到2007年,新竹市政府才開始推動「青草湖重生計畫」,並將青草湖上的鳥島取名為「于飛島」,與鳳凰橋相呼應,取其「鳳凰于飛」之意,藉此希望增添青草湖浪漫氣氛,更期許恢復青草湖昔日台灣八景之一的風貌,而連接於飛島的拱橋(映月橋)也同步施工中。2009年12月17日,正式宣告完工,並由前副總統呂秀蓮、前市長林政則共同揭牌,讓遊客可以經由映月橋,踏上于飛島,仰坐「心心相映亭」,遙望「清風明月亭」,一覽青草湖的風光。 青草湖環湖步道串聯起周遭景點,從無上和尚紀念公園、靈隱寺、清風明月牆、青草湖風景紀念碑、鳳凰橋、煙波大飯店、賞景草坡、映月橋、於飛島等景點,遊客也可以騎乘單車來一場環湖之旅。 配合環河步道的工程,市政府特別在停車場附近,增設景點「清風明月牆」與「唯無知足窗」,和心心相映亭相望,本工程已於2009年12月19日正式完工,並由前市長林政則揭牌,特別的是利用漢朝的古錢幣為樣板的「唯無知足窗」提醒個民眾「藉口錢」的真諦,旁邊也有綠色長廊,供遊客行走,累的話何不坐在20株樟樹旁邊休息,手裡拿著必吃美食「噴水香腸」,陪伴著青草湖,或是躺在「賞景草坡」上,湖光山色自然連成一氣。 新竹市政府於2010年5月起,進行興建遊艇碼頭工程,興建期間將打開排砂道閘門排水,並暫不蓄水,以利工程進行。目前已完工,並於停車塔前方水面設置一浮水碼頭,由停車塔可眺望優美的湖光水色景緻。 新竹市政府於2017年9月起委外廠商經營,青草湖水域遊憩中心提供SUP立式划槳體驗及各項水上活動等,並於2019年5月引進天鵝船供民眾有更多水域遊憩新選擇。 自行開車 搭乘交通工具
青草湖
「青草湖」,距新竹市區4公里,湖水水源來自客雅溪,建於民國45年(西元1956年),具有觀光及灌溉多種功能。青草湖的山光水色,是吸引觀光客的主要賣點,奈何因水庫淤積、颱風破壞、上游濫建等原因,導致遊客止步;近年市府再行整治,再度成為民眾假日聚集的好去處。環湖公路經過水壩後左側有一上坡岔路,是通往古奇峰與科學園區的捷徑。湖的一旁是靈隱寺,寺內環境清幽,還保存有許多日治時代留下的石燈石柱。 青草湖,原名青草湖山水庫,位於台灣新竹市東區,距新竹市區約4公里,湖水水源來自客雅溪,而從客雅溪下游段自青草湖以下至出海口段流經新竹市,全長約9,441公尺,曾經為新竹市當地重要的水庫,興建於1953年,1956年完工,具有觀光及灌溉等多重功能。其山光水色,曾是吸引觀光客主要賣點;但因水庫淤積、颱風破壞、上游濫建等原因,導致泥沙淤積、風景不再,遊客止步,一度成為名副其實的「青草」湖。 新竹市政府接手後,於民國96年(2007年)開始推動「青草湖重生計畫」,以杭州西湖為藍圖,希望能徹底改造青草湖,形成小西湖,包括泥沙清淤、壩頂重建、景觀改造、碼頭興建、環湖道路等工程;其中青草湖整治已於2009年7月完成,景觀興建工程則在12月時順利完成,目前則是在新建碼頭,讓遊客可以藉由划船飽覽湖面風光,現為新竹八景與新竹市風景特定區。同時,青草湖也是第七屆世界科技城市聯盟會員大會迎賓晚會的地點。 環湖公路經過水壩後左側有一上坡岔路(青峰路),是通往古奇峰與新竹科學園區的捷徑。另外,每週三於九玄宮廣場,有攤販聚集之「青草湖夜市」。湖的一旁則是靈隱寺,寺內環境清幽,還保存有許多日治時代留下的石燈石柱。 【青草湖八景】 一,鍾峰夕照 二,山寺朝曦 三,葫島秋聲 四,柴橋春色 五,五指列屏 六,雙溪環帶 七,壽塔凌霄 八,彌勒現肚 — 文人江肖梅 青草湖地名源自於「牛軛湖」,當時客雅溪蝕刻作用盛行,讓曲流被河水切斷後,形成牛軛湖,而牛軛湖和河道間的地區,因時常遭水淹沒,故其水草叢生,因此稱該牛軛湖及其沿岸溼地為青草湖。政府於1956年在客雅溪建堤壩蓄溪流而成湖,用以補助灌溉香山區的農田,戰後初期水庫壩高17公尺,壩長149公尺,蓄水容量25萬立方公尺,水面平均29公頃,當時為新竹地區為頗負盛名的觀光及灌溉的風景區,曾名列北台灣八名勝,因此到了1981年5月政府希望能保持青草湖的自然風貌、帶動地方觀光發展與保育為目標,指定其為「風景計畫區」。 但幾年後客雅溪上游集水區的開發,不但加速優養化的產生,更造成泥沙淤積,使蓄水量銳減,進而讓防洪、灌溉功能喪失,至1987年起政府正式公告廢除青草湖水庫的使用功能,而這樣突如其來的轉變,讓美景風光消退,也導致了遊客大量流失,讓原本的計畫落空,也讓原本稱為青草湖的美麗湖泊變成名符其實的「青草地」。 2007年經新竹市政府清淤整治後,已重現其湖光山色美景。 2017年9月由新竹市政府委外經營,帶入運動、休閒元素,結合青草湖的優美環境營造城市運動風氣。 雖然新竹市政府接手青草湖的管理後,一直想要恢復以往的光景,從1988年起展開疏濬及美化的工程,但1995年的六四水災毀了一切,之後也有進行疏浚的工程,但桃芝、納莉颱風造成嚴重淤積,龐大的清理淤沙經費壓的市政府喘不過氣來,但龐大的淤沙也意外地在湖中產生一座成為保育人口中著名的「鳥島」(現為于飛島),吸引各式鳥類聚集。直到2007年,配合行政院「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新竹市政府才開始推動「青草湖重生計畫」,包括排洪道改建、水庫清淤、景觀遊憩等工程,用以妥善利用水資源運用,期許讓此地再度成為新竹地區的最佳休閒場所:「水水的庄後花園」,也希望營造出「小西湖」風情。而青草湖整治於2009年7月完成,景觀興建工程則在12月時順利完成,目前則是在新建碼頭、停車場等設施,讓遊客可以划船飽覽風光,現為新竹八景之一。 青草湖因為四周環山所以當地氣候比較溫暖,早期湖面比較大,有許多豐富的水生植物和魚類,但是後來泥沙淤塞漸漸的變多,水庫優養化嚴重,布袋蓮長滿整個湖面,加上慕名而來的眾多遊客,讓青草湖生態分布及生物種類有很大的改變。後經新竹市政府清淤整治,並增建映月橋並連通至於飛島上,已重新展現湖光山色之優美景緻。 鳳凰橋(原名:環湖橋)為青草湖水庫的壩頂,並非道路或橋,約六米寬,是1956年修建水壩時才一併規劃成接連兩邊的「道路」。1971年代台灣電影《難忘的鳳凰橋》,以環湖橋為背景,由新竹在地人柯子餘、柯子清與台北影業投資者共同拍攝的電影,在當時叫好又叫座,曾創下連續播映102場的紀錄,票房更是直逼《梁祝》,其主題曲至今仍被傳唱,旋律與歌曲意境都頗受歡迎;其中歌曲中所描述的鳳凰橋,正是青草湖水庫水壩上的小橋。在電影上映後,鳳凰橋成為許多情侶們的定情地,而新竹人則開始以「鳳凰橋」稱之,原有的名稱反而被人完全遺忘。 1981年代,鳳凰橋因疏於維護、整修而漸漸沒落,然而也因為交通需求日益增加,讓民眾有了重建的念頭,一方面增加結構上的安全,一方面可以增加美感,進而帶動觀光收入。但市政府擔憂如果要拓寬,甚至是重建,都會遇到要拆除壩頂的問題,除了經費考量外,也要評估如何繼續維持水壩功能或廢除青草湖水庫等相關問題,直到2007年新竹市政府才開始推動「青草湖重生計畫」,於2008年封橋進行整建,並在2009年7月9日順利通車。新橋長43公尺、寬12公尺,外型仿舊橋興建,希望能復興周圍觀光。 青草湖風景紀念碑在鳳凰橋後方山頂的小山坡上,為當時政府在1956年水庫竣工以後,便矗立紀念碑在此處,紀念碑有六面上面刻著「青草湖風景區」與當時政府官員的題字:前行政院長俞鴻鈞「澤被蒸民」、前副總統陳誠「澤周利溥」、前總統嚴家淦「其利溥哉」、前新竹縣長朱盛淇「青草湖水庫碑記」、前行政院秘書長蔣夢麟「樹木養源」。但紀念碑周圍雜草重生,上面的雕刻也日漸剝落,尚需民眾努力維持與市府官員積極養護。 映月橋(原名:跨湖橋)為新竹市政府2007年所推動之「青草湖重生計畫」所建設的橋梁,讓遊客可以從環湖步道經由映月橋踏上于飛島,以輕量化、圓弧線呈現,並以白色為主體,搭配中國元素的扇子等,來裝飾橋面。 于飛島(原名:鳥島)為青草湖因泥沙堆積而形成的湖中島嶼,因為1981年代所產生的淤沙,讓整個青草湖水庫無蓄水功能,同時也賞了青草湖觀光一個大巴掌,再加上颱風的摧殘下,淤沙日益嚴重,整個地區看似了無生機,卻也意外地在湖中堆積成一座保育人士中著名的「鳥島」,吸引各式鳥類聚集。 直到2007年,新竹市政府才開始推動「青草湖重生計畫」,並將青草湖上的鳥島取名為「于飛島」,與鳳凰橋相呼應,取其「鳳凰于飛」之意,藉此希望增添青草湖浪漫氣氛,更期許恢復青草湖昔日台灣八景之一的風貌,而連接於飛島的拱橋(映月橋)也同步施工中。2009年12月17日,正式宣告完工,並由前副總統呂秀蓮、前市長林政則共同揭牌,讓遊客可以經由映月橋,踏上于飛島,仰坐「心心相映亭」,遙望「清風明月亭」,一覽青草湖的風光。 青草湖環湖步道串聯起周遭景點,從無上和尚紀念公園、靈隱寺、清風明月牆、青草湖風景紀念碑、鳳凰橋、煙波大飯店、賞景草坡、映月橋、於飛島等景點,遊客也可以騎乘單車來一場環湖之旅。 配合環河步道的工程,市政府特別在停車場附近,增設景點「清風明月牆」與「唯無知足窗」,和心心相映亭相望,本工程已於2009年12月19日正式完工,並由前市長林政則揭牌,特別的是利用漢朝的古錢幣為樣板的「唯無知足窗」提醒個民眾「藉口錢」的真諦,旁邊也有綠色長廊,供遊客行走,累的話何不坐在20株樟樹旁邊休息,手裡拿著必吃美食「噴水香腸」,陪伴著青草湖,或是躺在「賞景草坡」上,湖光山色自然連成一氣。 新竹市政府於2010年5月起,進行興建遊艇碼頭工程,興建期間將打開排砂道閘門排水,並暫不蓄水,以利工程進行。目前已完工,並於停車塔前方水面設置一浮水碼頭,由停車塔可眺望優美的湖光水色景緻。 新竹市政府於2017年9月起委外廠商經營,青草湖水域遊憩中心提供SUP立式划槳體驗及各項水上活動等,並於2019年5月引進天鵝船供民眾有更多水域遊憩新選擇。 自行開車 搭乘交通工具
青草湖
「青草湖」,距新竹市區4公里,湖水水源來自客雅溪,建於民國45年(西元1956年),具有觀光及灌溉多種功能。青草湖的山光水色,是吸引觀光客的主要賣點,奈何因水庫淤積、颱風破壞、上游濫建等原因,導致遊客止步;近年市府再行整治,再度成為民眾假日聚集的好去處。環湖公路經過水壩後左側有一上坡岔路,是通往古奇峰與科學園區的捷徑。湖的一旁是靈隱寺,寺內環境清幽,還保存有許多日治時代留下的石燈石柱。 青草湖,原名青草湖山水庫,位於台灣新竹市東區,距新竹市區約4公里,湖水水源來自客雅溪,而從客雅溪下游段自青草湖以下至出海口段流經新竹市,全長約9,441公尺,曾經為新竹市當地重要的水庫,興建於1953年,1956年完工,具有觀光及灌溉等多重功能。其山光水色,曾是吸引觀光客主要賣點;但因水庫淤積、颱風破壞、上游濫建等原因,導致泥沙淤積、風景不再,遊客止步,一度成為名副其實的「青草」湖。 新竹市政府接手後,於民國96年(2007年)開始推動「青草湖重生計畫」,以杭州西湖為藍圖,希望能徹底改造青草湖,形成小西湖,包括泥沙清淤、壩頂重建、景觀改造、碼頭興建、環湖道路等工程;其中青草湖整治已於2009年7月完成,景觀興建工程則在12月時順利完成,目前則是在新建碼頭,讓遊客可以藉由划船飽覽湖面風光,現為新竹八景與新竹市風景特定區。同時,青草湖也是第七屆世界科技城市聯盟會員大會迎賓晚會的地點。 環湖公路經過水壩後左側有一上坡岔路(青峰路),是通往古奇峰與新竹科學園區的捷徑。另外,每週三於九玄宮廣場,有攤販聚集之「青草湖夜市」。湖的一旁則是靈隱寺,寺內環境清幽,還保存有許多日治時代留下的石燈石柱。 【青草湖八景】 一,鍾峰夕照 二,山寺朝曦 三,葫島秋聲 四,柴橋春色 五,五指列屏 六,雙溪環帶 七,壽塔凌霄 八,彌勒現肚 — 文人江肖梅 青草湖地名源自於「牛軛湖」,當時客雅溪蝕刻作用盛行,讓曲流被河水切斷後,形成牛軛湖,而牛軛湖和河道間的地區,因時常遭水淹沒,故其水草叢生,因此稱該牛軛湖及其沿岸溼地為青草湖。政府於1956年在客雅溪建堤壩蓄溪流而成湖,用以補助灌溉香山區的農田,戰後初期水庫壩高17公尺,壩長149公尺,蓄水容量25萬立方公尺,水面平均29公頃,當時為新竹地區為頗負盛名的觀光及灌溉的風景區,曾名列北台灣八名勝,因此到了1981年5月政府希望能保持青草湖的自然風貌、帶動地方觀光發展與保育為目標,指定其為「風景計畫區」。 但幾年後客雅溪上游集水區的開發,不但加速優養化的產生,更造成泥沙淤積,使蓄水量銳減,進而讓防洪、灌溉功能喪失,至1987年起政府正式公告廢除青草湖水庫的使用功能,而這樣突如其來的轉變,讓美景風光消退,也導致了遊客大量流失,讓原本的計畫落空,也讓原本稱為青草湖的美麗湖泊變成名符其實的「青草地」。 2007年經新竹市政府清淤整治後,已重現其湖光山色美景。 2017年9月由新竹市政府委外經營,帶入運動、休閒元素,結合青草湖的優美環境營造城市運動風氣。 雖然新竹市政府接手青草湖的管理後,一直想要恢復以往的光景,從1988年起展開疏濬及美化的工程,但1995年的六四水災毀了一切,之後也有進行疏浚的工程,但桃芝、納莉颱風造成嚴重淤積,龐大的清理淤沙經費壓的市政府喘不過氣來,但龐大的淤沙也意外地在湖中產生一座成為保育人口中著名的「鳥島」(現為于飛島),吸引各式鳥類聚集。直到2007年,配合行政院「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新竹市政府才開始推動「青草湖重生計畫」,包括排洪道改建、水庫清淤、景觀遊憩等工程,用以妥善利用水資源運用,期許讓此地再度成為新竹地區的最佳休閒場所:「水水的庄後花園」,也希望營造出「小西湖」風情。而青草湖整治於2009年7月完成,景觀興建工程則在12月時順利完成,目前則是在新建碼頭、停車場等設施,讓遊客可以划船飽覽風光,現為新竹八景之一。 青草湖因為四周環山所以當地氣候比較溫暖,早期湖面比較大,有許多豐富的水生植物和魚類,但是後來泥沙淤塞漸漸的變多,水庫優養化嚴重,布袋蓮長滿整個湖面,加上慕名而來的眾多遊客,讓青草湖生態分布及生物種類有很大的改變。後經新竹市政府清淤整治,並增建映月橋並連通至於飛島上,已重新展現湖光山色之優美景緻。 鳳凰橋(原名:環湖橋)為青草湖水庫的壩頂,並非道路或橋,約六米寬,是1956年修建水壩時才一併規劃成接連兩邊的「道路」。1971年代台灣電影《難忘的鳳凰橋》,以環湖橋為背景,由新竹在地人柯子餘、柯子清與台北影業投資者共同拍攝的電影,在當時叫好又叫座,曾創下連續播映102場的紀錄,票房更是直逼《梁祝》,其主題曲至今仍被傳唱,旋律與歌曲意境都頗受歡迎;其中歌曲中所描述的鳳凰橋,正是青草湖水庫水壩上的小橋。在電影上映後,鳳凰橋成為許多情侶們的定情地,而新竹人則開始以「鳳凰橋」稱之,原有的名稱反而被人完全遺忘。 1981年代,鳳凰橋因疏於維護、整修而漸漸沒落,然而也因為交通需求日益增加,讓民眾有了重建的念頭,一方面增加結構上的安全,一方面可以增加美感,進而帶動觀光收入。但市政府擔憂如果要拓寬,甚至是重建,都會遇到要拆除壩頂的問題,除了經費考量外,也要評估如何繼續維持水壩功能或廢除青草湖水庫等相關問題,直到2007年新竹市政府才開始推動「青草湖重生計畫」,於2008年封橋進行整建,並在2009年7月9日順利通車。新橋長43公尺、寬12公尺,外型仿舊橋興建,希望能復興周圍觀光。 青草湖風景紀念碑在鳳凰橋後方山頂的小山坡上,為當時政府在1956年水庫竣工以後,便矗立紀念碑在此處,紀念碑有六面上面刻著「青草湖風景區」與當時政府官員的題字:前行政院長俞鴻鈞「澤被蒸民」、前副總統陳誠「澤周利溥」、前總統嚴家淦「其利溥哉」、前新竹縣長朱盛淇「青草湖水庫碑記」、前行政院秘書長蔣夢麟「樹木養源」。但紀念碑周圍雜草重生,上面的雕刻也日漸剝落,尚需民眾努力維持與市府官員積極養護。 映月橋(原名:跨湖橋)為新竹市政府2007年所推動之「青草湖重生計畫」所建設的橋梁,讓遊客可以從環湖步道經由映月橋踏上于飛島,以輕量化、圓弧線呈現,並以白色為主體,搭配中國元素的扇子等,來裝飾橋面。 于飛島(原名:鳥島)為青草湖因泥沙堆積而形成的湖中島嶼,因為1981年代所產生的淤沙,讓整個青草湖水庫無蓄水功能,同時也賞了青草湖觀光一個大巴掌,再加上颱風的摧殘下,淤沙日益嚴重,整個地區看似了無生機,卻也意外地在湖中堆積成一座保育人士中著名的「鳥島」,吸引各式鳥類聚集。 直到2007年,新竹市政府才開始推動「青草湖重生計畫」,並將青草湖上的鳥島取名為「于飛島」,與鳳凰橋相呼應,取其「鳳凰于飛」之意,藉此希望增添青草湖浪漫氣氛,更期許恢復青草湖昔日台灣八景之一的風貌,而連接於飛島的拱橋(映月橋)也同步施工中。2009年12月17日,正式宣告完工,並由前副總統呂秀蓮、前市長林政則共同揭牌,讓遊客可以經由映月橋,踏上于飛島,仰坐「心心相映亭」,遙望「清風明月亭」,一覽青草湖的風光。 青草湖環湖步道串聯起周遭景點,從無上和尚紀念公園、靈隱寺、清風明月牆、青草湖風景紀念碑、鳳凰橋、煙波大飯店、賞景草坡、映月橋、於飛島等景點,遊客也可以騎乘單車來一場環湖之旅。 配合環河步道的工程,市政府特別在停車場附近,增設景點「清風明月牆」與「唯無知足窗」,和心心相映亭相望,本工程已於2009年12月19日正式完工,並由前市長林政則揭牌,特別的是利用漢朝的古錢幣為樣板的「唯無知足窗」提醒個民眾「藉口錢」的真諦,旁邊也有綠色長廊,供遊客行走,累的話何不坐在20株樟樹旁邊休息,手裡拿著必吃美食「噴水香腸」,陪伴著青草湖,或是躺在「賞景草坡」上,湖光山色自然連成一氣。 新竹市政府於2010年5月起,進行興建遊艇碼頭工程,興建期間將打開排砂道閘門排水,並暫不蓄水,以利工程進行。目前已完工,並於停車塔前方水面設置一浮水碼頭,由停車塔可眺望優美的湖光水色景緻。 新竹市政府於2017年9月起委外廠商經營,青草湖水域遊憩中心提供SUP立式划槳體驗及各項水上活動等,並於2019年5月引進天鵝船供民眾有更多水域遊憩新選擇。 自行開車 搭乘交通工具
青草湖
「青草湖」,距新竹市區4公里,湖水水源來自客雅溪,建於民國45年(西元1956年),具有觀光及灌溉多種功能。青草湖的山光水色,是吸引觀光客的主要賣點,奈何因水庫淤積、颱風破壞、上游濫建等原因,導致遊客止步;近年市府再行整治,再度成為民眾假日聚集的好去處。環湖公路經過水壩後左側有一上坡岔路,是通往古奇峰與科學園區的捷徑。湖的一旁是靈隱寺,寺內環境清幽,還保存有許多日治時代留下的石燈石柱。 青草湖,原名青草湖山水庫,位於台灣新竹市東區,距新竹市區約4公里,湖水水源來自客雅溪,而從客雅溪下游段自青草湖以下至出海口段流經新竹市,全長約9,441公尺,曾經為新竹市當地重要的水庫,興建於1953年,1956年完工,具有觀光及灌溉等多重功能。其山光水色,曾是吸引觀光客主要賣點;但因水庫淤積、颱風破壞、上游濫建等原因,導致泥沙淤積、風景不再,遊客止步,一度成為名副其實的「青草」湖。 新竹市政府接手後,於民國96年(2007年)開始推動「青草湖重生計畫」,以杭州西湖為藍圖,希望能徹底改造青草湖,形成小西湖,包括泥沙清淤、壩頂重建、景觀改造、碼頭興建、環湖道路等工程;其中青草湖整治已於2009年7月完成,景觀興建工程則在12月時順利完成,目前則是在新建碼頭,讓遊客可以藉由划船飽覽湖面風光,現為新竹八景與新竹市風景特定區。同時,青草湖也是第七屆世界科技城市聯盟會員大會迎賓晚會的地點。 環湖公路經過水壩後左側有一上坡岔路(青峰路),是通往古奇峰與新竹科學園區的捷徑。另外,每週三於九玄宮廣場,有攤販聚集之「青草湖夜市」。湖的一旁則是靈隱寺,寺內環境清幽,還保存有許多日治時代留下的石燈石柱。 【青草湖八景】 一,鍾峰夕照 二,山寺朝曦 三,葫島秋聲 四,柴橋春色 五,五指列屏 六,雙溪環帶 七,壽塔凌霄 八,彌勒現肚 — 文人江肖梅 青草湖地名源自於「牛軛湖」,當時客雅溪蝕刻作用盛行,讓曲流被河水切斷後,形成牛軛湖,而牛軛湖和河道間的地區,因時常遭水淹沒,故其水草叢生,因此稱該牛軛湖及其沿岸溼地為青草湖。政府於1956年在客雅溪建堤壩蓄溪流而成湖,用以補助灌溉香山區的農田,戰後初期水庫壩高17公尺,壩長149公尺,蓄水容量25萬立方公尺,水面平均29公頃,當時為新竹地區為頗負盛名的觀光及灌溉的風景區,曾名列北台灣八名勝,因此到了1981年5月政府希望能保持青草湖的自然風貌、帶動地方觀光發展與保育為目標,指定其為「風景計畫區」。 但幾年後客雅溪上游集水區的開發,不但加速優養化的產生,更造成泥沙淤積,使蓄水量銳減,進而讓防洪、灌溉功能喪失,至1987年起政府正式公告廢除青草湖水庫的使用功能,而這樣突如其來的轉變,讓美景風光消退,也導致了遊客大量流失,讓原本的計畫落空,也讓原本稱為青草湖的美麗湖泊變成名符其實的「青草地」。 2007年經新竹市政府清淤整治後,已重現其湖光山色美景。 2017年9月由新竹市政府委外經營,帶入運動、休閒元素,結合青草湖的優美環境營造城市運動風氣。 雖然新竹市政府接手青草湖的管理後,一直想要恢復以往的光景,從1988年起展開疏濬及美化的工程,但1995年的六四水災毀了一切,之後也有進行疏浚的工程,但桃芝、納莉颱風造成嚴重淤積,龐大的清理淤沙經費壓的市政府喘不過氣來,但龐大的淤沙也意外地在湖中產生一座成為保育人口中著名的「鳥島」(現為于飛島),吸引各式鳥類聚集。直到2007年,配合行政院「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新竹市政府才開始推動「青草湖重生計畫」,包括排洪道改建、水庫清淤、景觀遊憩等工程,用以妥善利用水資源運用,期許讓此地再度成為新竹地區的最佳休閒場所:「水水的庄後花園」,也希望營造出「小西湖」風情。而青草湖整治於2009年7月完成,景觀興建工程則在12月時順利完成,目前則是在新建碼頭、停車場等設施,讓遊客可以划船飽覽風光,現為新竹八景之一。 青草湖因為四周環山所以當地氣候比較溫暖,早期湖面比較大,有許多豐富的水生植物和魚類,但是後來泥沙淤塞漸漸的變多,水庫優養化嚴重,布袋蓮長滿整個湖面,加上慕名而來的眾多遊客,讓青草湖生態分布及生物種類有很大的改變。後經新竹市政府清淤整治,並增建映月橋並連通至於飛島上,已重新展現湖光山色之優美景緻。 鳳凰橋(原名:環湖橋)為青草湖水庫的壩頂,並非道路或橋,約六米寬,是1956年修建水壩時才一併規劃成接連兩邊的「道路」。1971年代台灣電影《難忘的鳳凰橋》,以環湖橋為背景,由新竹在地人柯子餘、柯子清與台北影業投資者共同拍攝的電影,在當時叫好又叫座,曾創下連續播映102場的紀錄,票房更是直逼《梁祝》,其主題曲至今仍被傳唱,旋律與歌曲意境都頗受歡迎;其中歌曲中所描述的鳳凰橋,正是青草湖水庫水壩上的小橋。在電影上映後,鳳凰橋成為許多情侶們的定情地,而新竹人則開始以「鳳凰橋」稱之,原有的名稱反而被人完全遺忘。 1981年代,鳳凰橋因疏於維護、整修而漸漸沒落,然而也因為交通需求日益增加,讓民眾有了重建的念頭,一方面增加結構上的安全,一方面可以增加美感,進而帶動觀光收入。但市政府擔憂如果要拓寬,甚至是重建,都會遇到要拆除壩頂的問題,除了經費考量外,也要評估如何繼續維持水壩功能或廢除青草湖水庫等相關問題,直到2007年新竹市政府才開始推動「青草湖重生計畫」,於2008年封橋進行整建,並在2009年7月9日順利通車。新橋長43公尺、寬12公尺,外型仿舊橋興建,希望能復興周圍觀光。 青草湖風景紀念碑在鳳凰橋後方山頂的小山坡上,為當時政府在1956年水庫竣工以後,便矗立紀念碑在此處,紀念碑有六面上面刻著「青草湖風景區」與當時政府官員的題字:前行政院長俞鴻鈞「澤被蒸民」、前副總統陳誠「澤周利溥」、前總統嚴家淦「其利溥哉」、前新竹縣長朱盛淇「青草湖水庫碑記」、前行政院秘書長蔣夢麟「樹木養源」。但紀念碑周圍雜草重生,上面的雕刻也日漸剝落,尚需民眾努力維持與市府官員積極養護。 映月橋(原名:跨湖橋)為新竹市政府2007年所推動之「青草湖重生計畫」所建設的橋梁,讓遊客可以從環湖步道經由映月橋踏上于飛島,以輕量化、圓弧線呈現,並以白色為主體,搭配中國元素的扇子等,來裝飾橋面。 于飛島(原名:鳥島)為青草湖因泥沙堆積而形成的湖中島嶼,因為1981年代所產生的淤沙,讓整個青草湖水庫無蓄水功能,同時也賞了青草湖觀光一個大巴掌,再加上颱風的摧殘下,淤沙日益嚴重,整個地區看似了無生機,卻也意外地在湖中堆積成一座保育人士中著名的「鳥島」,吸引各式鳥類聚集。 直到2007年,新竹市政府才開始推動「青草湖重生計畫」,並將青草湖上的鳥島取名為「于飛島」,與鳳凰橋相呼應,取其「鳳凰于飛」之意,藉此希望增添青草湖浪漫氣氛,更期許恢復青草湖昔日台灣八景之一的風貌,而連接於飛島的拱橋(映月橋)也同步施工中。2009年12月17日,正式宣告完工,並由前副總統呂秀蓮、前市長林政則共同揭牌,讓遊客可以經由映月橋,踏上于飛島,仰坐「心心相映亭」,遙望「清風明月亭」,一覽青草湖的風光。 青草湖環湖步道串聯起周遭景點,從無上和尚紀念公園、靈隱寺、清風明月牆、青草湖風景紀念碑、鳳凰橋、煙波大飯店、賞景草坡、映月橋、於飛島等景點,遊客也可以騎乘單車來一場環湖之旅。 配合環河步道的工程,市政府特別在停車場附近,增設景點「清風明月牆」與「唯無知足窗」,和心心相映亭相望,本工程已於2009年12月19日正式完工,並由前市長林政則揭牌,特別的是利用漢朝的古錢幣為樣板的「唯無知足窗」提醒個民眾「藉口錢」的真諦,旁邊也有綠色長廊,供遊客行走,累的話何不坐在20株樟樹旁邊休息,手裡拿著必吃美食「噴水香腸」,陪伴著青草湖,或是躺在「賞景草坡」上,湖光山色自然連成一氣。 新竹市政府於2010年5月起,進行興建遊艇碼頭工程,興建期間將打開排砂道閘門排水,並暫不蓄水,以利工程進行。目前已完工,並於停車塔前方水面設置一浮水碼頭,由停車塔可眺望優美的湖光水色景緻。 新竹市政府於2017年9月起委外廠商經營,青草湖水域遊憩中心提供SUP立式划槳體驗及各項水上活動等,並於2019年5月引進天鵝船供民眾有更多水域遊憩新選擇。 自行開車 搭乘交通工具